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旅融合的河南文旅小镇空间规划研究与应用

杨倩 韩芳

摘 要:空间规划是文旅小镇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必须保证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既能激發区域内部活力,又能实现文化情感联动,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经济联合体。本文将探究基于文旅融合的河南文旅小镇空间规划研究与应用,加快河南文旅小镇发展步伐,尽可能降低试错成本,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文旅融合;
文旅小镇;
空间规划;
设计研究;
河南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2021年度调研课题“基于文旅融合的河南文旅小镇空间规划研究与应用”(SKL-2021-227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旅小镇迅速崛起,成为加快农业转型、拉动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负面案例,通过简单的抄袭模仿规划方案,并不能实现预期的综合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文旅小镇的规划设计水平。

(一)文旅小镇类型

顾名思义,文旅小镇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的特色小镇,根据文化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小镇、民族文化旅游小镇、宗教文化旅游小镇、红色文化旅游小镇、产业文化旅游小镇、民俗文化旅游小镇,等等。每种类型的文旅小镇都是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底蕴规划建设的,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历史文化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古代艺术、古代建筑等,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具有神秘性、稀有性、悠久性的特点,能够让人们了解当地的发展历程,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小镇如以昭君文化为核心的昭君镇、融入古丝绸之路文化的青城古镇。民族文化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歌舞、民族礼俗、民族婚礼、民族节日、民族祭祀等,像以苗族文化著称的西江镇、以彝族文化为特色的可邑小镇。我国以宗教绘画、建筑、音乐、雕塑等文化资源建立的文旅小镇也比较常见,如营造佛教文化的法门镇、融入道教佛教文化的青岩古镇。红色文化旅游小镇主要是以革命事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为载体建立的,能够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当地留下的辉煌历史,既具有休闲旅游的功能,又具有革命教育的作用,如沂蒙县的岱崮镇、确山县的竹沟镇。在某些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产业和品牌,造就了较为深厚的产业文化,成为建设文旅小镇的重要资源,如以汾酒文化为基础的杏花村镇、以青瓷文化为背景的上详镇。而民俗文化凝聚了一个地区人民大众的生活智慧,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以杂技文化著称的岳村镇[1]。

(二)文旅小镇内涵

文旅小镇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突出的文化主题,而旅游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必须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打造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新,构建“文化+旅游”的产业结构。现阶段,许多特色小镇相互抄袭、模仿,导致同质化严重,重形而不重魂,有的演变成政绩工程,难以维持经营,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文旅小镇建设必须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让小镇的内涵更加丰富;
同时,积极打造产业集聚生态圈,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依托当地资源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真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避免陷入发展误区。在空间规划上,应该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构建精而美的小空间,能够实现生活生产、旅游休闲的便捷化和一体化,充分融入特色文化和自然生态,延续小镇的历史文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充分利用现代文化艺术,打造多层次、差异化的空间格局,促进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文旅小镇空间规划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人文性、生态性、特色性、可持续性、多元性、经济性等,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促进小镇的和谐健康发展。文旅小镇的空间规划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能够为当地居民、从业人员、外地游客提供便利,满足多元化需求,大到功能布局,小到设施布置,都能够体现人文关怀;
同时,尊重自然生态,满足生态环境发展要求,做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文旅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而特色则是小镇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开辟特色之路,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始终保持小镇的活力。开发建设文旅小镇既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需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所以,文旅小镇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性原则,处理好每个空间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既不能脱离实际条件、增加经济负担,也需要创造较好的经济价值,激发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力,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在有保护、有发展的策略下,循序渐进,不断创新[2]。

(二)空间规划要素构成

良好的空间规划需要对各种要素进行科学设计,能够满足出行、旅游、消费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文旅小镇的空间规划要素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活动节点、建筑物、构筑物、绿化景观、设施景观等。其中,道路交通是联通各区域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小镇出行的便利性,主要包括交通性道路、生活性街道,相对而言,交通性道路比较宽敞,承担了主要的行车功能,而生活性街道则以步行街为主,是交通性道路的细枝末节,也是人们居住生活和休闲旅游的主要活动场所。活动节点主要指具有一定功能和象征意义的公共空间,能够为一定数量的人群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空间,主要以各种广场为主,同时还包括一些小空间,如古树、古井周边,能够为人们休憩交流提供便利。建筑物和构筑物是人们观赏旅游的主要地方,许多具有历史痕迹的建筑成为打造文旅小镇的核心内容,如古代建筑、祠堂、寺庙等,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建筑风格,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有些地区的文旅小镇打造了现代仿古建筑群,也能够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另外,少数民族建筑和宗教建筑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绿化景观是文旅小镇空间规划的重点之一,通过打造点状、线状、面状绿化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增加旅游观赏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让人们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许多精致的景观小品能够体现独特匠心,具有较强的点缀、丰富作用,而且是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设施景观包括各种休闲设施、环卫设施、健身设施、游乐设施等,直接影响着文旅小镇的公共服务水平,许多地区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文旅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的顽疾[3]。

