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精准施策,扎实做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崔坤 张新华 孙新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北京市农广校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形成了具有北京特点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北京市农广校体系组织的各种类型培训班中都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培训内容的第一课,同时还聘请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北京市农工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当前“三农”政策作专题报告和解读,确保培训保持政治性、时代性和职业性。

(二)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北京市农广校始终坚持“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的办学理念,办学中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通过问卷调研、座谈等形式全方位地了解农民内心所想、内心所需,有针对性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为农民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满足区域“三农”发展需求为己任,聚焦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农民等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强化推进北京市农广体系建设,夯实农民学历教育水平与农民培训能力提升的基础。

(三)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全过程。

1.深化主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党日活动,推进党建工作。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北京市农广校前往门头沟区炭厂村开展“不忘初心走基层 五级联动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去上海、嘉兴中共一大会址开展“踏寻先辈足迹,弘扬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活动。二是丰富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的变革”大型展览,共享改革开放的硕果;前往密云古北口抗日基地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精神上的洗礼。三是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北京市农广校党支部与房山大峪沟村、黑龙关村、圣水峪村、昌平区西新城村、永陵村开展“党支部四级联动”主题活动,签署了驻村帮扶协议,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2.政治建设贯穿教育培训的始终。北京市农广校教育引导体系教师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党性修养,把“姓党”作为永远不变的根和魂。一方面,在日常的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重视 “三农”相关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农民教育培训的平台,把政治建设贯穿农民教育培训的始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现场感受、交流心得等方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推动广大农广校体系教师和学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

二、实施“五大工程”,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一)驻村帮扶加快产业发展

1.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按照京郊农业发展的大格局,北京市农广校拓宽党建工作开展,驻村帮扶的具体目标确定为“四个一”,即打造“一个旅游村、一个农家院、一桌农家宴、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以门头沟区炭厂村为起点,以开发农家宴为龙头,形成了市、区农广校、乡镇成人学校及村党支部的有效对接,提高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村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炭厂村集体经济也由2016年的1037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476万元,提升了驻村帮扶经济效益。

2.创新“五帮”做法。通过“帮项目、帮技术、帮咨询、帮培养、帮发展”,在房山、大兴、密云等区相继推出“五古长寿宴、御林家宴、三石鱼宴”等农家宴品,组织了“西山文化节”“传统美食征集大赛”“舌尖上的安定美食”等活动,加快了文旅产业融合。

3.推进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队伍是支撑帮扶项目生命力可持续的核心,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创业致富的关键。北京市农广校通过举办“乡村旅游专业农民中专班”,形成了校村党支部结对,使教育融入产业发展。

(二)文化驻乡带动文化繁荣

1.融合农业科技与农村文化。要提高农民素质,塑造乡土文化人才,就要实施科技文化教育进乡驻村, 建设农村文化大院,以村民为培养对象,培养扎根农村的乡土科技与文化人才,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农民自愿接受系统教育,以文化促科技,以科技带文化,实现科技文化融合,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舞台的主角。

2.实现就近便捷惠民教育。利用乡校、村已有的农村文化大院、农民书屋等设施,把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送到鄉、送进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了农民科技培训专业化,也促进了乡风文明。

3.推进农民教育学历化。开办农民文艺中专班,提高农村成人受教育程度,使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都得到积极的改变和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农民个性发展,挖掘和展现农民的文化潜质。

(三)农艺入户传承农业情怀

1.开启“农教”结合新模式。北京市农广校通过四级网络办学体系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机融合,使农民教育培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办现代农艺专业中专班,实施教师、媒体资源、人才培养进村入户,既方便了农户,又强化了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实现了“农广教育进社区、有机蔬菜家里种”。

2.扩展教育培训新功能。以农艺入户为载体,北京市农广校将农业科技培训、高素质农民培养、农民增收、快乐家庭田园生活相结合,使他们成为家庭种植产业的带头人,实现创业致富在农家、家庭美化在农家、健康生活在农家、文明和谐在农家的目标,传承了农业情怀,弘扬了传统农耕文化。

(四)学历提升壮大基层人才

1.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在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启动了“农民学历能力”双提升工程,构建了专项培训、专门培养、系统培育的高素质农民培养体系,科学设置了农民初、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培养课程,促进各环节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农广校采取了“半农半读、农学交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贯通培养课程,解决农民学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推进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3.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要改善北京农村基层公共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匮乏的状况,就要培养一批思想过硬、专业扎实、能够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高素质基层干部。北京市农广校按照“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开展了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截至目前,已有1652名高素质农民、1891名农村基层干部圆了大学梦,他们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科技兴农的“接力棒”、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助推器”,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协同培养促进区域合作

1.协同培养,实现教育资源互惠共享。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根据京津冀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新需求,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农广校通过“京津冀農广校协同协作发展、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共享、农民培训基地资源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城乡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链接作用。

2.协同培养,展现农广教育新格局。发挥首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势,通过农广校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农广校的师资、基地和课程资源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技术沟通与咨询,有效支撑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打通了区域合作的创新之路。

三、构建“政策支持、多方协作、共同发展”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

(一)把握新阶段高素质农民的新需求

1.准确把握上级的要求。新时期要把握好高素质农民的新需求,规划好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一要更好适应农业科技进步。近年来,我国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更新不断提速,农业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全链条加快应用,农民教育培训必须跟上步伐、与之适应。二要更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涌现。三要更好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现代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蓬勃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应当关注这些新趋势新动向,延展供给领域、丰富供给内容,为城乡融合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性的高素质人才。

2.准确把握农民的时代需求。北京市农广校近期开展了北京市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绿色生产、农产品销售课程以及农业生产种植技术及农产品营销方面的需求度较大,除此以外,受访农户对市场信息获取、农民职业素养、乡村治理方面的课程比较关注。重点开发上述类型的课程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多方协作的农民教育培训平台

1.完成政府任务的平台。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是实施乡村振兴大业中人才振兴的主平台,而各级政府是农民教育培训的直接领导者和实践者,农广体系是这一开放共享平台的直接操作者,要努力把农广校打造成完成政府任务的平台。

2.多方参与培训的平台。一是建立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实训体系,发挥各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民职业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规模化农民教育培训的示范效应。

二是发挥行业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各类企业职工培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岗农民职业培训。三是引导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培训。

3.展示培育成果的平台。农民教育培训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而且让更多人了解了高素质农民的劳动成果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成果,展现了高素质农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风采。

(三)构建新格局开启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篇章

1.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正确方向。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好农民思想文化教育,宣讲好党的“三农”政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强化队伍建设,淬炼本领改进作风。推动农广校体系人员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加快补齐短板,加强基层校长、一线教师和农民教育培训管理者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效果。

3.强化支撑保障,推动农民教育培训新跨越。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帮助,要积极动员协调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共同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广校)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北京市 《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发布词农民科技培训(2021年1期)2021-02-21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26期)2020-09-12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25期)2020-09-12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农民科技培训(2019年12期)2019-12-24全省农广校教师微课制作培训班在长春开班吉林农业·下半月(2016年12期)2016-12-23省州农广校到和龙市农广校进行年终考核评比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1期)2013-03-13《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9期)2008-10-07《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5期)2008-06-03“高素质”自诩杂文选刊(2008年10期)2008-02-11

推荐访问:精准 高素质 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