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实训报告

程控交换实训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训,交换,报告

程控交换实训报告 本文简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实训报告课程名称程控交换实践开课学期实验室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程控交换和NGN基础实训实验成绩评定表序号实验名称:CC08基本数据配置1实验方法:□有创新□有改进□有缺陷□合理2数据处理:□数据可靠□计算有误□无数据□不合理3计算过程:□正确□有误□假设条件不严格4实验结果:□正确□部分

程控交换实训报告 本文内容: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

程控交换实践

开课学期

实验名称

程控交换和NGN基础实训

实验成绩评定表

序号

实验名称:CC08基本数据配置

1

实验方法:

□有创新

□有改进

□有缺陷

□合理

2

数据处理:

□数据可靠

□计算有误

□无数据

□不合理

3

计算过程:

□正确

□有误

□假设条件不严格

4

实验结果:

□正确

□部分正确

错误

5

文字表述:

□简明通顺

□重复冗长

□逻辑性差

□有语病

6

实验态度:

□严谨认真

□循规蹈矩

敷衍应付

7

综合评价:□优秀

□良好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年*月*日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2、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

3、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

二、实验器材

1、程控交换机。

2、实验用维护终端。

3、数字程控交换机独立局、BAM。

4、电话机若干。

三、实验数据规划

本局信令点AAAAAA,要求程控交换机已经有本局硬件配置数据运行正常。本局业务数据可以在本实验中增加,也可以按照上节实验中的数据一次性导入。采用自环方式实现一号信令呼叫。

呼叫源

本局字冠

长途字冠

局向号

子路由

路由

中继群号

中继电路号

设备号

号段

路由选择码

路由选择源码

计费选择码

计费选择源码

0

555

010

1

1

1

1-2

0-63

0-63

5550000—5550063

1

1

1

1

采用自环方式实现七号信令TUP呼叫,采用LAPN7上的4、5号链路。

1、

基本数据

呼叫源

本局字冠

长途字冠

局向号

子路由

路由

中继群号

中继电路号

设备号

号段

路由选择码

路由选择源码

计费选择码

计费选择源码

0

555

0773

2

2

2

3-4

64-127

0-63

5550000—5550063

2

1

1

1

2、信令数据

NO7目的信令点

NO7链路集

NO7路由

NO7链路

NO7链路中继电路

222222

2

到南宁

4、5

79、111

四、实验操作与记录

(一)一号信令配置

数据配置顺序为:

用户数据:

增加呼叫源――增加本局呼叫字冠――增加号段――增加号码

中继数据:

增加局向――增加子路由――增加路由――增加路由分析――增加一号中继群――增加一号中继电路――增加中继呼叫字冠――增加号码变换――增加中继承载――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A、

用户数据配置

1、增加呼叫源

ADD

CALLSRC:

CSC=0,CSCNAME=“实验室“,PRDN=0,P=0,RSSC=1,CONFIRM=Y;

//CSC=0:呼叫源为0。CSCNAME=“实验室“:呼叫源名为“实验室”。PRDN=0:预收号码位数为0位。P=0:

号首集为0,RSSC=1;

路由选择源码为1。

5、增加本局呼叫字冠

ADD

CNACLD:

P=0,PFX=K

555,CSTP=BASE,CSA=LCO,RSC=65535,MIDL=7,MADL=7;

//增加呼叫字冠。PFX=K

555,字冠为555;CSTP=BASE,为基本业务;CSA=LCO,为本局业务。MIDL=7,MADL=7,最小最大号长为7;RSC=65535,路由选择码65535。

6、增加号段

ADD

DNSEG:

P=0,BEG=K

5550000,END=K

5550063;

//增加号段:P=0,号首为0,BEG=K

5550000,开始号码为5550000,

END=K

5550063,结束号码为5550063,(1组)

7、增加用户号码

ADB

ST:

SD=K

5550000,ED=K

5550063,P=0,DS=0,MN=1,RCHS=1,CSC=0,NS=RIS-1;

//批量增加用户。SD=K

5550000,起始号码5550000,

ED=K

5550063,结束号码5550063。

DS=0:设备号为0。

MN=1:模块号为1。RCHS=1:计费源码为1。CSC=0,呼叫源为0;

B、中继数据配置

1、增加局向

ADD

OFC:

O=1,DOT=CMPX,DOL=SAME,NI=NAT,DPC=“123321“,ON=“大玉林“,DOA=SPC;

//

增加局向

O=1:局向号=1。

DOT=CMPX:对端局类型=长市农合一。

DOL=SAME:对端局级别=同级。

NI=NAT:网标识=国内。

DPC=“123321“:目的信令点编码=123321。

ON=“大玉林“:局向名=大玉林,

DOA=SPC:对端局属性=程控局。

2、增加子路由

ADD

SRT:

SR=1,DOM=1,SRT=OFC,SRN=“到大玉林“,TSM=CYC,MN1=1;

//增加子路由。SR=1:子路由号=1。DOM=1:局向号=1。

SRT=OFC:子路由类型=局间子路由。

SRN=“到大玉林“:子路由名to北京。TSM=CYC:中继群选线方式=循环。

MN1=1:第一搜索模块=1。MN2=255:第二搜索模块以后不配置。

3、增加路由

ADD

RT:

R=1,RN=“到大玉林“,RT=NRM,SRST=SEQ,SR1=1,SR2=65535;

//增加路由。R=1:路由号=1。

RN=“到大玉林“:路由名到大玉林。

RT=NRM:路由类型=普通路由。

SR1=1:第一子路由=1。SR2=65535:第二子路由以后不配置。

4、增加路由分析

ADD

RTANA:

RSC=1,RSSC=1,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1,ISUPSL=BEST;

//增加路由分析。RSC=1:路由选择码=1。

RSSC=1:路由选择源码=1。

RUT=ALL:主叫用户类别=全部类别。

ADI=ALL:地址信息指示语=全部类别。

CLRIN=ALL:主叫接入=全部类别。

TRAP=ALL:传输能力=全部类别。

TMX=0:时间索引=0。

R=1:路由号=1。ISUPSL=BEST:ISUPSL优选。

5、增加一号中继群

ADD

N1TG:

MN=1,TG=1,G=OUT,SRC=1,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0,CSM=CYC,CDR=OUTRES-1;

ADD

N1TG:

MN=1,TG=2,G=IN,SRC=1,TGN=“1号子路由入中继群“,CSC=0,CSM=CYC,CDR=OUTRES-1;

//增加一号中继群。MN=1:模块号=1。

TG=1:中继群号=1。

G=OUT:群向=出中继。

SRC=1:子路由号=1。

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中继群名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CSC=0:呼叫源=0。CSM=CYC:中继群选择方式顺序选择。

6、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ADD

N1TKC:

TG=1,SC=0,EC=15,CS=USE;

//增加一号中继电路。TG=1:中继群号=1。

SC=0:起始电路号=0。

EC=15:终止电路号=15。CS=USE:中继电路可用。

ADD

N1TKC:

