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研究

谭冠晖 伍新龄 陈福北 凌燕英 张正文

【摘要】文章利用SPSS系统统计分析广西、海南、云南等10多个省(区)4 883位受助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情况与家庭居住地、学生及家长对奖助政策了解情况、生活费支出情况、资助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比例等显著相关(P<0.01),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指标参考,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9-0087-05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全國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3 285.29万人。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为20%—25%,其中8%—10%为特别困难学生,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专科)大学生,困难的比例更高。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2022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首次突破1 000万,达到惊人的1 076万。大学生尤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连续多年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民生大事。2018年5月我国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持续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资、支持,在新的时期亟须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标准。这个标准是对这些学生开展有效、精准帮扶,推动他们顺利就读、完成学业并有效就业的重要根据,也是增强他们带动家庭摆脱困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的动力。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的对象、时间、内容及方法

(一)调研对象

为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方法,我们对广西部分高职院校受资助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研,调研样本为4 883个,学生样本生源来自广西、内蒙古、海南、云南等10多个省(区),生源地域广泛,资助与认定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男女比例为1∶1.32,调研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调研各年级所占比例不同,大一年级学生占比为59.34%,大二年级学生占比为37.77%,大三年级学生占比为2.89%。不同年级学生的比例不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年高校都有一定的扩招,样本从整体上符合高职院校招生情况。

(二)调查时间

2021年3月至12月。

(三)调查内容

调查的内容有家庭居住地、是否了解自助相关政策、父母是否了解自助相关政策、是否已告知家长国家资助政策、了解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流程的程度、学校对资助信息的传达是否到位、是否了解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基本条件、有没有想过要获得奖学金、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在课余最喜欢从事的活动、个人经济困难解决程度、目前国家资助是否能改善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对本校的资助力度以及措施满意程度。

(四)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个别采访。

(五)数据处理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SPSS系统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指标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居住地分布

从调研情况看,农村生源在高职院校中占比较高,达85.39%,城镇生源在高职院校中占比仅为14.61%。农村生源是城镇生源的5.8倍,高校需要重点关注农村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他们精准认定,并提高靶向帮扶力度。

(二)受资助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布

调研的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63.7%,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占比35.22%,家庭条件好的占比1.08%。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建档立卡户/边缘户/低保户学生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例为22.3%。

(三)奖助政策了解情况分析

1.本人了解资助相关政策情况

了解资助相关政策的学生比例为90.24%,不了解资助相关政策的学生比例为9.76%。说明学校的资助宣传力度还不够,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资助工作的宣传方式,争取宣传资助政策覆盖面达到100%。学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父母了解自助相关政策情况

学生父母了解资助政策的比例为58.87%,不了解资助政策的比例为41.13%,说明在学生父母中的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尚需加大,大部分学生没有把相关的资助政策告知父母。学校可以跟当地资助办合作开展宣传活动,或者通过村委会进行宣传,对学生家长加强资助政策宣传,以使其取得资助,减轻家庭困难。

3.学生告知家长国家资助政策情况

75%的学生会将国家资助政策告知父母,但仍有24.75%的学生并未告知父母有关国家资助政策,导致父母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学校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不告知父母政策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学生要强,没有正确的心态,没有认清自尊心的实质,无视家庭困难,不愿意接受资助,那么学校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并对其进行主动帮扶。

4.学生对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流程了解程度

对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流程有一定了解的学生比例占90.35%,还有9.65%的学生对国家奖助学金完全不了解。学校需要进一步调研这部分不了解政策的原因,若是因为宣传不到位,则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和探索新的宣传模式,确保需要帮扶的人没有被遗漏;如果是需要帮扶但由于主观原因不愿意去了解的,则需要加大主动帮扶力度。

5.学校对资助信息的传达情况

94.78%的学生对学校资助信息有一定的了解,说明学校基本把资助相关信息传达到位;5.22%的学生对很多内容不清楚,学校要了解原因,若是主观原因,则需要调动学生了解信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若是客观传达因素,则需要加大学校资助的宣传力度。

