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观表现的儿童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传统的线描写生主要存在以装饰风格或客观再现代替主观表现的问题,学生画得呆板或雷同,缺乏思维理解和个性表现。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从主观表现的写生入手,实践并总结了静物预设,为主观表现创设条件;多图分析,为主观表现提供途径;自由构图,为主观表现提供空间等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形成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具有学科特点的观察表现技巧。

【关键词】主观表现;线描写生;玉米写生

【作者简介】叶霞光,一级教师。

美术是通过对视觉形象的塑造来传递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的,线描写生作为重要的造型方法,对美术这一功能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儿童线描写生教学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以装饰风格代替主观表现。教师以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学生绘画时,只要将这些纹样默画并填充到形象中即可。二是用客观再现代替主观表现。教师教给学生诸如大小、比例、质感、光感等类似素描的写生方法,学生用这些方法画得和对象相似,最后呈现的作品千篇一律。以上两种方式都只注重结果的呈现,忽视了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对客观对象的理解和主观感受,学生画得呆板或雷同,表达自我和表现个性也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主观表现的写生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客观对象,让学生在主观感受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主观表现写生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客观对象,感知其形体、特征、空间等,强化内心体验,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描绘对象,按照形式美的要求组织构图,形成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特征的表现结果。因此,主观表现写生呈现的作品既不是照搬和照抄眼前的客观对象,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输出的特征。从世界现代艺术发展史来看,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师如凡·高、畢加索、霍克尼等人就是在观察、分析、理解客观对象的基础上,用主观思维建构美术要素,创造了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个性化的图式中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认知。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艺术家的主观表现式写生,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美术拓展课“玉米写生”的教学实践,阐释基于主观表现线描写生的教学策略。

一、静物预设,为主观表现创设条件

受传统素描教学的影响,教师在组织线描写生时,通常会很随意地给学生安排一堆静物。由于教师没有考虑选择的静物是否适合用线条来表现,因此学生在面对这些静物时,往往无从下手。线条是线描画主要的造型语言,学生在线描写生前需要摆放好富有线感的静物,这样主观表现的观察、分析、表现等才能有序展开。

(一)寻找线感静物

线感指的是表面上有线条纹理或因结构复杂而形成具有疏密、明暗变化等具有形式美感的组合[1]。教师在选择静物时需要考虑线感,避免选择光滑、单调的静物。比如,毛线衣比皮衣有线感,紫甘蓝比大白菜更容易入画等。初学线描的学生可以选择玉米作为写生对象。玉米苞叶的表面有明显的条纹,方便学生找到线条。玉米粒高低、曲直不同的边缘线以及每列玉米粒之间因为光线无法照到而形成了曲折的暗影线,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梳理对节奏、韵律、明暗等的感受。玉米须是典型的线态结构,线条清晰可辨,有利于学生理解并表现长短、疏密等不同的线条美感。

除了选择线感明显的静物,教师也可以利用物与物之间对比的方式营造线感,如画光滑的皮衣时,可以将皮衣放置在藤条编织而成的椅子上;写生石膏像时,可以将台灯和有条纹的衬衣、叶脉明显的植物组合在一起……这样整体上会形成疏密、繁简、刚柔等的对比和黑白灰的节奏。

(二)创设“形式”静物

在开展玉米写生之前,笔者分析研究了很多小学生线描写生玉米的作品,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玉米画得太小,整个画面空荡荡的,显得很单薄;或者玉米画得太大,画面太满、太挤,给人窒息的感觉。二是横竖构图的画面呆板,不生动。学生要么将玉米横着画在画纸中间,玉米和画纸上下边线平行;要么将玉米竖着画,玉米垂直于画纸上下边线。三是将玉米画得太偏,玉米集中在画纸的一角,画面失去了平衡。学生构图时出现大小、方向、位置等偏差问题,本质上是没有理解表现内容和画面之间的形式关系。要将这些知识直接讲授给低中段小学生,显然是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一些辅助性的方法,不断渗透形式构图知识。为此,笔者在玉米的下面垫一张白纸,纸张大小等同于学生写生用的画纸。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直观感知玉米在画面中的明暗对比;二是呈现玉米与画面之间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感受均衡的形式感。在摆放玉米时,笔者将玉米相对画纸呈一定的倾斜度摆放,避免与画纸边缘线垂直或平行,克服呆板,让学生直观感受方向、位置改变带来的形式美感。通过这样的可视化手段,教师不需要过多语言的解说,学生就能理解玉米和画纸之间的形式关系。

