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阅读社区及其用户行为探析

池呈

摘  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社区成为新兴数字阅读应用模式,它在数字阅读产品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互动平台,满足用户在阅读活动中的社交需求。用户在网络阅读社区中不仅追求独立阅读体验,还追求互动、社交、传播、分享。该文在概析网络阅读社区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阅读社区的用户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其用户行为可归纳为意义的创造、对话的参与、信息的分享与传递,体现出阅读活动全过程链社交化的行为特征。

关键词:网络阅读社区   用户行为   社交阅读   数字阅读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6(a)-0170-04

Analysis of Users" Behavior in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CHI Cheng

(Jianghan University Librar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5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technology,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digital reading products. It builds up an interactive platform on the basis of digital reading products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users in reading activities.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users not only pursue an independent reading experience, but also pursue interaction, sociality,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user behavior in the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user behavior of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can be summarized as meaning creation, dialogue particip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transmission, which reflects the soci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process chain of read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Online reading community; User behavior; Social reading; Digital reading

媒介技術的发展不仅使文本内容组织与呈现的方式随着时代变迁发生巨大变化,还影响着阅读活动发生的方式,改变着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行为。网络阅读社区是近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数字阅读应用新模式,它以用户为核心[1],强调互动、社交、传播、分享和可移动,这种全新的阅读产品模式对人们当今的阅读行为产生了许多影响。网络阅读社区使读者和文本、读者和作者、读者和读者之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在这里读者寻求的不再只是个人独立的阅读体验,还是基于互动的分享体验[2]。

1  网络阅读社区概析

1.1 网络阅读社区内涵

网络阅读社区是在数字化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社会化媒体特征的新兴数字阅读产品形态。网络阅读社区以阅读为核心,在功能设置和用户参与上扩展了传统阅读的时空范围,用户在其中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阅读分享、阅读评价、阅读推荐和阅读传递等方面[3],为社交网络时代阅读行为全过程链社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网络阅读社区用户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环境下的读者相比,其阅读需求、行为模式有了新的变化,除私人化的阅读之外,阅读行为更具有社会性与场景性[4],这是传统阅读无法提供的。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用户的使用行为中:当用户使用网络阅读社区的时候,虽然阅读行为与传统的纸质阅读无异,但是却能有机会针对文本做出批注、划线分享、发表评论、打分推荐等,用个人的行动影响其他读者对该文本的认知,并且与网络上任何有共同兴趣的读者一起讨论分享,与作者互动交流。可谓网络阅读社区解放了读者,又连接了读者。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以书本为核心、以内容为主的阅读模式[5],网络阅读社区更加注重读者,注重场景与社交[6]。

因此,网络阅读社区是在数字阅读产品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互动平台,除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外,还提供基于互动的分享体验,满足用户在阅读活动中的社交需求。当一个数字阅读产品具有上述特点,就可以把它界定为网络阅读社区。

1.2 网络阅读社区特征

以豆瓣阅读、微信读书、掌阅等为代表的网络阅读社区,和其他数量繁多的数字阅读应用模式如ZAKER、QQ阅读、百度阅读等相比,具有深阅读、强交互的特征。

目前,较为成熟的数字阅读应用模式按阅读内容的性质和篇幅来划分,可以分为资讯类和非资讯类。资讯类的数字阅读应用模式主要是根据用户的订阅为用户个性化地推送各类资讯,用户也可以评论内容或分享到社交网络。资讯类数字阅读产品的内容来源除了热点、新闻,还包括来自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的状态信息,因此内容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碎片化特征,用户对内容更多是在随意、跳跃地浏览,表现出浅阅读的特点。非资讯类数字阅读产品的内容要么是纸质书的电子版,要么是作者自出版的原创内容,或者二者兼有,从几千字的专栏文章,到几十万字的书籍,皆涵盖其中,其共同点是都有一定的篇幅,且读者在进行内容消费时,更接近于真正意义上的深阅读,更多时候会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细思品位以获得知识和愉悦感。网络阅读社区绝大部分是非资讯类深阅读型数字阅读产品。

