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测真实发生,让能力真实形成

陈明亮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上册都编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这类单元的编排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阅读策略,为学生成为成熟的阅读者奠定基础。预测策略指的是在阅读中运用相关知识,对阅读内容进行猜测和推断,并找寻文本信息进行验证,实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这也是小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一种策略,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统编教材预测策略单元编排上有什么特点?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把握编写意图开展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读懂教材意图,明确语文要素

(一)着眼整体,厘清单元体系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比普通的阅读单元呈现出更强的整体性。首先,教材在篇章页旗帜鲜明地阐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提示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语文要素十分明确,直指预测策略。其次,本单元围绕“预测”安排了三篇课文,虽然课型不同但联系紧密: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于示范阅读策略,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在于尝试运用预测策略。再次,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也是围绕预测这一学习重点进行编排,意在引导学生梳理、提炼、总结预测策略的好处,感受预测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预测的意识。此外,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和习作“续写故事”也与“预测”紧密关联,迁移运用阅读中学到的预测策略,建构起从学到用、由知到行的学习过程。本单元内容聚焦,直指策略,凸显单元核心教学价值。

(二)分解要素,把握目标层次

统编教科书对预测的学习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重在“学习预测”,通过随文旁批,展示学习伙伴的预测,给学生提供方法上的指引。比如,旁批“圖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这是引导学生根据文中插图进行预测;
旁批“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线索猜想情节的发展。旁批给学生学习预测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学习预测奠定了基础。两篇略读课文则留给学生更大的预测空间,《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重在“练习预测”,教材特意隐去原文的结尾,让学生在阅读中预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尾,同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主动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小狗学叫》重在“独立预测”,原文的三种结局也未呈现,能让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预测策略独立阅读,猜想故事的结局,并与原文进行对比,体会预测的丰富性,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感。由此可见,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承担着不同的预测任务,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发展性。

(三)立足学生,建构阅读策略

整个预测单元的编写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引导学生经历“学习—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比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6处旁批“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意在引导学生借助前面反复出现的情节模式,预测后面可能有哪些小动物来请老屋帮忙,老屋又会怎么答应小动物的请求,这里留给了学生极大的预测和想象的空间,增强了阅读的主动性。《小狗学叫》课后习题为学生提供了运用预习策略的实践机会,“选一本学生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些什么”,让学生自选课外书,在自主阅读活动中练习预测策略,增强学生主动预测的意识。教材这样编排,让学生预测由自发的行为逐渐转变为自觉的行为,使阅读过程成为主动运用预测策略的过程。

二、紧扣要素施策,有序推进教学

(一)统筹单元整组,聚焦策略学习

预测策略单元的编排整体性强,语文要素更集中,单元内的课文与课文、课文与语文园地、课文与口语交际、习作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共同担负着教学预测策略的使命,组合起来落实整个单元的学习。教学时,要从整体入手,把握各内容、各栏目之间的关联性,上下联系,前后穿插,条块配合,不断强化预测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提升单元整组教学效益。

比如,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其中让学生学习、了解预测不是无端猜测,是依据一定的线索有根据地来推想,需要结合文本信息和生活常识来推断。教学中,笔者围绕“根据题目线索进行预测”这一点进行单元整体化设计。首先,在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对题目的旁批“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结合课后练习中学习伙伴中的交流“我发现,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初步学习从文章的题目进行预测。接着,从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入手,结合课后练习第2题“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根据文章题目来预测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大致内容,预测之后教师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故事的实际内容,在比较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接着,在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中,先让学生回顾前两篇课文学习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预测策略,猜一猜同学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让被猜名字的同学验证,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又提升了学生的预测能力。由此可见,根据题目线索预测是贯穿单元内容的一条主线,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个发力点。教科书中的各项内容之间都有着关联性,教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善于找寻其中的整体联系,用心体悟、慧眼识珠,进而将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二)明确目标层级,优化策略教学

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应明确目标层级,有序推进,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开始,到尝试运用预测,再到梳理总结预测的方法,自主实践,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依据单元的编排特点以及语文要素的目标层级,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步着手实施教学。

第一步,学习预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精读课文,文本形式的呈现与其他两篇有明显的区别,它运用旁批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题目、插图、内容以及联系生活等方面进行预测,为学生提供了范例。教学时,首先要充分发挥旁批的功能,让学生借助旁批获得怎样预测、可以在哪些地方预测以及预测哪些内容的启示,初步感知什么是预测。其次,利用好课后练习,了解预测的方法。例如,课后练习第1题呈现四位学习伙伴的交流,其中第4个学习伙伴的话,提示学生如果预测的内容与课文的实际内容不一致,也是不影响阅读的。教学中,当学生的预测与原文相悖时,教师结合第4个学习伙伴的话,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预测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有一定的根据,正确与否都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步,练习预测。略读课文定位非常清晰,自主实践用策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阅读提示中指出:“读下面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提示学生边读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课后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这样想?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阅读后,有的学生预测鸟太太没有得到长胡子,因为胡萝卜先生不同意鸟太太剪自己的胡子;
还有的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预测胡萝卜先生会碰到其他小动物,用自己的长胡子帮助他们。此时,教师讲述了原文中故事的结尾,胡萝卜先生用自己的长胡子帮助了自己。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这样的结局出乎意料,读起来更有趣,从而体会到预测的乐趣。

