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语言景观建设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

王腾 景治强

摘要: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与语言景观发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潜意识、偶发性语言习得。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设置的校園语言景观都发挥着自己特定的功能。校园语言景观为大学生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展现了丰富、真实的语言生活;
促成了潜意识、偶发性语言习得的发生;
提供了多模态语言学习环境;
营造了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将显性语言教育和隐性语言习得相结合;
规范语言景观;
塑造校园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调动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动性。

关键词:语言景观 语言习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一、引言

语言被看作是一种符号,在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的标牌,这些标牌上的书面文字构成了独特的符号意义系统——语言景观。随着对语言景观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将其视之为二语习得者的一个重要语言输入来源,认为学习者与语言景观的互动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 1 ]。就此问题,国内学者尚国文(2017)从偶发性学习、语言意识、语言能力等方面探讨语言景观对二语教学的意义[ 2 ]。本文针对校园语言环境和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二、校园语言景观的分类及功能

目前,相关研究将语言景观基本分为两大类: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并且认为语言景观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 3 ]。在校园中,学校行政部门是校园语言环境建设的主体,校园内各个教学楼、行政楼、体育馆、食堂等重要公共场所的命名类标牌,以及在这些公共空间领域内的指示类标牌,都由学校统一命名建设,这类标牌和语言景观可以看作为一级官方标牌。如不同功能楼的标牌: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
不同教学单位的标牌:人文与传播学院、航空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不同活动场所的标牌;
体育馆、篮球场、餐厅;
具体空间场所的标牌:门牌号、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这一类标牌为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对校园场所各类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对不同的教学单位、教学场所、活动场所进行区分标识,体现了标牌的信息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设置的校训,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标语,和校风学风相关的名言警句。以及各个教学楼除了功能性的命名之外还有雅称,如励志楼、博学楼、知行楼。以上的标牌主要体现了象征功能,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体现学校办学风格和办学目标。各个系院、部门等分别根据各自系院特色、部门职能,进行二级官方语言景观建设。这一类语言景观包括了对各自系院的介绍,各类工作的规章制度,对各类教学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做出的各类宣传,对相关事件的通报和公告。

除了上述官方的标牌之外,还有很多的私人标牌和私人语言景观。校园内商户的店铺名、广告,食堂内各档口的名称和食谱,此类标牌的信息功能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表明自己的经营范围,以便获得更好的商业效益。还有各类学生社团的展板及学生私人的广告,也是校园语言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类展板介于官方和私人标牌之间,内容既要符合校园管理的相关规定,又凸显了学生自身的一些想法和诉求,形制上不如官方标牌正式,花样繁多,彰显个性。其信息功能主要是吸引学生关注,宣传团体的相关活动。这类私人标牌的象征功能更多的是表达商业价值和团体或个人价值。

三、校园语言景观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关系

1.语言景观展现丰富、真实语言生活。由于学生生源的问题,学生来自不同地区,部分学生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山区、牧区。乡村语言景观和城市语言景观相对比,较为单一。而校园内和校园外丰富多彩的城市语言景观和校园语言景观,它所包含的内容和主题非常丰富。教学楼是校园中的最主要的语言景观展现的场所,除此之外校园中还有校医院、运动馆、各类运动场、食堂、商店和各类社团,各类场所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景观。这类语言景观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进行学习、购物、看病、运动、交友、娱乐等多种活动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周边的语言景观发生着符号互动。因此校园语言景观能够为大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提供潜在而真实的生活化的语料。

2.语言景观促成潜意识、偶发性语言学习。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中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单位的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去运用语言,从而获得语用能力。语言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课本中的语言知识,往往和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有一定的差距。在校园中,不论是在教学楼还是在生活区,随处可见的语言景观,成为了学生偶发性学习的潜在学习资源[4]。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看校园中标牌、通知、公告,学生并不会意识到学习过程的发生。这些语言景观在学生进行活动的同时无意识地参与了学生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活动。人类的认知活动本是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的统一,然而传统的教学和学习理论只重视有意识的学习过程,而忽视无需消耗认知资源的高效的无意识的习得过程[5]。真实生活环境中的语言景观往往伴随着潜意识、偶发性的语言习得。

