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本文先分析情景再现手法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过程,随后介绍情景再现手法的主要特征,包括还原真实场景、打造独特氛围、呈现各种细节,最后提出在纪录片中合理应用情景再现手法的主要措施,包括围繞人物发展特征进行合理设计、虚拟化设置各种人物场景与合理调整情景再现方式,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情景再现;
纪录片;
创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9-0224-03

一、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纪录片快速发展,相关创作方式也不断创新。在纪录片创作中合理应用情景再现手法,借助情景模拟手段,呈现出真实发生的事件,用形象化的创作方式,准确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使历史空间中的人物、事件更为鲜活,体现纪录片多元化的创作特征。

二、情景再现手法的分析和发展

(一)情景再现手法分析

情景再现方法作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手段,能影响整个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因此相关创作者需要借助声音、镜头等,组织相关人物对从前发生的景象和事件进行重新演绎,以此使受众对纪录片中的材料、人物等产生更详细、更准确的认知。可借助各种先进科技手段,合理创建符合特定历史时空的场景,借助各种先进的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建筑模拟,帮助人们充分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难以观察到的各种细节,为人们提供一种精致化、全面性的体验。情景再现方法可以使广大受众在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得到美的体验,提升广大受众的人文素养[1]。

(二)情景再现手法发展

在纪录片创作初期,情景再现的方法便已经得到应用。创作人员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合理还原现实世界,仅能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搭建特定情境,拍摄人物背影等,对相关人物身处场景及生活环境进行记录。以观察型纪录片《因纽特人》为例,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冰屋当中,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且该环境中的光线和面积都无法满足具体拍摄要求,如果拍摄真实场景,容易影响整体拍摄效果,甚至影响整个画面的美观性。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建造了各种大型冰屋,有效还原了现实生活环境,最终拍摄的视频成品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欣赏需求,把特定人物日常生活与习性特征准确展现了出来,使作品主题得到了全面升华。

纪录片创作和纪录片不完全同步,纪录片创作需要将整个事件的经过、起因和结果清晰呈现出来,并还原真实活动场景,其需要长时间的前期准备,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还原活动真实场景。基于情景再现手法,可以在不同时间对相同阶段的不同场景进行妥善准备,借助各种剪辑设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提升纪录片综合质量,优化受众观看体验。在高精准还原的辅助下,进一步优化情景再现效果,加深受众对特定场景的印象[2]。

三、情景再现手法的主要特征

(一)还原真实场景

在纪录片综合创作中,受现存遗迹、历史建筑及相关历史资料记录完整性等因素的影响,纪录片在实际叙述中存在立足点不当的问题,影响了后续作品拍摄效果,无法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场景还原,借助特定的场景为受众描述情景相关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广大受众对相关历史事件产生较为全面的了解,引导人们观赏纪录片并顺利融入特定场景内,加深其对特定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印象。例如,拍摄历史纪录片《张骞通西域》时,因为自然地理情况的变化,大部分路线场景已经丧失原有痕迹,所以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合理还原。适当还原张骞出使西域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受众从特定人物视角分析事件,及时发现张骞出使西域中所发生的各种状况,深化受众对整个历史事件的认识和了解。在呈现汉武帝为张骞送行的场景时,可以选择情景再现方法,展现汉朝当时面临的发展危机、千军万马的壮观场景以及汉武帝自身的表现,给人带来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深化广大受众对张骞出塞的认识和了解。借助情景再现的表现方法,可以创造真实情景,帮助受众彻底融入其中,丰富人物整体形象。

(二)打造特殊氛围

通过纪录片讲述某种故事,会受到特定背景年代以及事件场景等方面的影响,其在相关事件和特定人物描述中相对而言较为空泛,受众在观赏中容易产生某种误解。但可以借助情景再现方法,有效描述特定事件发生的背景,帮助受众对整个事件产生全面认知,充分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状况。在具体创作活动中,借助各种特殊性场景,向人们准确介绍历史事件及特定背景,呈现出相应的氛围、情感,能深化人们对特定情境的理解。以大型人文纪录片《王安石》《苏东坡》《李清照》为例,在介绍其中的代表人物如王安石、苏轼以及李清照的生平时,除了需要展现人物相关历史事件和特定背景环境以外,还需要考虑特定人物处于不同阶段的内心变化和心理特征,营造合适的环境氛围,全面烘托人物情感,以此为基础合理评价人物发展特征,方便大众主动接受,促进纪录片顺利传播[3]。

