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赖洁莲 殷毅山

摘  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观点和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群众路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有利于凝聚和创造集体意志,化解矛盾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坚持以群众路线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不断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感染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以人为本;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对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一、“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和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创立并创新发展的。早在1928年7月,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争取群众是现时的总路线。1928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下,需要竭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这是党最早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1929年9月,《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多处提到了“群众路线”。这是在党的正式文件里第一次出现“群众路线”这个概念。

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评价了群众路线,科学阐述了群众路线的的基本内涵,“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来,党的十二大党章中又加了一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渐确立起来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点,体现了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关乎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是原则的问题。同时,它体现的是群众路线的世界观,构成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首先,明确“为了谁”的问题,就是确定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是涉及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明确“依靠谁”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就是党在全部工作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人民群众是自己解放自己以及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对象化的过程。这既是“群众-领导-群众”的过程,也是“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体现的是如何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落在实处。“从群众中来”相当于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到群众中去”则是认识过程中的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在此基础上,不断再到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往复,就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群众观点和方法论紧密结合起来。所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方法论紧密联系,群众观点是前提和基础,方法论反过来检验群众观点。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群众路线的价值向度、整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工作路线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争取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以及提高群众的工作。践行群众路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群众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基本立场与基本观点,其核心内容就是人民群众主体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和创造价值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等各个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合理诉求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与实现,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践行群众路线,运用好群众观点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群众路线是正确的理论,也是科学的方法,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明确和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价值追求。

(二)践行群众路线有利于凝聚和创造集体意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环境、教育水平、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差别,一个如何有效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提升群众等基本问题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针原则。与此同时,群眾路线内含的民主原则、平等原则以及正义原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功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民主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时期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基本的是“主权在民”“人民当家做主”等理念。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不管在什么时期,都应坚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平等原则在群众路线中,是作为一种“应当”,而非愿景或是期望。平等是相应社会关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内在本质要求。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并且将每个人视为共同体的成员,每个人都有得到同等的、全面的发展权利。正义原则,就是说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群众路线的价值追求。群众路线不同于西方所谓的自由主义的正义,而是更加强调社会的正义,如对于资源匮乏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所以,民主、平等以及正义的原则内含于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当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及普遍的适应性。群众路线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原则,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其内在原则、本质和价值,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人民性并且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合理需要;二是推进实现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凝聚共识、创造集体意志的重要作用。

(三)践行群众路线有助于化解矛盾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党的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践行群众路线、化解矛盾的成功事例,如三湾改编、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反腐败斗争、脱贫攻坚等等,任何工作和任何事业都离不开群众路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接地气,要保持与客观现实联系,不能脱离实际。思想政治育工作的有效性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结果、过程以及要素的有效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求中实现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特性。群众路线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化解矛盾,比如在设计制度和方案、规则和要求、决策和评价等,要全面评估与衡量这些内容是否真正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实际境况,是否真正维护或实现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是否得到大学生的支持与拥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宣传,更不是照本宣科的说教,而是接地气、入人心的教化,是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的“生命线”,是做人的工作,是关乎“国之大者”的战略性工作。坚持以群众路线为指导,深入研究学生的成才成长规律,把握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聚焦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评价,提升思政政治教育质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群众路线的路径

群眾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关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一切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利益着想,强化服务学生的理念。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推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注重解决人的感情问题、思想素质问题和利益需求问题。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涉学生权益的重点事项要予以关切并推进解决,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进与学生对话,推进学生积极参与管理,诸如选课、课程教学与教学质量的意见等教育教学类问题,食堂餐价、宿舍布局、卫生环境、水电与空调、校园网络等生活保障类问题,校园秩序安全维护、疫情防控管理、奖助贷、学生活动组织与协调等日常管理问题,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发展等成长发展类问题,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对有关要求执行的反馈等制度规范类问题等。

