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奇妙游》对文化记忆的浪漫想象与当代重构

张兵娟 李涵

【摘要】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中被标签化为“中国情人节”。《七夕奇妙游》利用视听符号,全面激活七夕节,并由古人七夕的星空仰望、閨阁祈愿、男女之爱、生之向往等节日价值衍生出航天巡游、女性逐梦、中国浪漫、家国力量等当代价值,在传承基础上重构了七夕节日的文化内涵。《七夕奇妙游》通过传统的文化价值、个体价值和黏合群体的社会价值实现了节日文化记忆在当代的价值延伸,强化了文化记忆在道德引导和文化自觉方面的作用,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七夕奇妙游;文化记忆;内涵重构;创新转化

《节日奇妙游》是202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系列节目。在该系列节目中,《七夕奇妙游》最受好评,其通过演绎航天员唐小天的穿越故事,串联起《龙门金刚》《给女孩》《爱》《破阵乐》《为自己鼓掌》《夜空中最亮的星》六个节目,将观众从当代宇宙带回唐代的七夕星空。就主题而言,《七夕奇妙游》冲破了以往七夕晚会狭义的爱情话题框架,全面展现了七夕节作为崇星敬月的自然节、乞巧乞美的女性节、以“七”为盛的宗教节等节日内涵,将节目主题延展至探索星空、追求梦想、珍爱生命等价值内涵;就叙事视角而言,节目一改宏大叙事模式,将内容主体聚焦传统七夕节日中的个体活动和节日民俗;就呈现形式而言,节目摒弃传统晚会的演播模式,采用录制+特效的制作模式,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相结合,用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此外,节目还以创新的表现形式将古人的星空仰望与当代的航天科技连接,将古人对生命的珍重与时下河南水灾的受难者串联,将中华大地对同一片星空的仰望转换为当下各民族的守望相助,彰显了电视媒介在重构文化记忆当代价值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探讨《七夕奇妙游》在唤醒文化记忆、重塑节日内涵、促使价值延伸、创新当代转化方面的有益经验。

一、符号活化:唤醒文化记忆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用以标记重要时间节点的标志,更是民众在感知时间维度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文化与社会秩序,节日文化记忆正如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夫妇所言,是“关于一个社会的全部知识的总概念,这些知识驾驭着人们的行为和体验,并需要一代一代人反复了解和熟练掌握它们”[1]。节日文化记忆蕴藏着先民们的个体经验和生活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识别中国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符号。

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是七夕节广为人知的文化内涵。《七夕奇妙游》延续了爱情含义在七夕节日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字幕、音乐等符号的展现激活人们的文化记忆。《七夕奇妙游》不设主持人,采用了更加能够融入电视媒介传播方式的旁白和字幕等语言符号展现爱情元素。在《给女孩》节目中,字幕出现多句描写七夕的诗句,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开场音乐选择了改编版的黄梅戏《天仙配》。节目《爱》分别展现昆曲《牡丹亭》、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豫剧《白蛇传》,通过带有明显主题色彩的声音符号激活受众关于七夕节日的爱情记忆,以多样的艺术性和传播手段实现与受众的情感交流。除了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外,七夕节还反映了古代先民对星空、月亮、宇宙的憧憬与探索,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七夕奇妙游》利用视听符号从多个角度激活了古人仰望星空的浪漫想象。在《龙门金刚》中,节目以洛阳龙门石窟为背景,提取佛教中的“飞天”形象,用舞蹈将二者结合,既突出了龙门石窟在佛教和石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又能借由“飞天”表达七夕节日文化记忆中对“天”的向往。在《夜空中最亮的星》中,节目以一颗流星串联起中国多个著名的观星胜地:登封观星台、北京万里长城、安徽宏村古村落、江西三清山、湖北九宫山、甘肃鸣沙山等,并配以我国历史上对星空宇宙做出探索的代表人物的画像,如万户、李淳风、沈括、僧一行、张衡等,表达出在七夕节日的文化记忆中对星月向往的主题。

