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合唱歌曲《春游》的艺术价值

黄毓茜 许冰

2022年,李叔同先生逝世80周年,其代表作《春游》作为第一首由中国人自己作词作曲的三部合唱曲,开创了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写作的先河,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同时,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即向当时的学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传递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以及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具有启蒙意义。

音乐审美教育,是借助音乐手段开展的美育活动,是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下接受美的欣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实现内心对美的追求、完成审美品格的建立。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则是审美品格建立的第一步。

审美意识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分清精华与糟粕,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其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审美意识的启蒙对于青少年正确审美意识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李叔同创作的合唱歌曲《春游》融入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识,除了歌词中蕴含的中国意境美外,其还在歌曲中运用了西方创作技法,使用了自然大调式,加强旋律对比色彩,遵循古典和声进行原则。这样的旋律不仅给学生传递了一种音乐听感,即通过听觉建立审美感知,还通过在课堂的教唱和学唱让学生发现和体会音乐之美。从自律论的角度来说,其从音乐本体出发,通过歌曲结构、和声配置等方面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埋下审美意识的种子。从他律论的角度来说,其歌曲中描绘的“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的恬静景象,带着某种對未来生活的美妙愿景,更能引起当时身处战乱的学生们的憧憬,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美好向往。与此同时,这种具有审美意境的古典诗词也为学生提供了审美方向,该歌词融合了中国传统古诗词与白话文的特点,这样一种“新旧”结合,使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理解词中之意,也为学生提供了充满艺术美的审美对象,引起学生相应的审美感受,并且还以语言为媒介勾起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这样一种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洋的创作手法也开拓了当时学生的审美视野,并为其审美意识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春游》一曲对青少年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启蒙意义。

听是音乐审美活动的基础,也是音乐审美活动的核心,歌曲中的旋律、和声、织体等乐音的物理结构,都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审美信息。自从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后,越来越多的人展开对于音乐教育以及美育的讨论,音乐的美育功能也被人们广泛地承认。[1]《春游》通过感知、体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旋律上直接刺激着学生的听觉感官,最终产生审美的愉悦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春游》一曲作为合唱作品是当时西方流行的歌曲形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更有优势。直至今日,审美意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依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没有审美意识,那么歌曲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串伴有音符的文字。因此,在现如今的音乐教育中该歌曲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仍具有一定意义。

《春游》是我国第一首使用五线谱代替工尺谱的三部合唱曲,其歌词中以画家视角,描绘了一幅人们在西湖春游踏青的美好画面,但研究者们对该歌曲描绘视角有着不同看法,譬如有学者曾认为李叔同在歌曲中将视野聚焦于女性,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这两句歌词,该歌词中使用的“春风、薄纱与春人”等词语,以及李叔同诗句中细腻委婉的描写手法,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女性温婉柔和的形象。从这一视角出发,在这样一首由中国人原创的歌曲中突出强调女性魅力,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实属难能可贵。从这一角度来看,该歌曲具有尊重女性和认同女性社会地位的意义,因此也变相地传递着一种呼吁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正确的价值观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价值观是青少年的引路人,也是指路的明灯,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十分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歌曲《春游》的学习对当时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学生来说无异于一个黑暗中的灯塔,能够引发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感悟出生命的真谛。目前,该歌曲收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本和高等音乐教育《合唱》教材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春游》一曲不仅对当时的学生有教育意义,对当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有促进作用,对如今的学校音乐教育更有着积极作用。

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大量的西方音乐涌入中国,一方面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种冲击也为学堂乐歌的孕育提供了沃土,以沈心工、李叔同的作品为代表的学堂乐歌应运而生。其中,李叔同的新学堂乐歌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弘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国民道德和促进社会健全为目的。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这一理念,在其创作的合唱歌曲《春游》中也有所体现。

《春游》虽然在曲式结构、调式运用以及和声编配上运用了西方创作技法,但在歌词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七言格律的魅力:“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如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歌词整体清新淡雅,其中采用的“春风”“莺啼”等词语,都属于传统古诗中较常见的意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古典美学的特质,并且,在歌词创作中李叔同还非常看重音韵的处理,其大部分歌词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的押韵方式,在词曲上也将旋律和声调进行了精心的结合。另外,在歌词创作中采用的“2+2+3”的句式也常常出现于我国民间诗歌和古诗词中。同时,其歌词中既有七言律诗的特点又保留口语化的特点,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古诗词与白话文相结合。这种对于传统文体的念念不忘,不仅雅俗共赏,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更重要的是,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意象的描写和刻画,使得该歌曲不仅体现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音乐创作观,还体现了融合西方文化的音乐教育观,这种“中西结合”创作方式的出现也为当时受到大量西方文化冲击的作曲家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不停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虽然对于我国当时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一定的作用,却也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而该歌曲的出现对于处在新旧交替的中国来说,不仅向当时的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直至今日,学者们仍在探索如何将西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行融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该歌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合唱歌曲《春游》将古代韵文和现代白话文进行结合,将西洋创作技法和具有中国传统意象的歌词相结合,其实质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该歌曲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当时学生审美意识的启蒙,对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本文通过对其合唱歌曲《春游》的回顾与分析,发现该歌曲不仅对于当时的学生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对于当今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如今多元文化一体化的格局下,学生们更应该建立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根植于我们内心强大的文化基因,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世界难题的钥匙。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都应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葛殊桉、阳军:《论音乐的美育功能》,《音乐生活》2021年第8期,第47-49页。

[2]姜凯、牛艺添:《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音乐审美》,《音乐生活》2021年第12期,第80-83页。

黄毓茜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许 冰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春游价值观意识 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1年11期)2021-11-20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3期)2021-05-14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疯狂英语·读写版(2019年5期)2019-09-10价值观(二)新少年(2018年12期)2018-12-29价值观(一)新少年(2018年11期)2018-11-19知名企业的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6年6期)2016-05-14消防意识故事作文·低年级(2016年3期)2016-04-08春游小猕猴学习画刊(2015年4期)2015-05-05我们来春游小朋友·快乐手工(2009年4期)2009-04-28

推荐访问:春游 合唱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