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产电视剧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

王亚全 齐建明 郭云亭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塑造出了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反映着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役的中国故事,以三位扶贫书记为代表的精准扶贫经历,用饱满的情节和真实的乡土面貌展现国家形象,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奏响时代之歌,用影像记录和传播中国乡村之变、中国扶贫经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这就要求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应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出发,如描绘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典型事件,利用独特的视听语言体系,将国家宏观政策与平民视角相融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视剧《最美的乡村》以燕赵大地的脱贫攻坚故事为蓝本,反映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該剧塑造了以唐天石、辛兰、石全有为代表的脱贫一线带头人,他们怀揣着消除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努力改善乡村生活面貌,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景而坚定前行,通过三种不同扶贫模式相互串联成三个单元,刻画了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扶贫干部的故事,体现了当代扶贫干部脱贫攻坚的初心和使命。

一、紧扣时代主题,展现新时代乡村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讲得好。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目”,《最美的乡村》运用电视剧自身独特的特点,反映新时代乡村风貌。该剧以燕赵大地脱贫攻坚为原型进行再加工,主创人员深入研究党和国家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文件和精神,将政策精神融入剧本创作之中,甚至直接在台词中大篇幅引用政策原文。

《最美的乡村》将镜头聚焦于紫塞明珠——承德,通过三段不同的扶贫故事侧面描绘了乡村巨变,展现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以真实的乡土生活取材,用贴近大众生活的对白表述,以生动鲜活的乡土形象进行呈现,脱贫过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讲述脱贫攻坚干部和贫困户的故事,表达脱贫人的情感故事,用艺术化的手法进行提炼和升华,用大众化的方式和专业视听语言手法进行解读。该剧摆脱了以往乡村题材电视剧固有的预设和定型的矛盾冲突,将艺术理想融入脱贫攻坚剧情之中,并坚持导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呈现了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脱贫攻坚中国故事,同时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乡村影像故事的新面貌。

二、根植现实生活,真实刻画脱贫攻坚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最美的乡村》创作团队深入基层进行大量的素材收集,积累了大量扶贫乡镇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基层老党员、贫困户代表、返乡创业青年人才以及牺牲在脱贫一线扶贫干部等人物的故事,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深度思想情感交流,了解群众脱贫后的真实感受。

《最美的乡村》艺术化的再现了现实中脱贫攻坚故事,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寄寓了导演浓浓的乡情,并直面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老问题,将创作聚焦群众所关心之事,不规避和修饰矛盾,进行了精准的戏剧化表达。恩格斯认为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心,即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剧情从精准识别问题开始,那家沟村民赵凤仪未评上贫困户大闹青山镇政府,转业扶贫干部唐天石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上河峪村为了“面子”隐瞒贫困情况,老支书拒绝参评贫困户,而那家沟村评选贫困户优亲厚友,三道河子村关来喜违规领取低保金;“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思路被一一诠释,农业大学科技扶贫的周教授,志愿到三道河子村小学教书的贾老师和左老师,都在扶贫必扶智的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辛兰真抓实干的态度,成功使吃掉扶贫鸡的金满堂、酒蒙子关铁栓、网瘾少年于洪洋转变思想,积极投身到脱贫致富的行动中去;剧中,扶贫干部深入剖析各地致贫的原因,因地制宜的设计扶贫路径,实施一村一户一策,那家沟村成立养蜂合作社,上河峪村发展特色旅游和满族刺绣,三道河子村开办夜校进行教育扶贫,接入自来水进行健康扶贫,古川村发展体验式农庄特色旅游,将实际扶贫工作案例进行凝练展示。

三、创新化艺术表达,塑造典型人物

创新,是电视剧持续发展的必须,也是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最美的乡村》摆脱以往乡村题材的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摆脱了以往扶贫题材电视剧蕴含愁苦和低沉的氛围,创新性的用新思维、新手段将脱贫攻坚题材与轻喜剧风格进行有机结合,使中国式的核心价值观融入电视剧视听语言系统,使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并为扶贫题材剧集开拓了新视野,唱响了新时代发展的赞歌。

该剧在故事结构上进行大胆创新,颇具匠心的采用了单元结构式叙事,三个单元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扶贫模式,第一单元的从精准识别贫困建档立卡开始,从地域环境实际出发使百姓获得脱贫技能。第二单元辛兰书记注重扶志与扶智,并矢志践行党中央确定的扶贫目标,把解决扶贫对象的公共服务体系放在首位。第三单元不同于前两个单元的基础扶贫,古川村经过整体搬迁后已实现脱贫,返乡青年石全有为巩固脱贫成果,从美丽乡村出发开启建设美好乡村。三个单元不同的叙事策略,戏剧化描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喜怒哀乐,用故事间差异化表达使观众进入不同的情感共同体,使得剧中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立体深刻地表现了新时代真实的乡村生活。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电视剧创作的立足之本,该剧突破以往主旋律塑造形象高大全的窠臼,剧中主要人物塑造极具鲜明特征,每个单元中都有因性格、理念不同人物的矛盾体。转业干部唐天石(心地纯洁、外愚内智)与退伍军人卢振兴(刚正不阿、雷厉风行),唐天石熟知国家扶贫相关政策,耐心给新老支书卢振兴、邢铁山解读政策,使新老支书转变贫穷为耻的思想,如实上报村民收入,那文斌岳父被撤销贫困户装病住院,唐天石佯装病人探出实情;主持人辛兰柔中有刚,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的工作特点,成功转化了关铁栓、金满堂、关素珍脱贫心态,并与村支书关文龙的性格暴躁,喋喋不休的肖宇驰和敦默寡言的郑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返乡创业青年石全有(吃苦耐劳、足智多谋)与当年情敌冀瑞丰(趾高气昂),二人以打擂形式竞选村主任,石全有以真挚情感打动村中有绝技的老人,以实际行动感染网红“肖哥”,使得体验式农庄步入正轨,并与冀瑞丰的度假中心深度合作,带领全村人民建设美丽乡村。

结语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塑造出了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反映着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役的中国故事,以三位扶贫书记为代表的精准扶贫经历,用饱满的情节和真实的乡土面貌展现国家形象,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奏响时代之歌,用影像记录和传播中国乡村之变、中国扶贫经验。主创团队将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真实的呈现出来,将脱贫攻坚中的担当精神、奋斗精神、攻坚精神、奉献精神向观众传递,并唤起与观众间情感上的共鸣,是脱贫题材电视剧的新开拓、新探索,也是中国主旋律现实主义电视剧值得参考和借鉴的范本。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老区建设(2020年13期)2020-08-14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老区建设(2020年23期)2020-01-13慎给贫困户贴“等靠要”标签决策探索(2020年1期)2020-01-07打赢脱贫攻坚战艺术评鉴(2019年9期)2019-06-17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党员生活(2018年4期)2018-03-16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晚晴(2017年2期)2017-03-09甘南县甘南镇 推广“五个一” 助力“两学一做”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年10期)2016-10-17贫困户爱你·健康读本(2016年7期)2016-02-11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