(三)准确描述细节

在纪录片相关创作活动中,很难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帮助受众了解各种历史事件,尤其是各种历史遗产类特殊事件,无法保障创作的真实性,容易产生其他创作问题。但可以利用情景再现方法生动描述其中的发展规律,并借助各种活动赋予深刻内涵,为受众展现出多层次信息,深化受众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认识与了解。以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大秦帝国》为例,在对秦朝这一特定历史时代进行描述时,受众容易错误认识当时所用各种丈量工具及测量设备,但利用情景再现方法,便可以直接还原特定物品,模拟古代生活,增强真实感,使受众对古人整体工作方式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将自己直接代入对应历史时空,形成准确认识,了解到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四、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措施

(一)密切联系人物发展特征

纪录片创作中应用情景再现,需要坚持纪实的核心地位,以再现为辅,这也是情景再现的基础要求,该种方法能够帮助编辑人员解决创作素材不足的问题,记录现实生活核心诉求。坚持以纪实为主,重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保证主次分明,合理设计再现与纪实比例,能使整个叙述过程更加流畅。

在应用情景再现方法创作纪录片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故事符合发展逻辑,遵循真实历史发展过程。纪录片属于影像作品,为了生动还原历史事件,进行历史回溯,在应用情景再现技术时,要避免随意生搬硬套,确保历史信息的真实客观性,帮助受众合理欣赏主观真实。要把情景再现融入纪录片创作,纪录片创作和正常艺术创作不同,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区分的最后底线便是非虚构。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要突出拍摄视角和人性的真实性,严格把握历史真实性,通过现实情景和历史资料的充分结合,全面重现历史情景和历史人物,突出各个细节,显示重点内容,准确交代相应的时空联系,丰富画面内容,扩大信息量,积极迎合事物发展逻辑,帮助受众准确把握历史真相,保障纪录片的真实性。

将情景再现应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可以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整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提高层次性。因此,在情景再现的场景设计方面,需要联系人物特点、环境特征及时代背景等实施合理布置,如此可以进一步突出人物整体发展特色。例如,针对人文纪录片中苏轼、王安石等著名人物的历史发展轨迹,拍摄相关纪录片时,因为相关人物的生平十分坎坷,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心境状态也不相同,其对外表现形成某种差异,所以需要借助情景再现方法,使人物内心变化和特定社会环境有效联系起来,密切围绕个人和国家发展的联系,突出人物发展特征,展现家国情怀,丰富纪录片主题。在近现代相关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情境再现方法,将国家和相关组织、人物密切联系起来。例如,针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拍摄历史纪录片《共产党人》时,导演普遍选择情景再现方式,将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和历史现实全面融合,实现场景还原,同时把毛泽东及陈独秀融入其中,将历史人物和特定背景准确呈现出来,确保共产党人形象塑造的真实性。我国部分人物传记相关纪录片也已经开始应用情景再现方法,用于突出特定社会环境和人物发展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对特定场景中的人物演出和服装道具进行科学设计,通过综合演绎全面还原真实场景,形成某种戏剧化特征,突出人物发展特色,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场景再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演员扮演不同人物,体现人物和场景等方面不同的侧重点。以场景方面为例,《台北故宫》便是通过在虚拟舞台空间中设置演员,通过大屏投影播放海面、夜晚和轮船等景象,借助景观、造型变化,创作出人物运输宝物到台湾那一刻的神秘紧张气氛,光影的合理应用,更是使整个画面情景显得生动和丰满。不同于故事片,纪录片对演员的演技要求较低,普遍要求其气质特征和面貌符合作品[4]。

(二)虚拟化设置人物场景

在应用情景再现方法创作纪录片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就虚避实,这也是纪录片情景再现合理应用的重要工作。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根本保障,关于情景再现手法,应用时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帮助受众准确了解再现和纪实的差异。在实践中,纪录片相关创作人员需要合理应用情景再现方法,保障情景形式的合理性。针对情景再现内容,需进行单独说明和解释,在各种情节化以及故事化的场景模拟中,需要借助字幕介绍该段属于故事片资料或情景的再现。除此之外,情景再现的应用,除了要帮助受众掌握事件真相以外,还要避免过于生硬做作,如光影属于一种虚的表现形式,局部可选择蒙太奇方法,通过镜头组合与分割,实施合理剪辑。例如,历史纪录片《藏锋》主要在类似于兵工厂的环境中拍摄,借助主体局部组合形象,调动受众形成蒙太奇联想[5]。