当然,针对不同的静物,可以有不同的摆放形式。比如,在进行藕的写生时,可以不用将藕清洗干净,直接将藕带泥一起写生。这样,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黑白灰的变化以及细腻与粗糙的对比。又如,对一株植物进行写生时,可以将多余的枝叶做适当修剪,人为地将枝叶处理得疏密、聚散得当,让学生明白写生时需要将多余的枝叶进行主观处理才可以入画(如图1至图3)。再如,写生紫甘蓝或包心菜时,可以将其从中间切开,引导学生从非常规的角度观察和表现,呈现别样的视觉效果(如图4、图5)。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创设“形式”静物,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形式美感教育,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感受、观察和发现。同时,整个过程教师无须过多说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多图分析,为主观表现提供途径

经过多年的写生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玉米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教师在组织学生写生玉米时,都会选取本地的或者市场上容易买到的玉米作为写生对象。如此一来,学生对玉米的认识就带有很强的地域限制,不利于学生对玉米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样的静物预设,只是满足了学生对某一种玉米的外形特征、纹理、质感等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不能使学生形成对玉米整体的认知,反而会让学生误以为所有的玉米都和自己写生的玉米一样。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笔者利用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主观感知不同品种、不同形态和色泽的玉米,使学生形成对玉米的整体认知。

(一)实物对比,发现共性

在教学时,笔者拿着一根玉米问学生:“你们认识它吗?请说一说它的外形和表面有哪些特征?”所有学生都知道这是玉米,并且大部分学生能描述玉米的外形、表面纹理、色泽、质地等。由此看出,学生对玉米并不陌生。教师接着问:“谁家里种过玉米或自己种过玉米吗?”只有少数学生回答见爷爷奶奶种过玉米,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生长在地里的玉米,更不了解它的品种类型及特征。这时,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实物尤为重要。教师带领学生到达种了几种不同品种的玉米及其他庄稼的地里,但教师没有告诉学生哪些是玉米,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虽然不同品种的玉米颜色、外形、大小等有差异,但学生还是能找到这些玉米。究其原因,学生说它们都是长条状的,有苞叶,表面有很多光滑的颗粒,有长长的玉米须等。这些正是玉米的共性特征。

传统的写生教学通常是先讲后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着静物看一眼画一笔,看到什么画什么,缺乏知觉体验和思维逻辑。通过实物对比,学生可以观察对象的外形特征、结构、肌理等,归纳它们的共性特征,形成自己的感知经验和思维理解。

(二)图像解构,发现共性

在写生教学中,如果仅仅是观察实物,学生的知觉感受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也不够具体,这将会影响后面表现部分的学习。为此,笔者采取这样的做法:分别拍摄玉米的整体和局部照片,将这些照片进行图像解构、转译、分析,引导学生在对象与图示或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形成主观感受。

为了让学生理解轮廓的概念,更准确地捕捉到不同玉米的轮廓线,教师用图片处理软件将拍摄的整根玉米做剪影化处理(如图6),引导学生对剪影化的玉米图像进行分解式观察。学生发现不同玉米的轮廓线是不同的,有的笔直,有的曲折等。虽然玉米轮廓线走勢不同,但都呈平滑的“行走”状,这就是玉米轮廓线的共同特点。学生还发现,虽然玉米有长短、粗细、大小等不同的特征,但基本上是呈前窄后宽的长条状。在引导学生观察玉米的表面纹理和凹凸变化时,教师将拍摄的玉米局部照片用图片处理软件将其处理成黑白图像(如图7)。这样既可以去除色彩的干扰,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局部对比。学生发现,玉米颗粒有大有小,挨挨挤挤,有些排列整齐,有些相互错开等。

在具体指导学生作画的环节,教师将玉米照片做了黑白两极处理(如图8),让学生明白黑白、疏密等关系。黑的部分是形体转向另一个方向,白的部分是面向光的一面,表面突起明显的颗粒因为阻挡了光线,在其后面形成了一条黑线,与凸起的部分形成了黑白对比关系。不同排列的玉米颗粒因光照而形成的黑白和疏密关系一目了然。

