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背景下香港大学生思想特点与国家认同研究

黄文官 李德富

[摘要]香港大学生群体是香港的未来。“占中”事件、“修例风波”促使我们对香港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通过分析香港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并理性分析追问根源,探寻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大学生增强国家认同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大湾区;香港大学生;思想特点;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中央政府在回归后的香港实施“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与港英政府的殖民管治有着本质的区别,香港同胞对此要有清醒认识,逐步清除思想深处的殖民流毒,增强对国家、中国人国民身份、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共同维护香港持续繁荣稳定,共创民族复兴伟业。对香港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活力之源和历史机遇。香港大学生是香港发展的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增进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对维护香港持续繁荣稳定、把“一国两制”成功伟大实践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一、香港大学生的思想特點

(一)国家认同和民族归宿感比较缺乏

香港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本土意识,在身份认同方面,普遍持双重身份认同,对单一“中国人”国民身份的认同度较低[1]。对“一国两制”的认知不全面,片面强调香港高度自治、政治经济制度与内地不同,忽视了“一国”这个根本前提。受不良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的宣传误导,一些香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存有偏见,对国家制度和党的领导体制的理解和认识滞后于现实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视用英文教学,日常沟通自觉使用普通话的动机以工具性为主,把普通话作为母语的心理认同较为缺乏。香港大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较少,心目中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不深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还没有真正扎根,在香港甚至有极少数人提出建构香港“本土共同体”的错误思想。正确的中国历史教育的缺位使得许多香港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了解不足,尤其是对从1840年以来的100多年中国近代史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香港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原初性情感根基不深、不牢。

(二)国家公民意识淡薄

港英政府管治期间,举办的学校教育,在培养殖民统治所需的实务人才外,还承担起去政治化和去国家化的职能,服务于维系殖民管治、维护社会稳定。这些学校普遍设立要求学生遵守法律、服从政府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科,教育内容完全不提民族国家概念,以抵消来自内地民族主义的影响,还通过课程和审核教科书的方式控制学校科目与教材内容,把灌输特定政治知识的科目作为学校必考科目之一,不鼓励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刻意回避对早期殖民历史的介绍。[2]香港回归后,以国家认同教育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没有得到有力贯彻执行,国家公民身份意识较差,国家和民族意识淡化,较少关注民族前途命运、国家发展前景,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投放在能够帮助自己未来获得更好发展平台、获得更好工作机会上。

(三)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价值取向

香港长期以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很深,倡导工具价值、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和个体价值实现,在集体、国家与个人关系存在冲突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优先满足个人需求的行为。比较典型的表现,如在参与公共决策和期望政府决策的方式上,香港青年都更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个体的作用[3]。这样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冲突,忽视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与国家观念。同时,香港国际化程度高,各种思想在此汇聚,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香港既碰撞、交流,又渗透、融合,香港大学生深受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特征明显。

二、归因分析

(一)殖民思想“流毒”催生了强烈的情绪化本土意识

香港受港英政府殖民管治156年,英国殖民者最初将“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殖民逻辑带入香港,逐步将包括香港人在内的“中国人”视为“他者”,从而确立了具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伪主体”意识。[4]港英政府长期推行“疏离式”子民教育,挑起“香港人”和“中国人”的对立,有意识地割裂香港和内地的关系。长期沿用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长期接受西方世界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香港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深处的殖民思想“流毒”还未彻底清除,殖民化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惯性仍然存在。二战后,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使港人的本土意识逐渐加强,特别是内地和香港的现实经济差距,让港人产生了心理上的“优越感”。受殖民化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惯性以及强烈的情绪化的本土情感、本土意识影响,许多香港大学生认为自己是“香港人”,冲击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二)学校通识教育全面监管缺位、正确引导缺乏

回归祖国后,中国历史课一直没有成为香港中小学必修课,“普教中(普通话教中文)”“中国历史独立成科”以及较为理想的“通识教育”等政策无法落实。[5] 2009年起,通识教育虽然成为香港新高中必修科目,但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官方一直没有明确的固定教学范围,而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结合社会时事进行教学,教材也不需要送审,产生了有的教材放“毒”,有的教师夹带“私货”,违背历史、脱离国情、一味强调批判性思考的通识教育甚至产生了仇视祖国内地、蔑视中华传统文化、敌视中华民族的不良结果。教育部门对通识教育的规定,中国历史文化教育、相关教材的撰写审核,选修必修课安排,考题和答案设置把关等有待进一步加强,缺失正确的引导。

