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理论在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生态博物馆”理论创立于1971年的法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完成了900多次实践,其提倡的生态保护理念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是国家的两大关键战略。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问题对推动两大战略融合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总结生态博物馆理论特征和成功实践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与机遇,提炼出“整体保护:发挥大湾区经济优势;原地保护:融入大湾区产业体系;活态保护:挖掘大湾区传统文化;居民参与:整合大湾区教育资源”四个层面的应用策略,切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博物馆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2019GXJK063)阶段性成果。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文化的振兴、人才的振兴和产业的振兴,其中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人文底蕴。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纲领性文件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4000多万农村人口和广阔的农村腹地。随着大湾区的加速建设,区域内的乡村地区受到极大冲击,村落消亡、人口流失、文化凋零等问题日益凸显,但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机遇。如何在困境与机遇中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融合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生态博物馆理论提倡对自然与人文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动态保护,可通过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博物馆运营,促进社区遗产的活态传承。经过50年的发展和实践,生态博物馆理论已获得全世界的广泛认可[1],其保护理念與实践模式对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振兴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一、生态博物馆理论源起与发展现状

生态博物馆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71年,在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第九次常规会议上,法国人戴瓦兰(Hugues de Varine)和里维埃(Georges Henri Riviere)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2]。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博物馆理论一直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博物馆也被不同国家和地区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特征。法国生态博物馆的首次实践是“法国地方天然公园”(Riviere,1971),该公园在借鉴了斯堪的纳维亚露天博物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本质改变,即采用“原生态”的方式对博物馆的内容进行保护,不再向原生环境中搬入过多人造物品,并且关注的重点也从物品的展示,转向协调博物馆与人类及周边环境的关系。在理论方面,法国鲁昂工业遗产博物馆馆长阿兰·茹贝尔对生态博物馆的内涵做出了定义,并对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阐述;1984年,法国学者里瓦德运用图示方法对生态博物馆保护的内容进行了划定;在美国,生态博物馆理论往往以邻里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存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理论被引入日本,催生了田园空间博物馆制度的创立,为日本的乡村振兴和故乡创生运动提供了核心方法论[3]。此外,美国的“活态历史博物馆”、拉丁美洲的“整体博物馆”在内涵和保护理念方面与生态博物馆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国内方面,1986 年《中国博物馆》发表了《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Riviere,1986)等有关生态博物馆的文章,生态博物馆基础理论开始真正进入中国;自此国内对生态博物馆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相关学者和博物馆设计人员对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基础性进行研究,出版了大量著作。例如张松和苏东海等(2008)从文化认同、改善环境、经济效益方面探讨了生态博物馆的价值,为生态博物馆理论作用于乡村振兴提供了依据;单雾翔(2007)在大量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空间整体保护、原地保护、活态保护、自我保护、开放性保护、发展中保护、可持续保护七个理念;姜丽和苏琨等(2012)对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图谱和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赵迪心(2016)从艺术设计层面探讨了生态博物馆建设,通过生态博物馆设计语言恢复民族文化符号以及体现完整的生活“地貌”的文化体系;潘守永和尹凯等(2019)对国内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进行了分析、反思,认为生态博物馆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地域变迁,不断地完善、补充相关理论;刘海静(2020)、封万超(2019)、尹璐等(2018)将生态博物馆理论运用于乡村振兴和古村落保护中,并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丁绍刚(2017)结合相关实践案例,探讨了生态博物馆理论运用对农业遗产保存的借鉴价值。

二、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保存的是整个社区,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认为,生态博物馆可以概括为“人口、区域、遗产、记忆、教育、生态、独特性”,生态博物馆将人、环境、文化看作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方法能够传承文化多样性,为访问者呈现出全面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生态博物馆建立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所保护的文化和原生地有很强联系。生态博物馆理论认为,一旦脱离原生环境,文化也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原生地保护强化了文化的“原生态”属性,将鲜活的文化以“原生态”的形式保存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活态”保护的凸显

“活态”保护是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核心,一方面活态是对保护对象的描述。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内容不仅仅是“死”的物品,也包括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整体记忆等“活”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活态是指“活”的保护状态,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内容会根据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现实根据实施不同的保护策略。