(三)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1.科学选址 合理分区

文旅小镇建设应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总体功能空间布局,包括各种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不同地区空间布局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建设的影响不同,如多丘陵、山区地带容易形成散点式分布的地块,平原为主的地区呈现沿主干道带状分布的特点。在文旅小镇选址时,必须将周边资源和产业有效整合,具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用地规模适宜,既不能盲目扩大投资,也要具备连片开发潜力,形成多点开花、风景各异的良好形态。文旅小镇在打造大品牌的同时,也要关注小名片的创设,人口密度要符合相关要求,能够保证当地特色风貌不受破坏,承载一定的游客流量。在确定选址后,要科学划分功能区,让文旅小镇的建设能够满足多元化需求,除了基本的居住功能和生产功能,文旅小镇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商业功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旅游动机不同,孩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需要设置一些探索和学习的模块;
青年朝气蓬勃,喜欢追逐时尚,充满冒险精神;
中年人更希望通过旅游释放压力、舒缓心情,具有较强的购物、社交意愿;
而老年人怀旧情节较重,追忆过往、寄托乡愁更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他们。所以,文旅小镇的功能分区应该具有明显的主题,为人们打造不同于现实的理想空间,如民俗文化主题、现代时尚主题、田园风光主题、影视娱乐主题、医疗康养主题等,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推广,能够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经济效益。

2.优化交通 活动便捷

道路交通网络承载着基本的运输功能,通过优化设计,能够利用交通网络划分功能区域,并形成较高的审美价值。合理划分道路等级,主次分明,串联成网,科学设计横断面及相关尺寸,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文旅小镇内部交通需要串联起各主要节点,打造舒适的街道空间,形成良好的视野,提高通行的舒适度,在游览性、商业性街道,应该增加道路临街面,创造休闲空间和消费空间,及时处理乱搭乱建问题,保证道路的整洁通畅;
在材料选择上,应该尽可能体现当地特色,与周边建筑遥相呼应,并保证其生态功能,尽量减少混凝土、沥青等硬质路面的使用。布置氛围适宜的活动节点,大空间活动节点一般位于核心地段,甚至成为文旅小镇的标志性地点,能够提升周边甚至整个小镇的活力;
所以,必须选择地理条件、文化氛围、自然生态较好的地方,并丰富其功能,通过建筑围合、植物围合、景观小品围合等多种方式,打造一个空间开阔、功能齐全的活动中心。除了大空间的活动节点,小空间的活动节点也十分重要,充分利用古树、古井等传统邻里活动空间,配合一些景观组团和休闲设施,打造更加多元的小尺度活动空间[4]。

3.建筑协调 景观丰富

建筑是无声的语言,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最能吸引人们兴趣的文化景观,所以文旅小镇建筑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如果传统建筑资源丰富,那么必须加强保护,保证建筑的原有特色,同时进行完善设计,提高安全性和功能性,在新旧结合时,风格要协调统一,能够体现当地特色,营造出整体协调有序的视觉感受,提高建筑的审美性和可参与性,让人们在特色建筑群中流连忘返。绿化景观是文旅小镇的基本组成部分,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注意主次分明,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布局,点状绿化景观设计相对灵活,组合形式多样,能够起到较强的点缀作用,线状绿化景观设计通常是与河流、道路结合在一起的。生活性街道两侧绿化可以打造得更加丰富,形成诸多层次,充满韵律和节奏,起到良好的美化、观赏作用,而交通性道路两侧绿化则需要相对单调,能够形成一定的连续性和流畅性,主要体现绿化功能和指引功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性,面状绿化景观设计可以融入农田景观、森林景观、花海景观等多种元素,延续乡土田园意境,既能够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又可以丰富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分区、不同季节的优美景色。在景观设计时,还应该注重人景互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和参与到美景之中,增加一些场景化的景观元素,引导人们感受自然的美好。

4.完善基础 配套服务

公共基础配套设施是制约文旅小镇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小镇由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陷入困境。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规划,提供相适应的配套服务。在交通设施规划上,合理设置停车场位置和数量,满足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停车需求,避免因乱停乱放影响小镇功能和形象。要适当增加休憩设施,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场所,如休息长廊、公共座椅等,也可以辅助设计一些石头、台阶、树墩等简易设施。为了保证环境的美观性,必须做好环卫设施规划设计,实现公共空间垃圾回收全覆盖,防止出現垃圾乱丢乱放的问题。在设计活动设施时,应该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增加一些无障碍设计元素,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加温馨的服务,保证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在合适的位置设计合适的标识,能够起到有效的指引导向、规范约束作用,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5]。

本文首先阐述了文旅小镇的类型和内涵,然后从设计原则、构成要素、设计要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基于文旅融合的河南文旅小镇空间规划研究与应用。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现实意义,要正确认识文旅小镇内涵特征,优化整合区域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文旅小镇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涂波,端木岐.基于景观为先的特色小镇规划实践:以中国玫瑰谷概念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9(4):69-74.

[2] 金云峰,万亿,杨丹.休闲时代下的文化和旅游空间规划与产品转型研究:以长白山文化和旅游空间规划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9(3):13-17.

[3] 蔡宇超,李永浮,朱冬奇.基于空间视角的特色小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8):317-323.

[4] 吴榕,季翔.基于产业与文化角度对于特色小镇特色空间的研究[J].中外建筑,2018(2):54-56.

[5] 何爱,梁锡英.美丽乡村升级视角下大都市远郊区特色小镇创建探索:以广州市增城区蒙花布特色小镇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8(3):43-49.

猜你喜欢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文旅融合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32期)2021-11-19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智库挂牌成立科学导报(2021年22期)2021-04-19浅析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8期)2020-06-11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在平顶山召开资源导刊(2020年1期)2020-02-07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使命与创新管理观察(2019年25期)2019-12-04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文化性融入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14期)2019-10-20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文旅融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11期)2019-08-07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旅游学刊(2019年1期)2019-03-29基于电子技术的声光控制照明电路设计研究中国新通信(2017年7期)2017-05-26乡村旅游景区墙体视觉艺术设计研究现代交际(2017年1期)2017-04-12

推荐访问:空间规划 河南 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