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措施

何虹明

【摘  要】以“四有”教学模式为导向,阐释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深入融合的措施,目的是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质效,构建具有人文性、趣味性、高效化的阅读课堂。通过目标导向、教育观塑造、完善评价、深度反思,搭建多位一体的“导学”阵地,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师效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

【关键词】“四有”;信息技术;阅读教学;深度融合

一、有效的课堂管理,实现信息技术和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可分为28种变量,课堂管理效果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变量。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成效的课堂管理措施有以下两种:其一,通过时间管理、课内外阅读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借助信息技术将此类知识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其二,丰富的课堂管理技巧,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和阅读教学融合式的课堂。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开展的基本支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策略、最佳的投入状态、精细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结合阅读教学基本要求与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学生作为主体,对教学活动将达成的目标、结果与标准进行评定。教学目标需立足于教学的根本要求,坚持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相结合,如此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目标设计分为“三细”与“三维”,其中三细是教学活动的细化、细节与细致,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三维指的是具体、合理与确切,即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本质要求。通过分层、具体、可察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

(二)适宜的教学策略

1.营造阅读氛围

实现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逐步深化理解。教师通过创设和文本相似的阅读情境氛围,既是对素材的活化,也是学生自我理解与感知的拓展与升华。借助信息技术将阅读素材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构思融入语境,以此形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父亲、树林和鸟》的阅读教学,教师基于文章主题(父亲喜欢树林与歌唱的鸟),让学生结合文章主旨摘录与其相近的语句,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到有关内容。同时,教师可引入鸟儿欢叫与静谧的森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文章渲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深入理解语句。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体验过程中播放安静舒缓的音乐,为学生自主阅读营造氛围;在学生困惑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森林、鸟儿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森林之静与鸟儿鸣叫之美。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融合不可打破阅读教学的本质要求,应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弥补教学的不足,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保障。

2.情境展示

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将原本静态的文字转换成动态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脱离阅读教学文字的固态束缚,为学生展示富有动感的文章内容。情境展示就是让文章文字和语篇内容相结合,通过深入阅读与研读提升学生的元认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相应情境,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

例如,《牛肚子里旅行》的阅读教学,教师利用PPT向学生展示:牛肚子共有四个胃,其中三个胃的作用是存储食物,最后一个胃发挥消化的作用。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牛肚子的基本构造,以此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可让学生对牛的胃有更深的理解,可让其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揣摩。随后,教师从文章中摘录内容:“牛休息时,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学生通过文章内容对牛的命运表示担忧与同情。基于此,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头牛,你会怎么做呢?学生踊跃回答,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意见,如有的学生从逃生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最佳的投入状态,创设开放性话题

通过创设开放性话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学习。信息技术下的阅读教学,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多样与多层次的话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创设开放性话题可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开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外阅读教学,以“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胡萝卜先生会怎么做呢?设置开放性话题让学生根据书本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播放有关胡萝卜先生的视频,让学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与运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的方式,让组间成员在有图像轮廓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探讨。汇报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会定期刮胡子;有的同学认为会邀请学生帮助自己刮胡子;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会留长胡子,扮演圣诞老人。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创设开放性话题需具备趣味的特征。

(四)精细的教学过程

1.有效组织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融合,需建立在有效的课堂组织下。组织方式是一个宽泛的话题,教师需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物理环境、人文氛围、应用场景、心情和情境等。借助信息技术将阅读课堂营造成自由、和諧与高效的教学环境。常用的课堂组织方式包括问候法、停顿法、记录法、共读法、限时法、激励法、舒缓法(为学生留有思考时间)。

2.有效的教学行为

长久以来,借助微课、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多存在“喧宾夺主”之嫌,即技术的应用取代了教学本位,同时也忽视了学生本位,导致信息技术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方法》表示有效教学的关键是五种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多样化、任务导向化、引导投入、授课清晰、保证学习成功率。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根据文本理解难度合理划各章节的教学时间,同时将学生的预习程度、知识储备、理解形式作为重要考量,其中穿插信息技术,负责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化与系统化。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需保证有效讲授(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度)、有效提问(从学生认知出发,以提升学生元认知为目标)、有效倾听(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有效活动(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开展趣味性教学)。

