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创新题型速递

【摘 要】 高考命题注重“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优化情境设计,体现创新性,要求考生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高考;创新题型;创新意识

近期官方透露2022年高考命题指向,高考试题要优化情境设计,体现创新性.“注重数学创新意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而创新型问题则是体现这一思想的良好载体[1].在高考中,创新问题主要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渗透在解答题中考查,且涉及到的内容多样、全面,也往往会出现一些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的创新题.下面以各地模拟题为例,从几个不同视角探讨高考创新型问题.

1 新定义创新

例1 (2022届江苏省苏州市期中调研)定义方程f(x)=f′(x)的实数根x0叫做函数f(x)的“躺平点”.若函数f(x)=lnx,h(x)=x3-1的“躺平点”分别为α,β,则α,β的大小关系为(  ).

A.α≥β  B.α>β  C.α≤β  D.α<β

解析 由题意得f′(x)=1x,h′(x)=3x2.

因为函数f(x)=lnx的“躺平点”为α,所以lnα=1α.

因为ln1<1,ln2>12,所以1<α<2.

因为函数h(x)=x3-1的“躺平点”为β,所以β3-1=3β2.

因为33-1<3·32,43-1>3·42,所以3<β<4.所以α<β.

又α<βα≤β. 故选CD.

点评 本题给出函数“躺平点”的新定义,并与导数的计算、逻辑推理融为一体,使新定义信息迁移,新颖别致,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例2 (2022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设P为多面体M的一个顶点,定义多面体M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为1-12π(∠Q1PQ2+∠Q2PQ3+…+∠Qk-1PQk+∠QkPQ1),其中Qi(i=1,2,…,k,k≥3)为多面体M的所有与点P相邻的顶点,且平面Q1PQ2,平面Q2PQ3,…,平面Qk-1PQk和平面QkPQ1为多面体M的所有以P为公共点的面.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菱形,AA1=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在其各顶点处的离散曲率都相等

B.若AC=BD,则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在顶点A处的离散曲率为14

C.若AB=BD,则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在顶点A处的离散曲率为23

D.若四面体A1ABD在点A1处的离散曲率为712,则AC1⊥平面A1BD

解析 对于A,当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为正方形时,其在各顶点处的离散曲率都相等,当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不为正方形时,其在同一底面且相邻的两个顶点处的离散曲率不相等,故A错误.

对于B,若AC=BD,则菱形ABCD为正方形,因为AA1⊥平面ABCD,所以AA1⊥AB,AA1⊥AD,所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在顶点A处的离散曲率为1-12ππ2+π2+π2=14,故B正确.

对于C,若AB=BD,则∠BAD=π3,又AA1⊥AB,AA1⊥AD,所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在顶点A处的离散曲率为1-12ππ2+π2+π3=13,故C错误.对于D,在四面体A1ABD中,AA1⊥AB,AA1⊥AD,AA1=AB=AD,所以∠AA1B=∠AA1D=π4,所以在点A1处的离散曲率为1-12ππ4+π4+∠BA1D=712,解得∠BA1D=π3,易知A1B=A1D=2AB,所以AB⊥AD,所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为正方体,结合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知AC1⊥平面A1BD,故D正确.故選BD.

点评 本题通过新定义“多面体M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首先阅读理解新定义,然后在进行线面位置关系推理的基础上,利用新定义通过推理或计算作出判断,考查了阅读理解、推理论证的能力及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2 新情境创新

例3 (2022届福州一中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题)如图1所示,在底面半径为R,高为H(H,R为定值,且H≤R)的圆锥内部内接一个底面半径为r、高为h的圆柱,甲、乙两位同学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甲采用圆柱底面与圆锥底面重合的“竖放”方式(图1),乙采用圆柱母线与圆锥底面直径重合的“横放”方式(图2).

(1)设V1,V2为分别“竖放”“横放”时内接圆柱的体积,用内接圆柱的底面半径r为自变量分别表示V1,V2;

(2)试分别求V1,V2的最大值(V1)max,(V2)max,并比较(V1)max,(V2)max的大小.

解析 (1)如图3,设AC=H,CB=R,DE=x,EF=y,根据三角形相似,得xR=H-yH=1-yH,所以x=R1-yH,y=H1-xR.