第三步,独立预测。与前两篇课文较为相似,《小狗学叫》也是运用反复的手法来设计故事情节,为学生预测提供了清晰的范例。课文有三种可能的结局,第一种结局是小狗遇到了一头母牛,第二种结局是小狗遇上了一位农夫,第三种结局是小狗听到一种奇怪的叫声,原来是另外一条狗。每一种结局都具有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预测空间,增强了预测的趣味性。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预测,运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的一些线索,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常识,有依据地进行预测。有的学生根据前文内容,预测第一种结局是小狗像之前一样,学会了“哞哞”叫,之后又被人驱赶,被其他动物嘲笑。有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第二种结局是农民不会教小狗叫,小狗被当作一条普通的狗收养。有的学生根据文中的线索提示,预测第三种结局是小狗找到了正确的老师,终于学会了“汪汪”叫。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提升了自己的预测能力。

第四步,运用预测。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看图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将阅读中学到的预测方法运用到习作表达中。续写前,先让学生观察插图中提示的内容,通过语言、表情来推想人物的想法,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交流中,有的学生说:“李小明知道同学们为他策划生日,心里一定会很激动。”教师适时引导:“那如何描写他激动的心情,联系自己平日类似的经历来写。”之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推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根据文中插图进行预测,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验进行预测。有的学生预测:“同学们偷偷联系了小明的爸爸妈妈,他们也赶回来为小明过生日,还给小明带来了一份生日礼物。”还有的学生预测:“小明去了同学家过生日,还去看了电影。”通过评议交流,学生不断调整预测的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的发展。

(三)遵循认知规律,提升预测能力

第一,把握学生起点。事实上,学生在预测行为上并不是零起点。首先,从教材的逻辑起点来看。统编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对预测策略进行有序布点,比如,《纸船和风筝》课后练习选做题“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
《蜘蛛开店》课后练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青蛙卖泥塘》文中小泡泡的学习提示:“当时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呢?我来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以上内容都是让学生了解和感知预测,为三年级系统学习预测奠定基础。其次,从学生的现实起点来看。教学之前,学生已经读过语文教材。如果按照原来的顺序进行常规性预测,学生预测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不利于预测活动的实施。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学生提前阅读毕竟是无意识状态下的自主阅读,程度参差不齐。这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隐藏的“预测点”,联结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原来如此”的妙处,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提升自觉运用预测策略的能力。

第二,突出学为中心。相比于普通阅读单元,閱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教学中,首先要保证学生练习预测的时间。比如,两篇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阅读提示”开展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内化反思,使阅读过程成为主动运用预测策略的过程。其次要拓宽学生运用预测的空间。如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一处对话,“我在图书馆找书看,会看标题,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通过交流,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预测策略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在今后的阅读中不断迁移,主动运用预测策略,形成熟练运用预测策略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第三,注重语言实践。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预测看似与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关联不大,但是预测需要学生沉浸在语言学习的情境中,历经丰富的语言实践,通过阅读、感受、理解、体悟、提炼、归纳而提升习得的知识。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学生根据情节发展的线索对故事结局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在分享交流中,一位学生构思独特,续编了“做假发”的故事结局,讲的是长胡子帮助了胡萝卜先生。此时,教师将王一梅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原文结尾呈现出来,学生发现这个结尾和刚才“做假发”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大家读后有一种惊喜感。教师再次启发学生:“胡萝卜先生怎么就走进了眼镜店呢?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构思?”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发现课文开头就隐含了重要信息:“胡萝卜先生近视”,阅读时能抓住这样的信息来预测,就会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运用预测策略的过程其实就是发展语言、提升思维的过程。策略的习得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掌握的,在今后的阅读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策略运用的情境,搭建策略运用的支架,让学生在不断地预测、验证、比对中学会思辨,习得策略,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胡萝卜老屋预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2年5期)2022-05-11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22年4期)2022-05-09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22年4期)2022-05-09推理:谁最粗,谁最细孩子(2020年8期)2020-08-13透视:脆甜胡萝卜孩子(2020年1期)2020-04-09不倒的老屋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2期)2020-02-04老屋周末·校园文学(2017年30期)2018-01-06《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金点子生意(2014年4期)2014-04-10预测高考中学生英语高效课堂探究(2008年9期)2008-11-17

推荐访问:真实 预测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