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风险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古苗希

数字货币是近年来人们对货币型态的最新探索,一方面,以比特币为主的加密数字货币种类和规模不断增加,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央行近年来相继加入到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设计中,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毋庸置疑,数字货币的时代已开启。然而,由于数字货币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技术、法律、信用、市场等多方面还蕴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多数国家依然对其呈审慎态度。本文将在探讨数字货币内涵的基础上,从数字货币的发展脉络出发,结合数字货币的分类,分别探讨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在其应用领域所面臨的风险,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数字货币的定义

关于数字货币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大多数学者都是在各国央行研究报告中给出的概念上加以修正和拓展。综合各家之说,数字货币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货币包括以现有通货为基础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网络进行储存和支付的电子货币、在特定虚拟社区流通并由开发者发行和控制的虚拟货币,以及以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为基础的加密数字货币;而狭义的数字货币就是加密数字货币。目前,对于数字货币的解释多以后者,即加密数字货币作为其主流概念。

二、数字货币的发展及分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09年面世的比特币才是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数字货币,但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数字货币的概念就诞生了。1983年,密码学家大卫·乔姆用盲签名的密码学技术创建了一个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的电子货币系统,这被认为是最早关于数字货币方案。十年后,乔姆成立了DigiCash公司,并推出了E-Cash系统,但因其中心化运作特征,导致其应用范围小,且需复杂的系统维护而宣告失败。在随后的十几年,数字货币的模式不断完善,各类币种推陈出新,但发展进程缓慢,主要以非区块链技术的中心化组织机构为主,比如E-gold、Bitgold、HashCash、B-money,以及我们熟悉的Q币、U币等,这些数字货币大多因为技术或市场条件的不成熟,被管制或被取缔,有些甚至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直到2009年,比特币的出现,才有了我们熟悉的数字货币概念,比特币是一种以区块链、分布式记账为底层技术的去中心化网络数字加密货币,由于其具有唯一、不可篡改、交易透明以及支付范围广等特点,一经推出便受到追捧,之后,以区块链技术为标志的类似模式的数字货币大量出现,如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币等。

然而,由于传统加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非常大,使其无法履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及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及大地限制着其应用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稳定币产生了。所谓稳定币是与法币或其它加密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其最大的特点是价格尽可能的低波动性,稳定币最开始多以中心化且与法币挂钩为主,后来也逐渐发展到去中心化或与其它加密货币挂钩上来。2014年,Tether公司推出泰达币(USDT),是目前交易量最大、市值最高且极富争议性的稳定币,它采用与美元1比1锚定的方式发行。随后,TureUSD、USDC、XUSD、DAI、AMPL、ESD等稳定币纷纷涌现。值得一提的是,在稳定币领域轰动最大的莫过于互联网科技巨头Facebook启动的数字货币项目。2019年,社交巨头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欲推出一种类似于超主权私人数字货币的全球稳定币——Libra(天秤币),这种新的稳定币设计与5种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并由多家大型跨国公司组成 Libra 协会独立进行管理,Libra由真实资产储备提供支持,以此建立公众对其内在价值的信任,并设想以私人平台取代银行作为管理中介,加上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一旦推出,将可能使很多非篮子货币被取代,并对既有主权货币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非主权数字货币带来的挑战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中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在内的多国央行纷纷参与到“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设计中。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即开始研发数字货币系统,是全世界最早开展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的主要央行之一,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着手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究,以求在实物现金流通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2020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现存主要的数字货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机制为主的加密数字货币;二是以单一或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的全球“稳定币”;三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具有无限法偿功能的法定数字货币。其中前两类可归为私人数字货币的范畴。

三、数字货币在各自应用领域所面临的风险

在整个加密数字货币市场呈快速发展之势以及各国法定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之际,我们不仅要把握数字货币的发展机遇,更要看到其中隐藏的风险。然而,不同类别的数字货币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下面将结合数字货币的分类,从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其在各自应用领域面临的不同风险。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风险分析

1.技术安全风险。首先,区块链技术是私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虽然其稳健性和自我修复能力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但是难免存在一些难以识别的漏洞,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软硬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量子算法的出现,出现区块链分叉的概率以及区块链被攻破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其次,私人数字货币的交易平台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近十几年,就有多个比特币平台被黑的情况,造成大量比特币丢失;另外,各种与挖矿相关的木马和病毒也是防不胜防,加大了其被攻击的风险。最后,其存储技术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区块链技术的每个节点都要参与数据的存储和验证,加大了其数据存储量和每个认证节点的负担,这无疑对其存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加密数字货币的虚拟性,使得其主要以一连串代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介质中,而这些介质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2.信用风险。货币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普遍接受性,不同于传统实物货币是基于国家信用背书,私人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往往基于有多少群体能够接受这种算法,一旦人们对其算法和设计本身不认同,则会带来严重的信用风险,这种风险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其币值的不稳。另外,因为缺乏国家信用背书,私人数字货币的币值常常受到市场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得其价格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并成为投机的工具。最后,由于私人数字货币体系没有最后贷款人这个角色,一旦出现风险,则很容易出现挤兑和混乱,进而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冲击。