七夕节的宗教含义在当代传承中多被忽视。七月七日原是岁时性的节日,与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对“七”的崇拜有关。其主要含义为:月亮每七八天发生一次转折性变化,一七上弦、二七月望、三七下弦、四七将晦,因此七日、十四日、二十一日、二十八日将一月四分,展现了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生死循环。《周易·复》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七月初七”更是有长生再长生的美意,寄托了华夏民族对生命的渴望与珍重。《七夕奇妙游》在节目中将古人对生命的珍重和对旺盛生命力的向往充分展现了出来,激活了或已被当代人们遗忘的节日文化记忆。开场字幕“中华文明,黄河文化,在一次又一次的曲折磨难、一场又一场的悲欢离合中,丰厚传承,发扬光大”,映照河南刚刚经历的水灾,以及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苦难,并指明磨难和悲欢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终会以不屈的生命力不断向前。《龙门金刚》节目中用金刚的形象象征对苦难的怒喝和对生命的守护。在节目《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末尾,唐小妹喊出“你们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哦”,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呼喊,既照应七夕相聚的节日主题,也是对在“7·20”河南水灾中失去亲人的追思,凸显时代主题,古今结合,升华了七夕团聚的节日记忆。

二、古今对话:重塑节日内涵

在扬·阿斯曼夫妇看来,过去是不确定的,文化不仅仅是记忆延续的体现,更是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重构的结果。人们在文化中生长,同时也与文化互动,以文化人,由人塑文,促成了文化记忆的不断重构与发展。因此,文化记忆的本质在于其可塑性和可构性。[2]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转化不仅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激活,更应当促使其与当代对接,在当下依然能够发挥文化记忆对个体和民族的精神作用。

文化记忆的重构离不开媒介的作用。电视媒介以其视听兼备、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优势成为文化记忆重现与传播的载体。文化记忆不仅借助具体可感的符号对记忆内容、事实、数据等进行建构和再现,更以民族历史和文化史实为脉络,将历史与当下紧密结合,以影像为蓝本,通过模糊个体记忆的边界,创造属于集体的文化认同,并最终将文化记忆延伸出去,为“明天”留下“今天”的痕迹,[3]继承并重构民众对于某一集体文化的价值认知和当代情感,在这种文化记忆的传承和重构中,生活在各种文化冲击和文化刺激中的大众得以不断形成身份认同,并培植立足当下的民族情感。[4]

《七夕奇妙游》展现出了传统七夕文化记忆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节日的价值根源在于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和哲学思维,七夕节日文化同样渗透着先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文化觀,主要体现为在天人合一信仰下对宇宙的敬仰和向往。《七夕奇妙游》用包括观星台、星宿图等景象及沈括、郭守敬、宋应星、僧一行等人物在内的大量篇幅,激活七夕节日关于星空向往的文化记忆,更将之与当代的航天文化结合,通过展现载人航天“神州”、空间站“天宫”、探月工程“嫦娥”、中继卫星“鹊桥”等航天场景,将古老的天空向往照应当下的航天成就,串联起同一片璀璨银河中不同时代的故事,实现古今对话,传达出中华民族勇于探索、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爱》作为《七夕奇妙游》中唯一以爱情为主题的节目,选择了中华民族普遍熟悉并认同的三对爱侣:杜丽娘与柳梦梅、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作为展现爱情意向的代表,通过昆曲、越剧、豫剧等戏曲形式与西洋配乐的结合,展现他们的爱情故事,并配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等字幕,再现了从相遇到相恋,从相思到相知的恋爱过程。这种对多种声音符号的综合运用和穿越时空的“爱情剪辑”,描绘出超越案例本身的共有经验和集体情感,用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演绎中国式爱情,传达中国传统爱情观,充满了中国式浪漫。

古人在七夕有拜月祈盛、追思逝者的习俗,并由此衍生出七夕节日文化中追求勃勃生机的愿景。《七夕奇妙游》以家国视野的宏大视角,将古人关于生命希冀的节日记忆升华为中华大地上人们共同的生之向往,以及坚韧不拔、守望相助的中国生命力。在《破阵乐》中,节目通过展现与安宁美好截然相对的边关苍凉,将主题由爱情、个体延伸至家国情怀,用强烈的对比表现“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主题,更在“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万人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等字幕中展现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决心、不畏艰难的勇气、不可战胜的信念,是对历经种种洗礼却依然坚韧顽强屹立不倒的河南精神、中国精神的时代再现。