除了上述分类,还可以将现有的数字阅读应用模式按社交属性强弱来划分,分为强交互型数字阅读应用模式和弱交互型数字阅读应用模式。强交互型数字阅读应用模式使用户与文本、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7]贯通了用户使用行为的每一个环节,用户的阅读体验和互动分享体验是同时发生的,而弱交互型数字阅读应用模式则不然。强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的用户在阅读时可以与他人分享对某一段落的评论,而且这一讨论就在阅读页面发生而不用跳转,其体验就像是阅读时和其他读者在书中的某一页面相遇。弱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的用户虽然也可以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但是讨论发生地点跳出了阅读页面[8],得在专门的评论区进行,而且讨论的对象是某本书、某个章节或某篇文章,无法像强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那样将指向某一句话的评论都关联起来。也就是说,与弱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相比,强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在阅读文本上添加了一层公共评注,让用户可以一边阅读一边针对某行文字或某张图片进行想法的交流。从功能上简单解释,强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有基于文本的互动评注功能,而弱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没有。以此分类,网络阅读社区皆是强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

综上所述,与其他数字阅读应用模式相比,网络阅读社区更突显非资讯类深阅读、强交互的特征。第一,从阅读内容来说,阅读非资讯类内容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虽然在数字化时代,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了,广义地说信息社会中所有媒介渠道的信息获取行为都可以称之为阅读,但是资讯类阅读的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特点使阅读表现出浅化倾向,有损于阅读本身在思想层面的意义生产。而在阅读非资讯类内容时,需要读者深度参与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9],深阅读更有趋势发生。第二,强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功能设置和用户行为上的“强交互”更符合网络社区的核心特征。虽然用户都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社交,但是与弱交互型数字阅读产品相比,网络阅读社区为用户提供的社交入口更多,限制更少,用户不仅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互动与分享,阅读进行中也可以。综上,网络阅读社区“阅读”和“社交”的特点都更强烈。

2  网络阅读社区用户行为分析

用户在网络阅读社区除了阅读内容产品,还会在阅读过程中开展系列互动或分享活动。也就是说,用户对网络阅读社区的使用行为,除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还包括在阅读前、阅读中或阅读之后开展的互动或分享活动,而这些行为才是使网络阅读社区区别于其他数字阅读产品之处。

2.1 网络阅读社区用户行为构成

将网络阅读社区用户在阅读内容产品之外的使用行为,按照用户使用环节中行为的发生顺序来梳理归类,可以归结为以下3类。

2.1.1 阅读行为发生之前的用户行为

(1)搜索书籍;(2)查看其他人在读的书籍,比如微信读书中用户的好友开始阅读某本书的消息会以好友动态的形式出现在该用户的广播信息流里,豆瓣阅读中当下任何用户购买或试读某本书的消息会出现在读者动态栏;(3)查看其他人推荐的书籍,用户好友对书籍的推荐信息与用户关注的书有关的推荐信息会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在用户的广播信息流里;(4)查看其他人对自己未阅读过书籍的书摘,书摘指的是用户在进行阅读时,给一段文字划线,摘录出来,在网络阅读社区中,用户查看一本书时可以看到这本书的“热门划线”,即被多个用户划线的句子;(5)查看其他人对自己未阅读书籍的批注,批注即对书中某段文字写下的想法或注解,比如:微信读书里用户好友的批注或其他人对用户关注的书所做的批注会出现在广播流中,豆瓣读书的书籍页面里整合了本书所有的读书笔记,用户可以按页码先后、笔记添加时间或笔记被收藏次数查看;(6)查看其他人对自己未阅读书籍的打分;(7)查看其他人对自己未阅读书籍的评论,用户可以查看广播信息流中自己好友读完某本书后发表的评论,也可以针对某本书查看其他读完的人发表的评论,既可以按评论添加时间查看,也可以按評论收到的“有用”数查看,还可以查看即时产生的书评;(8)收藏某本书;(9)购买、下载某本书,这是阅读行为发生前的最后一步。