图8 整根玉米的黑白两极照片

教师利用图像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玉米的黑白两极照片之后,继续提问学生:“除了以上我们分析的这些玉米,是否还有其他形态的玉米可以研究?如果你抓住了玉米的共同特点,能否创作出一件玉米的线描作品?在写生的时候,是否必须完全按照对象进行观察与表现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在抓住了玉米的共性特征后,自己完全可以对玉米进行局部或整体的再创造,写生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

解构图像分解式观察不仅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写生对象的共性特征,还可以帮助教师选择静物时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教师解决语言无法引导到位的问题。

(三)谈及感受,表达个性

学生认知了写生对象的共性特征后,能够更好地塑造形象,但绘画不是单纯的客观再现对象,而是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统一。学生的情感来自各种感官参与下的体验,并在体验中强化主观感受,学生会重点强化自己认为重要的、感兴趣的东西,忽略他们认为不重要的或不感兴趣的东西[2]。因此,建立在对写生对象共性特征认知基础之上的主观感受,是对同一种静物之间差别化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感官介入、全方位了解玉米。学生的感官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搜索和选择。因此,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带有明显的情感选择性。有的学生说:“我触摸玉米的时候,感觉它的边缘像一根弯弯曲曲的长线,手指在上面滑动时一颤一颤的,太好玩了。”有的学生说:“我摸了摸玉米,整个玉米表面很光滑,摸上去很舒服。”还有的学生说:“玉米须既像一根根丝线,又像老爷爷的胡子,很柔软。玉米的苞叶像一件战袍,有刺刺的感觉。”等等。

认识玉米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学生在感知和体验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主观感受。从学生带有情感的回答中,教师发现学生对玉米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如果学生将个人感知带入写生,那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受重点关注某个方面。有的会关注玉米边缘线的变化,有的会关注黑白灰的关系,有的会关注玉米须的形象表达……而主观意识的关注和强化是学生个性化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关注形式,表达个性

主观意识的关注和强化虽然能体现学生的个性,但作品仍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学生个性化写生作品的形成除了要介入主观情感,还要关注线条的形式语言。学生只有将对物体具象性的情感体验和对线条抽象性的审美体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个性化表现的方法。

现代艺术已经摆脱了实用性和功利性,是形式美的体现,其表现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现代艺术更关注造型元素本身。在玉米写生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摒弃语言对玉米的指示和描述,将注意力集中到线条本身,才能体会线条运动性的含义。因此,教师提示学生抛却玉米的色泽、肉质、肌理、营养等因素,将玉米看成一个完全由线条组成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一个线端开始用手指作画,让手指跟着眼睛走——线条转折,视线就转折,手指也跟着转折。

在空中徒手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经常在中途停下看一看自己画到玉米的哪一部分了,接着又继续举起手来画;有的学生手、眼失调,手指跟不上视线,导致自己在空中乱画一通;还有的学生在空中作重复式圆圈运动,似乎在画玉米的种子。只有很少的学生以关注线条的方式在空中徒手画。从学生的这些动作表现,教师发现要让学生抛去写生对象的束缚和固有的思维,用视觉去探寻、思考线条的运动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需要经过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并辅助一些教学手段才能完成。

教师采用了分步分解式空中徒手画的方法。第一步:再次出示整个玉米的剪影照片(如图6),引导学生对玉米的剪影进行空中徒手画。因为剪影消减了物体表面属物对视觉的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外轮廓线上,大部分学生画出了玉米的外轮廓线。当教师问及学生在画玉米外轮廓线的感受时,有的学生说:“我之前没关注到玉米的外轮廓线是这样重复的一起一伏,像坐小汽车时颠簸的感觉。”有的学生说:“我的手指画到玉米苞叶时,感觉特别流畅、顺滑,画的时候速度就快些,但到玉米柄部的时候,像是走到了几块大石头的边缘,画的时候就很慢,手指会停一下,再画一下。”还有的学生说:“我在徒手画时,感觉掉进了一个个浅浅的小坑,手指需要顿一顿,再重新跳出来。”等等。第二步:引导学生根据玉米的局部照片(如图7)进行空中徒手画。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在画玉米粒时是怎样用“笔”的,发现大部分学生将其画成相似的等大的圆形,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描画玉米粒时,将其画成有大小变化、错落有致的扁椭圆形。经过教师的引导,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达成要求。可见,经过指导和练习,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