①若圆柱“竖放”,则x=r,h=y,所以h=H1-rR(0<r<R),所以V1=πr2h=πr2H1-rR=πHr2-r3R(0<r<R).

②若圆柱“横放”,则x=h2,y=2r,所以h=2R1-2rH(0<r<H2),所以V2=πr2h=πr22R(1-2rH)=2πRr2-2r3H0<r<H2.

(2)①V1′=πH2r-3r2R(0<r<R).

由V1′=πH2r-3r2R=0,解得r=23R.

所以当0<r<23R时,V1′>0;当23R<r<R时,V1′<0,

故V1在0,23R上单调递增,在23R,R上单调递减,所以当r=23R时,V1取得最大值,且(V1)max=π23R2H3=427πR2H.

②V2′=2πR2r-6r2H(0<r<R).

由V2′=2πR2r-6r2H=0,解得r=13H.

所以当0<r<13H时,V2′>0;当13H<r<12H时,V2′<0,故V2在0,13H上单调递增,在13H,12H上单调递减,所以当r=13H时,V2取得最大值,且(V2)max=π13H223R=227πRH2.

因为(V1)max-(V2)max=427πR2H-227πRH2=227πRH(2R-H),又H≤R,所以(V1)max>(V2)max.

点评 本题给出“竖放”和“横放”内接圆柱的两种不同放置方法,利用轴截面图中的三角形相似,将内接圆柱的体积分别建立函数模型并求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得体积的最大值,最后作差比较两种方法的体积最大值的大小得到结论.本题从图形到设问方式都十分新颖.

3 问题研究创新

例4 (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THUSSAT)2021年11月诊断性测新高考)有同学在研究指数函数y=2x和幂函数y=x2的图象时,发现它们在第一象限有两个交点(2,4)和(4,16).通过进一步研究,该同学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1)函数y=ex与函数y=xe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2)设a>1,b>1,且a≠b,若ab>ba,则ab>e2.

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请你证明或反驳该同学的猜想.

解析 (1)设f(x)=lnxx,则f′(x)=1-lnxx2.

由f′(x)>0,得1-lnx>0,解得0<x<e;由f′(x)<0,得1-lnx<0,解得x>e.

所以函数f(x)在(0,e)上单调递增,在(e,+∞)上单调递减,所以当x=e时,f(x)有最大值,且f(x)max=f(e)=lnee=1e,所以x∈(0,+∞)时,f(x)≤f(e)=1e,所以方程x-elnx=0有唯一的实根e,即方程ex=xe有唯一的实根e,故猜想(1)正确.

(2)由ab=ba,得lnaa=lnbb.

设f(x)=lnxx,则由(1)知,a,b分别在(1,e)和(e,+∞)内,不妨设a∈(1,e),b∈(e,+∞),设g(x)=f(x)-fe2x=lnxx-2-lnxxe2,所以g′(x)=1-lnxx2-1-lnxe2=1-lnx(e2-x2)e2x2,

当x∈(1,e)时,1-lnx>0,e2-x2>0,所以当x∈(1,e)时,g′(x)>0,g(x)单调递增.

由此得,当a∈(1,e)时,g(a)<g(e)=0,所以f(a)-fe2a<0.

因为f(a)=f(b),所以f(b)<fe2a.

又因为b,e2a∈(e,+∞)且f(x)在(e,+∞)单调递减,所以b>e2a,

所以ab>e2.故猜想(2)正确.

点评 本题在研究指数函数y=2x和幂函数y=x2的图象的交点个数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猜想,然后构设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对猜想作出判断.本题设问背景创新,在新颖的形式下很好地考查了导数知识的应用. 4 高等背景创新

例5 (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期末考试)我们把分子、分母同时趋近于0的分式结构称为00型,比如:当x→0时,sinxx的极限即为00型,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極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早在1696年,洛必达在他的著作《无限小分析》一书中创造了一种算法(洛必达法则),用以寻找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函数之商的极限,法则的大意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未定式值的方法.

如:limx→0sinxx=limx→0sinx′x′=limx→0cosx1=1,则limx→0ex+e-x-21-cosx=

.