三、有效的课堂评价,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激励学生、调整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成效的媒介与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包含及时性、主体性、激励性、多元性、公正性。此外,课堂评价既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活动单独的存在,需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建立多维评价标准、注重过程评价、找准评价主体。

例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举行“抽奖”活动,即通过电子白板设置多个“红包”,让表现优异的学生“抽奖”。相比常规的评价方式,随机的奖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

在提高课堂评价有效性的进程中教师亦可使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生阅读的有关信息,包括吐字发音、情感投入、流畅程度等,还需将学生阅读理解问题解析情况纳入阅读信息整合之列,利用信息技术规设数字模型,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多维度的自动化评价。相较于教师以往的评价形式,信息化阅读评价不受教师主观判断、个人喜好、执教经验等因素的干扰,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学生更能接受评价结果,并在解析该结果的同时调整阅读方法,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水平。数字化阅读评价的关键是多维评价模型的合理构建,因为学生需通过阅读提高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可将语感、阅读理解能力等设为学生阅读评价指标,使学生能发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短板,在此前提下改进阅读对策,达到评价促学的目的。教师在课上还可为生生互评提供机会,利用信息技术录下学生阅读的音频,并作为学生互评的依据,保障互评客观、公开且具有主体性,学生能在互评中反思,能发现个人阅读的薄弱环节,如音量较小、过于紧张等,这对学生自觉调整阅读学习计划给予支持,同时学生互评还可树立优秀标杆,凸显榜样的影响力,为学生一同提升阅读能力给予支持。

四、有效的教学反思,构建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教学反思包括自省与反馈两部分。首先,自省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回顾自己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有效的自省需指向学生发展、自身发展、教育改革与人际关系。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需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反思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正。然后,反馈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学活动提出的意见与看法。反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师需转变自身观念,将学生反馈作为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反馈包括教法反馈、错误指正、对话交流,这需要教师主动寻求学生意见,让其放下心理芥蒂。自省与反馈后,教师通过书写反思日记、教学随记、反思论文等形式,逐步优化信息技术下的阅读教学。

为在教学反思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构建长效阅读教学机制,教师可创建育人电子档案,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表现存储在档案中,包括回答问题的频率、阅读音频、互评内容等,确保教学反思有据可依,统筹利于教师反观阅读教学效果的各类信息,避免出现阅读教学反思脱离育人实际的消极现象,同时依托长效机制电子档案还可与教学方案设计、微课开发、能力评价模型升级等方面联系起来,高效利用学习信息,实现“反思促教” “反思促改”的阅读教学目标,继而使阅读教学机制更为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微课能满足学生阅读能力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基于分层教育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及教学反思结论开发微课,将群文阅读、趣味阅读、扩展阅读等设为微课开发主题,使数字资源聚合效率能有效提高。因为微课表现形式不受局限,所以教师可将电影台词、脱口秀表演、相声贯口、绘本、歌词、景区介绍性内容融入微课,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需要灵活育人,挖掘文本、视频、图片等内容的育人价值,有效解决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问题。依托长效机制教师不断反思自省,对阅读教学现况的分析更为全面与深入,这对微课内容增减及主题灵活创设给予支持,使微课始终满足阅读教学的现实需求,驱动教师灵活运用视频剪辑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达到通过教学反思助推阅读教学信息化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研究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措施,基于“四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小学阅读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媒介,教师需积极运用新的教法、新的理念、新的对策,以此提高阅读教学的质效。

【参考文献】

[1]王桂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教研版),2020(4):116.

[2]孫永康.“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群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科幻画报, 2020,301(11):229.

[3]刘芳.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

猜你喜欢 四有深度融合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2期)2022-04-08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年12期)2021-04-08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外宣媒体传播阵地建设研究与思考新媒体研究(2017年8期)2017-05-28扎根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好老师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1期)2017-03-15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成才之路(2017年6期)2017-02-25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模式与路径选择考试周刊(2016年18期)2016-04-14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阅读教学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