6.学生对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基本条件了解程度

对奖助学金申请基本条件有一定了解的学生比例为93.57%,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了解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6.4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各类奖助学金申请的基本条件,学校和班级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争取让国家政策惠及每一名符合奖助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

7.学生对获得奖学金的期望程度

奖学金是对学生在学业上的一种肯定,是对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认可。想过要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例为93.04%,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上进心,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学校要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并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业上有进步。

(四)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分析

大学生每月生活支出整体呈现正态分布,每月生活支出700—800元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32.10%;每月生活支出1 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最低,为9.55%;每月生活支出费用在300—400元的学生为10.43%,学校需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了解,看是否有其他的生活来源,若没有,则需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主动帮扶。

(五)大学期间所获得的资助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比例

将可支配资金的90%—100%用于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学生的比例为13.89%,说明资助成了大学生的最主要生活来源,需要重点关注其家庭生活情况;如果是由于消费观念不合理,那么需要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引导教育;如果是由于家庭特别困难,那么需要主动帮扶。将可支配资金的30%以内用于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比例为34.21%,学校要重点了解这部分学生平时的饮食情况,是否是非常贫困导致资助用于家庭补贴。如果是则需要加强靶向帮扶力度,如果是由于有其他生活来源则需要了解资金来源情况,如果家庭不是真的贫困则要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要精准认定资助帮扶对象。

(六)资助对学生经济改善情况分析

学生接受资助之后,他们的经济困难情况一般来说都得到缓解,具体的改善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接受资助的学生中,认为没有解决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占23.40%,针对这些学生,学校要了解他们的消费观是否正确,他们接受的资助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如果他们将资助金用于过度消费、购买不当用品,那么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消费引导;如果是由于家庭经济压力过大,则需要认真调研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主动帮扶,加大帮扶对象的精准认定工作力度。对“说不上”的34.3%学生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如果资助金与他们生活需要的缺口相比比较大,那么就要适时增加资助;如果是主观认识问题,那么就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

表2为了解目前国家资助对改善困难学生生活状况的调查数据统计表。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在受助学生中,认为国家资助能够改善学生生活情况的比例为75.53%,不能满足学生生活状况的学生比例为7.61%,不清楚情况的比例为16.86%。学校要对认为资助不能改善困难学生生活情况的学生进行调研,扩大信息覆盖面,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经济情况,了解学生对资助的用途,有针对性地展开有效资助,主动帮扶。对“不清楚”的这部分学生,学校要深入了解其家庭是否真的贫困。如果是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他们建立目标,规划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真的贫困则需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做进一步确认,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做到精准认定,靶向帮扶。

三、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利用SPSS系统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13个对家庭经济情况有显著性影响因素(P<0.01),具体影响因素见表3。

根据表3因素做相关分析,详见表4。

表4表明,家庭经济情况与家庭居住地、本人是否了解自助相关政策、父母是否了解自助相关政策、是否已告知家长国家资助政策、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流程了解程度、学校对资助信息的传达是否到位、是否了解申请各类奖助学金的基本条件、有没有想过要获得奖学金、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最喜欢在课余从事的活动、你的经济困难解决程度、目前国家资助是否能改善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对本校的资助力度以及措施满意程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家庭经济情况与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是否已告知家长国家资助政策相关性较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和0.213,表明每月生活费支出越低,家庭经济情况越困难;倾向把资助政策告知家长,家庭经济越困难,反映贫困学生更关注资助相关政策。与所获得的资助用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比例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171,表明所获得的资助用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比例越高,家庭收入较低,反映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越高,此结果与恩格尔系数相吻合。

从SPSS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用本文指标认定的方法可行,可以为精准认定和靶向帮扶提供帮助。

四、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困难的原因分析

经过这次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认定材料不实、不全。极个别学生经不住利益诱惑,虚报申请材料,上报的家庭基本信息和经济情况不实。同时,由于对资助政策认识有偏差等原因,很多学生并未将遭受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欠债等家庭情况如实上报,造成材料认定失实。

