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培育研究

胡玉兰

摘   要:乡土情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可以激发农村中学生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强烈意愿,可以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形成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互哺与共生的关系。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需要学校重塑教学内容,开发乡土教材新形态;加强农村中学生热爱自然的教育,重视人文情感关怀;实行家校共育,推进乡土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行社会哺育,保护与重建乡土文化载体,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中学生;文化教育;乡土情怀

乡村的独特潜力不仅仅在于其天然的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涵养,还在于它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功能。乡土不仅仅是一片土地,还是一个饱含着情感温度的地方,是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发源地,是乡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乡土是世代人民情感寄托的载体,乡土文化是基于地缘和血缘的“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本土人民长期沉淀下来的行为方式、思维观念和价值信仰等物质与非物质的集合体”。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固定在某个地方长期生活生产的熟人社会,乡土文化在伦理本位的乡村社会中孕育、流传。然而在后乡土时代,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被掩盖,乡村教育和乡土教育日渐边缘化。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兴则乡村兴,而农村中学生是未来振兴乡村的宝贵力量,因此培育他们的乡土情怀尤为重要。乡土情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可以激发学生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强烈意愿;可以让他们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已然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与使命。

一、互哺与共生: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是农村中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拳拳爱土之情和主动服务乡土的责任之心,是知、情、意、行的集合体。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本土化人才的持续输入,其中,农村中学生是未来乡村振兴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时,乡土情怀的培育不仅有利于加强农村中学生建设家乡的主体责任意识,还有利于加深农村中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

(一)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农村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在乡土文化和现代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双重哺育中,他们既是乡土文化的守护者和建设者,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建设主体,是对故土家园熟悉且具有独特情感的一代人,同时也是正在乡村接受各种现代文化知识的一代人。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不仅可让他们懂农村、爱农村,而且可让他们今后能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持初心、回归家乡,做家乡的建设者。最重要的是,推进乡村振兴在于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不是一时之功,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目前,城镇化进程中有些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人才不断远离乡村。因此,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其中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就是固本培元、建立人才储备的首要举措,是维护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体系的重要精神动力。

(二)乡村振兴是提升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有力举措

乡土情怀的培育需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乡村振兴战略则为乡土情怀的培育提供了优质的乡土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因此,实现乡村振興需要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尤其是本土化的优秀人才,以保护和重建乡土文化新形态,并利用乡村的天然生态优势促新型产业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这些工作的可持续推进,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持续输入。当前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重大胜利:乡村经济有了飞跃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市场化,外部投资进入乡村产业,人才和技术一步一步引进,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与此同时,乡土被重新定义,“乡村空心化”有了一定缓解。此外,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和身心愉悦的追求。乡村自然而优美的生态环境必将吸引着人才回流,同时也有助于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

二、路径与发展: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

乡村教育的核心在乡村教师,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普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引领者,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三农”工作的建言献策者和人才培育者。而乡土情怀培育不仅需要依托乡村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重要的是,需要培育乡土教材形态,加大力度保护和重建乡土文化物态和非物态载体,追求乡土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重塑教学内容,开发乡土教材新形态

乡村文化不仅仅蕴含在我们所能看得见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中,更深藏在数千年来的农耕习俗文明、时令时节文明、尊老爱幼文明、邻里和睦友爱文明等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中。乡土社会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社会,其承载的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现实的影射。在此前提下,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需要创造性地开发乡土教材,以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来搭建新时代乡土教材脚本。

首先要凝聚融合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注重与外来文化的耦合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与外源之间找寻新的文化生长点”,开发特色乡土教材。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优质的乡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主要内容来源。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后,无数一线扶贫工作者、家乡建设者、党员为脱贫攻坚战前赴后继,他们彰显的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是新时代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将乡土文化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编入乡土教材。其次要用好劳动教育这一“活”的乡土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因此,乡土教育不能仅局限于静态的文字与图片的呈现,而且要展现出农耕文明下劳动生产的生命力,并要利用劳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最后要依托新媒体,让多样乡土文化教育走进课堂。乡土文化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双重性”,乡村是“差序格局”,是石子投向湖面的一圈圈涟漪,而在这些涟漪的交汇点上,就是中国乡土社会共通的乡土文化。因此,乡土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地域内的乡土文化,而是需通过多媒体展现各地的乡土文化,探索乡土文化的异同,以促进乡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激发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文化情怀。