(四)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参与性

生态博物馆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参与性,当地居民作为文化的主体参与到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和展示活动之中,居民带领游客进行生产劳动,组织文化活动,同时也分享博物馆所创造的经济红利。生态博物馆理论强调人的生存利益与传统文化延续、自然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当地人的积极参与成为博物馆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与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经过近2年的发展,GDP达到11.62万亿(2019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创新为大湾区乡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但城市快速扩张和文化冲击等问题也使乡村文化振兴陷入困境。20世纪80年代,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出现了相似的问题,但其通过将生态博物馆理论结合本地文化特征加以运用,最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分析与借鉴。

(一)城镇化加速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使该区域的城镇化速度大幅提升,在大湾区建立之前,广东省城镇化率仅为69.85%(2017年数据),2019年城镇化率达85.20%,虽然有港澳地区拔高大湾区整体城镇化率的因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城市进一步扩张造成乡村地区的快速消亡。此外,工业用地的大量需求也让许多村落被改造成为工业区,比如佛山市的紫兰村工业区、瀚天科技城、深圳上村工业区、广州南沙村级工业园等,许多传统村落因为城乡二元化问题被快速抛弃,与此相伴的是大量乡村文化的消失。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铺开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地区发展与文化振兴提供了机遇。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提出和运用被证明可以有效缓解城镇化造成的乡村消亡,比如法国的梯田和葡萄园生态博物馆(Ecomuseo dei terrazzamenti e della vite)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开展旅游项目,打造特色小镇,售卖生态农产品,并通过宣传唤醒法国人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反思,乡村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4]。

(二)文化產业同质化

同质化问题是产业发展和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难题,文化产业更是如此。大量拥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涌入同一市场,势必导致恶性竞争。与其他种类的文化相比,乡村文化更加脆弱,容易受到结构性破坏,一旦竞争失利会加速乡村文化的消亡,不利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9)》公布的数据,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规模达5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占大湾区整体GDP的4.97%[5],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柱型产业,但动漫、游戏、设计、影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多集中在城市之中,反观乡村地区,文化产业较为单一,大部分依然以乡村旅游为主,竞争力弱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以来,区域一体化程度加强,产业升级也在加速,文化产业的竞争性不断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单一化。但大湾区的建立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也产生了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给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法国巴黎南部的瓦尔德贝博物馆(?comusée du Val-de-Bièvre)是一座建设在农场上的生态博物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农场衰败。为了保存此地的文化,法国政府开始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由于当地历史建筑保存完整且具有观赏价值,周边生态环境优美,经过评估后政府决定引入摄影、旅游等产业,将该地区打造成法国最为著名的摄影小镇(如图1)。

(三)乡村人口流失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已突破7000万,人口城镇化率85.20%,但因为大量的外地劳动者和乡村居民进城务工,户籍城镇化率仅为53.3%。人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没有人的乡村就失去了其应用的价值。粤港澳大湾区集约性的生产模式和城市虹吸效应吸引了大量农村人进入城市,人口的快速流失造成了乡村衰败、留守老人儿童、农业土地荒废等一些列问题,也阻碍了乡村的文化振兴,但经济的发展也为解决人口流失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首先,基础设施的完善缩小了城乡差距,在乡村也能过上与城市相似的方便生活,降低了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离开乡村的可能性;其次,网络的发展与运用使乡村的信息不再闭塞,许多工作不再受地域限制,增加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选择;最后,区域一体化缩小了大湾区城乡贫富差距,让外出打工不再是唯一的选择。面对同样的问题,日本学者在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建设“田园空间博物馆”,并开展“故乡创生运动”。“故乡创生运动”通过一系列经济、文化措施振兴乡村地区,让城市人口回流乡村;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引入文化教育功能,激发意大利人爱国爱乡的情感,了解祖先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而当地居民是最好的文化守护者和传播者,在事实上保证了乡村人口的留存。