3.市场风险。随着私人数字货币市场越来越火爆,其市场乱象也频繁发生。有数字货币平台突然跑路,造成投资者损失惨重;有传销分子利用广大群众不了解数字货币进行传销诈骗;有ICO项目夸大项目背景,在本身代码漏洞或合同关系混乱的情况下,不报备即向公众发行筹资,最终演变为非法集资和资金诈骗的活动。最后,由于私人数字货币价格的大起大落,容易产生许多非法投机行为,这也会滋生逃税、洗钱以及多种非法交易等犯罪行为。

4.法律和监管风险。首先,现行货币法律对数字货币的适用性低,对中介、交易平台、发行和流通环节都缺乏明确的市场交易规则和完善的法律监管,使得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缺乏具体的法律规范,当事人责任难以鉴定。其次,由于相关平台和发行人掌握了大量用户信息,一旦出现信息泄露或权益纠纷,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户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且维权艰难,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利益,还破坏了金融秩序。最后,由于数字货币的自由流动节点,其发行主体众多且分散,使得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及时、准确的数据,而匿名性又进一步增加了执法机构调查和金融监管的难度,全球监管难以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风险分析

法定数字货币作为国家法币的创新,目前在很多主权国家都还未经过大规模的实践应用,鉴于其发展趋势迅猛,还需警惕以下方面的风险:

1.技术层面的风险。首先,作为法定货币必须满足安全性原则,因此,如何保障整个交易系统的安全,关系着整个法定货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而系统一旦遭遇黑客攻击,用户私钥被盗,则会造成公众财产的大量损失。另外,法定数字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与互联网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等密切相关,一旦这部分出现问题,也影响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推广。

其次,区块链技术主要以分布式机制的共识算法为特点,这需要全网节点的共同确认,然而,随着区块链链条的变长,交易处理速度会越来越慢,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但随着用户数和交易需求的大量增加,特别是在某些需大量频繁交易的特殊节点,对其交易处理效率具有极高的要求,因此,法定数字货币要实现大规模使用的目标,还需进一步优化算法和提高交易性能。

最后,法定数字货币运行过程中可获得用户的大量信息,如何保证“有限匿名”,即既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又使得客户信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对央行来说是一个挑战。

2.法律层面的风险。法定数字货币在发行、流通、使用中都存在很多法律空白。现阶段,我国还未出台关于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的法律,现行的货币管理条例依然是以传统的实物货币为参照物,但是由于数字货币虚拟性、网络性等特征,其在发行、流通等方面都与实物货币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依然沿用之前的法律政策进行管理,则会出现多项条例不适用的情形。

3.系统层面的风险。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商业银行类似的账户特征,从而使得央行和商业银行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特别是在利率越来越低甚至为负的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将银行存款向数字货币转移,使得自身储存现金风险更低,转换效率更高。这无疑会降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并弱化《存款保险条例》的作用。另外,区别于传统实物货币,央行会参与到更多数字货币的具体业务中,进而导致央行风险积聚,使得其最后贷款人职能下降。

四、数字货币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风险应对策略

1.建立严格的技术标准。第一,为有效降低数字货币被攻击风险,提升其底层技术的稳定性,要切实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制订严格的技术标准并鼓励技术创新。第二,建立各类数字货币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适用的数字货币创新型产品。第三,加大反窃取用户信息、反洗钱犯罪及非法融资等培训的投入,切实规范数字货币市场运行,保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运行。

2.努力提高行业自律意识,规范行业行为。建立适当的行业标准和行业组织,提高数字货币行业自律意识。首先,建立严格的准入门槛,对各平台、发行机构、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其次,建立数字货币用户利益保护平台,加强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合理引导投资者教育,积极开展数字货币知识普及;最后,完善数字货币交易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用户投诉渠道,切实保护用户财产和隐私安全,维护用户信心。

3.强化风险预警和信息披露。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数字货币的风险预警,对各类诈骗、数据泄露等损害用户的典型案例进行定期发布,尽早进行风险预警和通报;同时,利用大数据对所有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及其交易产品进行全天候监督,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并进行动态跟踪和实时反馈。另外,因私人数字货币的价格涨跌幅较大,因此,有关部门可通过编制反映数字货币价格的相关指数,为各类数字货币参与者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各发行、交易平台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向用户披露相关信息,严禁虚假宣传;而相关部门对市场异常交易行为也应及时向用户提供警示,引导理性投资,维护市场秩序。

