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研究

张艳虹 林悦

摘  要: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北京大学等8所经济学类列入“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院校为研究对象,选取8所高校中经济学跨学科人才培养24项实践文本,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梳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从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以期助力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文科;跨学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7-0074-04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2019年,教育部等13个部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提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面广量大,十二个学科门类中有八大学科门类属于文科,文科专业数量和学生数量占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都有重要影响[1]。由于新文科所具有的跨学科属性,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通过对教育理念、育人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国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用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2]。

一、方法与数据

当今重大科技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呈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本研究以经济学科为例,通过多渠道搜集我国经济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探索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典型案例的文本素材进行内容挖掘和要素识别,整理分析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要素,为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借鉴[3]。

(一)研究样本

为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从跨学科人才培养与建设机制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国内经济学类“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具体实践,选取北京大学等8所经济学类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院校为对象,以24份经济学类学科的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文本为基础,进行结构化分析,分析我国“双一流”经济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要素(见表1)。

(二)选择分析单元

文字是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呈现方式。一个条目表达一段特定意思的文字,编码即把条目按意思表达进行归类。由于本研究所要分析的经济学类“双一流”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方案均是文本内容,因此本研究主要选取句子作为最小的分析单元。

(三)建立分析类目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构成,结合研究样本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确定了培养目标、组织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辅导、科研实践和资源配置6大类目,经过梳理与剖析,对文本内容进行逐一编码和归类,并进行解读与汇总分析。

(四)标注结果

本研究以手工编码代替软件编码,人工提取文本中能够反映研究目的的词汇和典型内容,统计不同词汇出现的频次来判断与研究中的关键要素是否存在关联性。根据上文建立的分析类目,将选定的24份经济学类学科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材料进行了独立编码。

初次编码之后提取了所有相关条目,总计210条,为進一步分析,将所有内容分成了6大类目、14个维度并编码。有95条目描述了“培养目标”,包括学科知识33条,能力素质62条;25条描述了“组织结构”,包括实体组织结构23条,半实体组织结构2条;有42条描述了“课程设置”,其中,经济学类课程21条,跨学科课程21条;有13条描述了“教学辅导”,其中,教学模式7条,导师配置6条;有13条描述了“科研实践”,包括社会实践4条,学术科研5条,科创竞赛4条;以及22条描述了“资源配置”,包括海外高校9条,行业机构7条,地方政府6条。

二、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可以体现出学科办学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经济学类“双一流”建设学科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多样性,但学科知识和能力素质是主要的方向。

学科知识方面,注重多学科交叉型知识结构的形成。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学类人才培养目标,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现代经济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数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原理,旨在提升学生整合学科间知识的能力,形成多学科交叉型知识结构。

能力素质方面,强调培养拥有技术和情怀的创新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传统单一的学科往往难以解决日趋复杂的问题和需求,跨学科交叉融合既可以提供区别于社会科学和理工科的学科视角,又能将文科理论和理工科的技术结合,达成认知上的统一和知识的跨领域整合,进而能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形成交叉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各校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还非常注重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批判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数次被提到,旨在培养出一批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过程

高校人才培养实现方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辅导、科研实践等重要途径,需要良好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保障支撑、环环相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经济学类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它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都遵循跨学科课程设置原则,即“博专兼备”,在基本的经济学课程之外还融入了或多或少的数学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体现出不同专业和方向的融合交叉,形成了全新的融合但又独立的形态。

在教学辅导方面,高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倡小班化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会配备导师,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推进。各高校非常注重通过科研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立足国情,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学术科研训练;以赛促学,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执行力的科创与学科竞赛。

在组织结构方面,当前各学院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基本上多为虚体,即在原本的学院和学科建设背景下设立发展新的专业方向或实验班试点,也有个别的半实体组织结构的探索,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PPE项目就是由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和应用经济学院联合管理培养,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实现了跨校的联合交叉培养。

在资源整合方面,部分高校整合国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机构以及地方政府,这些校外资源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实践和锻炼机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三)总结分析

