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

袁小平 王仓

[摘 要] 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美好蓝图实现的关键,是破解乡村振兴瓶颈的重要一环,而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和“蓄水池”,因此,乡村振兴与高校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耦合关联。然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存在耦合困境,在文化培育、资源供给、目标达成、就业导向等方面协调度有所失衡。为此,高校应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要求,促进文化传承与振兴、实施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搭建多维双创实践平台、引导“双创”人才价值回归,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助推器”。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耦合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还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高校是培养青年人的重地,理应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人才补给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当前,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指引下,为乡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会经营的青年大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和壮大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放置于乡村这块沃土时,还存在水土不服、供给少、匹配度低的困境,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资源供给、实践能力培育与乡村文化、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不够,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感尚存在一些疏离现象。因此,如何从耦合机制建构的视角出发,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的高度契合性研究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性

(一)乡村振兴亟须创新创业人才的回归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人才是关键。随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的摘下,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广袤农村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发展空间,而且为大量高素质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归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打下了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是其应然之责。高校应积极主动、自觉履责,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乡村倾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同时,高校要了解和熟悉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通过案例教学、榜样教育等形式,对高年级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乡村就业。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纵深发展,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新征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坚持与祖国发展需求相适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然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进程中,我国还有50979万的乡村居住人口[2],虽然说乡村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但是仍面临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为此,高校要以全新的思维范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现有培育体制机制,开展个性化教育、一体化培养、立体化输送、全程化服务,探索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作为高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立足乡村发展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自觉主动地面向乡村就业,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实际行动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耦合互动

(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互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能够让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同时,实现乡村振兴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高校可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优势,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为破解农村人才缺乏问题出谋划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路径选择和坚实支撑,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最佳路径和成长空间。与此同时,高校积极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增强服务能力、改变思维模式,通过鼓励本土大学生回归、定向培养农村专才、落实就业服务要求等措施,培养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推动广大青年学生迈向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

(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创新和改革

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加快,地方高校的教育发展、人才培育与地方发展、乡村建设的有效联动,有利于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空间与平台,有利于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在服务地方中建立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依托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可进一步深入整合校内专业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及产业特征明显的乡镇社会资源,与政府倡导的产业平台、科技小镇、创新园区等协作,形成协同机制,多渠道推进,实现政府积极推动、高校自我调节、社会参与支持和学生自我提升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助力高校大学生学以致用凸显价值实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科学指导下,高校积极号召、鼓励支持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田间,使大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帮助他们自我成长、发挥个人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强调了对大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尊重,更加强调了自由与和谐,更加强调了个人义务与责任。高校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能投入乡村建设进程中,促进自我的再认知、熏陶与历练,传承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价值观,影响带动更多更强的创新创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为发展乡村地区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庄注入新动力。这不仅增长了才干和见识,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补给了乡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带动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为乡村焕发出新面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价值[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耦合困境

(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耦合度不够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在广大农村、农民中掀起了科技兴农、文化兴农的热潮。而作为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重要阵地的高校,理应让这种热潮有增无减,应持续回应乡村振兴战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战略所迫切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乡村文化在高校的普及和传播,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怀,产生乡土认同,并形成以改善乡土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的创业自觉。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校园乡村文化传播的气息不够浓,将乡村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文化的主动意识不强、覆盖面不广、延伸度不深,这是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需努力改进的方向。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不高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了让两者更好地紧密联结,促进彼此共生发展,体现价值和效用的最大化,需要两者的资源互享、融合发展。但是,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衔接的紧密度不够、资源利用有效性不高等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未能与涉农专业无缝对接,不能与时俱進,不够多元化。又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未能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天地具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未能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开发具有潜质的乡村振兴项目。再如,对于需要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高校未及时对接乡村创业实践基地,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因此,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应更接地气。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耦合度不强

《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高校作为人才的发源地,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科技创业和成果供给,是乡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的高低。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度还不够匹配,对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应吻合“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要求还有差距,乡村建设目标难以在短期内推进[4]。为此,在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高校更应主动作为,厘清建设思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四)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感不合拍

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依然影响着一部分现代人的就业观、价值观,左右着新时代一些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影响了他们的择业意愿。据统计,受疫情影响,超过六成的受访毕业生就业“求稳”,尤其青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传统的“铁饭碗”职业[5]。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农村倾斜的人才就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金融优惠等政策,然而并没有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奔向基层农村的就业意愿,甚至从农村走出来的本地大学生都不愿意返回家乡,而是要挤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当然,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认知还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高校在引导服务大学生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二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未完全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禁锢着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意愿,致使高校的基层就业引导作用无法大显身手、个人基层就业后能力无法展现,造成了乡村人才缺乏问题的产生。

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建构

高校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视阈,丰富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文化、资源、实践、价值等,以更好地适应、耦合乡村产业、生态建设和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耦合互动。

(一)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提出的一个系统的、重大的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文化创新与传承职能的高校,理应从文化的视角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平台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引入、宣传、传播乡村文化,让现代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校园内形成交叉与碰撞,营造出浓郁的服务农村、振兴乡村的文化氛围,让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解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乡村建设需要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让他们自觉担当起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任。