学生只有关注线条的形式特征,才能认识到线条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对象,而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性解读。学生眼睛追随线条的轨迹运动时,视线会时快时慢、时上时下、时长时短,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学生个性化作品的形成还和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观察和理解的程度以及手眼的协调性等有关。

如学生1关注到玉米粒的此起彼伏及相互之间的明暗变化,尝试用粗细变化的线条来写生,个性面貌明显(如图9)。学生2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小不同的玉米粒的排列规律,他就用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线圈铺满了整个玉米,带有一定的装饰风格(如图10)。学生3因为从逆光面观察玉米,发现玉米粒之间的凹痕比玉米粒要亮,甚至比苞叶的颜色都亮,这种视觉感受反映到画面上就是黑白灰对比很强烈(如图11)。学生4性格活泼好动,他在观察时眼神经常处于游走的状态,因此,他画的玉米线条流畅,有明显的运动感(如图12)。

三、自由构图,为主观表现提供空间

构图是指将要表现的形象通过形式美法则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它需要对画面形象进行主次、取舍、均衡等主观性处理。小学低中段学生绘画时通常是将视觉感受直接“转译”成画面形象,因此他们的画面经常会表现出随意的特点。而构图是将随意表现转换成有意表现的过程。因此,主观自由构图不是放任学生自由作画,而是根据写生的实际静物和学生的主观理解做出合理的安排,使画面有创造性和美感。这其中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教师自由摆放玉米,学生根据聚散、呼应、遮挡等关系,经过分析和理解形成合理的组合,开展主观表现创作;二是在玉米写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画得太大或太小、位置偏差等问题,及时用增加玉米数量、改变大小或位置等方法进行调整。

教师通过总结前面环节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在抓住玉米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对线条的形式感受,可以对玉米的局部或全部进行再创造。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画理,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根据你面前的这根玉米,你能否创作出一幅由多根玉米组合而成的作品?”学生认为,只要抓住玉米的共性特征,就可以画出有组合的作品。教师继续提问:“你能否根据这根玉米的摆法,说一说组合玉米时需要怎样做?”学生认为,这根玉米有一定的倾斜度,在作画摆放时也要有不同的倾斜度。同时,教师提示学生:摆放玉米除了要有不同的倾斜度,还要注意玉米的大小、前后、疏密的变化。当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将他们的作品拍照上传到希沃平台,将作品分图层摆放演示,提示学生摆放的方法。当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出现主体物位置偏差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增加玉米数量的方法来平衡画面。通过这样经常性的练习,学生懂得了写生不仅仅是再现客观对象,更是主观再造形象。

如学生5在开始写生时,教师只发给他一根玉米,学生自己预设构图,先在画纸中间画一根玉米,然后用改变摆放倾斜度和大小的方法,在旁边再画两根,形成了三根玉米组合的画面(如图13)。学生6和学生7在作画时出现了主体物跑偏的问题,教师引导他们再画一到两根玉米,并适当改变位置,这样整个画面就均衡了(如图14、图15)。

四、结语

主观表现的线描写生是学生在观察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发现其最本质的特征,经过分析、简化和概括,用线条组织成形,同时,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现客观对象各个部分,并加以区别。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形成了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客观对象进行多样化的分析并得出共性特征,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形成对客观对象的个性化理解,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够坚持自主观察和独立思考,体现理解和表达的学科性能力。

主观表现式写生是主动选择的行为,它需要技术的支撑,而技术是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技巧。因此,主观表现的线描写生需要关注线条本身的形式语言。从学科要素上说,基于主观表现的线描写生关注的不是客观对象和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运用形式法则重构画面。学生只有运用形式法则进行表现才能有不同于他人的风格和面貌,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因此,主观表现写生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而且也帮助学生掌握具有学科特点的观察表现技巧。

參考文献:

[1]吴立文.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教学策略研究:以《苦瓜写生》一课为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4(1):35-40.

[2]宋扬.利用情感因素优化学前儿童线描画教学的研究[J].美育学刊,2018(4):12-17.

(责任编辑:罗小荧)

推荐访问:写生 主观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