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初探

管小青

摘  要: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将精准思维引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人才支撑、生源变化、学生成长的精准教学实施依据。坚持立德树人,探索“需求引领、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精准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剖析精准协同教学的运行机制、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实践教学和评价方式六方面的实践理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职业劳动人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协同;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扩招百万政策落地,高职院校急切呼唤面向多元生源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的凝练、应用与推广。然而针对扩招的教学研究相对滞后,学界尤其缺乏扩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理论,根据“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针对学生性格、爱好、实践、工作、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灵活施教,不拘一格,逐渐形成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原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正是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不同生源的思想發展需求为引领,精准把握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特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原则,通过学思践悟的教学设计、精准适切的教学策略,以及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多维协同,开展精准教学改革,消解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现存的诸如学情把握不足、未体现个性化差异、项目任务未凸显专业特质等方面的教学困境,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职业劳动人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依据

精准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高度匹配和精细对位,需要教师分析研究教学各要素,并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效整合,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教师应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教学素养的精深发展、教学对象的精透研究和教学策略的精细运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精准滴灌青年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构精准教学模式,不仅具有传承因材施教教育古训的历史依据,还具有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依据,更具有人才支撑、生源变化、学生成长的现实依据。

(一)新时代强国之路的人才支撑需求

人才是推进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历程的关键,而提高技术工人队伍的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础,激励高职大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将为强国历程提供有力的高技能人才保障。[2]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工巧匠的重要场域[3],必须把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培育高职大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课程内容和素质目标,要根据授课班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的课程目标。同时,要将国家人才需求、行业背景、专业发展等状况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规划大学及人生蓝图,明确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如某艺术类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根据国家对文艺类人才的需求,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定位为培育为时代画像、立传和明德的文艺工作者,实施精准教学的同时,注重多维协同育人,为文化强国提供未来文艺工作者的人才保障。

(二)扩招后生源之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诉求

高职扩招增加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4]从而使高职院校的生源趋于复杂:既有年龄相仿,求学经历相似,思想可塑性强的高中、中职毕业生;也有已在各行各业工作,思想成熟,受社会思潮影响较大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同时,这两大类学生群体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因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学历经历与技能水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入学的需求差异较大,[5]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些生源之变呼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必须增强针对性和精准度、系统性和协同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研究授课班级生源结构,了解学生在职业成才成长过程中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方面的发展需求,改革与构建能够与专业技能培养过程相协同、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善于将复杂的生源结构转换为教学的素材优势,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特质开展课堂的朋辈活动。如请退役军人分享服兵役的故事,为总体国家安全观讲授提供更鲜活的案例;请在校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同学分享参赛的成长经历,为讲授创新理念提供更有力的素材;请新型职业农民讲述家乡乡村振兴的历程,为教师讲述“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理论提供生动的现实展示等等。通过精准教学和多维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更加贴近高职各类学生的思想成长需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进步和增值。

(三)高职大学生素质之需的成长发展要求

作为强国一代的高职大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感。德智体美劳是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成才方向,还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推进高职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功能,以提升职业素质为着力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导善育德,使高职大学生不断历练“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职业劳动人才。[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结合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企业和社会需求,将教育部统编的教材理论和精神转化为对接大学生专业特质的教学内容体系,将职业道德和科学职业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弘扬红色主旋律,运用探究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以及小组探究合作的学法,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树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服务他人的人生观,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求真、崇善、向美。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求引领、协同育人、知行合一”精准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成长需求为引领,准确定位为培养政治正确思想端正的技术技能人才,精准对接学生专业特质及个性化差异开展学思践悟的教学设计,融合理论讲授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凸显信息化、作品化和个性化的特色教学,协同校内外的人力、思想、技术和资源优势增强实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行合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代教学模式(如图1)。

(一)准确定位,需求引领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职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富有创新实践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培养政治理论研究者,而是培养政治正确、思想端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传授的同时,为其专业教育“补钙”,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肯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百万扩招后的社会人员所占比例增大,[7]生源职业构成丰富,生源的学习动机、技能需求、知识构成、思想成熟度、职业发展需求均不大一样,而且他们大部分还承担着社会的多种角色,使全日制教学较为受限,呼吁更为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引领,采用弹性学制以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置信息化教学和学分制相融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充分研究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的现状,尤其是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一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握与回应有些学生面临的精神孤独感、价值选择的困惑感以及精神世界的迷茫感[8]和职业发展需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精准滴灌。

(二)突出特色,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注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围绕扩招生源的结构差异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设计,突显信息化、作品化和个性化三大特色。运用教学平台设置多个线上教学环节,以及助推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多类考核或由浅入深的通关手段,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要求,录制对接教材统一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微课,以及贴合不同生源特点的多样性教学微课,供不同生源的高职大学生自主点播学习;寻找行业热点话题和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并及时在线答疑解惑,解释学生的思想疑虑;贴合不同生源特点设置教学专题以及开展理论学习任务和实践项目。其中实践项目应注重课程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紧密联系,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环境、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相契合,坚持小组探究合作通过项目作品输出理论,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课程理论在创作中得以强化和巩固,提高高职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锤炼敬业、勤业、乐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三)协同育人,增强实效