(二)实施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

1.推进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校主动拓展与农村区域发展相对口的专业设置,如农林牧畜渔以及物流、营销、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等学科,并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深挖课内能力进阶、课外创新创业能力拓展两大课堂,开辟一种具有本土化的农科教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培养“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同时,通过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或乡村振兴创新班,采取“订单式”的校地、校乡联合培养方式,以乡村作为背景,将课堂开在田间,把论文写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形成校内+校外、田内+田外的富有创新的教学元素,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接地气,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大量的“一懂两爱”型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6]。

2.构建多元教学课程体系

面向乡村振兴的新需求,高校应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通识、基础和专业课程群,强化基础课程和农业类课程建设,设立融贯管理、创新、创造等多元课程体系,支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形成知识与能力共生、应用与创新协同的育人目标,打造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3.打造个性人才培养生态圈

高校在创新创业拓展提升方面,要紧紧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园、农业试验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多个平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并邀请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优秀的建设者和企业精英,全程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强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真正体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成果,着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此外,在考核、评价体系方面,要改变传统分数评价的单一性、偏差性模式,采取形成性评价、达成性评价、教学监督、创新创业实践性评价多元评价体系,以此完善校内外、课内外互动循环评价考核系统,并将参与创新创业专项项目折算成学分,实现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7],以此鼓励更多有创新创业潜质和意愿的大学生走上创新创业之路,从而充分释放他们的创造活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潜力。

4.争取创新创业人才可持续发展资源

高校要充分挖掘一切有利的学校资源,如校内资源、校友资源等,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中将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重点引导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意识、知识、思维、实操技能等素养培育,大力扶持和鼓勵具有创新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行为习惯养成和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等,塑造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为创新创业人才创造健康的孵化环境。同时,高校要善于拓展校外资源,要借助社会或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延伸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手臂,主动引入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在农村场域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园,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真正落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存活率,如此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彰显人生价值,还能使乡村项目得以落地,孵化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成果,切实为民造福,真正推动乡村振兴。

(三)搭建多维双创实践平台

1.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激发大学生服务乡村的内生动力

高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为载体,多维度渗透创新创业元素,引导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第一课堂,指导大学生围绕农业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等主题,撰写相关创业计划书,学会了解国情、社情和乡情,在具体实践中正确分析市场、科学进行发展融资、合理评定项目风险,使项目实施更具可行性。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系列乡村实践活动,加强团队创业实践行为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抗挫能力和责任、规范意识,切实提高创新创业的实战能力,引导大学生今后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发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要求同向同行、并向兼容,自觉融入到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推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实现伟大复兴服务,由此助推个人事业与梦想行稳致远,获得快速成长与发展。

2.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高校应在校园内通过线上线下媒体宣传、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营造知农、爱农、助农、兴农的文化氛围,搭建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平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配全配齐1+N个指导教师,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积极打通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互通互融互给的创新创业实践机制。共建涉农创新创业种子班,尽早在学生心中播种创业的种子,并将这颗种子撒向农村这块主战场,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品牌建设,承续百姓希望,将浓厚的家乡情怀根植于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富有、兴旺的农村,进而增强农民的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四)引导创新创业人才价值回归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大力宣传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后造福农民和乡村的典型事迹,组织在校生参访和观摩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和优秀企业,从而激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热情。广袤乡村、大有可为。高校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不仅可以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人生价值,还可以带动本土人才的发展。返乡大学生能够帮助当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拓宽知识领域,增强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引导本土人才对土生土长的地方产生浓厚的感情和炽热的干事激情,自愿主动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让“授人以鱼”真正转变为“授人以渔”,开启“造血”新模式,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振兴乡村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从而留住真正知农、懂农、爱农的本土农民,避免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让他们从“潜力股”转向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加速提质的“生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大显身手[8]。返乡大学生不仅有效发挥了致富带动作用,同时也无形中大大破解了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稀缺的瓶颈制约问题,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推进“新乡土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26.

[2] 陆娅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N].人民日报,2021-05-12(1).

[3] 朱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与实现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7(31):32-33.

[4] 金绍荣,张应良.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77-82.

[5] 张艺,王聪聪.因疫情影响六成受访毕业生就业“求稳”[N].中国青年报,2020-04-21(05).

[6] 焦新安.培养“三宽四得”人才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N].中国科学报,2018-02-07(005).

[7] 方玲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初探[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22.

[8] 曾东霞.青年反哺与回归:破解乡村振兴短板之道[J].中国青年研究,2020(8):83-88.

[责任编辑:李 妍]

猜你喜欢创新创业人才耦合乡村振兴战略论协同创新视角下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商场现代化(2019年15期)2019-10-16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瑞萨电子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逆变器中国电子报(2019年90期)2019-02-22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2018年3期)2018-09-17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几点建议大经贸(2018年7期)2018-08-2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恭城传统村落发展新思路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11期)2018-07-09以农业4.0助推农民闯市场人民论坛(2018年10期)2018-05-21对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中国市场(2018年9期)2018-03-19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用于多组分免疫分析研究进展分析化学(2017年12期)2017-12-25

推荐访问:耦合 人才培养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