解析 limx→0ex+e-x-21-cosx=limx→0(ex+e-x-2)′(1-cosx)′=limx→0ex-e-xsinx=limx→0(ex-e-x)′sinx′=limx→0ex+e-xcosx=

limx→01+11=2.点评 本题以高等数学中的洛必达法则求函数00型极限为背景命题,既让考生获得了一种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又考查了数学文化.

5 知识交会创新例6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一模)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1,记在数列{an}的前n+2(n∈N*)项中任取两项都是正数的概率为Pn,则(  ).

A.P1=13   B.P2n<P2n+2  C.P2n-1<P2n   D.P2n-1+P2n<P2n+1+P2n+2

解析 对于A,由an=(-1)n-1可知,a1=1,a2=-1,a3=1,则P1=13,故A正确.

接下来看B,C,D三个选项:

先来列举一下数列{an}的前几项:1,-1,1,-1,1,-1,…

由此可知:数列{an}的前2n+2项中有n+1个正数,n+1个负数,于是P2n=C2n+1C22n+2=n4n+2,P2n+2=n+14n+6,

所以P2n+2-P2n=n+14n+6-n4n+2=2(4n+6)(4n+2)>0,即P2n<P2n+2,故B正确.

又数列{an}的前2n+1项中有n+1个正数,n个负数,所以P2n-1=C2n+1C22n+1=n+14n+2, 所以P2n-1>P2n,故C错误.

又P2n+1+P2n+2-(P2n-1+P2n)=P2n+2-P2n+P2n+1-P2n-1=2(4n+6)(4n+2)+n+24n+6-n+14n+2=2(4n+6)(4n+2)+-2(4n+6)(4n+2)=0,所以P2n-1+P2n=P2n+1+P2n+2,故D错误.

综上所述,选AB.

点评 本题以数列为背景,本质考查的是古典概型,还用到组合数的计算、作差法比较大小等知识与方法,体现了知识间的综合交会.

例7 (2021届江苏省四校联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如图4,已知椭圆Γ: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1,0),F2(1,0).经过点F1且倾斜角为θ0<θ<π2的直线l与椭圆Γ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x轴上方),△ABF2的周长为8.

(1)求椭圆Γ的标准方程;

(2)如图5,将平面xOy沿x轴折叠,使y轴正半轴和x轴所确定的半平面(平面AF1F2)与y轴负半轴和x轴所确定的半平面(平面BF1F2)互相垂直.

①若θ=π3,求异面直线AF1和BF2所成角的余弦值;

②是否存在θ0<θ<π2,使得折叠后△ABF2的周长为152?若存在,求tanθ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1)因为△ABF2的周长为8,所以4a=8,a=2.

由题意得c=1,所以b2=a2-c2=3,所以椭圆Γ的方程为x24+y23=1.

(2)①由直线l:y-0=3(x+1)与x24+y23=1联立求得A0,3,(因为点A在x轴上方)以及B-85,-353,

再以O为坐标原点,折叠后原y轴负半轴,原x轴,原y轴正半轴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6.则F1(0,-1,0),A(0,0,3),B353,-85,0,F20,1,0,F1A=0,1,3,BF2=-353,135,0.

记异面直线AF1和BF2所成角为φ,则cosφ=|cos<F1A,BF2>|=F1A·BF2F1ABF2=1328.图7

②在折叠后的图形中建立如图7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标系(原x轴仍然为x轴,原y轴正半轴为y轴,原y轴负半轴为z轴).设A,B在新图形图7中对应点记为A′,B′,由A′F2+B′F2+A′B′=152,AF2+BF2+AB=8,故AB-A′B′=12.

由A′F2+B′F2+A′B′=152,AF2+BF2+AB=8,故AB-A′B′=12.