TG=2,SC=16,EC=31,CS=USE;

//增加一号中继电路。TG=2:中继群号=2。

SC=16:起始电路号=16。

EC=31:终止电路号=31。CS=USE:中继电路可用。

ADD

N1TKC:

TG=2,SC=32,EC=47,CS=USE;

ADD

N1TKC:

TG=1,SC=48,EC=63,CS=USE;

7、增加长途字冠

ADD

CNACLD:

PFX=K

0775,CSTP=BASE,CSA=LC,RSC=1,MIDL=8,MADL=12,CHSC=1;

//增加被叫字冠。P=0:号首集为0。PFX=K

0775:呼叫字冠=0775。

CSA=LC:业务属性=本地。

RSC=1:路由选择码=1。

MIDL=8:最小号长=8位。

MADL=12:最大号长=12位。

CHSC=1:计费选择码=1。

8、增加号码变换

ADD

DNC:

DCX=1,DCT=DEL,DCP=0,DCL=3;

//增加号码变换。DCX=1:号码变换索引=1。

DCT=DEL:变换类型=删号。

DCP=0:变换起始位置=0。DCL=3:变换长度=3。

9、增加中继承载

ADD

TGLD:

MN=1,CLI=1,TOP=3,RI=0,EI=1;

//增加中继承载。MN=1:模块号为1。CLI=1:承载索引号=1。

TOP=3:中继占用点=3。

RI=0:主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0。EI=1:被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1。

10、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ADD

TGLDIDX:

TG=1,CSC=0,P=0,PFX=K

0775,CLI=1;

//增加中继承载索引。TG=1:中继群号=1。CSC=0:呼叫源码=0。P=0:号首集=0。PFX=K

0775:呼叫字冠=0773。CLI=1:承载索引号=1。

(二)七号信令配置

NO7信令数据:

MTP目的信令点――MTP链路集――MTP路由――MTP链路――局向――子路由――路由――路由分析――7号中继群――7号中继电路――长途字冠――增加号码变换――增加中继承载――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1、设置MTP目地信令点

ADD

N7DSP:

DPX=2,DPN=“南宁“,NPC=“222222“,NN=TRUE,APF=TRUE;

//增加MTP目的信令点。DPX=2:目的信令点索引=2。

DPN=“南宁“:目的信令点名南宁.

NPC=“222222“:目的信令点=2222222。

NN=TRUE:国内有效=是。

APF=TRUE:相邻标志=是。

2、设置MTP链路集

ADD

N7LKS:

LS=2,LSN=“到南宁“,APX=2;

//增加MTP链路集。LS=2:链路集=2。

LSN=“到南宁“:链路集名到南宁。

APX=2:相邻信令点索引=2。

3、设置MTP路由

ADD

N7RT:

RN=“到南宁“,LS=2,DPX=2;

//增加MTP路由。RN=“到南宁“:路由名到南宁。

LS=2:链路集=2。

DPX=2:目的信令点索引=2。

4、设置MTP链路

ADD

N7LNK:

MN=1,LK=4,LKN=“到南宁1“,SDF=SDF1,NDF=NDF2,C=16,LS=2,SLC=0,SSLC=1;

//增加七号链路。MN=1:模块号=1。

LK=4:链路号=4,

LKN=“到南宁“:链路名到南宁。

SDF=SDF1:中继设备标识=TUP。

NDF=NDF2:七号信令设备类型=LPN7。

C=16:电路号=16。

LS=2:链路集=2。

SLC=0:信令链路编码=0。

SSLC=1:信令链路编码发送=1。

ADD

N7LNK:

MN=1,LK=5,LKN=“到南宁2“,SDF=SDF1,NDF=NDF2,C=48,LS=2,SLC=1,SSLC=0;

//增加七号链路。MN=1:模块号=1。

LK=5:链路号=5,

LKN=“到南宁“:链路名到南宁。

SDF=SDF1:中继设备标识=TUP。

NDF=NDF2:七号信令设备类型=LPN7。

C=48:电路号=48。

LS=2:链路集=2。

SLC=1:信令链路编码=1。

SSLC=0:信令链路编码发送=0。

5、设置局向

ADD

OFC:

O=2,DOT=CMPX,DOL=SAME,NI=NAT,DPC=“234234“,ON=“南宁“,DOA=SPC;

//

增加局向O=2:局向号=2。

DOT=CMPX:对端局类型=长市农合一。

DOL=SAME:对端局级别=同级。

NI=NAT:网标识=国内。

DPC=“234234“:目的信令点编码=234234。

ON=“南宁

“:局向名=南宁

。DOA=SPC:对端局属性=程控局。

6、设置子路由

ADD

SRT:

SR=2,DOM=2,SRT=OFC,SRN=“到南宁“,MN1=1;

//增加子路由。SR=2:子路由号=2。DOM=2:局向号=2。

SRT=OFC:子路由类型=局间子路由。

SRN=“到南宁“:子路由名到南宁,MN1=1:第一搜索模块=1。

7、设置路由

ADD

RT:

R=2,RN=“到南宁“,RT=NRM,SR1=2;

//增加路由。R=2:路由号=2。

RN=“到南宁“:路由名到南宁。

RT=NRM:路由类型=普通路由.SR1=2:第一子路由=2。SR2=65535:第二子路由以后不配置。

8、增加路由分析

ADD

RTANA:

RSC=2,RSSC=1,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2,ISUPSL=NOCHANGE;

//增加路由分析。RSC=2:路由择码=2。

RSSC=1:路由选择源码=1。

RUT=ALL:主叫用户类别=全部类别。

ADI=ALL:地址信息指示语=全部类别。

CLRIN=ALL:主叫接入=全部类别。

TRAP=ALL:传输能力=全部类别。

TMX=0:时间索引=0。

R=2:路由号=2。ISUPSL=NOCHANGE:ISUP优选=不改变。

9、设置中继群

ADD

N7TG:

MN=1,TG=1,SRC=2,TGN=“2号子路由出中继“,CT=TUP,CCT=INC,CCV=32;

//增加七号中继群。MN=1:模块号=1。

TG=1:中继群号=1,SRC=2:子路由号=2。

TGN=“2号子路由出中继“:中继群名2号子路由出中继。CT=tup:电路类型=tup.CCT=INC:CIC变换类型=增加。

CCV=32:CIC变换值=32。

ADD

N7TG:

MN=1,TG=2,SRC=2,TGN=“2号子路由入中继“,CT=TUP,CCT=DEC,CCV=32;

//增加七号中继群。MN=1:模块号=1。

TG=2:中继群号=2,SRC=2:子路由号=2。

TGN=“2号子路由入中继“:中继群名2号子路由入中继,CT=tUP:电路类型=tUP.CCT=DEC:CIC变换类型=减少。

CCV=32:CIC变换值=32。

10、设置中继电路

ADD

N7TKC:

TG=1,SC=0,EC=31,SCIC=0,SCF=TRUE,CS=USE;

//增加七号中继电路。TG=1:中继群号=1。

SC=0:起始电路号=0。

EC=31:终止电路号=31。SCIC=0:起始CIC=0。

SCF=TRUE:起始电路主控标志=是。CS=USE:中继电路可用。

ADD

N7TKC:

TG=2,SC=32,EC=63,SCIC=32,SCF=FALSE;

//增加七号中继电路。TG=2:中继群号=2。

SC=32:起始电路号=32。EC=63:终止电路号=63。SCIC=32:起始CIC=32。

SCF=FALSE:起始电路主控标志=否。CS=USE:中继电路可用。

11、设置长途字冠

ADD

CNACLD:

PFX=K

0771,CSA=NTT,RSC=2,MIDL=7,MADL=11,CSA=LC,GAIN=AGN,CHSC=1;

//增加被叫字冠。P=0:号首集为0。PFX=K

0771:呼叫字冠=0771。

CSA=NTT:业务属性=国内。

RSC=2:路由选择码=2。

MIDL=7:最小号长=7位。

MADL=11:最大号长=11位。CSA=LC,业务属性为本地。CHSC=1:计费选择码=1。

12、设置号码变换

ADD

DNC:

DCX=1,DCT=DEL,DCP=0,DCL=3,DAI=NONE;

//增加号码变换。DCX=1:号码变换索引=1。

DCT=DEL:变换类型=删号。

DCP=0:变换起始位置=0。DCL=3:变换长度=3。DAI=NONE:

13、设置中继承载

ADD

TGLD:

MN=1,CLI=1,TOP=3,RI=0,EI=1;

//增加中继承载。MN=1:模块号为1。CLI=1:承载索引号=1。

TOP=3:中继占用点=3。

RI=0:主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0。EI=1:被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1。

ADD

TGLDIDX:

TG=3,CSC=0,P=0,PFX=K

0771,CLI=1;

ADD

TGLDIDX:

TG=4,CSC=0,P=0,PFX=K

0771,CLI=1;

//增加中继承载索引。TG=0:中继群号=0。CSC=0:呼叫源码=0。P=0:号首集=0。PFX=K

0771:呼叫字冠=0771。CLI=1:承载索引号=1。

实验记录:

图一

本局通信

图二

一号信令

图三

七号信令

五、实验脚本

(一号信令)

ADD

BRD:

MN=1,F=2,S=17,BT=LPN7,CONFIRM=Y;

ADD

BRD:

MN=1,F=2,S=18,BT=MFC,CONFIRM=Y;

RMV

BRD:

MN=1,F=5,S=3,CONFIRM=Y;

ADD

BRD:

MN=1,F=5,S=3,BT=TUP,CONFIRM=Y;

ADD

CALLSRC:

CSC=0,CSCNAME=“实验室“,PRDN=0,P=0,RSSC=1,CONFIRM=Y;

ADDCHGANA:CHA=1,CHO=NOCENACC,PAY=CALLER,CHGT=ALL,MID=METER1,CONFIRM=Y;

MOD

CHGMODE:

CHA=1,DAT=NORMAL,TS1=“00

ADD

CHGIDX:

CHSC=1,RCHS=1,LOAD=ALLSVR,CHA=1,CONFIRM=Y;

ADD

CNACLD:

P=0,PFX=K

3233,CSTP=BASE,CSA=LCO,RSC=65535,MIDL=8,MADL=8,CONFIRM=Y;

ADD

DNSEG:

P=0,BEG=K

32330033,END=K

32330035,CONFIRM=Y;

ADB

ST:

SD=K

32330033,ED=K

32330035,P=0,DS=33,MN=1,RCHS=1,CSC=0,CONFIRM=Y;

ADD

OFC:

O=1,DOT=CMPX,DOL=SAME,NI=NAT,DPC=“123321“,ON=“大玉林“,CONFIRM=Y;

ADD

SRT:

SR=1,DOM=1,SRT=OFC,SRN=“到大玉林“,TSM=CYC,MN1=1,MN2=255,CONFIRM=Y;

ADD

RT:

R=1,RN=“到大玉林“,RT=NRM,SRST=SEQ,SR1=1,CONFIRM=Y;

ADD

RTANA:

RSC=1,RSSC=1,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1,ISUPSL=BEST,CONFIRM=Y;

ADD

N1TG:

MN=1,TG=1,G=OUT,SRC=1,TGN=“1号子路由中继群“,CSC=0,CSM=CYC,CONFIRM=Y;

ADD

N1TG:

MN=1,TG=2,G=IN,SRC=1,TGN=“1号子路由中继群“,CSC=0,CSM=CYC,CONFIRM=Y;

ADD

N1TKC:

TG=1,SC=1,EC=15,CS=USE,CONFIRM=Y;

ADD

N1TKC:

TG=2,SC=16,EC=31,CS=USE,CONFIRM=Y;

ADD

N1TKC:

TG=2,SC=32,EC=47,CS=USE,CONFIRM=Y;

ADD

N1TKC:

TG=1,SC=48,EC=63,CS=USE,CONFIRM=Y;

ADD

CNACLD:

P=0,PFX=K

0775,CSTP=BASE,CSA=LC,RSC=1,MIDL=8,MADL=12,CHSC=1,CONFIRM=Y;

ADD

DNC:

DCX=1,DCT=DEL,DCL=4,CONFIRM=Y;

ADD

TGLD:

MN=1,CLI=1,TOP=3,RI=0,EI=1,CONFIRM=Y;

ADD

TGLDIDX:

TG=1,CSC=0,P=0,PFX=K

0775,CLI=1,CONFIRM=Y;

(七号信令)

ADD

BRD:

MN=1,F=2,S=17,BT=LPN7,CONFIRM=Y;

ADD

BRD:

MN=1,F=2,S=18,BT=MFC,CONFIRM=Y;

RMV

BRD:

MN=1,F=5,S=2,CONFIRM=Y;

ADD

BRD:

MN=1,F=5,S=2,BT=TUP,CONFIRM=Y;

ADD

CALLSRC:

CSC=0,CSCNAME=“实验室“,PRDN=0,P=0,RSSC=1,CONFIRM=Y;

ADD

CHGANA:

CHA=1,CHO=NOCENACC,PAY=CALLER,CHGT=ALL,MID=METER1,CONFIRM=Y;

MOD

CHGMODE:

CHA=1,DAT=NORMAL,TS1=“00

ADD

CHGIDX:

CHSC=1,RCHS=1,LOAD=ALLSVR,CHA=1,CONFIRM=Y;

ADD

CNACLD:

P=0,PFX=K

234,CSTP=BASE,CSA=LCO,RSC=65535,MIDL=7,MADL=7,CONFIRM=Y;

ADD

DNSEG:

P=0,BEG=K

2340000,END=K

2340063,CONFIRM=Y;