基于梳理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经济学类跨学科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标准统一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方式单一,主要为双学位实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设立新兴专业三种方式,培养方式也是简单的拼凑整合,缺乏有机的融合和系统的革新。各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的进度也不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仅有双学位或实验班的单一探索,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部分高校则通过实验班、双学位、新专业、人才培养试验特区以及跨校合作等多举措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造成上述方式单一和进程缓慢的原因可能包括人才培养资源的滞后、行业市场的不完善等[4]。

当下语境中的新文科具有“大文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基本特点,是跨越了传统学科壁垒并能为解释和解决当前人类生活中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的文科,这就给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带来了更高的挑战。新文科是当下对教育理念、模式、课程和教学的全方位重构。教育理念上,在当下社会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长期主导的专业化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复合、创新、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方面,现代社会问题复杂化、知识应用综合化和创新常态化对传统的以单一学科培养为主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课程设计上,存在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开设不完整,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类工具性课程开设不规范,以及师资队伍受限、跨学科复合课程群缺乏等问题。在教学方面,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以讲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以班级为组织载体的模式,现实问题综合化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宽泛的要求,教学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科专业的价值体现。为此,高校应首先将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的人才,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使之能运用创新实践能力来解决现实的中国问题。高校应基于“四个正确认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培养出务实躬身、开拓创新、经世济民的新时代人才。

(二)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高校应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能力达成和素质发展为中心,重塑卓越育人规范,制定全育人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凝练专业核心课程,落实明德乐群、基础扎实、反思探究、身心健康、持续发展和国际视野6大核心素养;建设一批现代信息技术、认知技术与文科融合的课程;在推动数字人文理念与实践的同时,构建教学“互联网+”新常态,面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建设面向数字未来的课程。高校应加强数智类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数据思维、智能技术和人文素养;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跨学科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教师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提升学生思维训练成效;通过学术研究的创新牵引育人方式的创新;借助学校重大跨学科交叉项目和跨学科研究团队,提升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5]。

(三)構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高校应深入推进专业大类培养,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提供跨学科的知识、视野、理论和学术训练,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进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普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计算机文化与数字胜任力”“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大数据”“计算机综合实践(与专业融合)”新文科大学计算机课程,提升学生编程思维、信息素养、数据能力、数字化协作与创新的全方位综合胜任力;系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本研贯通培养,实行开放的学分和选课制度,在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研究生阶段的课程。针对本、硕、博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学术训练,鼓励学生基于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开展学术探索;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发挥书院多学科平台优势,构建与第一课堂互补互融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院系与书院合作,共同打造跨学科工作坊、跨学科冬/夏令营,跨学科链条式创新创业体系和“专业+”世界知行课堂等,提升学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意识和能力。

(四)革新培养评价机制

高校应改革传统的经验型和一次性评价,推行“多对一”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和评价;增加课程评价的多维度,一方面加强过程性评价,切实发挥评价促进学习成效的功能;探索非标准答案评价,鼓励教师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设置开放式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据驱动下的全方位科学评价;实行学生培养过程的全覆盖、全过程记录,建立有规范、有依据、分层级、有方向的学生评价体系,依据事实和数据对学生进行严谨规范的评价。高校可引入中期评估;建立达标-进阶的考核评估体系,强化中期评估的意识,在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较为集中的前1.5—2年,通过综合水平测试、课程作业、调研报告、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等过程性档案资料,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成进行评估,为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提供多渠道发展的指导和建议。高校应重视增值评价,树立学生增值评价意识,面向毕业生开展素质增值情况调研,完善第二课堂养成教育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岩.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J].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01):5-11+141.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 党建研究,2018(10):2.

[3] 刘晓璇,林成华.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要素识别与模式构建——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多案例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9(01):66-71.

[4] 黄启兵,田晓明. “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2):75-83.

[5] 周叶中,夏义堃,宋朝阳. 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9):25-28.

(荐稿人:於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新文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4-14“新文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年11期)2020-12-07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14期)2020-10-14“新文科”框架下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指向出版广角(2020年16期)2020-09-1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路径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0年3期)2020-04-17指导高中生跨学科学习的探索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0年11期)2020-01-18开好三张处方,培养优秀医学生的探讨中文信息(2019年10期)2019-10-21新形势下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初探商讯·公司金融(2019年14期)2019-10-21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4期)2017-04-13跨学科视阈下的学科教学与师生发展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6年11期)2016-12-21

推荐访问:跨学科 人才培养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