设折叠前A(x1,y1),B(x2,y2),直线l与椭圆Γ联立方程my=x+1,x24+y23=1,得(3m2+4)y2-6my-9=0,所以y1+y2=6m3m2+4,y1y2=-93m2+4,

则A′(x1,y1,0),B′(x2,0,-y2),所以A′B′=(x1-x2)2+y21+(-y2)2,AB=(x1-x2)2+(y1-y2)2,

所以AB-A′B′=(x1-x2)2+(y1-y2)2-(x1-x2)2+y21+y22=12. (ⅰ)

所以-2y1y2(x1-x2)2+(y1-y2)2+(x1-x2)2+y21+y22=12,所以(x1-x2)2+(y1-y2)2+(x1-x2)2+y21+y22=-4y1y2.  (ⅱ)

由(ⅰ)(ⅱ)可得,(x1-x2)2+(y1-y2)2=14-2y1y2,所以(x1-x2)2+(y1-y2)2=(1+m2)(y1-y2)2=14-2y1y22,

所以(1+m2)6m3m2+42+363m2+4=14+183m2+42·1441+m3m2+42=14+183m2+42,所以12+12m23m2+4=14+183m2+4,所以12m2+12=34m2+1+18,

解得m2=2845,因为0<θ<π2,所以tanθ=33514.

点评 本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翻折为背景,通过分析翻折前后的关系,综合考查了椭圆的定义、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的应用,以及空间向量在求空间角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知识的创新交会,是一道知识间创新融合的经典试题.

6 材料阅读创新

例8 (2022届湖北省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工艺折纸”是一种把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物品的艺术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某些折纸活动蕴含丰富的数学内容,例如:用一张圆形纸片,按如下步骤折纸(如图8).

步骤1:设圆心是E,在圆内异于圆心处取一点,标记为F;

步骤2:把纸片折叠,使圆周正好通过点F;

步骤3:把纸片展开,并留下一道折痕;

步骤4:不停重复步骤2和3,就能得到越来越多的折痕.

已知这些折痕所围成的图形是一个椭圆,若取半径为4的圆形纸片,设定点F到圆心E的距离为2.

按上述方法折纸.

(1)以点F,E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折痕围成的椭圆C的标准方程;

(2)直线l过椭圆C的右焦点,交C于A,B两点,AB的中点为Q,射线OQ(O为坐标原点) 交C于P,若QP=3OQ,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 (1)以点F,E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FE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M(x,y)为C上一点,则由题意可知MF+ME=AE=4,FE=2<4,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点F,E为左、右焦点,长轴长2a=4的椭圆.

因为2c=2,2a=4,所以c=1,a=2,则b2=a2-c2=3,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x24+y23=1.

(2)因为QP=3OQ,所以OP=4OQ,当AB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方程为y=k(x-1),设A(x1,y1),B(x2,y2),则x124+y123=1,x224+y223=1,两式作差得y1-y2x1-x2·y1+y2x1+x2=-34,即kAB·kOP=-34,故直线OP的方程为y=-34kx,联立y=-34kx,x24+y23=1,解得x2P=16k23+4k2,

联立y=-34kx,y=k(x-1),解得xQ=4k23+4k2.

因为OP=4OQ,所以xP=4xQ,即4k3+4k2=4×4k23+4k2,则k2=14,解得k=±12,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2(x-1),即x±2y-1=0.

点评 本题给出“工艺折纸”的一段阅读材料,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问题转化,利用椭圆定义和性质求得标准方程,然后联立方程将向量关系转化为坐标关系求解,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结束语

复习备考中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当面对某个知识点或问题时,要经常有意识地思考:这个知识点较易和哪些知识点交会、这个知识点可以怎样创新考查、这个问题有没有新颖的呈现形式等.以此为基础,对常规创新问题的类型和解法要注意总结,形成对它们的数学直觉.

参考文献

[1] 郑丽娟.高考数学创新题聚焦[J].中学数学杂志,2021(05):50-53.

作者简介 黄梓(1992—),男,江苏南通人;曾获南通市海门区优秀高三任课教师,在海门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多次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主要研究高中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高考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高年级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养成举措探究民族文汇(2022年9期)2022-04-13把握课后延伸,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教学研究与管理(2022年1期)2022-03-25谈思政课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习与科普(2021年35期)2021-02-23基于计算机技能竞赛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12期)2016-12-29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年3期)2016-12-29浅谈焦虑对高考体育加试考生的心理影响及状态调节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引导学生学好数学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9期)2016-11-23基于新高考环境下教师命题的一些体会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6期)2016-06-06关于法语成为高考可选科目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推荐访问:题型 速递 高考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