2.1.2 阅读行为发生之时,也即阅读过程进行中的用户行为

(1)划线,也即书摘,用户可以选中某段文字后划线,这段文字即被记录为该用户的书摘,用户的划线会在其他读者阅读时被看到;(2)批注,也即读书笔记,用户读到书中具体某处时,可对某段文字、某张图片或某一页内容发表想法或进行注解,只要用户没有设置为私密状态,其他读者阅读到该处时可以看到该用户的批注并与之互动;(3)在网络阅读社区内分享书摘,比如:豆瓣阅读用户可以把一段文字分享到豆瓣广播,好友在豆瓣首页的广播信息流中会看到该用户分享的这段文字,微信读书用户可以把一段文字分享到微信朋友圈;(4)在网络阅读社区内分享批注,比如:豆瓣阅读用户可以把批注分享到豆瓣广播,微信读书可以对一段文字写想法然后分享到微信读书的想法信息流中或者微信朋友圈中;(5)分享书摘和批注到外站社交应用上;(6)把书摘、批注和读书笔记发送给社交网络的特定好友;(7)在阅读进行时查看批注及讨论,阅读页面内,有他人公开批注的文字或图片旁会有标记,用户点击或触摸标记,即可阅读对该段内容的所有批注及对批注的回复讨论,当这一段批注较多时,用户可以选择只看好友批注、热门批注或最新批注;(8)回复某条批注以加入讨论,看到某条批注的读者可以在该条批注下添加回复以发表评论,因而用户可以对心有所感的批注进行回复、加入讨论;(9)对某条批注点击收藏,被收藏和回复次数多的批注会在该段的热门批注里排在前列;(10)对某条批注点赞,用户点赞后会和所有给该条批注点赞的人一起一并出现在该条批注下;(11)推荐他人批注到外站;(12)点击参与批注及讨论的用户,访问他们的主页,进而获取其他阅读内容或者关注该用户。

2.1.3 阅读行为结束之后,即阅读过程完成时的用户行为

(1)给阅读内容打分;(2)撰写评论;(3)把自己或他人对阅读内容的打分与评论分享到网络阅读社区内的广播信息流,比如:豆瓣阅读用户可以把打分评论同步到豆瓣广播,微信读书用户可以把评论同步到微信读书想法栏等;(4)把自己或他人对阅读内容的打分与评论分享到外站社交应用上;(5)在网络阅读社区内推荐阅读内容,比如微信读书用户在想法栏推荐书籍,比如;豆瓣阅读用户在读完一篇文章后点击喜欢,或者把它推荐到豆瓣广播、添加到豆列等;(6)推荐阅读内容到外站社交应用上;(7)把阅读内容推荐给其他社交网络的特定好友;(8)扩展阅读,用户可以在一篇文章后为其添加扩展阅读链接,网络阅读社区大多也有基于其他用户行为生成的“喜欢这篇作品的人也喜欢”,用户可以延伸出去进行扩展阅读;(9)查看其他用户对此书撰写的评论及评论中的讨论;(10)回复某条评论或给某条评论点赞,参与评论中的讨论;(11)点击参与评论、讨论、点赞的用户,访问他们的主页,进而获取其他阅读内容或者关注该用户。

超越用户行为的发生环节,按照其目的可以看出上述网络阅读社区用户行为由信息获取、信息贡献、信息互动等几类构成。加以考虑行为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将网络阅读社区用户的主动行为分为意义的创造、对话的参与、信息的分享与传递4类,具体如下:(1)基于文本内容消费的意义再生产、再创造,包括做批注、打分、写评论,或称创造行为;(2)基于文本内容参与其他用户的对话交流、碰撞互动,包括回复批注或评论以参与讨论,或称参与行为;(3)点对面的信息推荐,包括分享阅读内容、批注或评论到社交网络,或称分享行为;(4)点对点的信息传递,包括分享阅读内容、批注或评论给特定好友,或称传递行为。

2.2 网络阅读社区用户行为特征

上文依据阅读活动发生的环节,将网络阅读社区用户行为分为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3类,深入其中分析每一阶段的重点行为,又将它们归纳为创造行为、参与行为、分享行为、传递行为,可以发现网络阅读社区使强交互渗透到了用户行为的全过程,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