(四)外来文化冲击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都会带来强大的文化冲击,特别是乡村文化,由于没有强效的文化保护机制,通常都会快速地被文化浪潮所淹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通常人们会使用“现代城市思维”去理解乡村文化,认为乡村文化不再具有价值和意义,丢失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导致“文化失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也伴随着文化冲击,一方面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随着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加速,乡村和城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通过人口流动进入乡村,导致乡村与城市文化的现实矛盾。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通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文化之间的距离。乡村居民接受到外部的新鲜文化并开始盲目追随,最终造成传统文化的遗失。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少数族裔通过建立安那考斯蒂亚社区博物馆(Anacostia Museum)抵御文化冲击;拉丁美洲的整体博物馆(Integral Museums)将居民与社区文化、经济、政治紧密连接以留存、挖掘居民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之根,最终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6]。

四、生态博物馆理论

在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策略

生态博物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大量实践,为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解决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为区域内的乡村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所处的背景、面临的任务、保护的主体和生态博物馆理论介入的案例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应用生态博物馆理论有着极大的价值。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保护”“原地保护”“活态保护”和“居民参与”,下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整体保护:发挥大湾区经济优势

乡村文化振兴实质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土地是文化的载体,人是文化的灵魂,只有将人——土地——文化紧密连接,整体保护,才能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整体保护的关键是让居民认同传统的生活方式,并且在原生地能够使他们获得丰厚收入且得到尊重。想要对大湾区内有价值的乡村实现整体保护,必须发挥大湾区经济优势,通过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乡村地区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对于有价值的乡村文化划定保护区,通过政府补贴、企业参与、居民受益的形式展开保护,对于破败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补丁式修复,将乡村与经济发达地区紧密连接,为城市提供生态农产品、传统工艺制品和乡村旅游服务,提升乡村文化的保存价值。

珠海斗门疍家文化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时代的冲击曾一度濒临灭绝。2019年珠海建立了疍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保留疍家人居住地,推广疍家飘色艺术和传统歌谣,传承疍家习俗等,此外,生态保护区还大力发展白蕉海鲈养殖业,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优势打造本土旅游品牌,大幅度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本地居民自觉保护疍家文化提供了动力,实现了斗门疍家文化的整体保护。

(二)原地保护:融入大湾区产业体系

“原地保护”是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核心要素,其内涵是将社区的文化遗产进行本地化保护,但本地化的保护手段并不是让区域内的文化保持不变,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让乡村文化自然生长,不断创新。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脱离当地的文化背景,更不能抛弃当地居民,将文化产业“本地化”“独特化”是保持文化产业活力的前提,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同时也拥有消费文化产品的广阔市场,使乡村文化产业升级成为可能,但这样的升级不能脱离本土文化,更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只有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和消费市场优势,采用新兴文化赋能乡村文化发展、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产业联动共赢发展的方法完成乡村文化升级,突出乡村文化的“本地化”和“独特性”,将乡村文化留在原生地,为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打下基础。

广州市从化区自然条件优越,是有名的荔枝之乡,温泉胜地,森林覆盖率达68.9%,因其交通便利,乡村基础设施完善,承担了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职责,乡村旅游产业较为发达。2018年,从化在良口镇建立了生态设计小镇,2019年举办了国际机器人大会,院士工作站、生态工业设计研究等项目也随之落户。从化区依托大湾区完整的产业体系,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将生态产业引入当地,不仅成功升级产业,增加居民收入,还保护了当地赖以生存的乡村生态文化,是对生态博物馆“原生地”保护理念的成功践行。

(三)活态保护:挖掘大湾区传统文化

在生态博物馆理论中,乡村文化的振兴与保存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如果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对应的文化也无法保存,即使以“展品”的形式留存下来,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乡村都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现象,青年劳动力不愿从事传统产业,纷纷离开乡村,大量有价值的传统工艺、乡村文化濒临消亡。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文化的振兴问题,必须从“人”入手,首先让村民回归原来的生活,保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且能够使他们在获得丰厚收入的同时得到尊重。其次要建立文化“归属感”,让人们对乡村有“家”的认知,这样有利于培养居民文化自信,唤回归乡人,吸引外来游客。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承载了大量传统文化,比如广州的广府文化、珠海的疍家文化、惠州的客家文化,这些文化大多历史悠久,各具特点,对这些灿烂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打造文化品牌,强化文化视觉符号,并使用“活态”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传承,是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

