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青岛城市文化建设

朱艳

青岛虽是滨海城市,但青岛以坐落于“海岱廊道”上的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等交通干线与黄河流域的其他省市相联系,青岛的海洋文化特色里面越来越多地融入了黄河文化的色彩,形成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交融、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互通的多元文化交织的局面。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主持召开了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与10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相呼应,为我们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青岛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城市,在胶东经济圈处于领军地位,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同时,青岛也是黄河流域文化覆盖和影响的区域,经“海岱廊道”串联起黄河流域的众多城市和地区,是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口;引黄济青更是让蓝色青岛渲染上淡黄色的明艳之色,为青岛的城市文化建设增添新的色彩。

《纲要》第一章第二节,高度概括了黄河流域的众多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青岛是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曾为华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黄河流域发展战略定位中,《纲要》要求沿黄流域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这对我们青岛城市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青岛,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依托独特的海洋文化,在上合示范区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基础上,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建构多元纷呈、和谐相容的黄河文化与蓝色文化新发展而努力。

黄河流域山东历史文化溯源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黄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有26次大的改道,一直围绕海岱地区这个轴心南北摇摆,最南到达淮河,夺淮入黄海;最北到达海河,从海河入渤海。

黄河“百年一改道,三年一决口”,造成广袤的黄泛区,这里经常性的水灾,使黄泛区内难以形成长久稳定的历史文化遗存;但是,在黄泛区和海岱地区泰沂山脉的山前小平原之間则形成了南北两条狭长又安定、祥和、肥沃的地块,它西起济南长清,向东一直延伸到青岛琅琊(暂以齐长城的起始和长度618公里为定),这条围绕海岱地区南北、连接中原与山东半岛沿海各港口之间、呈东西走向的狭长通道就是“海岱廊道”。

在这里,我们的先人辛勤耕作,繁衍生息,留下众多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如山东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都是黄河流域发育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同时期黄河流域中段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通过“海岱廊道”连接而有一定的交流;山东的龙山文化,史称“万邦时代”,它与同期河洛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的交流发生逆转,说明这一时期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更为先进,传播也更强势。如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发现的20多座当时的城址,有15座之多坐落在“海岱廊道”上,并通过“海岱廊道”与中原的其他城址进行交往。青岛胶州三里河发掘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叠加,里面出土的钻形黄铜器,其技术比欧洲早两三千年,证实了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海岱地区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并有逐鹿之战中的蚩尤铜头铁额,刀枪不入的传说。

在这一格局中,黄河流域还出现了颛顼、尧、舜、禹等为首的邦国或族邦联盟,囊括了山东整个海岱地区;是黄河文明发源的重要时期。之后,夏商西周三代王朝,乃至秦汉、隋唐等朝代也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高文明。

青岛拥有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重融合

“黄河入海流”是对黄河东汇大海的客观反映,也是对黄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交融的真实写照,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将黄河与大海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史书载,夏王朝时,芒帝曾乘舟顺黄河而下“东狩于海,获大鱼”;商朝箕子率族人跨黄河,沿“海岱廊道”到达青岛胶州湾畔,在这里乘舟沿“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经庙岛群岛到达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并在此建立箕子朝鲜;秦皇汉武沿“海岱廊道”从中原巡视黄河流域直至胶东半岛,秦始皇派徐福从青岛琅琊古港口率五千童男女和百工“东海”求仙药,汉武帝派齐地水师沿“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征讨朝鲜并在朝鲜设四郡,诸多历史事实说明,青岛以“海岱廊道”连接黄河流域与黄渤海区域、将黄河文明与海洋文化融合起来。

“海岱廊道”通过山东半岛上的琅琊、芝罘等诸多古港口,经“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连接起中国内地与东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陆、海交通,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早期传播、及东亚、东南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海岱廊道”向西,就像日本学者中村新太郎在《日中两千年》中、对遣唐使在山东半岛上岸后去往长安的陆上线路描述的:“经青州—兖州—曹州—汴州(开封)—洛阳,最后到达长安,(回国时仍按原路返回)”,给出了“海岱廊道”向西与中原相连接直至中国腹地长安的线路图。如果从长安再向西,经“天山廊道”就可以到达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沿岸,从而将中国文化与西亚欧洲文化相连通,使黄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相碰撞。所以,汉唐时期所形成的陆、海“丝绸之路”,就是由“天山廊道”与“海岱廊道”一西一东共同架起的,陆、海“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北亚和中亚西亚直至欧洲进行商贸文化互通的桥梁,是中华文明在汉唐时期东扩西进的重要通道,一直到今天依然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青岛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指出: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环境。“黄河口国家公园”是我国乃至全球迄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河海交汇的独特性;但是,黄河三角洲本质上隶属黄河文明,更多包含大陆文化、农耕文化的特色,所以,在黄河入海口冲击出的平原上,生态农业、人工林和灌木丛、芦苇沼泽等农耕文化占据主导;而其港口运输、海上渔猎等海洋经济则少之又少,展现的海洋文化明显不足;所以,设置黄河口国家公园,更多的是要对黄河口的生态进行修复、保护和发展,是对其大陆文化的发扬光大。但是,这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论坛则提出将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双重融合与发展的新课题,是对山东陆海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的难得契机。