(三)社会压力增大导致香港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二战后,香港经济转向以港口带动、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等产业逐渐发展为“四大产业”,实体经济向外转移,再加上融入内地经济不足、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产业空心化,香港当地制造业工人大量失业。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影响,企业招聘人员的名额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高度国际化促使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到香港求职,香港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香港八大院校的录取比例只有20%[6],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的高费用化,把出身草根阶层的学生挡在了优质教育的大门之外,想要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变得十分艰难,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失业的现实焦虑、对未来感到无望,让香港的大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产生了试图通过参与政治发泄对现实不满、改变现状的情绪不断高涨的倾向。

(四)多元的价值观念、外张的个性强化了个人主义

香港是高度外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度大。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员流动、信息交换,让香港成为各种思想、各种文化的交汇地、碰撞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让这种交流和碰撞加速演进,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更加频繁、更加不受时空限制。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多元化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另外,香港大学生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个体意识强烈,个性张扬,崇尚市场经济,只关心安身立命和制造经济成就,崇尚个人主义,集体与国家意识弱化。

三、大湾区背景下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策略研究

(一)价值引领:以“国民化”教育驱动“去殖民化”教育

从长期来看,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实现全面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从中期来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香港和内地人民共同的期盼;从眼前来看,走出经济困境、实现更好的发展是香港亟需解决、正在花大力气推动解决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很好地契合了这些要求,可以很好地引领和带动粤港澳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这就有了让香港大学生增进国家认同的共通的现实基础和价值追求。通过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系列重要项目中来,让香港大学生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加深对国家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消除成见、偏见,寻找到、接续上断了的根,增强政治认同,提升对“我是中国人”的国家公民身份认同。加大力度推进香港现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打造粤港澳教育体系共享互通平台,彻底扭转回归祖国后“国民化”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局面,倡导“国民化”传统教育,以“国民化”教育驱动“去殖民化”教育,彻底扫除殖民流毒,在“国民化”教育进程中拉近香港和内地“心”的距离,增进香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二)顶层设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共同体

香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且费用高昂、供需矛盾突出,大量普通市民子女往往无缘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东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崛起,兴起了一大批优质高校和优势学科,优质教育资源供应相对充足,香港和广东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天然合作条件,潜力巨大。可以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为抓手,加强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交流,联合培养符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香港大学生到内地学习、工作、生活、发展,在合作中加强相互了解,增进对内地经济、社会、文化等的正确认知,消除主观偏见和错误认知,夯实对中华文化、内地社会和制度、党和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为粤港联手打造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共同体提出了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撑。两岸高校可通过共建优势学科专业,支持设立粤港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整合粤港高等教育各方资源,贯通高本衔接培养机制,探索大湾区高校学分、学历、学位互认,推动招生、专业、科研、培养全方位合作发展,在培养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联动共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化解香港经济发展问题

近几年,香港經济发展放缓,内地经济飞速发展,这样的反差让部分香港市民一时难以接受。香港青年大学生的冲动与无法分享内地经济发展红利也有一定关系。粤港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粤港联手有助于破解香港产业空心化与经济发展单一等难题。一方面,粤港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内地完整的工业链可以为香港提供丰富的工业产品选择和充足的物资保障,内地商品进出口成就了香港国际货物集散地、供需对接地的枢纽地位,内地工业发展也可以为香港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更好更有效地化解香港经济“空心化”带来的一系列自身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香港坐拥国际化程度高的突出优势,更熟悉国际规则、更容易对接融入国际市场,但也带来了对外依赖度高、自身独立性差、应对国际不稳定因素能力差等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逆浪的掀起和欧美传统市场的衰退,粤港联手共同应对国际形势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的必要性愈发凸显,粤港形成自由贸易体可以提高内部的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的流通、合作效率,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可大大提高竞争力,保证供应链的稳固性,增强发展的稳定性,有效应对国际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根据粤港经济各自特点,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形成良性联动发展的共同体,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通过粤港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精准育人,有效化解香港产业空心化与经济发展单一等问题,并为香港青年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机遇机会以及更多选择的人生可能性,共享政策优势与经济发展的红利,懂得只有背靠祖国才能自信从容地走向世界、只有深度融入祖国的发展才能明天更美好的道理,从内心深处自发地增进对“我是中国人”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

