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引入地理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

张格格

一、 探索缘起

1.是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成熟

(1)什么是地域文化和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如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特殊烙印,所以具有独特性,这些文化遗产闪耀着各地方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光芒。

校本课程概念:“校本课程”即学习根据办学理念,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全面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自主或合作创建、开发实施的兴趣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校本课程有内容丰富,选修自由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形成个性化教学。

(2)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已建构多门

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主旨是挖掘地域文化,通过结合本校理念文化和本校学生认知特点,将其编入校本课程体系中,以达到符合校情、符合学情、符合认知,校本育人,区域文化育人的目的。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已建构“适性”课程体系,包括:适徳修身课程群、适智聪慧课程群、适体健康课程群等共100多门校本课程。其中基于地域文化类的有10门,如:《合川钓鱼城诗词选读》《合川峡砚雕刻》《合川本土花木鉴赏》《合川美食文化》等,这些课程地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爱校爱家乡的情感,也让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和透彻。

2.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融入地理教学的优势

(1)将地域文化课程融入会提高师生核心素养,激发教与学的潜力。

在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构成。而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就是在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的,取材于区域,实践于区域,以此证明区域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前沿阵地。课程的融入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更快地就能了解区域,了解身边事物。让学生去到课程基地中实践,观察、识别和获得,从而启发他们善于思考的内心,促使学生关注区域地理问题并形成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这种融入也促使地理教师身体力行,把地理教学本土化,区域化。教师的理解更深入了,学生的四大能力才能更好地被激发和培养。

(2)课程融入会引起师生共鸣共情,提高教与学的成效。

重庆市从2019年秋期开始统一使用地理新教材,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相较原教材做了多方面更新。除内容和教材编排结构的变化外,新教材更突出真实情景的引入,结论需从观察、实验、实践中得出。如果说新课标是灯塔,那么新教材就是向着灯塔行进的船只,而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已在区域找出了重点和亮点,这些课程或课程中部分内容可以直接用于地理课教学素材中,为地理老师节约大量区域考察时间,提高备课效率,是教师的好助手。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以选修课的方式实施,已让一部分学生有了理解和感悟,当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区域文化知识时,地理老师再引用这样的题材,就会达到引起学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的效果。

二、探索实施策略——区域主题式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需一境到底贯穿课堂

案例:传统文化在区域的兴衰变化——以合川峡砚雕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为例。

区域主题式课堂教学以现实地理问题为情景,以问题探究为解决形式,将教学内容还原到

现实社会,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地理教师可充分利用《合川峡砚雕刻》校本课程,提取素材、加工素材并把其要点和要点总结以及教师自我理解引入主题式教学情景中。

1. 任务一:什么是合川峡砚雕刻---------概念讲授

在校本教材《合川峡砚雕刻》课程视频中提取相关内容,组成地理概念材料:

(1)砚石:是指研墨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砚石即制砚之石,指能用于制砚的矿物集合体--岩石。——教材选取文字材料

(2)砚石雕刻:即通过采石、选料、设计、雕刻、磨光等环节,将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制作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过程。——教材文字材料与视频材料结合

(3)合川峡砚雕刻:采用重庆合川钓鱼城下嘉陵江沥濞峡段的天然峡石精雕细琢而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品。——教材图片资料

2.任务二:合川峡砚石特点---------实验设计

取两块已完成毛坯打样的石头(从课程教师处获得原材料),量杯取相同的水滴入凹处,静置1天,倒出水入量杯,观察水量的差别。——此实验的目的可以测试哪块石头才是做砚石的好材料。结论:好的砚石需要具备质地致密滋润、磨墨快速、不损笔锋、砚中储水、数日不干、储墨不腐、石料年久不风化的优点。3.任务三:合川峡砚雕刻兴盛与衰落原因----------实地考察

跟随《合川峡砚雕刻》的户外实践课的路线:草街镇麻柳村   易宗毅大师工作室   文峰古街易砚堂   我校峽砚雕刻教室,制定以“探究峡砚雕刻发生、发展和变化”为主线的实地考察方案。

第一站:草街镇麻柳村7BD29904-7E78-49C3-88D8-9C2070DC7F5F

实践1:考察峡砚石在此地富集的原因

(1)问题设计:请根据峡砚石出现的位置及周边地理坏境推导岩石在此地富集的原因。

(2)证据收集:①从查阅资料入手:据地质专家考证,华蓥山脉所在地在距今2亿年前是一片汪洋;②从观察地貌入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在此,嘉陵江切穿了华蓥山主脉的三条分支,形成沥鼻峡、温汤峡、观音峡;③从分析成因入手:川东平行岭谷是世界特征最显著的褶皱山地带,与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落基山,并称世界3大褶皱山系;④从分析峡砚石成分入手:经重庆医学院徐国民教授化验,其中检测含有“氧化铝”,是削金切玉的坚硬金属,利于磨刀,清口利锋。

川东平行岭谷

(3)师生共研,探究原因:浅海环境,沉积形成石灰岩——岩石压得非常紧实,是否可能在地下发生变质作用(抛出问题?)——板块运动使地壳抬升——内力产生褶皱,外力流水侵蚀,峡谷形成——岩石出露地表,开矿挖出。