ADB

ST:

SD=K

2340000,ED=K

2340063,P=0,DS=0,MN=1,RCHS=1,OCR=LCO-1

ADD

N7DSP:

DPX=2,DPN=“南宁“,NPC=“234234“,NN=TRUE,APF=TRUE,CONFIRM=Y;

ADD

N7LKS:

LS=2,LSN=“到南宁“,APX=2,CONFIRM=Y;

ADD

N7RT:

RN=“到南宁“,LS=2,DPX=2,CONFIRM=Y;

ADD

N7LNK:

MN=1,LK=4,LKN=“到南宁1“,SDF=SDF1,NDF=NDF2,C=16,LS=2,SLC=0,SSLC=1,CONFIRM=Y;

ADD

N7LNK:

MN=1,LK=5,LKN=“到南宁2“,SDF=SDF1,NDF=NDF2,C=48,LS=2,SLC=1,SSLC=0,CONFIRM=Y;

ADD

OFC:

O=2,DOT=CMPX,DOL=SAME,NI=NAT,DPC=“234234“,ON=“南宁“,DOA=SPC,CONFIRM=Y;

ADD

SRT:

SR=2,DOM=2,SRT=OFC,SRN=“到南宁“,MN1=1,CONFIRM=Y;

ADD

RT:

R=2,RN=“到南宁“,RT=NRM,SR1=2,CONFIRM=Y;

ADD

RTANA:

RSC=2,RSSC=1,RUT=ALL,ADI=ALL,CLRIN=ALL,TRAP=ALL,TMX=0,R=2,ISUPSL=NOCHANGE,CONFIRM=Y;

ADD

N7TG:

MN=1,TG=1,SRC=2,G=INOUT,TGN=“2号子路由出中继“,CT=TUP,CCT=INC,CCV=32,CONFIRM=Y;

ADD

N7TG:

MN=1,TG=2,SRC=2,G=INOUT,TGN=“2号子路由入中继“,CT=TUP,CCT=DEC,CCV=32,CONFIRM=Y;

ADD

N7TKC:

TG=1,SC=0,EC=31,SCIC=0,SCF=TRUE,CS=USE,CONFIRM=Y;

ADD

N7TKC:

TG=2,SC=32,EC=63,SCIC=32,SCF=FALSE,CS=USE,CONFIRM=Y;

ADD

CNACLD:

PFX=K

0771,CSTP=BASE,CSA=LC,RSC=2,MIDL=11,MADL=11,GAIN=AGN,CHSC=1,CONFIRM=Y;

ADD

DNC:

DCX=1,DCT=DEL,DCP=0,DCL=4,CONFIRM=Y;

ADD

TGLD:

MN=1,CLI=2,TOP=3,RI=0,EI=1,CONFIRM=Y;

ADD

TGLDIDX:

TG=1,CSC=0,P=0,PFX=K

0771,CLI=2,CONFIRM=Y;

ADD

TGLDIDX:

TG=2,CSC=0,P=0,PFX=K

0771,CLI=2,CONFIRM=Y;

SET

SMSTAT:

MN=1,STAT=ACT;

SET

FMT:

STS=ON,CONFIRM=Y;

FMT

ALL:CONFIRM=Y;

六、实验心得

1、通过数据配置,了解到了NO7

TUP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了解到了NO1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实现了一号中继通话的信令收发过程。

2、掌握了TUP数据配置的要点和顺序。

3、了解到了中继计费如何处理。

4、初步了解到了号码变换

5、进一步了解了号码变换在自环数据的作用。

6、掌握了一号数据的制作。

实验成绩评定表

序号

实验名称:SoftX3000基本数据配置

1

实验方法:

□有创新

□有改进

□有缺陷

□合理

2

数据处理:

□数据可靠

□计算有误

□无数据

□不合理

3

计算过程:

□正确

□有误

□假设条件不严格

4

实验结果:

□正确

□部分正确

错误

5

文字表述:

□简明通顺

□重复冗长

□逻辑性差

□有语病

6

实验态度:

□严谨认真

□循规蹈矩

敷衍应付

7

综合评价:□优秀

□良好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SoftX3000的基本硬件数据和本局数据配置。

二、实验器材:

1、SoftX3000一台;

2、实验终端电脑25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

1、通过现场对照实物讲解,能够了解SoftX3000主设备所有硬件实物。在SoftX3000主设备与其他设备对接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配置硬件数据和本局部数据。

四、实验步骤:

(一)数据规划

1、硬件数据规划

(1)

设备配置面板图:

(2)

各主要单板的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框号/槽位

单板位置

单板类型

主备用标志

单板模块号

0

/

0

前插板

IFMI

主用

132

0

/

2

前插板

FCCU

主用

22

0

/

10

前插板

CDBI

主用

102

0

/

12

前插板

BSGI

独立运行

136

0

/

14

前插板

MSGI

主用

211

(3)

FE端口的IP地址为:192.168.0.2/255.255.255.0

网关:192.168.0.1

2.

本局数据规划

本局信令点编码:采用国内网编码111111

(二)实验脚本

1.

执行脱机操作

//脱机

LOF:;

//关闭告警开关

SET

CWSON:

SWT=OFF;

//关闭格式转换开关

SET

FMT:

STS=OFF;

2.

配置硬件数据

//增加机架,机架号为0,场地号为0,行号为0,列号为0,PDB类型为-48V

ADD

SHF:

SN=0,LT=“实验室“,PN=0,RN=0,CN=0,PT=PDB48V,CONFIRM=Y;

//增加机框,机框号为0,在机架中的位置号为2

ADD

FRM:

FN=0,SN=0,PN=2,CONFIRM=Y;

//增加单板

ADD

BRD:

FN=0,SN=0,LOC=FRONT,BT=IFMI,MN=132,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2,LOC=FRONT,BT=FCCU,MN=22,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10,LOC=FRONT,BT=CDBI,MN=102,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12,LOC=FRONT,BT=BSGI,MN=136,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14,LOC=FRONT,BT=MSGI,MN=211,ASS=255,CONFIRM=Y;

//增加FE端口配置,默认网关地址为路由器设备的IP地址

ADD

FECFG:

MN=132,IP=“192.168.0.2“,MSK=“255.255.255.0“,DGW=“192.168.0.1“,EA=AUTO,CONFIRM=Y;

//增加中央数据库功能,一般是全部配置

ADDCDBFUNC:CDPM=102,FCF=LOC-1

3.

配置本局数据

//设置本局信息,本局信令点编码为111111(国内网)

SET

OFI:

OFN=“实验室“,LOT=CMPX,NN=YES,SN1=NAT,SN2=NAT,SN3=NAT,SN4=NAT,NPC=“111111“,NNS=SP24,STP=YES,CONFIRM=Y;

4.