青岛是海洋文化十分浓郁的滨海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的启航港,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出海口。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著名的五大古港口之一,四大盐场之一,历史上曾设置过长江以北唯一的市舶司(海关);直到今天,青岛依然牵头“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十大海关一体化的改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一体化改革的领头羊。这九省中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七省都是黄河流域的省份,占据了中国东中西部的79.5万平方公里,各种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等都十分丰富,这为青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远的各种资源背书。

所以,青岛虽然是个滨海城市,但是青岛以坐落于“海岱廊道”上的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等交通干线与黄河流域的其他省市相联系,青岛的海洋文化特色里面越来越多地融入了黄河文化的色彩,形成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交融、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互通的多元文化交织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借助这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我们建议创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深深蕴含着“扬帆”“海外”“贸易”等海洋文化因素,与“黄河口国家公园”联手形成典型的海河姊妹公园,打造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黄河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发展的城市文化新亮点,共同将“一带一路”建设与黄河流域发展推向前进。

建议在胶州少海湿地公园内设立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胶州少海湿地公园位于青岛最大、也是胶州湾最大的河流——大沽河的下游,是以大沽河的泄洪渠為基础修建的青岛首家、也是山东省第一家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少海湿地公园占地面积612.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13.9公顷,辽阔的水域面积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完全可以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其良好的自然生态,每年都吸引众多野生鸟类来此息栖,甚至有天鹅、丹顶鹤、东方白鹳、白额雁这些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同时,少海公园内还有众多的人文建筑和景观,如重建的唐代慈云寺、孔子六艺文化园、大沽河博物馆,板桥镇市舶司博物馆,胶州博物馆等等,使历史和美景相融合,让人文与自然相和谐。少海公园通过大沽河与胶州湾(大海)连接起来,具有明显的“涉海”因素和“丝路”因素,加之这里曾设置过长江以北唯一的市舶司——板桥镇市舶司,主要掌管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商贸活动,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的起始港和重要枢纽,因此,把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设置在胶州少海是最为贴切的。

2018年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其扩员后的八个成员国半数以上临海;加之,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因此,“海洋”这个元素就成为坐落在胶州的上合示范区建设中避不开的重要内容。胶州“少海公园”用齐国两代国君泛游少海的故事、为公园的生态和景观建构、融入历史和“海洋”的因素,但是,“少海公园”这几个字绝对达不到让人眼前一亮和令人心向往之的效果,更不会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关联;但是,如果在少海公园内设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那么,人们一看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这个名字,则立马达到兴趣盎然、过目不忘的效果;特别是对内陆和国外的百姓来说,只要看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这几个字,即使不会马上过来旅游,也一定会因好奇而涉猎、查看的。因为“丝绸之路”早已成为具有“公知性”“显著性”特征的一个名词,不仅全国人民熟悉,在国际上也拥有广泛的知名度。所以,我们建议在“少海公园”的基础上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不仅是营销胶州、宣传青岛最好的方法之一,还为上合示范区建设增添一份靓丽的色彩。

胶州少海公园湿地项目总体规划建设分为三期,前两期已建成,第三期也在建设中。因此,依托少海公园内已经建成的部分工程,划出一部分区域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主题雕塑群,与已建成的市舶司博物馆、高丽亭馆,与规划好的榷场、水师营等项目相结合,并融入黄河文化的色彩,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奉献给青岛市民一个具有浓郁“海丝”元素和黄河文化的主题公园,与刚规划的黄河口国家公园联袂,将上合示范区平台拓展出去,为更好的促进青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加油。

(作者单位系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

猜你喜欢廊道黄河流域黄河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民主与科学(2021年3期)2021-10-15大美黄河生态廊道资源导刊(2020年5期)2020-06-12漫尘的诗诗潮(2019年6期)2019-07-03黄河知道我爱谁当代音乐(2019年2期)2019-06-11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科学导报(2019年78期)2019-01-07黄河的呼唤当代音乐(2018年3期)2018-05-14大数据背景下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国绿色画报(2017年10期)2017-10-12黄河时代文学·上半月(2017年7期)2017-07-29工业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4期)2017-05-24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4期)2016-11-19

推荐访问:黄河流域 青岛 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