总之,《七夕奇妙游》在利用符号全面激活七夕文化记忆的同时,充分结合当下,赋予七夕节日文化以时代价值,大体可概括为:古人对浪漫星空的向往促使我们砥砺探索,开启今天对浩瀚宇宙的征程;古人雕刻石窟、金刚,祈求坚不可摧、百毒不侵、至刚无敌、万古流传,转化为历经种种洗礼却依然坚韧顽强屹立不倒的河南精神、中国精神;古人为自己许下心灵手巧、家庭美满的美好愿望,成为当下女性解放自我、追逐梦想的最大底气;古人“坐看牵牛织女星”对同一片星空的仰望,转化为当下对同一片土地的坚守,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三、立足当下:促进价值延伸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应当包括重新认识传统和历史文化,以及更新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两方面,[5]因此,《七夕奇妙游》的传播不应以传统节日的符号传达和内涵建构为终点,而要向着延伸文化记忆的当代价值、延续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的目标努力,在当代移风易俗、成风化人的道德引导和树立文化自觉方面发挥作用。

近年来,七夕节日文化呈现出唯爱情倾向,窄化了七夕节日文化记忆的丰富性,磨灭了节日文化的内涵价值,使得这一底蕴深厚的传统节日落入消费主义、西方主义的陷阱中。《七夕奇妙游》摒弃传统节目模式,抛开流量人气和娱乐资本的束缚,通过对七夕节日文化记忆的全面挖掘和展示,以当代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技术手段,重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传递主流价值观,承担起社会转型时期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建设的重任。

《七夕奇妙游》充分融合传统与现代,重塑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娱乐至死”的信息时代,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记忆被各种力量扭曲、磨灭,或彻底消失、或面目全非、或片面保留,导致了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失落。《七夕奇妙游》没有强大的娱乐资本和流量支撑,但它牢牢抓住了传统文化这根常春藤,通过对语言文学经典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符号的展现与塑造,让传统节日文化记忆“活”了起来,真正成为塑造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力量。

四、成风化人:创新当代转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归根结底,要与当下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并为之服务,应重视人的核心地位,要让节日文化记忆成为围绕人的鲜活记忆,通过关注“古代人”的个体经验和故事,激活并重构其价值内涵,培养“现代人”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七夕奇妙游》摒弃了传统节日晚会大而全的恢宏效果,转而关注“人”的故事。这种微观叙事不仅没有消解掉宏大主题,反而突出了文化记忆的鲜活性、真实性。它不是写入古籍被束之高阁的符号和传说,更不是“居庙堂之高”无可触及的形上意识,而是由每个个体真实的生命体验构成的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可以被当代人感知和传承的祖先的财富。

《七夕奇妙游》没有慷慨激昂的说教,也不以“回归传统”的形式主义为目的,而是利用节目细节润化着观众对文化记忆的感知,着眼文化记忆的当代转化和现实效果。它深挖传统七夕节日的文化记忆,从唐小天的穿越故事这一小切口和个人体验出发,在激活传统节日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受众的观感和情感,重新激活完整全面的七夕文化记忆,并打破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对七夕节日文化加以时代升华,构建新的文化记忆和价值内涵,实现了通过讲好小家故事传达国家故事的传播效果。《七夕奇妙游》正是以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文化记忆铺陈在受众面前,让穿越时空的中华文化在当代创新中继续发挥化民成俗的社会功能。

五、结语

文化记忆对于塑造集体认同,凝聚民族共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向前,电视媒介对于激活文化记忆、重构时代价值、塑造身份认同、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应当发挥媒介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使其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也应当使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渠道。《七夕奇妙游》是电视媒介在重构文化记忆方面的有益尝试,也希望一期好的节目能够引发思考,助益传统文化当代创新的有机发展。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16BXW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回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2]冯亚琳.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8.

[3]张潇.王硇村:乡村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4]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M]//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5.

[5]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J].文化研究,2007(1).

(张兵娟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涵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博士生)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 蒙古族祭火仪式与文化记忆的变迁今古文创(2022年6期)2022-02-25数字媒介视域下的文化记忆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6-15国庆彩车中的文化设计实践研究设计(2021年11期)2021-06-15“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对文化共同体的影像建构传媒(2020年7期)2020-11-30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之路华文文学(2020年6期)2020-11-14基于“文化记忆”视角下的文创产品设计探讨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1期)2020-03-02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对传统节日的媒介重构银幕内外(2020年8期)2020-01-06赌博作为维多利亚澳大利亚的文化记忆戏剧之家(2019年6期)2019-03-28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传播与文化认同建构新闻爱好者(2019年1期)2019-03-18浅谈博物馆与塑造文化记忆的关系艺术科技(2019年22期)2019-01-19

推荐访问:重构 奇妙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