格式化转换数据并执行联机操作

//打开格式转换开关

SET

FMT:

STS=ON;

//格式转换数据

FMT:;

//打开告警开关

SET

CWSON:

SWT=ON;

//联机

LON:;

(三)实验操作

1、启动客户端

双击桌面Ebridge_Client快捷图标,启动出现如图界面:

图1

说明:请输入Ebridge服务端的IP地址,点击【确定】,出现下图界面:

图2

2、

打开NGN实验界面

双击界面左边的树菜单中的NGN图标,如图:

图3

3、点击【开始NGN实验】按钮,则出现客户端验证模式界面:

图4

1、

清空数据

每次做好数据脚本之前都必须选择【还原数据库】,但选择【空库】,这样是为了保证要导入的数据不受原有数据的影响。

图5

点击【是】:

图6

清空数据成功后界面:

图7

5、选择【业务操作终端】进入SOFTX3000的操作界面,密码为小写的“softx3000”导入自已事先做好的某类业务脚本,点击【执行】,往本地数据库里写。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6、再返回EB平台,点击【申请加载数据】,等待本地往SOFTX3000

BAM写入数据并对设备加载。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7、加载提示完成后,通过登入SOFTX3000查看目前设备运行状态等

图20

图21

(四)实验测试

1、单板运行状态的检查

上图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后半框单板的运行状态,下半部分显示的是前半框单板的运行状态。

绿色:单板运行正常,且单板处于主用状态

蓝色:单板运行正常,且单板处于备用状态

红色:单板故障

,本实验室中红色单板表示不在位(单配)。

灰色:此槽位的单板未配置

五、实验脚本

LOF:;

SET

CWSON:

SWT=OFF;

SET

FMT:

STS=OFF;

ADD

SHF:

SN=0,LT=“êμ?éêò“,PN=0,RN=0,CN=0,PT=PDB48V,CONFIRM=Y;

ADD

FRM:

FN=0,SN=0,PN=2,CONFIRM=Y;

ADD

BRD:

FN=0,SN=0,LOC=FRONT,BT=IFMI,MN=132,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2,LOC=FRONT,BT=FCCU,MN=22,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10,LOC=FRONT,BT=CDBI,MN=102,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12,LOC=FRONT,BT=BSGI,MN=136,ASS=255,CONFIRM=Y;

ADD

BRD:

FN=0,SN=14,LOC=FRONT,BT=MSGI,MN=211,ASS=255,CONFIRM=Y;

RMV

BRD:

FN=0,SN=17,LOC=BACK,CONFIRM=Y;

RMV

BRD:

FN=0,SN=19,LOC=BACK,CONFIRM=Y;

ADD

FECFG:

MN=132,IP=“192.168.0.2“,MSK=“255.255.255.0“,DGW=“192.168.0.1“,EA=AUTO,CONFIRM=Y;

ADD

CDBFUNC:CDPM=102,FCF=LOC-1

SET

OFI:

OFN=“êμ?éêò“,LOT=CMPX,NN=YES,SN1=NAT,SN2=NAT,SN3=NAT,SN4=NAT,NPC=“111111“,NNS=SP24,STP=YES,CONFIRM=Y;

SET

FMT:

STS=ON;

FMT:;

SET

CWSON:

SWT=ON;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到了SoftX3000的基本硬件数据和本局数据配置。

了解了SoftX3000主设备所有硬件实物。在SoftX3000主设备与其他设备对接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配置硬件数据和本局部数据。

29

篇2: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控制系统,过程,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实验一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

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

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业现场常用的对象,如水箱、锅炉等。仪表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及通讯接口的智能调节仪,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象系统还留有扩展连接口,扩展信号接口便于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如PLC控制、DCS控制开发等。学生通过对该系统的了解和使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同时该系统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开发的平台。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机PC三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

由上、下二个有机玻璃水箱和不锈钢储水箱串接,4.5千瓦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外循环不锈钢锅炉夹套构成),压力容器组成。

水箱:包括上、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下水箱采用透明长方体有机玻璃,坚实耐用,透明度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结构新颖,内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还设有溢流口。二个水箱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控制实验和双闭环液位定值控制等实验。

模拟锅炉:锅炉采用不锈钢精致而成,由两层组成: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做温度定值实验时,可用冷却循环水帮助散热。加热层和冷却层都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做温度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做成,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容器,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控制实验和双闭环串级定值控制等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连接而成,彻底避免了管道生锈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储水箱换水可用箱底的出水阀进行。

2、检测装置

(液位)差压变送器:检测上、下二个水箱的液位。其型号:FB0803BAEIR,测量范围:0~1.6KPa,精度:0.5。输出信号:4~20mA

DC。

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电动调节阀支路的水流量。其型号:LWGY-6A,公称压力:6.3MPa,精度:1.0%,输出信号:4~20mA

DC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了两个铜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的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

(气体)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大小。其型号:DBYG-4000A/ST2X1,测量范围:0.6~3.5Mpa连续可调,精度:0.2,输出信号为4~20mA

DC。

3、执行机构

电气转换器:型号为QZD-10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输出信号:20~100Ka气压信号,输出用来驱动气动调节阀。

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回路流量的调节。型号为ZMAP-1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或0~5V

DC,反馈信号为4~20mA

DC。气源信号

压力:20~100Kpa,流通能力:0.0032。阀门控制精度:0.1%~0.3%,环境温度:-4~+200℃。

SCR移相调压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0~5V

DC或4~20mA

DC或10K电位器,输出电压变化范围:0~220V

AC,用来控制电加热管加热。

水泵:型号为UPA90,流量为30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4、控制器

本实验装置配备有智能调节仪、计算机控制、PLC控制及计算机网络控制。

智能调节仪:本装置选用PID自整定数字/光柱智能调节仪,型号为SWP-S80。具备位式调节和人工智能调节功能,手动调节、手动自整定及位置比例输出功能,多种报警模式及变送、通讯等功能。

比值器:与智能仪表一起使用,可以实现流量的单闭环比值、液位与流量、温度与流量双闭环比值控制实验。

三、仪表控制台(三部分组成)

1、电源控制屏面板:我公司的实验台采取了如下保护措施:控制屏电源由交流接触器通过起、停按钮进行控制;进线电源首先经过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流型漏电保护器,漏电流小于30mA;高压接线柱和高压导线均采用特殊设计的结构。除了人身安全保护,为了保护实验的正常进行,电源、仪表、仪器、实验中需要的各种元器件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为解决实验中高压交流电源发生短路,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在高压交流电源的输出端接入小型断路器(即过流保护器),一旦发生过流或短路,小型断路器立即动作,切断主电源,避免烧毁调压器。

2、仪表面板:智能调节仪面板、比值器,装置外线端子通过面板上插孔引出。

3、I/O信号接口面板:该面板的主要作用是将各传感器检测及执行器控制信号同面板上插口相连,在与被控对象相连,有利于学生进行各种控制实验。

四、系统特点

1、系统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化组装结构。

2、控制对象中包含真正的压力控制对象,可以完成压力控制实验。

3、控制对象采用网络版MCGS全中文工控组态软件,可以容纳多组学生实验。

4、系统具有多元化的控制参数和控制方案。该系统通过管路上的阀门切换和对信号接线板上的信号的连接组合来实现的。

5、采用标准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柔性化工艺设备,使得该装置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可升级性。

