农业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窦瑞木 张翠翠 陈建军

摘 要: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长期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农业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本研究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为例,从人才、智力、技术、教育、产销等方面,打造出重情怀扶教育、重培训扶人才、重技术扶产业、重消费扶增收“四重四扶”的帮扶体系,取得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技能潜力、内生动力、产业活力与发展能力“四力协同”的帮扶成效,旨在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高计划”;四重四扶;四力协同;路径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讲话如响鼓重锤,激励我们扛稳脱贫攻坚重任,继续精准发力、巩固成果。河南省正阳县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校地结对帮扶”贫困县。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職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举全校之力,发挥优势,尽锐出战,打造了重情怀扶教育、重培训扶人才、重技术扶产业、重消费扶增收“四重四扶”的帮扶体系,取得了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技能潜力、内生动力、产业活力与发展能力“四力协同”的帮扶成效。

一、“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思路

(一)发挥高水平涉农专业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结合河南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了关联性较强的涉农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该专业群以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为核心,对接现代种业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农作物为载体、种子产业链为路径,培养农作物种子、园艺作物种子(种苗)和园林苗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了三元(农作物、园艺、园林)、六岗位(选育、生产、加工、贮藏、营销、服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该专业群学生就业集中在种子种苗(农资)生产、营销服务等岗位,就业相关度高。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现代种业发展。

(二)发挥高水平双师队伍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学校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6个;教授44人,副教授20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86人,“双师型”专任教师比例达85.8%。学校成立了由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专业的80多位高级职称专家和博士组成的“三农”专家服务团。依托“三农”专家服务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小麦玉米新品种测试、示范中心,承担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学校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7项,建有河南省农业产业体系试验站2个,培育国审、省鉴等作物新品种9个,通过结对帮扶、科技下乡等方式服务脱贫攻坚和现代农业生产。

(三)发挥高水平服务平台优势,广泛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

学校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加强校企、校地、校校等联合。学校建有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及现代网络服务平台等。利用这些平台,学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双轨”并举,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学校配合国家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对接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大力开展现代农业、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专业人才培训。

二、构建“四重四扶”帮扶体系,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四力协同”发展

(一)重情怀扶教育,培育贫困家庭技术技能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双高计划”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任务指出“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吸引贫困地区学生到‘双高计划学校就学”。多年来,学校一直有着深厚的扶贫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熟练地掌握职业技术技能。2015年以来,学校一直执行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一年学费的政策。2020年,学校出台精准举措,对52名2020级正阳籍学生免除3年近70万元学费。另外,为实现人才帮扶,鼓励优秀毕业生到正阳县就业创业,学校拿出15万元预算,给9名2021届到正阳县进行跟岗、顶岗实习的正阳籍学生每人每月1680元实习补贴。这种“以免代帮、以补代扶”的做法,进一步彰显出学校结对帮扶的决心和力度。

(二)重培训扶人才,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必须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学校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群针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1.大力开展技能培训

学校与当地相关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联合,在正阳县雷寨乡、兰青乡等12个贫困村开展技能培训96场次,累计培训12000余人次;对正阳县50余家企业负责人和油坊店乡、慎水乡等地220余名农业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负责人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和食用菌生产工专项科技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

2.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思维活跃,经营管理能力较强,且与贫困户有着密切的利益联接机制,具有较强的扶贫带贫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引领带动作用,2018—2020年,学校组织正阳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两批共80余人,在学校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分别进行了为期15天的综合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带动能力。

(三)重技术扶产业,增添贫困地区产业活力

“双高计划”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任务指出“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聚焦正阳县农业产业实际,学校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18位专家教授组成粮食花生产业、瓜果蔬菜产业及畜牧养殖产业3个扶贫技术专家组,帮助当地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施“花生示范方”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产业帮扶对于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具有持久性和根本性意义。花生是正阳县的特色支柱产业,正阳县脱贫摘帽后,学校以花生产业帮扶为重点,帮助正阳县花生生产向绿色高产高效发展。2019年年初,学校专家组经过反复论证,决定以创建花生“千亩示范方”为抓手,以新型农村合作社为结合点,由点到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打造精准扶贫新引擎。在正阳县扶贫办、花生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专家组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论证,成立技术团队,确定关键技术,制定实施方案,最终与3个实施单位分别联合建立“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落实统一优质高油品种、统一菌剂改良土壤、统一深耕施肥等技术。学校筹资30万元用于项目种子、菌肥、化肥、农药补贴。示范基地面积700余亩,基地产品全部归项目实施单位所有。花生成熟期,第三方专家组对示范基地实地测产和现场调查显示,示范基地带动周边12000余亩花生实现规范化种植,亩增产花生果35千克,亩增收224元,总增经济效益268万余元。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帮助正阳县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花生产业,示范、宣传、引导花生种植向绿色高产高效发展,在“花生示范方”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上,2020年,学校实施正阳县“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项目,为正阳县花生种植向绿色高产高效发展做好示范引导。学校选定两个示范方项目合作单位,并将两地作为项目示范基地。两个项目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正阳县5个乡镇36.8万亩花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种植。据第三方专家组测产,辐射区亩增产花生果37.8千克,亩增收245.7元,总增经济效益9041.76万元。