二是加强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内在地蕴含着要加强人文关怀的方法要求,做到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对于教育者而言,要在教育实践中关怀人,投入真情,增进人格魅力,赋予工作对象人本身的尊严和价值,同时教育者自身也要具有人文的精神和追求。教育者要实现从管理理念到服务理念的转型。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基于思想控制、强制分配资源等模式,管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但是在新时代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法治水平的提升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服务的意识,并且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比如学生日常管理、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专业教育、资助工作、就业指导、学业指导、后勤保障、社区服务等。需要注意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意味着说对学生一味顺从,丧失规范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祛除“保姆式”“服务员”式的教育方式,而是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

(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这些矛盾内在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一是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和解决矛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性,也要看到它的反面性,既要看到主流,也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共性,也要看到个性。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还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比如,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与信息的良莠不齐问题所带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问题与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的矛盾所带来挑战等等。

二是坚持重点论就是坚持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和决定事物性质的观点。坚持重点论就是要在抓住两种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复杂的事务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期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4]“研究任何过程,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5]比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风险点,但是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学生物质财产与人身安全事故问题、学生身心健康的失调问题。抓住这三个重点方面有助于厘清工作主次,推进工作开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在的社会对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现状之间的矛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牢牢把握学生工作的重点就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比如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和资助工作中,除了经济上的资助与帮扶,更要从育人的角度增进资助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性,诸如开展勤工助学、增进学业教导与就业指导、加强心理帮扶等。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减压、学业迷茫等所带来的迷茫和困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了解到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指导,重点在于方法,要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分析利弊,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引领工作,引导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三是要防止均衡论和一点论。坚持两点论是没有脱离重点的两点论,坚持重点论是没有脱离两点论的重点论,否则就沦陷为均衡论和一点论。所谓均衡论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面俱到、什么都做,没有重点,不分主次,不能很好地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最终使得工作开展疲于应付、流于形式。所谓一点论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着眼于中心工作开展,但是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强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祛除灌输教育与所谓填鸭式、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要祛除所谓“权威”的傲慢与偏见。正如主体间性哲学所主张的,两个独立存在并相互作用的主体之间是平等共生关系,不存在是谁支配谁的问题,而是平等的、独立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共存共生状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判定主体或客体的问题,要关照教育中不同的主体诉求和价值影响,重视多元主体之间的共同参与和协同联动。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一是运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种思想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贯彻运用好这个思想方法就要明确为具体的工作方法。第一,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6]教育者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深入学生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冷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实际困惑和问题。第二,把集中起来的意见,经过研究并化为系统的意见,到群众中做好宣传解释,化为群众意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我们的工作犯不犯错误,其界限也在这里。”[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将理论性的、宏观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语转变为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实际“接地气”的话语方式,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能够更好地接受与消化吸收。比如,要用网络语言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宏大表达,增强话语的心理认同。用一些平实和简明的话语方式传递思想价值理念,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拔穗孕育期、第一粒扣子、点赞、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将抽象化的理论语言转变为具象化的网络语言或通俗简明易懂话语,把“硬性”的灌输式说教或宏大的政治话语表达转变为“柔性”的话语表达,有利于有效地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引领力。

二是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应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特点,掌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充分运用网络信息、电子技术、虚拟空间等交往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挥新媒体载体平台作用以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矛盾化解以及促进和谐。比如,依托大数据以精准思想为核心绘制精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图谱,精准定位、精准投放、精准教育;依托短视频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增进话语吸引力;推进手机课堂、手机评教、网络课堂等探索和实践;运用情感疏导、标本兼职、综合施策、网络大数据分析、微课平台、融媒体、智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等。

参考文献: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13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0,322.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9.

责任编辑  黄邦道

猜你喜欢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关于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读与写·教师版(2019年8期)2019-10-20新时期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9年19期)2019-09-25班主任全方位激励学生的探讨东方教育(2018年24期)2018-09-28以人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新课程·小学(2018年6期)2018-09-18弘扬刘帅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32期)2017-02-27浅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机制在航务系统的运用山东青年(2016年10期)2017-02-13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实践性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7期)2014-10-09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思考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4期)2009-10-16对和谐高校建设的几点认识唯实(2009年2期)2009-03-20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群众路线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