4.加快推进数字货币立法工作,明确其法律地位和监管范围。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虽然也陆续出台过关于私人数字货币的相关规定,但却没有关于加密数字货币的专门法律,存在法律滞后的问题。鉴于此,一方面,政府可以将私人數字货币与传统法案相结合,如《反洗钱法》《刑法》等,并对数字货币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也可继续由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数字货币的部门规章,对私人数字货币加以规范,然后积极制定符合现阶段具有可操作性的数字货币的法律,明确其法律地位和法律适用范围,细化具体标准,同时积极研究有关数字货币的违法行为惩罚机制,并按规定严格执行。

另外,将私人数字货币纳入金融监管体系,更新监管理念并积极出台专门的监管法案。第一,对私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以及ICO 众筹平台进行常态化监管,包括行业和项目准入、平台和从业人员资质、平台网络安全、信息披露、财务审查等,确保数字货币发行机构和交易平台有严格的内控机制和先进的技术监控手段。第二,联合央行、税务、司法以及信息网络等多部门构建完整的数字货币监管体系,实施多方面全方位监管。第三,加强数字货币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明确跨境监管范围,实现各国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将数字货币交易纳入全球反洗钱交易和反恐监测的范围。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风险应对策略

1.加强金融科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保证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安全。虽然人民银行在2017年就已经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全面负责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但因数字人民币的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包括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及芯片技术等,因此,央行要加大对这类金融核心技术的研发,构建多应用场景的测试系统,推进数字货币发行和交易平台建设;同时,将第三方支付系统相应融入到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之中,提高网络设备等级的安全性以及网络宽带容量,增强数字人民币的安全及交易性能。另外,央行还可联合学术以及产业各部门,结合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以及技术路线研究,与时俱进,共同促进数字货币在整个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2.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研究,完善监管监测体系。其一,立法部门要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专门法律的立法工作,为其在发行、流通和交易等方面提供制度支持。其二,整合现行有关数字人民币的政策措施,对现行有关货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提高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其三,央行应成立数字人民币专门的监测部门和机构,实施分层级监管体系,完善监管体制和措施,同时,强化对数字人民币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并开发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一旦发现其在发行流通中存在问题或对现行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其四,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并加大安全保护,防止信息泄露。

3.优化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环境。首先,公共和私人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联动反馈机制,为法定数字货币的大规模流通提供充分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其次,通过红包奖励、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个人和企业使用法定数字货币进行消费和业务结算,增加法定数字货币在各类交易中的应用。再次,通过各类媒体向公众普及法定数字货币在使用、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对法定数字货币的认知度。最后,鉴于法定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问题,可采取建立法定数字货币钱包与用户银行账户相互绑定等机制,来化解法定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存款及其信用创造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综上,数字货币可能是货币的下一代形态,并有希望代替法定货币成为硬通货,全球数字货币体系的竞争也将成为各国之间金融竞争的焦点。因此,为了更好地迎接数字经济的到来,我们必须全面探讨数字货币在其应用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积极做好应对策略,以适应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夏诗园.数字货币风险及监管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0(9):36-41.

[2]杨毅鹏.法定数字货币的风险分析与监管应对[J].对外经贸.2020(11):91-94.

[3]庄雷,郭宗薇,郭嘉仁.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与风险控制研究[J].武汉金融.2019(3):57-63.

[4]董珊珊,孙琦,杜威.数字货币市场发展、风险防范及监管建议[J].中国物价.2019(6):43-46.

[5]国世平,杨帆.货币革命:我国创发数字货币的金融效应、风险与挑战[J].深圳大学学报.2019(9):69-76.

[6]冒艳玲.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与风险管理[J].中国信息化.2017(9):96-98.

[7]李建军,朱烨辰.数字货币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经济学動态2017(10):115-127.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数字货币的应用风险研究”(项目编号:QNJJ-2021-B0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猜你喜欢法定区块货币智取红领巾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6期)2020-12-16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8期)2019-03-27柏林喜迎三八妇女节环球时报(2018-11-27)2018-11-27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南风窗(2018年22期)2018-10-31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中国计算机报(2018年15期)2018-08-28区块链投机者南都周刊(2018年6期)2018-06-23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债券(2017年2期)2017-03-18第27周全国民间借贷市场利率13.03%/年降0.17个百分点金融周刊(2015年25期)2015-10-10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债券(2015年9期)2015-09-29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债券(2014年9期)2014-10-17

推荐访问:货币 风险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