6、采用双容水箱系统,实现液位控制的多样性。

7、实验对象部分采用不锈钢结构,工作过程可见,有利于教学和维护。

8、系统开放性较好。对象系统留有扩展连接口,以便进行DCS控制。

五、MCGS组态软件特点

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通用监控系统)是一套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它能够在基于Microsoft(各种32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输出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案。

六.思考题

1.掌握实验装置的组成及系统过程回路的信号流向,画出系统结构图,标明信号量。

2.了解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各器件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1)被控对象

是指生产过程被控制的工艺或装置

2)传感器和变送器

按生产工艺要求,被控对象有关控制参数通过自动控制以获得可靠信号,依靠传感器和变送器完成。输出的就是被控量的测定值Z,送到控制器中。

3)控制器

传感器或变送器输出信号符合工艺要求,则控制器的输出不变,反之,将输出控制信号对系统进行控制。传感器或变送器的测量值Z反馈到输入端和设定值r比较,从而得到了一个偏差值e,根据控制算法进行运算,输出一个相对应的控制信号u去推动执行器。

4)执行器

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u经变换或放大后,推动控制阀

5)控制器输出u,经执行器驱动控制阀,改变输入对象的操纵量q,使被控量受到控制。

4.选择被控对象的被控量,设计其单回路控制线路连接图

实验二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试

对象特性的求取方法通常有二种:一种是从工艺过程的变化机理出发,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如物料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等),进而推导出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得出其特性参数,再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分析,这就是数学方法;另一种是通过对被控对象的实验测试求出其特性参数,即实验飞升曲线测定法。由于此法较简单,因而在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根据实验得到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应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特征参数K,T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原理

对象的被控制量为上(中、下)水箱的液位H,控制量(输入量)为上(中、下)水箱进水阀流量Q1,上(中、下)水箱出水阀输出量为Q2,改变进水阀和出水阀的开度可以改变Q1、Q2的大小。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1)

式中V-水箱内水的贮水容积;dV/dt-水贮存量的变化率。设水箱的横截面积为A,而A是一个常数,则因为所以(2)

在静态时,dV/dt=0,Q1=Q2,当Q1发生变化时,液位H将随之变化,水槽出水口的液压也变化,流出量Q2也发生变化。假设变化量很小,可近似认为。Rs为阀V2的水阻,则(1)式可改写为即或写作(4)式中T=ARs,K=Rs

式(4)为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若令,H1为刚开始的稳态值,则式(4)可改写为

对上式取拉氏逆变换得

(5)

当时,因而有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

当时,则有

(5)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当由实验得图2-1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达到稳态值的63.2%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由响应曲线求得K和T后,就能求出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所得的传递函数为:

三、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线路并接好,适当打开阀门。

2、开启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上电后,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进入本实验系统。

4、设置调节器为手动操作状态,通过调节器增/减的操作改变输出量的大小,使水箱的液位最终处于某一平衡位置。

5、待液位处于稳定后,手动操作调节器,使其输出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此增量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的液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6、记下水箱液位的历史曲线和阶跃响应曲线。

四、思考题

1、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改变出水阀开度的大小?

答:因为如果一开始进水阀的开度<出水阀的开度,那么系统永远无法达到平衡。同时出水阀也决定了液位达到设定值所需时间的长短,所以记录数据前,应先调好出水阀开度的大小,才能快速达到平衡。任意改变出水阀开度大小会对响应曲线造成干扰,从而使实验结果的误差变大。

2、用响应曲线法确定对象的数学模型时,其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因为系统用到了仪表,因此与仪表的精度有关,同时与出水阀开度的大小有关。并和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以及纯滞后时间有关。

3、由结构判断本实验对象是否有自平衡能力?是否与实验结果一致?

答:有自平衡能力。

五.实验数据

图1单容水箱单调上升指数曲线

图2

单容水箱特性的测试实时曲线

通过实验所获得的特性曲线,图1为单容水箱单调上升指数曲线,当输入一个控制量为35时,水流通过水阀向水箱进水,由于单容水箱实验的数学模型为一阶惯性环节,因此所得的曲线为单调上升曲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被控制量达到接近控制量的稳定值。

图2为在系统稳定时,通过调节器输入一个阶跃变化,则系统又进过一段时间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因此产生如图所示的曲线变化。

实验三

双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越响应曲线

2.根据实际测得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越响应曲线,确定其传递函数

二、实验原理

被控对象有两个水箱串联链接,股称其为双容系统。被控制量为下水箱的液位,显然,多了一个水箱,响应时间就滞后。由S型曲线的拐点P出做一切线,它与时间轴的交点为A,OA表示对象相应的滞后时间。至于双容对象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熟可按下述方法来确定。

在图2-2.2所示的阶越响应曲线上求取:

(1)=曲线上的电Bhe对应的时间

(2)时曲线上的点C对应的时间

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

由上述两式求出和,于是得双容(二阶)对象的传递函数:

三、实验步骤

1.接好实验线路。

2.开启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商店后,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进入本实验系统。

4.先把调节器设置与手动状态,按调节器的增减,改变其输出值,是下水想的液位处于某一平衡未知。突增/突减调节器的手动输出量,使下水箱的液位由原平衡位置开始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液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5.用计算机实时记录的历史曲线和在阶跃扰动后的响应曲线。

6.把计算机作用的实验曲线进行分析处理,并把结果填表入下表中

四、思考题

1.引起双容对象滞后的特性是什么?

答:由于多了一个容积,水位差h2表现出来的响应特性就不同于单容水箱,响应过程在时间上落后了一步,存在管道上的滞后,干扰引起的传感器反馈信号上的滞后。这段滞后时间主要是对象容量增加和容积之间存在阻力所造成的。

2.由结构判断本实验对象是否有自平衡能力?是否与实验结果一致?