(四)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认同感

香港虽然曾经被人为中断与内地的正常来往和交流,但人文交往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彻底中断。香港特区的许多居民祖籍广东或从内地移民,与广东有着血缘纽带,经常往返两地走亲访故。即使对香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由于地缘相近、文脉相亲、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似,广东域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对香港籍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文化亲切感。[7]至今,香港官方还在使用汉语繁体字、讲粤语,居民很多生活化的民俗习惯本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香港高校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可实现很好地对接。香港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正本清源,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讲清楚香港传统文化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香港青年大学生一个客观的、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消除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宣传作用,开设面向香港大学生的宣传阵地,用他们熟悉的话语、喜欢的方式、关注的主题多传递正能量。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田,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培养心向祖国、心向民族的新时代香港大学生。

(五)课程植入:增加中国历史等通识必修课程

港英政府殖民管治期间把香港与中国人为进行切割,把1842年“香港开埠”作为香港历史的起点,有意淡化香港主权属于中国的基本事实,淡化殖民历史,淡化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课程在香港学校教育中的缺位,导致几代香港人对“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历史亦从来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问题认识不清。香港的未来掌握在青年手里,在香港高校中,要重视中国历史教育,鼓励中文普通话或双语教学,开设爱国教育、中国历史、中文读写、历史人物典故等课程,举办弘扬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丰富活动,给香港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了解中国历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人就是中国人、香港是殖民者用枪炮从中国手中强抢豪夺去的等基本历史事实,戳破殖民者炮制的历史谎言,矫正“香港史等同于殖民史”等错误认知,树立起香港的发展成果不是殖民者的功绩而是全体香港市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正确认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知史、爱国的香港新青年,让爱国的港人治港,引领香港沿着正确的道路更好地创造美好明天、走向光明未来。

(六)多元融合:引导香港大学生理性价值追求

加强香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中心任务应当是建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局。结合香港大学生现实主义、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个人与集体、个人小利与国家大义的关系。在专业课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开展思想引导,把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实践活动、言传身教中,让学生在感悟中逐渐修正价值观。开展形势政策、国情教育,让他们更好、更深入、正确地了解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的祖国、一个全面真实的世界,既关注个人发展,也关注未来、关注国家,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的发展。交流访问可有效增进香港大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但实践中香港大学生和到內地交流的机会不多,还不是了解国家的主要方式[8]。要加强香港大学生与内地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形成朋辈影响力,带动香港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山川、人文、生活日常,消除地理割裂、人为疏离带来的情感隔阂,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国家强大了、民族富强了,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和抱负、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大湾区背景下港澳大学生思想特点与国家认同研究(2020GZGJ1216,主持人:李德富);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的价值蕴涵与路径研究(编号:2019GWTSCX013,主持人:李德富)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涂敏霞,李超海,孙慧.趋同或分离:穗港澳三地青年价值观的比较分析[J],青年探索,2016(2):90

[2]程雪.从港英殖民到主权回归 香港公民教育如何发展至今[N].香港01周报,2020-05-04(第212期).

[3]涂敏霞,李超海,孙慧.趋同或分离:穗港澳三地青年价值观的比较分析[J].青年探索,2016(2):92.

[4]杨晗旭,徐海波.试析香港国家认同的困境——从被言说的“他者”到“伪主体”[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9-143.

[5]海上客.香港通识教育“播毒”,回归后一代认识模糊,多大困难都得改[N].新民晚报,2019-08-22.

[6]子午.香港教材在批量生产恨国派:当阶层固化遇上教育殖民化[EB/OL].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19-08-20/136048.html.

[7]张铭瑜,童建军.港籍在粤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7.

[8]涂敏霞,王建佶,萧婉玲,谢美玲.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J].青年探索,2014(02):27-33.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4.02.005.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 从传播仪式观看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式今传媒(2020年12期)2020-12-28政论片中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建构艺术评鉴(2020年15期)2020-09-15“国家认同”构成要素分析及高中阶段指标体系建议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1期)2020-05-11明代广西瑶族地区屯田“狼兵”的认同及演变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4期)2019-11-22心理学视野下外语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研究科教导刊(2019年18期)2019-07-15历史课程标准与国家认同的建构历史教学·中学版(2019年2期)2019-03-22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11期)2018-03-06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24期)2017-09-15新加坡国家认同构建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理论导刊(2017年3期)2017-03-28论贵州世居民族的国家认同黑龙江史志(2014年13期)2014-11-24

推荐访问:认同 思想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