江门地区是有名的侨乡,在大湾区九大城市中华侨资源最为丰富,20%的香港人和三分之一的澳门人祖籍在江门市。家人团聚由于江门在饮食、生活习惯和气候方面与港澳相近,[7]港澳侨胞可以回江门养老,落叶归根。此外,江门本地人口老龄化严重(19.6%),乡村地区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物产和优美的自然条件,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江门市借鉴生态博物馆理论,探索侨乡文化和家祠文化的活态传承,引入设计师和艺术家强化当地文化视觉符号,鼓励当地企业和居民参与乡村养老产业,不仅解决了当地人口和港澳侨胞的养老问题,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还实现了乡村文化振兴,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文化活力。

(四)居民参与:整合大湾区教育资源

时代在发展,乡村文化所处的背景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乡村文化振兴绝不是对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通过不断探索,用新的手段再现乡村文化的兴盛。乡村文化的振兴和保存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也离不开管理人员和游客的配合,加强相关人员的生态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生态教育能够普及保护乡村文化的意义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当地居民学习新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发挥自身力量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区域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17.4%,特别是乡村地区,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且缺乏文化保护意识,居民生态教育需求强烈。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区域内有大量高校和教育机构,通过建立乡村产学研基地、开展专家授课、组织生态教育活动、引入教育团队、实施远程教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教育水平,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文化保護的积极性。

广宁县赤坑镇位于肇庆市西北部,当地盛产砂仁且品质优良,但由于交通闭塞,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大部分村民处于贫困线以下。2020年赤坑镇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砂仁种植技术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同年,笔者带领团队实践了赤坑砂仁乡村品牌振兴项目,通过品牌设计宣传推广赤坑砂仁,让外地人了解赤坑砂仁的优点,同时也对本地居民进行科普教育,让他们认识脚下这片土地的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对自身文化的熱爱之情(如图2)。

五、结语

20世纪70年代,法国遭遇到严重的乡村衰退问题,法国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理论,这一理论将博物馆概念进行扩展,提出“整体保护”“原地保护”“活态保护”“社区参与”的理念,为乡村复兴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80年代的日本和美国也相继遇到类似问题,他们借鉴“生态博物馆”理论,结合自身国情提出了“田园空间博物馆”和“社区历史博物馆”概念。90年代的土耳其和中国台湾省也以几乎同样的思路将“生态博物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露天博物馆”和“乡邻博物馆”就是当时的产物。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伴随着乡村凋落、农村人口流失、城乡二元化等诸多问题,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乡村文化振兴带了大量机遇,我们需要创新性地运用“生态博物馆”理论,提炼其中先进的保护理念,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探索生态博物馆理论在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策略,切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化振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的相互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封万超.论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创新应用:以工艺美术赋能乡村的价值构建为主线[J].山东艺术,2019(6):16-21.

[2]茹贝尔.法国的生态博物馆[J].张晋平,译.中国博物馆,2005(3):52-53.

[3]苏琨,郝索.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348-14351,14410.

[4]丁绍刚,黄俏俏.生态博物馆理论与践行模式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J].中国农史,2017(12):130-138.

[5]央广网.报告显示:文化及相关产业已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EB/OL].[2019-12-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176717565943078&wfr=spider&for=pc.

[6]黎森.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216-217.

[7]丁立.粤港澳大湾区乡村休闲养老产业探析:以江门市为例[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2):25-28.

作者简介:李倜,硕士,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与展示设计、设计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 迎接城市更新未来新浪潮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20年2期)2020-03-26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合作治理对策建议绿色科技(2019年16期)2019-11-22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东莞动漫产业发展路径探索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25期)2019-10-06广东高校服务大湾区水上客运交通建议价值工程(2019年21期)2019-09-08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东南亚对接合作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梯度转移统筹谋划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7期)2019-08-0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数字媒体教育理念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3期)2019-06-20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态势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3期)2019-06-11“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研究天工(2019年10期)2019-02-1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澳门:机遇、挑战与路向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年4期)2019-01-06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战略联盟构建策略研究高教探索(2018年8期)2018-10-09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