答:本实验结构中的负载阀可根据液压的大小来自动调节液体流出量,最终使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相等,所以本实验对象具有自平衡能力。与实验结果有差异。

五.实验数据

图1

如图1所示为一双容水箱液位实验的特性响应曲线。由于双容水箱在数学模型上近似为二阶系统,因此当开启水阀,输入一个阶跃的控制量35时,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被控制量达到与控制量接近的稳态。通过图可以测出二阶系统的超调量,上升时间、调整时间和稳态误差,同时可以发现由于双容水箱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延时。

实验四

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

一、概述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它是由调节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分析设计、投资少、便于施工、技术成熟,适用于被控对象滞后时间比较小,负荷和干扰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很高的场合。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1.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及纯滞后的影响

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K,会影响干扰加在系统中的幅值。若系统是有差系统,则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越大,系统的静差也就越大。我们希望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越小越好。

如果干扰通道是一惯性环节,令时间常数为Tf1,其过度过程的动态分量被滤波而幅值变小。则阶跃扰动通过惯性环节后,其过渡过程的分量被滤波而副值变小。即时间常数Tf2越大,则系统的偏差就越小。

通常干扰通道中还会有纯滞后环节,使被调参数的响应时间滞后一个τ值,即Yτ(t)=Y(t-τ),表明调节过程沿时间轴平移了一个τ的距离,所以干扰通道出现有纯滞后,不会影响系统调节质量。

2.干扰进入系统中的不同位置

控制理论证明,同一形式大小相同的扰动出现于系统中的不同位置所产生的静差是不一样的。对扰动产生影响的仅是扰动作用点前的那些环节。

三、控制规律的确定

选择系统调节规律的目的,就是使调节器与调节对象能很好得匹配,使组成的控制系统能满足工艺上所提出的动、静态性能指标的要求。分以下几种调节:

1.

比例(P)调节

纯比例调节是一种最简单的调节,它对控制作用和扰动作用的响应都很快速。由于只一个参数,所以整定方便。缺点是系统有静差存在。

2.

比例积分(PI)调节

PI调节的积分部分能有利于消除偏差,但它又使PI调节的相位滞后量减小,即系统的稳定性变差,传递函数为:Gc(S)=Kp(1+1/TS)

3.

比例微分(PD)调节

PD调节器由于有微分作用,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比例系数的增大能加快系统的调节过程,减小动态和静态误差,但微分不能过大,以利于抗高频干扰。传递函数为:Gc(S)=Kp(1+TS)

4.

比例微分积分(PID)调节

PID是常规调节中性能最好的一种调节。由于它具有各类调节的优点,因而使系统具有更高的控制质量。传递函数为:Gc(S)=Kp(1+TdS+1/TiS)

四、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即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然后通过理论计算来求取调节器的最佳参数。另一种方法是工程整定法,在被控对象运行时,直接在控制系统中,通过改变调节器参数,观察被控对象的过渡过程,来获取最佳数值。一般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整定参数并不可靠,还需要到现场进行修正,因此工程中采用较少。而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工程整定法。工程整定法有以下四种:

(一)经验试凑法

若将控制系统按液位、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分类,属于同一类的系统,其对象特性比较接近,所以无论是调节规律的形式还是所整定的参数均可互相参考。下表给出了常用过程控制系统控制器的参数经验数据。

系统

δ(%)

Ti/min

Td/min

温度

20~60

3~10

0.3~1

流量

40~100

0.1~1

压力

30~70

0.4~3

液位

20~80

(二)

临界比例度法

临界比例度法就是先让控制器在纯比例控制下,通过现场实验找到等幅振荡的过渡过程,记下这时的临界比例带δk和临界振荡周期Tk,求出衰减振荡时控制器的最佳参数。

系统

δ

Ti

Td

P

2δs

PI

2.2δs

Ts/1.2

PID

1.6δs

0.5Ts

0.125

Ts

(三)

衰减曲线法

衰减曲线法是在经验法和临界比例度法基础上,针对它们的不足,反复实验而得出的一种参数整定方法,和临界比例度法类似,不同的只是本法采用某衰减比。并不是等幅振荡,而是等到比如4:1衰减比时,根据此时比例度δk和振荡周期Tk,按下表经验算式,求取调节的参考参数数值。

系统

δ

Ti

Td

P

δs

PI

1.2δs

0.5Ts

PID

0.8δs

0.3Ts

0.1Ts

(四)

反应曲线法

如果被控对象是一阶惯性环节或有很小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若用以上几种方法就有难度了。对于这种情况,可采用反应曲线法来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令调节器的输出X(t)为阶跃信号,则对象经测量变送器后的输出Y(t),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确定τ、T和K,其中K按下式确定K=[y(∞)-y(0)]/x0。利用下表所示的经验公式,就可计算出对应于衰减率为4:1时调节器的参数。

系统

δ(%)

Ti

Td

P

Kτ/T*100%

PI

1.1*Kτ/T*100%

3.3τ

PID

0.85*Kτ/T*100%

0.5τ

五、实验目的

1、了解一阶、二阶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3、研究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六、实验内容

1.

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实现

2.

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定值控制系统的实现

3.

一阶单回路温度定值控制系统的实现

七、实验步骤

1、

按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接线。

2、

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

上电后,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进入本实验系统。

4、

选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所述的某种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整定好调节器的参数。

5、

先设置系统给定值SV,再手动操作调节器的输出,是被控制量接近给定值且基本稳定不变时,把调节器切换为自动,使系统自动运行。

6、

进行下列实验:

1)

当系统稳定运行后,突加阶跃扰动(将给定量增加5%~15%),观察并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

2)

待系统进入稳定后,适量打开另一个阀,以作为系统的扰动,观察并记录在阶跃扰动作用下液位的变化过程。

7、适量改变PI的参数,用计算机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八、思考题

1.如何用实验方法确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

答:可以采用经验试凑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来确定调节器的参数。

2.改变比例度和积分时间,对系统性能产生什么影响?

答:比例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比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在相同大小的干扰下,调节器的比例度越小,振荡周期也越短,工作频率提高。比例度越大,则调解器的输出变化越小,被控变量变化越缓慢,过渡过程越平稳。积分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积分作用的引入,一方面消除了吸引的余差,另一方面却降低了系统的其它品质指标,因此必须适当的增加比例度。

3.为什么双容系统较单容系统更容易引起振荡?如果达到同样的动态性能指标,为什么双容系统调节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常数均要比单容系统大?

答:因为双容系统在数学模型上为一个二阶系统,因此会产生振荡。

4.说出下水箱的时间常数比上水箱时间常数大的原因。

答:因为需要先经过上水箱才能到达下水箱,因而下水箱的时间比上水箱长。

5.为什么采用PI调节器消除系统的余差,而不采用纯积分器?

答:因为比例积分适用于滞后比较小,负荷变化不大,不允许有余差的控制系统。而纯积分器会使系统稳定性变差。积分能在比例的基础上消除系统的余差,它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

6.

