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论略

崔晓亮 张劲

摘  要: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高校作为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的工作迫在眉睫。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深刻认识到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高校发展和培养学生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基于高校意識形态安全所面临的重要时间节点、阵地场所、人员群体、组织机构和利益诉求等一系列风险点,探索提出主要从聚焦主体责任、聚焦理论学习、聚焦思政工作、聚焦阵地建设、聚焦网络工作、聚焦风险管控等“六个聚焦”维度着手,对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06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全媒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已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时代背景[1]。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会上,对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既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伴随全媒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面对当前疫情在全球依然蔓延的形势,不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的客观必然

新时代,在全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尤其是当前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国际环境持续动荡不安,在此局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综合实力强大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在各种领域不断加大其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与此同时,伴随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和飞速发展期,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动致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由于人们认知程度的差异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参差不齐甚至偏激化的看法,侵蚀了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意识形态作为敌对势力的渗透重点,其目的是夺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阵地。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和理论探研的职能,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阻绝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蔓延滋长,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递并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意识形态情势折射着国家、民族的整体状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意识形态风险防范不仅是国家安全全局中的一域,更是国家安全系统工程中的灵魂和关键所在[2]。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中,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守好高校这一重要阵地尤为关键。提升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能力,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推动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我国高校是扎根中国大地的社会主义大学,要科学回答“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一重大命题,关键在于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力,确保高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不断发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3]。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对高校意识形态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化解,才能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高校准确把握国家和社会需要,培养具有“四个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培养学生成才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职能[4]。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群体[5]。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知识分子,会有意识地注视各种社会思潮并深入考量其价值。新时代高校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其中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与塑造作用尤其重要。高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管控,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通过提升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能力,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上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导向,塑造大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担当民族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的现实境遇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必须深刻认识一系列现实问题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所带来的重大风险。

(一)重要时间节点风险

重大时间节点具有特定的时效性和敏感性,能够唤起人们对一些特定问题的关注。当前,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的状况下,中国抗疫却取得了伟大胜利。西方發达国家却以此为机会污蔑中国,并加快传播灌输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论”等社会思潮。当前,我国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香港回归25周年”“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建军95周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有的师生理论武装和政治敏锐性不够,对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认识不清,可能导致风险防范化解存在“断点”。高校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事业改革发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非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化的风险。

(二)重要阵地场所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高校还存在部分师生对西方敌对势力向青年渗透西化的形势认识不清,对通过课堂和活动传播西方价值观、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境外政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敏感问题开展合作的警惕性不够等问题;存在邀请校外人员举办论坛讲座和活动、邀请外籍人员到校交流未报批或提前报批时间不足,在校内设置使用宣传设施、设立各类网络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开展对外宣传等未报批或跟进管理不及时,对网络信息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教室、报告厅等各类场所的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日常监督长效机制尚未健全,新媒体平台常态化管理还不足,网络媒体平台信息“三审三校”审查发布机制也尚未完全落实、自查还不够全面、整改还不够到位,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还比较薄弱,网络风险意识还不够强,主动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的能力也不够强。

(三)重点人员群体风险

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和对象,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和侧重点。从意识形态视角看高校,还存在个别教职工由于利益关系等引发思想不稳定,不能准确把握教职工思想动态也未能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现象;对来自藏区或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及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和经济困难、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的关心、关爱、关注还不够;对外籍师生和正在国(境)外工作学习的师生管理不够扎实;对物业安保、餐饮服务、商业门面等驻校单位不断变化的社会化服务人员,可能还存在未能排查到的重点人员。

(四)重点组织机构风险

组织机构可通过协调各种关系,有效地运用其成员才智,充分发挥组织系统力量,达成团体目标。对于高校而言,校外各类组织和机构特别是“境非”组织、美西方驻华使领馆、宗教团体可能以合作办学、联合科研、资助济困、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等名义对学校相关人员或组织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活动;师生社团组织开展活动或校外组织、单位以联谊交流、文体活动、资助赞助等名义通过高校师生社团组织可能开展涉意识形态活动;驻校的校外经营单位等机构组织举办的各类讲座、论坛、报告会、文化活动和展陈的宣传设施、宣传品、图书资料、出版物或播出的音像制品等设施物品,及其对外交流合作时,可能存在意识形态风险。

(五)重点利益诉求风险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是由于利益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发展的。当前,高校中的疫情防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干部人事、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文体活动、基础建设、资产后勤、招标采购、校园安全等管理服务中涉及师生利益或社会关注点的单一事件可能存在演变为关联事件、群体事件甚至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出现非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化的风险。