(二)加强农村中学生热爱自然的教育,重视人文情感关怀

农村中学生是乡土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接受者,要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首先要加强对其进行热爱自然的教育。自然教育是农村中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乡土文化资源学习之间的平衡器,因而要加强农村中学生亲近自然的教育,拉近他们与自然的距离,就要加强他们与大自然的联系。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身体力行地推行亲近自然的教育,“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除此之外,“自然是科学之源,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最基础的自然公理,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自然教育,例如园艺种植、水产养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自然的规律。此外,微型的自然世界能影射乡土天然的生态涵养和生态发展的潜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拉近学生与乡村大自然之间的距离。其次要重视对农村中学生的人文情感关怀。为了方便学生管理,农村大部分学校都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其中,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乏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多样。因此,学校应主动创造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情感关怀。

(三)家校共育,推进乡土教育可持续发展

实行家校共育,是推行乡土教育的有效措施。首先,一个家庭作为乡村的基本单位,家长们有义务加入到子女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土生土长的乡村人民而言,他们对于当地的乡土文化范式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乡村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沉淀下来的农艺知识、制度文化、行为规范等。因此,情怀教育需要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以实践的方式将乡土文化传递给中学生一代,使其能够形成优化村规民矩、传承家风家训,彰显“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其次,学校要促进乡土教育课程灵活化。学校可以让当地民间手工艺人走进课堂,以“活”的形式呈现非物态的乡土文化的魅力;可以让农村中学生走出课堂,接近自然,贴近生活;可以开设课外教育实践课程,实现乡土教育实践化;可以借助科学技术,以更加多样的方式,让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活动之中。

(四)社会哺育,保护与重建乡土文化载体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源头,是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的粘合剂和发动机。增进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需要社会保护与重建乡土文化载体,筑牢中华文化的根基。

首先,社会应当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文化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结构体,各地的乡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如客家土楼,广东骑楼、碉楼,徽派建筑等。保护乡土文化需要对乡村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修复,杜绝千村一貌。其次,社会应坚持“内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文化的发展也应该依托时代,在与城市文化的交织碰撞中,展现出活力、包容性和发展性。同时,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不流动的或是流动性极小的,乡土文化是乡土社会中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范式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衣着服饰,它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后乡土时代,乡土社会融入全球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中,并随着农民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进行双向流动。因此,在城市文化浸润乡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将现代文化融合进乡土文化中,以推进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城乡文化的良性结合。最后,社会应创建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重建乡土文化载体。传统的乡土社会在乡土文化的传播上主要有两个途径:非正式教育与学校教育。传统的非正式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家庭劳作中的言传身教、饭桌上长辈的谆谆教导等。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村家庭、学校师生的日常交流中,基本的乡俗礼仪、信仰观念等不再是饭后闲聊之料。因此,实现乡村的振兴应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使经济和文化发展并重,尤其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乡村文化载体资金支持力度,构建乡土文化资源数据库,兴建乡村公共文化大院、读书角、农耕知识宣传基地、乡俗文化放映室等公共文化生活空间,让乡土文化有迹可循、有物可依。

三、结语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而且能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與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的农村中学生要立志从先辈手中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扛起建设美丽乡村的旗帜。在实践中,学校教育需要强化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引领他们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从而促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推动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   帆,晋   妍.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嬗变及其学校应对[J].教学与管理,2020,(06).

[2]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6.

[3]苏   泽.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20,(02).

[4]曲延春,宋   格.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传承论析[J].理论导刊,2019,(12).

[5]颜笑涵,赵晓春.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的哲学思考[J].江淮论坛,2018,(06).

猜你喜欢农村中学生文化教育乡村振兴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丝路视野(2020年9期)2020-11-0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分析农业与技术(2020年18期)2020-10-29抓好乡村职业培训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神州·中旬刊(2020年10期)2020-10-26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23期)2020-10-20农村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究新一代(2017年12期)2018-01-05略述南康知府翟溥福老区建设(2017年6期)2017-06-22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探究新课程·中旬(2017年4期)2017-06-18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实施策略探微文教资料(2017年1期)2017-04-22浅谈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外语文·下(2017年1期)2017-03-11基于远程教育教学的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保障系统构建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20期)2015-12-14

推荐访问:乡土 中学生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