实践2:找一找适合做雕刻的峡砚石。

有了前面的实验,加上大师的带领,同学们实践很顺利。

第二站:易宗毅大师工作室

来到易宗毅大师工作室,看大师雕刻,听大师讲故事,认识和学会使用简单的雕刻工具。

实践3:整理形成峡砚雕刻兴盛与衰落的思维导图。

第三站:文峰古街易砚堂     第四站:我校峡砚雕刻教室

实践4:问题设计:合川峡砚雕刻未来应该何去何从?——开展支持和反对的辩论活动

支持者:峡砚雕刻应该传承下去。理由为:第一,同学们发现易砚堂峡砚雕刻作品琳琅满目,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各有标价,价格不低,说明时代在变,峡砚雕刻作品有了更多的市场需求,有市场就有未来;第二,同学们来到我校峡砚雕刻教室,被正在学习峡砚雕刻的同学们所吸引,自己也动手体验了一番,觉得在学习生活中能有这样一方自己喜欢的天地,坐下静心钻研也乐趣颇多;第三,同学们认为这是合川稀有的非遗文化,应该传播和发展,有了使命感。

反对者:峡砚雕刻不应该传承下去。理由为:第一,峡砚石独一无二,随着国家对矿洞的保护,使峡砚石变得稀缺;第二,峡砚石原产地,高山峡谷,自然景观绮丽,觉得应该保护当地的环境不破坏;第三,峡砚雕刻学习周期长,学习难度大,不容易精通;第四,峡砚雕刻作品很小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易推广且价格昂贵。

4.任务四:如何让合川峡砚雕刻非遗文化“活态传承”----------课堂总结

(1)对每位同学勤于思考,能提出自己观点给予肯定;(2)对为什么要传承做了解释;(3)对“活态传承”的措施做了说明,如:可建立峡砚雕刻校本选修课,长期开展下去;可多邀请大师讲座,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实验室体验峡砚雕刻的乐趣,或是在古街易砚堂聆听现场教学;可加强宣传和报道,扩大影响力;可与合川旅游文化捆绑营销,形成旅游特殊产品等;(4)对合川峡砚雕刻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的困难,师生一起讨论解决措施。

三、探索取得成效

1. 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区域认知

借助校本课程教材、图片、视频资源,加深了对区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借助课程基地的考察,分析区域文化在区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加深对区域环境与区域文化相关性的认知。

综合思维

结合峡砚石的来历和峡砚雕刻的发展变化,从时间线索看待区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结合参观地,从空间维度加深了对峡砚雕刻取材、雕刻各环节的理解。

地理实践力

通过实验法、实地考察法,在老师的演示和带领下,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打开了地理更广大的视角;通过野外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辩论等形式,个体能力得以发挥,集体智慧得以彰显,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人地协调观

在走访中、在观察中、在思考中,学生发现区域文化博大精深,区域文化是区域地理环境的产物和推动力,也会反作用力于区域环境,未来如何协调发展,引发学生更多思考。

2. 对地理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更加深入

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是挖掘本土文化后形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本土地理的烙印。我校这类的其它课程,比如:《钓鱼城诗词选读》就是以钓鱼城为背景,以钓鱼城之战的历史为依据,诗歌中处处提到钓鱼城的战略地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也蕴含了丰富的风土人情。再如:《合川美食文化》书中记录了合川50种美食产生的地域、制作方法和过程、发展变化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合川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这样的美食,这不是与气候、水源、区域等要素密切相关吗?美食发展过程的逐渐变化不也是与合川本地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变化息息相关吗?

依靠成熟的课程,引入真实情景,提升学生代入感,由此激发学生对本土地理文化的热爱,并刺激他们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这也能让教师能少走弯路,使教学更具方向性和指导性。只有深入挖掘和研究地理文化,才能为教学所用。

3.利于学习本土人物精神,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在地理课堂做到立德树人?我觉得不仅仅要让学生具备全球视野的思维方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道德健全的品格,也要让学生回归本土,以本土的人物事件为榜样建立看得到、听得到的真切认同感和价值观。《合川峡砚雕刻》里吃苦耐劳、与灰尘和寂寞相伴默默数年,在遭遇不景气后不放弃且学习提高、努力创新从而“逆袭”的工匠;《钓鱼城诗词选读》里抗击蒙古大军,众志成城,有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坚守36年的钓鱼城军民;《合川美食文化》中一群取材于自然,精心搭配做出佳肴、不断改良提高品质的美食家,都是我们地域文化教学中值得让学生学习的优秀人物。他们吃苦、坚韧、创新的精神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持续影响,在人生的薄弱期、低谷期打開一扇窗,如夜晚的明灯般照亮人生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丁丹,王慧敏,姚伟国.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主题研学方案设计——以“上海青龙镇航运文化寻迹”为例.地理教育,2021(6):57-62.7BD29904-7E78-49C3-88D8-9C2070DC7F5F

猜你喜欢 合川雕刻校本 合川:党建融合资源 振兴汇聚力量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玻璃雕刻》青年文学家(2022年2期)2022-03-17合川三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挂牌科学导报(2021年2期)2021-02-22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2期)2020-05-28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最萌和尚兄弟走红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年3期)2016-03-21雕刻时光中华奇石(2015年10期)2015-07-09雕刻时光中华奇石(2014年5期)2014-07-15

推荐访问:地域 引入 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