3.语言景观提供多模态语言学习环境。校园中的语言景观是通过多模态的表征形式进行塑造与创造的。语言景观并不只是通过文字进行意义表征的,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图像、声音、色彩等多种符号,共同汇聚,组合互动,传达出一定的深层意义。校园内各种滚动播出的电子屏,各个系院、社团在人流密集处所摆放的彩色的带有各类图案的宣传海报或板报,都是一种多模态的语言景观。此类语言景观多为临时置放,随着时间节点会展示出不同的主题。包括对社团活动的介绍;
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中华传统节日的介绍;
还包括反诈骗宣传、消防宣传、健康知识宣传等各类不同主题的内容。这些海报展板以其丰富多彩的图画、生动的卡通形象、绚丽的颜色、以及不同变换的字体,吸引了校园内众多学生驻足观看,拍照。为大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多模态语言学习环境。

4.语言景观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拍照搜集语料,我们发现校园中的文化类语言景观有以下几类。比如,弘扬“中国梦”、主旋律的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标语、公民道德规范类标语,号召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理想、有担当、有道德的新时代青年;
宣传党和国家语言政策类标语:“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等标语号召广大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五个认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类标语:楼道、走廊、餐厅里悬挂的各类古诗词,名言警句,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校园文化语言景观善于借用各种书法字体,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的使用,展现了汉字独有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四、建设良好语言环境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1.將显性语言教育和隐性语言习得相结合。校园语言景观作为一种隐性的语言教学资源,以书面语的形态呈现,无意识地观看语言景观能够加深学习者对于汉字字形的印象;
语言景观是存在于特定场所内的,它自然聚集形成了一个真实的、互动的语义场,利于语言学习者积累扩充相关场景下的词汇量;
语言景观中的提示类倡议类语言标牌,大量使用祈使句,可以很好地与相关句型句式教学相结合。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积极的开发和利用这些隐藏在语言景观中的隐性语言资源。将语言环境中语言景观的建设和课堂内的语言教学相结合相补充,积极开发建设校园语言景观,促使隐性的生活中的语言习得“教学化”,将语言景观有意识的融入到课堂中,促使课堂语言教学“生活化”。从而使得隐性教育资源与显性教育资源相互配合,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2.注意校园语言景观建设规范化问题。校园中的语言景观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它出现在学生参加的各种校园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张贴的宣传类的标语,还是学生自制的海报,亦或是是各类商家、社团发放的宣传单,都具有临时性、分散性、任意性、多模态化的特点。受语言景观设置者自身语言文字水平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如错字,错误的表达,甚至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话语。这会对学生的潜意识、偶发性习得带来负面影响。在校园语言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发挥监督的职责,确保文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3.借助语言景观塑造校园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利用语言景观可以进行校风班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设置张贴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标语、标牌,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书法、中国画等内容构建浸润中华文化的隐形语言景观[6]。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感受语言文字魅力,体验中华文化。

4.调动学生语言学习主动性,提高语言使用规范意识。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未能很好的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属于被动接受教育的一方。而在现实语言环境中学生是在随机性、经常性、主动性的情况下,在完成其他社会性活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和语言标牌发生了互动,观察理解自己所看到的语言景观,完成社会活动。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的语言习得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语言景观中不规范的使用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提高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

五、结语

校园语言景观存于校园内的各个学习、生活场景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与学生发生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潜意识、偶发性的语言习得。合理地开发利用、规范建设语言景观,与课堂语言教学相结合,利于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姚晓芳.语言景观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8(4):101-115.

[2]尚国文.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从资源到工具[J].语言战略研究,2017,(2):11-19.

[3]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4,3(2):214-223.

[4]陈睿.论语言景观研究热点的多维取向[J].江淮论坛,2021,6:187-192.

[5]周红云.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6(2):10-12.

[6]周晓春.教育场域语言景观多维透视与思考[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136-144.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 模因论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人物画报(2021年3期)2021-01-06论语言环境对外语习得的影响西部学刊(2020年15期)2020-10-21国内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综述文教资料(2019年13期)2019-07-10汉语国际教育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8期)2018-09-02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功能分析考试周刊(2018年14期)2018-01-19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44期)2018-01-02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探析青年文学家(2017年18期)2017-07-10试论日语低年级阶段的语言教学与习得方法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5期)2017-06-13广东籍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迁移现象分析教师·中(2016年8期)2016-10-25教师话语的互动性与语言习得学理论·下(2012年7期)2012-08-09

推荐访问:语言文字 景观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