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担使命,开拓致远育才英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05年6月,其前身是先后成立于1985年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和2002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心,现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国情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八个教学科研机构,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及人才培养任务。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突出成绩。

學院拥有布局完整的学科平台和本、硕、博连贯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校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以“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为特色建设领域,2016年,作为牵头单位成功获批“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成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定的首批研究基地之一。近年来,创办“马克思主义与法治中国”“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每届均有来自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会议成果集辑出版多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改革驱动,注重资源协同,教学实效显著。2018年,北京市首开本科生通识主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课程并持续优化;2020年秋季,课程对应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定教学大纲,党委书记、校长参与备课授课。具备法大特色的思政“金课”是探索法科特色高校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尝试,有效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融媒介、抓翻转、重实践,探索“微时代”下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形成“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卓越马克思主义人才“五层次”文化育人体系等特色项目。近五年,获批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项目、教育部思政课教改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首届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一等奖等十余项,《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级媒体多次专门报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成效。

学院坚持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设计规范课程体系、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建强导师队伍、搭建学科平台等举措,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学生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1部(在读博士),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高等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北京赛区一等奖、省级思政课教学能手等奖项表彰32人次;担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直接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毕业研究生占毕业研究生总数近30%;连续10届本科生就业率为100%;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显示:学院毕业生质量在全国231所参评单位中位次第11,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严格按照教育部1∶350的标准,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6人,达到北京市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计划指标,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0人。93%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最高学位非本单位授予人数占比91%。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政治立场为根,师德师风为先,业务能力为本,在科学研究、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文化传播等公共服务领域涌现了一批知名专家和学者。现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1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2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2人、特聘教师3人,北京市青年教师“扬帆资助计划”1人,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3人,钱端升青年学者1人,学校“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3人,多人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或在国家一级学会任要职。

学院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研究、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注重特色凝练和团队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与法治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著、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17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系列丛书和学术著作30余本。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福德汉姆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并与荷兰、英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学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1位教授担任国际学术组织常务理事和期刊评委。

猜你喜欢 理论课北京市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锦绣·下旬刊(2020年9期)2020-01-28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奋斗(2019年7期)2019-06-11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4《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9期)2008-10-07《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5期)2008-06-03自卑女的大学生活美文(2007年14期)2007-06-16

推荐访问:育才 使命 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