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全媒体视阈下,必须多管齐下,合力联动,聚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一)聚焦主体责任,做好工作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党管意识形态,其核心要义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6]。高校必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一是明确工作机制。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要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和“定人、定责、定措施”的要求压实责任、落实到人;要成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校院两级协同联动的工作联动机制;要形成二级单位定期研判机制,学校党委对存在的风险专项工作及时开展风险研判,通过自查和督查相结合,加强意识形态风险排查、研判、防范、化解、处置、上报和反思、总结工作。二是完善工作制度。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为依据,结合实际,制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分工负责制、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机制、意识形态工作巡查规定等具体办法,实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构建较为完备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三是夯实工作责任。要层层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宣传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巡察督查;要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二级单位年度考核体系,纳入干部选任流程,纳入纪律监督巡查督查范围,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一票否决”制;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对标对表分析研究,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政治学习,做深理论武装

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高校师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二是深化专题学习。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原原本本学、自觉主动学、集中研讨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宣讲交流学、笃信笃行学,将学、思、用结合起来,使学习有思想、有深度、有见地。三是强化专题学习。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三)聚焦思政工作,做优全员育人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实施保障,高校要结合实际制订完善分工落实方案,认真落实,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一是提升思政课程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成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探索将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课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学校细化方案,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属性,系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元耦合”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成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三是开展“三全育人”改革。要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健全“十大育人”体系,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强化师生的政治责任,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

(四)聚焦阵地建设,做细载体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战略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阵地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要深入推进。一是注重课堂教学。要制订并严格执行听课管理、教材选用管理、教材讲义和图书资料审查等相关办法,强化课堂教学纪律,規范课堂教学行为,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守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确保教师教学纪律和课堂意识形态安全。二是注重学术活动。要不断加强阵地管理,落实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机制,制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接受国(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办法,严格审批把关校外单位人员到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论坛、报告,建立台账,制订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实行“一人一审、一会一报、一事一档”制度,做到活动全程“主办单位有人听、承办单位有人盯、后续报道有人管”,严把政治关、导向关和内容关。三是注重舆论宣传。要制订并严格执行校园宣传设施、校内出版物、校园文化活动审批、标识牌管理、教室使用管理、对外宣传审批管理等办法,加强对宣传阵地的内容审批审查,加强宣传设施及其场所的日常巡逻巡查。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建好高校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坚持正确导向,围绕党的建设和事业改革发展,加强正面宣传,持续讲出好故事,发出好声音,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的主流立体舆论格局,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广大师生共识。

(五)聚焦网络工作,做强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实力的新象征、国家安全的新疆域、大国博弈的新战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上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高校而言,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重点,必须高度重视。一是不断深化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要成立高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学校和二级单位要签订《意识形态和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书》,深刻认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明确规范准则。根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校园网络媒体平台审批管理、校园网络新闻信息审核发布、网络评论员管理、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实施细则等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系列制度,规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等活动,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做强网络阵地。要做大做强学校网络正面宣传,加强新闻媒体融合,完善新媒体矩阵,提升网络引导水平,用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要深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大检查,强化服务器、各类应用系统等管理,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发布管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三审三校”信息审核发布流程,发挥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力量,建立网格化的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综合研判、联动反应和应对的应急处置机制,充分利用网络舆情预警监控系统,提高网络监控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管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要充分利用好高校主页、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平台,加强建设管理,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六)聚焦风险管控,做实防范化解

通过不同层面的系列举措,可有效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水平。尽管如此,依然需要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准备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要建立定期报告、实地调研、拓展联系的机制,结合实际,制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实施方案、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重点任务台账及责任清单,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研判防范化解工作。二是加强摸排防范。要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预判、排查和处置工作,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保卫战和阻击战,分门别类地对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进行认真排查、分析和研判,做好排查“零盲区”、问题“零容忍”、事故“零发生”,确保不出现意识形态责任事件。三是加强应急化解。要制订高校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突发事件舆情应急处置办法,将政治安全、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及时、准确、稳妥处置突发事件,避免非意识形态问题演化为意识形态事件。

全媒体视阈背景下,高校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时代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 张青,张波.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实践进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7):29-32.

[2] 文洁贤,张建华.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问题探析[J]. 岭南学刊,2021(04):90-94.

[3] 赵静. 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风险对策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2020(02):40-43.

[4] 郑敬斌,孙雅文.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与管控路径[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02):62-67.

[5] 徐国民,胡秋玲.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1):35-42.

[6] 黄蓉生,唐登然. 论高校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必然遵循[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1):14-20.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高校 高校思政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之我见青年时代(2019年33期)2019-12-24德国高校教师流动制度运行与借鉴学理论·下(2019年3期)2019-07-08浅谈理论学习型社团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7期)2018-10-20影响高校办公室秘书人员执行力的因素探析管理观察(2017年27期)2017-11-06新媒体在创新方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对策山东青年(2016年10期)2017-02-13美国对西藏的政策及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探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2017-01-05《美人鱼》:资本裹挟与意识形态输出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现代学徒制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6期)2016-07-05论广告“话语霸权”的形成机制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初探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4年6期)2014-07-25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风险防范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