叙述比例积分调节器(Pl)的参数整定步骤。

ⅰ.在纯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上积分作用“I”,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大小。观察被控变量能否回到原设定置的位置,以验证系统在PI调节器控制下,系统的阶越扰动无余差产生。

ⅱ.固定比例P值(中等大小),然后改变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值,观察加入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和响应时间的快慢。

ⅲ.固定于某一中等大小的值,然后改变比例度的大小,观察加入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动态波形和响应时间的快慢。

九.实验数据

实验六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2、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的整定方法。

3、研究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副两个回路组成。每一个回路中都有一个调节器和控制对象,即主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下水箱,作为系统的被控对象,下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副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中水箱,又称副对象,它的输出是一个辅助的控制变量。

本系统控制的目的不仅使系统的输出响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且在稳态时,系统的被控制量等于给定值。当有扰动出现于副回路时,由于主对象的时间常数大于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因而当被控制量(下水箱的液位)未作出反应时,副回路已作出快速响应,及时地消除了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此外,如果扰动作用于主对象,由于副回路的存在,使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大大减小,从而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改善了动态性能。

三、实验步骤

1、按图要求,完成实验系统的接线。

2、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打开阀门。

3、按经验数据预先设置好副调节器的比例度。

4、上电后,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进入本实验系统。

5、调节主调节器的比例度,使系统的输出响应出现4:1的衰减度,记下此时的比例度δs和周期Ts。据此,按经验表查得P1的参数对主调节器进行参数整定。

6、系统投运的步骤:

1)主、副调节器都置于手动位置,主调节器采用内给定模式,副调节器采用外给定模式。先通过副调节器手动控制。

2)把主调节器的手动输出调整到合适的值。当系统稳定后,把副调节器切入自动。

3)通过主调节器的手动控制,当下水箱液位趋于给定值,把主调节器切换为自动。

7、进行如下的实验:

1)当系统稳定运行后,突加阶跃扰动(将给定量增/减5%~15%),观察并记录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

2)适量打开干扰阀门,观察并记录阶跃扰动作用于副对象(上水箱)时,系统被控变量(下水箱液位)的响应过程。

3)关闭干扰阀门,去除副对象的阶跃扰动,且待系统再次稳定后,再适量打开阀,观察并记录阶跃扰动作用于主对象时对系统被控制量的影响。

四.思考题

1、试述串级控制系统为什么对副扰动(二次扰动)具有很强的抗扰能力?

答: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可视为主回路的一个环节,使滞后时间变短,提高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

2、一步整定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理论依据是:串级控制系统可以等价为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其等效调节器总的放大系数Kc为主调节器放大系数Kc1与副回路等效的放大系数K02’的乘积,即Kc=

Kc1

K02’。

3、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向如何确定?

答: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向如何确定?答:首先根据工艺生产安全等原则选择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然后根据生产工艺条件和调节阀的形式确定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然后再根据主、副参数的关系,决定主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4、为什么本实验中的副调节器为比例(P)调节器?

答:因为副参数允许有余差,而且副调节器的放大系数较大,控制作用强,余差小,若采用积分作用会延长控制作用,减弱副回路的快速作用。

五.实验数据

图1

图1所示为为适用串级控制方法的水箱液位系统。实验时先通过手动的方式设定调节器使系统先工作一段时间,当系统稳定后,将副调节器改为自动进行投运。由于我们在实验时过早的将系统投运,因此系统没有稳定后就向另一个状态变化,产生如图的曲线,同时由于上下水箱的作用,出现了一定时间的滞后。

实验八

下水箱液位与电动调节阀支路流量的串级控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水箱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

掌握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3.

研究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与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4.

主、副调节器参数的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系统由主、副两个回路组成,主控变量为下水箱的液位高度H,是一个恒值控制系统,使系统的主控制量H等于给定值;副控变为电动调节阀支路流量Q,副回路控制主控制量的目的。

不难看出,由于主对象下水箱的时间常数大于副对象管道的时间常数,因而当主扰动(二次扰动)作用于副回路时,在主对象未受到影响前,通过副回路的快速调节作用已消除了扰动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

按照图要求,完成实验系统的接线。

2.

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3.

打开阀,并固定于某一合适的开度。

4.

按经验数据预先设置好副调节器的比例度δ值。

5.

上电后,启动计算机,运行MCGS组态软件,进入本实验系统。

6.

调节主调节器的比例度δ。使系统的输出响应呈4:1的衰减度,记下此时的比例度δ和周期Ts。按查表所得的PI参数对主调节器的参数进行整定。

7.

手动操作主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电动调节阀给下水箱打水,待下水箱液位相对稳定且等于给定值时,把主调节器切为自动,系统进入自动运行。

8.

进行如下的实验:

1)

当系统稳定运行后,设定值加一合适的阶跃扰动。记录系统得输出响应曲线。

2)

适量打开阀,观察并记录阶跃扰动作用于主对象时,系统被控质量的响应过程。

3)

关闭阀,待系统稳定后,适量打开电动阀两端的旁路阀,观察并记录阶跃扰动作用于副对象时对系统被控质量的相应。

9.

通过反复对主副调节器参数的调节,使系统具有较满意的动、静态性能。用计算机记录此时系统得动态相应曲线。

四、思考题

1、为什么副回路的调节器为P控制,而不采用PI控制规律?

答:副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副控制器主要起随动控制作用。为了能够快速跟踪,副控制器一般不引进积分作用。只有对副变量有控制要求或要求副变量精确跟随主控制器输出变化时,才适当引入积分作用。

2、试简述串级控制系统设置副回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是因为在控制过程中,往往影响控制量的干扰因素有很多,而单回路控制系统需要经过一系列环节才能够改变被控量,所以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较大,容量滞后也比较大,这将导致控制作用不及时,控制质量很差,因而需要采用设置副回路的串级控制来提高反应速度,改善控制质量。串级调速系统副回路具有调节快、抗扰动能力强的特点,既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又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3、试说明当二次扰动作用于副回路时,系统是如何调节达到基本上不影响主控制量的目的?

答:当二次扰动作用于副回路时,先被副控制器发现,并立即进行控制。若扰动量不大,经过副回路的及时调节,一般不会影响最终的输出被控量。若扰动量较大影响到主参数时,主控制器开始工作,发出控制信号去不断调整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将根据测量值与变化了的给定值之差进行控制,直到完全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量重新回到给定值为止。

4、副调节器如果设计为PI,试分析对系统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副调节器采用PI控制,会延长控制过程,减弱副回路的快速作用,积分作用的目的不是消除余差,而是增强控制作用。

五、实验数据

图1

图1所示为适用串级控制方法的水箱液位系统。与实验6不同的是副回路和主回路的返回信号量不同,不全为液位变化量,本实验的副回路采集流量的变化量。通过手动设定一段时间后,将系统投运使的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图中出现的一段凸形曲线为当系统稳定后加上一定量的干扰所导致的结果,可以看到,系统通过主副调节器的调节将系统的干扰消除,较快的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实验心得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是我们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这门课的知识面涉及很广,其中囊括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等多门课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一门将我们专业知识和现代工业控制结合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次实验课,但是对我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已很有帮助。这次主要进行了五个实验,包括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试,双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试,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水箱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通过实验,我了解了对象动态特性的测量方法,单回路控制系统和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调节器参数整定,等等。让我在实际运用中对这些知识加深了理解。

这门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很强,且与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紧密联系,做为即将毕业的应届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对将来的个人发展也很益处,增加了竞争力。最后谢谢老师的细心教导和帮助。

我很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实验,几乎每次都做到最后,虽然好几个实验最终都没有成功,但是我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推荐访问:实训 交换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