将情景再现融入纪录片创作中,可以突出特定人物、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为此需要准确把握虚幻和真实场景之间的分界线,在需要的条件下,可以对特定人物及历史场景实施虚拟化设计,以免受众混淆虚幻及真实场景。为了全面展现出特定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纪录片制作人员在日常创作活动中,可以适当融入各种虚拟化人物,借助虚拟人物发展展现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借助故事发展呈现出真实的历史空间,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和了解纪录片所描述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历史特征。例如,历史纪录片《古城扬州》介绍扬州作为交通集散点的故事,可以借助虚拟人物,通过人物相关生活变化体现出扬州社会生活情境以及扬州发挥出的交通集散点功能,帮助受众深化认识,了解扬州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借助情景再现,通过虚拟人物讲解历史,可提升纪录片趣味性,避免单一讲解使受众产生枯燥感。

(三)合理调整情景再现方式

纪录片相关创作人员借助情景再现方法进行拍摄时,需要认识到该种方法的应用主要服务于历史生动讲解,不能单纯借助纪录片对人物进行烘托,或直接大包大揽。纪录片相关创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联系相应的记录要求,对拍摄方法以及拍摄场景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对探究类纪录片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假如该纪录片内历史人物依然存在故居遗址,可以选择所属故居拍摄,保障记录结果的真实性,有条件的尽量坚持实地取景。在结束实地取景后,无须额外构建其他多余生活场景,只需基础过渡进行文字讲述即可,不然便会产生画蛇添足的问题。纪录片相关创作人员需要准确把握拍摄主题,进一步突出纪录片主题内容,利用情景再现措施对各种内容进行合理记录,不能单纯提升整体观赏性。假如仅仅为了满足受众基础观赏诉求,而应用情景再现方式创作纪录片,容易使纪录片失真,最终记录主题也会发生变化,这不是创作者的本意。此外,纪录片创作人员需要重视应用情景再现的表达形式,联系拍摄主题对所用方法进行合理调整。想要突出人物特色,可以选择表现力较好、和历史人物长相相似的演员对描述对象的重要决策和日常生活进行准确模拟。假如拍摄对象以特定场景为主,除了实地拍摄以及构建模拟场景以外,还可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利用各种先进科技全面还原文献描述场景,并在拍摄纪录片时适当融入语言描述,在后期剪辑纪录片时增加各种字幕,便于大众观看,深化广大受众的认识和了解。纪录片对应创作人员还需要准确把握情景再现方法的主要作用,认识到该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题,所以拍摄时可以对特定场景实施虚化处理,避免演员数量过多,影响受众判断。在对某些必要场景进行拍摄时,可以借助背影处理和适当留白等方法突出其主要特征,为受众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明确虚幻和真实的界限。

五、结语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为应用不合理,使纪录片性质出现偏差。因此,纪录片相关创作人员需要提高对创作主题的重视程度,以拍摄主题为核心,合理开展各项工作,保障情景再現的合理应用,可借助多种措施,为受众直观呈现出历史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 左震.再现与边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河西走廊》叙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2] 李学钦.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7):109-111.

[3] 王青青.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4] 李林涛.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的情景再现手法探讨[J].传播力研究,2020,4(13):88-89.

[5] 王杰.戏剧化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0(3):102-103.

作者简介 崔馨,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学校新闻、专题的完整创作。

猜你喜欢纪录片总局推荐2021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综艺报(2021年15期)2021-09-05纪录之前,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故事电子竞技(2021年1期)2021-03-12等待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23期)2019-08-12纪录片要有精气神综艺报(2019年6期)2019-04-02超级蚁穴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2期)2019-01-10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12期)2018-03-01马莉 独立纪录片导演优雅(2017年5期)2017-05-08论当代西方纪录片研究中的观念转变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纪录片观影指南时代英语·高一(2014年4期)2014-08-27纪录片栏目化趋势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09年2期)2009-05-13

推荐访问:纪录片 再现 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