同时,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技术培训的开展,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延长花生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花生产量提高后,如何提高花生附加值是专家们思考的又一个问题。河南八个人电子商务公司是正阳县一家以生产休闲花生系列食品为主的公司,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扶贫带贫能力。学校通过互访交流了解到,花生炒货存在口感硬度大和口味单一的问题,需要工艺技术改进和技术参数调整。为此,学校专家组与公司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研发新品种7个,直接销售产品160多万元,产生经济效益30多万元。为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示范带动,学校在公司建立“校地结对帮扶基地”和“专家工作室”,制定《花生炒货质量提升技术方案》等技术规程,实现校企合作常态化。

學校对河南八个人电子商务公司的技术帮扶实现了花生产业发展由“销售生果”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助力花生产业焕发新活力。

3.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力军”作用

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有效处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事情,在产业帮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校坚持“专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帮扶路线,与多家合作社建立结对帮扶技术示范点;鼓励正阳籍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2019年以来,学校组织专家帮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吸纳200多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并把这些合作社作为“花生示范项目”的合作单位,给予物资和技术帮助。

(四)重消费扶增收,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消费扶贫,是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帮扶方式。根据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做细做实消费扶贫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作安排,学校制定了《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职工福利采购、食堂农副产品采购、产品进校园和督导宣传4个工作专班,从制度上确保消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开展推介展销活动

近年,学校多次举办正阳县优质农副产品进京、进校园活动。活动曾以“优质产品进校园,消费帮扶助发展”“消费扶贫,你我同行”为主题,筛选正阳县优质农副产品进入校园。活动先后筛选了正阳县吊炉花生、汉井伏陈醋、石磨面粉等20多个品类的优质农副产品进行展销。学校鼓励学生线上营销、移动营销、直播带货等,营造“以购代销,以买带帮”的消费扶贫氛围。

2.直接采购贫困地区优质农副产品

学校利用近千名教职工和2万余名学生的消费群体,将教职工和学生餐厅农副产品需求与当地产业调整精准对接。学校先后采购正阳县、卢氏县等贫困地区价值130余万元的花生油、小米、粉条等特色农副产品。

三、结语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参与“校地结对帮扶”的实践,构建了重情怀扶教育、重培训扶人才、重技术扶产业、重消费扶增收“四重四扶”的全方位帮扶体系,取得了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技能潜力、内生动力、产业活力与发展能力“四力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帮扶成效。学校扶贫实践的经验模式具有鲜明特色,可为同类院校服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今后,学校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规模大,双师队伍实力雄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等办学优势,服务国家现代农业、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战略。

参考文献:

[1]攻坚克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鼓足干劲[EB/OL].(2020-03-08).http://news.youth.cn/sz/202003/t20200308_12229732.htm.

[2]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的通知[EB/OL].(2018-07-13).http://fpb.henan.gov.cn/2019/11-22/1099875.html.

[3]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4-02).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66198.html.

[4]张翠翠.刘常兴,农业高职院校助推精准扶贫的实践: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农业,2019(7).

[5]王志宽,“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20(19).

[6]罗梅珍.新型经营主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1(3).

[7]盛玉雷.评论员观察:消费扶贫,拓展脱贫新路径[N].人民日报,2019-11-01(5).

责编:红 茶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体系建构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21期)2021-07-22“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三教”改革的价值、问题与路径教育与职业(上)(2021年5期)2021-06-10“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30期)2020-12-08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加强美育工作的方法研究卷宗(2020年21期)2020-10-26“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思考河南农业·教育版(2020年1期)2020-10-2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培育研究教育与职业(下)(2020年8期)2020-08-31引领改革 支撑发展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年6期)2020-07-06“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导向、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下)(2020年5期)2020-05-20“双高计划”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和绩效考核的探讨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20年43期)2020-04-26“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汽车服务类专业群建设研究广西教育·C版(2020年10期)2020-04-06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