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思考

任丽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抬头率低”“发展不均衡”等依然是摆在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纵观思政课改革创新,其着力点在于如何实现宏观层面上不同学校层级间的纵序联动、中观层面上学校内外的横向牵动和微观层面上课堂内部的师生互动,从而让有意义的思政课更有意思。

一、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衔接链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之间协同链接,打造一体化衔接链条。

有统筹规划的整体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体化建设,需要有贯穿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宏观视野,切实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教育管理部门应当统筹安排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课程,合理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统一编写教材,编制教学大纲,避免“各自行动”。

在教学各环节上一体化融通。一门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多部分组成,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打破大中小学原有“各自为战”的教学设计,重新“排兵布阵”组成新的递进式、纵通式的系統性结构。

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全局了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通盘把握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高校教师对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状况的了解更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深入研究中小学阶段思想政治课的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开展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同时开展一体化建设的递进式理论研究。

二、搭建校内校外联动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在其本质属性上是一门以主渠道讲授为主、系统性进行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念引领的课程,但相较于其他课程体系而言,蕴含着极其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搭建校内校外课程内容上的联动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深厚的理论底蕴,具有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和号召力,这是思政课的理论源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不断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标志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些都为思政课内容的丰富发展提供了现实素材。因此,要广泛寻找能够融于课程教学可利用的课程内容,为我所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鲜活生机。同时,要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用科学的理论要素、精准的知识内容来引导主流价值取向。

搭建校内校外教学资源上的联动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任何一种优质资源都能够成为其开展理论教育的资源。可以打通校内校外资源上的壁垒,真正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如可将实验室变教室,组织学生到科研实验室进行实地参观实验,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成就,感受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精神。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校外资源,可组织学生奔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前沿、基础教育一线等开展“红色体验”教育实践活动,更可以走进田间地头、街道社区,以自学自讲、边走边传、活学活用等方式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三、建立师生教学互动共同体

教学,是“教”和“学”的高度统一和有机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格局中意味着两大核心角色的衔接互动。教师对于整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主导作用,离开了教师的主导,教学活动就会失去方向。而学生是教育活动接收方的主体,丧失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任何教学努力都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充分激发两者主导性和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促进双向衔接交流,建设师生教学互动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建立师生教学互动共同体,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向“主动的讲课者”的角色转变。当前的思政课课堂虽然在教师主题式授课时长、讲授内容、授课方法上进行了革新,但整体上还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来看,学习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也是自身与外界产生实质性交流、引发深层次触动、达成一致性感知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自述自讲、自我表达将更有利于推进学生主体知识内化和观念传导的作用。因此,可适当开展学生讲思政课的方式,将讲台交给学生、让粉笔握在学生手中,学生本人围绕某一预设主题,自选讲课方式、自找讲课资源、自建授课模式,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从而引发朋辈之间情感共鸣、精神相通、观念呼应,使思政课更具实效。另一方面,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从教室课堂向生活场域延伸,探索与班主任、辅导员等角色的互通。思政课教师应有自己的课堂,但这个课堂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还可以是学生寝室、运动操场和社团活动,思政课教师不仅可以是课堂教学的把控者,还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而带有较强理论素养和学术修为的思政课教师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来,将更有利于课堂内容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系统化布局、整体性推进,要建立健全大中小学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教师学生一体化的格局,进而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滕   飞

猜你喜欢理论课思政课思政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锦绣·下旬刊(2020年9期)2020-01-28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奋斗(2019年7期)2019-06-11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4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19期)2016-08-10自卑女的大学生活美文(2007年14期)2007-06-16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课改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