协同育人是育人各方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多维互动的育人过程。[9]针对扩招高职大学生的结构差异,必须采取精准协同的培养模式。在教学管理上,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学分制、选课制与现代信息化教学协同,以满足不同生源的精准学习需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方面,与时俱进地突破单纯说教封闭的教学模式,应通过问题链教学法、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运用开放式的教学特点,结合高职学生个性发展规律,注重教学主体间的对话、互动与交流,构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协作生态课堂,使课堂充满激情、智慧与欢乐。在课程的协同方面,应激活课堂教学培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担任二级学院的德育导师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参与二级学院的课程思政的建设,从而构建育人协同场;专业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润物无声地融入育人元素,同时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项目作品指导、评审与提升,确保课程之间、教师之间的有效协同。在实践教学方面,更应激发和协同学校各部门、校内外的人力、思想、资源和技术优势,有效开展对接社会的实践项目,让枯燥的理论在社会的广阔而贴合的职业场域中绽放魅力,达成育人目标。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的实践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教学模式应聚焦立德树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从运行机制、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实践教学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从宏观把握的建章立制到具体而微的章节教学,探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模式的逻辑理路。

(一)设置精准协同的运行机制

健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设置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协同的运行机制,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首先是落实“党委主责,多方协同”的工作保障体系,学校党委要担负起协同育人的主体责任,统筹设计相关体制机制,[10]发挥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全面推进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是协同学校各部门,构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管理和评价机制,如课程思政示范课遴选与建设机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养和建设机制、思政工作专项教改与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制度、思政工作与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挂钩的机制等等,尤其是构建课程思政的管理、保障及質量考评制度。最后是通过以上体制机制的设置,构建人人参与、各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形成参与主体全员化、工作平台多样化、运行机制系统化和考核评价综合化的大思政格局。

(二)构建精准协同的课程体系

针对授课班级的专业特质及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协同育人的精准协同课程体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的作用,同时激活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如某高职院校,根据珠三角中小型动画设计公司、游戏设计公司、影视传媒制作公司等企业对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构建了适切的“4+1”课程体系(即基础素质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该专业必修的基础素质课程之一,为先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延伸;为专业核心课和后续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桥梁;所有课程均能协同并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培养合格的原画设计师、动画师、特效合成师以及模型制作师。

(三)进行精准适切的课程设计

在教学对象——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析、学习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设置了以实现影视动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现代职业劳动人才,为时代画像、立传和明德的文艺工作者的课程总目标。设置凸显个性化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表,精准进行课程项目任务的设计及针对不同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要求以及高职院校课程内容选取的职业性原则,针对影视动画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设计15个专题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含理论教学、方法论延伸与实践教学),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信仰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凸显知行合一特征,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与影视动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耦合关系,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接轨职业核心能力认证。依托自建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运用学习强国APP、虚拟展馆、思维导图、云班课、微信专插本政治理论群及复习答题平台等技术手段,构建丰富的数字资源库,打造“立体化”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实现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统一。

(四)实施精准有效的教学策略

根据各类生源,精准设计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案开展各类课程的精准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精准教学实施策略包括逻辑理路、贵在得法和信息助力。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依从“现实究诘(是什么)-理论言说(为什么)-策略审思(怎么样)”的逻辑理路,设置“课前学懂新理论-课中弄通重难点-课后做实践行者”三阶段,课中“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两环节的教学过程(如圖2)。采用问题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探究式教学法等教法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学法。有效运用学习强国APP、大数据、课程平台、云班课、原创虚拟画展等信息技术,化解传统教学痛点;运用云班课及时获取教学动态数据,全过程有效监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重点讲解,让理论课堂活起来,引导学生认知、认同与内化理论知识,进而主动践行,达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精准协同的实践教学

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追求的境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互构。[11]画好理论与实践的“同心圆”,协同校内外资源构建精准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使大学生养成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行为定势,固化为校园文化,互化为良好的教育情境和育人环境。某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校内协同平台主要包括动漫社和动漫实训室,尤其是大师工作室综合拓展项目,有效运用了本行业的工匠大师育人资源;校外协同平台主要包括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点,打造了团中央“井冈情·中国梦”大学生主题实践季精品活动和美丽乡村红色印记墙绘活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责任担当,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有效协同,精准育人。

(六)采取精准协同的评价方式

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准检测、师生协同参与教学评价,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设置激励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评价体系,培育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获得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形成性考核占总评60%,主要考察学生平时表现(含网络自主学习、出勤等,占70%,由信息技术自动生成计算)和项目实践(作品完成情况,占30%,评价主体为师生,权重分别为师评40%、互评30%、自评3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闭卷书面笔试,占总评40%,主要对接高职大学生专科插本科升学需求的理论识记和理解情况,以及适应生产生活实际的理论运用能力。终结性考核应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灵活变动,如某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终结性考核采取两种方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学期的教学(导论至第七章)中,课程理论涉及专科插本科升学的政治理论考试,采用的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在下学期的教学(第八章至结束语)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理论学以致用的能力,则采用课程作品替代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既能满足学生升学的理论需求,又能激发艺术学子的创作热情和用画笔绘制科学理论的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建.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5):113-114.

[2]新华网.习近平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EB/OL].(2020-12-10)[2021-10-2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2/10/c_1126844383.htm?ivk_sa=1024320u.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1-24)[2021-10-2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5-13)[2021-10-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19/zhengce/201909/t20190906_397979.html.

[5]芮明珠.新时代高职院校扩招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创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58-60.

[6]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7]张宏亮.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生源结构变动与职业教育调适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7):54-60.

[8]操菊华.精准思政理念下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图景及其引导[J].湖北社会科学,2021(06):138-143.

[9]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01):21-23.

[10]王丽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75.

[11]张会萍.思政教育要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N].中国教育报,2020-12-03(08).

责任编辑  苗存龙

猜你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1期)2017-09-2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参与度研究东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研究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论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逆反心理的调适求知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9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8期)2014-10-17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比较研究教育界·上旬(2014年1期)2014-01-13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初探 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