二是对关键性材料缺乏实质有效的核实手段。在评议中,评议小组只能以学生本人的申请材料和同学的信息反馈作为认定依据,缺乏合法合规的考核手段,真实性和可信度有待考究。

三是有些学校的认定工作不够科学。学校对在国家资助相关数据库的学生比较容易定位,并进行主动帮扶,但对非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则难以界定,不易定位,缺乏科学的认定标准。因为认定结果和民主评议结果需要层层审议和公示,学生隐私存在泄露风险,所以有的学生不愿主动申请,这增加了精准认定的难度。

四是有些高校的认定工作缺乏客观性。调查发现,省(区)外生源的学生在每年9月认定工作期间未向学校提供个人是否为贫困户的相关信息,以至于12月份教育部贫困名单匹配的时候出现资助遗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学校对不在全国高校学生资助信息平台和本省(区)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困难认定缺乏客观性,尤其是对不在贫困数据库中的新生贫困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新生刚入学时,学校无法掌握其家庭经济情况;学生入学后,学校又无法从学生的生活消费中判断其家庭经济情况,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家庭的真实经济情况。因此,无法客观地认定学生的经济情况。当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认定困难:(1)教师直接与学生进行谈话和沟通时,由于彼此不熟悉,学生不太愿意详谈个人家庭经济情况;(2)民主评议时,班干、宿舍代表对申请人的情况一知半解,投票时带入个人情感;(3)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提交认定申请表,认为申请也没有多大作用。这些原因造成认定困难。

五是缺乏规范的量化指标以精准帮扶,靶向帮扶力度不够。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学校对非国家规定的7类贫困学生的精准认定缺乏可量化的指标,不能精准认定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不到靶向帮扶目的。学校对学生的帮扶需求了解程度不够,盲目帮扶,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目前绝大部分的帮扶都是经济层面的帮扶,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技能、就业、精神、心理等层面的帮扶。帮扶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要在经济上帮扶,而且要在精神层面上帮扶,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五、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对策与建议

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靶向资助,精准认定是前提和关键。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建议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认定措施:

一是科学制订量化指标。学校根据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是否已告知家长国家资助政策、资助用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比例、家庭居住地等指标制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量表,以便更加科学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为下一步的靶向帮扶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父母不了解资助政策的比例达41.13%,说明学校对学生家庭开展资助政策的宣传方面尚有欠缺,学校今后应积极通过家校联系、家庭走访、写给家长的一封信、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把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传达至每一个学生家庭。

三是端正學生的认知。从调查结果来看,发现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怕自尊心受损,出现无视家庭困难、不愿意接受资助的情况。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帮扶认知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符合帮扶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是国家精准帮扶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国策;接受资助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是自己在目前的条件下,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掌握知识、技术和本领,将来能更好地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一种正当的行为;以后在改变自己家庭生活的同时,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使社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帮扶循环。让学生意识到,今天你接受经济帮扶,明天你也能帮扶别人。这种帮扶不仅停留在经济上,还有知识、技术、服务等。要敢于接受帮扶,并以感恩的心对待政府,对待每一个帮助自己的人和组织。

总而言之,资助政策对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很大的帮扶作用,较好地解决或缓解了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但是精准帮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使帮扶和资助更加精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实施靶向帮扶的基础,相信只要各高校以生为本、积极探索贫困生的精准认定办法,国家的资助政策一定能够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应有的帮扶,帮助他们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柳俊.脱贫攻坚背景下高职院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策略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2]王萍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准认定研究[J].福建茶叶,2019(9).

[3]王亚洲.大数据下高校资助育人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贫初探[J].科技视界,2020(7).

[4]程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报,2019(1).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资助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与靶向帮扶途径研究”(2020ZJY11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谭冠晖,正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双创和就业指导、工业产业经济;伍新龄,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陈福北,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院党委宣传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凌燕英,副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院政务督导专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正文,副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新思路河南教育·高教(2019年2期)2019-04-04基于民办高校视角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模式探究时代青年·视点(2018年3期)2018-09-13关于搭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8年2期)2018-03-19当前高职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考试周刊(2018年2期)2018-01-06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8期)2017-10-19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研究教育界·下旬(2017年4期)2017-06-10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21期)2017-05-08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农民科技培训(2016年5期)2016-05-16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6期)2015-07-01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

推荐访问:精准 资助 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