在阅读发生之前,用户查看他人在读或推荐的书籍,这些信息不管是来自好友,还是来自社区推送的广播信息流中的非好友,都是满足用户阅读前的信息发现需求,为用户解决了阅读发现的问题;用户注意到某本书后,基于这本书查看他人的打分、评论、书摘,能快速了解这本书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兴趣,节省阅读投入的时间成本,帮助自己完成阅读选择与阅读决策。因此,用户在开始具体阅读之前,面对海量而又匮乏的信息,通过在网络阅读社区从其他用户处获得信息,解决了信息过载与信息发现的问题,完成阅读发现、阅读选择与阅读决策的过程。

在阅读进行过程中,用户针对某一段落做出、查看、收藏、分享批注或书摘,除了记录外,也是在分享自己的笔记、感悟與评论,与别人探讨共鸣,通过群体智慧得到比个体阅读更多的知识。这种在阅读时针对同一段落进行互动交流的阅读分享行为,就像是用户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围成一圈在阅读,每有所得时还能七嘴八舌地讨论一番,最后也许还能结交几个读友。因此,网络阅读社区的阅读不再只是个人独立的体验,更是包含深度互动的分享体验。

在阅读完成之后,用户针对阅读内容做出评价,并分享自己的评价,对阅读内容做出推荐,参与评论区的讨论,这些行为除了总结自己的阅读经验,为自己这一段的阅读经历留下足迹,还以自己的阅读所得为其他用户提供了信息参考,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阅读评价与阅读推荐帮助其他用户完成阅读发现、阅读选择与阅读决策,网络阅读社区的阅读活动也在社交化上达成了首尾相接。

由上可见,网络阅读社区的大部分行为基本都包含了或能产生和网络阅读社区其他用户的互动,因而具有社交性。在网络阅读社区中,大部分行为都是社会化的—— 都可以影响他人且被他人影响,都可以与他人发生信息或情感的交互。可以说,社交因素埋藏在网络阅读社区的根基上,体现于细碎繁琐的用户行为中,渗透到阅读活动的全过程里。

3  结语

网络阅读社区作为具有深阅读、强社交特征的数字阅读应用模式,其强调意义的创造、对话的参与、信息的分享和传递的阅读模式带来了超越传统阅读的体验,为用户创造了更大的阅读价值,毫不意外地成为了数字阅读的新趋势,用户在网络阅读社区中的行为也体现出阅读活动全过程链社交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杨美琳,赵生辉.国内增强阅读服务研究综述与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21,4(5):91-97.

[2] Birke D.Social Reading?Onthe Riseofa "Bookish" Reading Culture Online[J].Poetics Tod-ay,2021,42(2):149-172.

[3] 陈向东.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性阅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3,4(6):21-25.

[4] 邓香莲,吴依霏.5G技术赋能下的数字阅读趋势[J].图书馆论坛,2021,41(4):79-85.

[5] 社会化阅读:阅读的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5-12(6).

[6] 罗淳,殷逸博,陈向东.微信社会性阅读是如何发生的?——基于整体社会网络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28-34.

[7] 毕达天,王福.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互动机制及互动效应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56-64.

[8] 罗静.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本、沉浸与场景[J].新阅读,2021,4(1):55-56.

[9] 沈蔚.数字阅读研究:从文化消费到意义生产[D].武汉:武汉大学,2013.

猜你喜欢用户行为数字阅读 网络语音直播产业的全景考察">现状与趋势:
网络语音直播产业的全景考察中国广播(2020年6期)2020-07-09基于IS成功模型的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研究现代情报(2019年8期)2019-08-23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网站用户行为预测现代电子技术(2019年4期)2019-02-20数字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年10期)2018-12-17基于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用户行为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7期)2018-07-25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7期)2018-07-25基于TAM模型的RSNS功能对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实证分析新世纪图书馆(2017年12期)2018-01-10阅读推广公益行动“扫码看书,百城共读”活动探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年7期)2017-08-23内容策展平台及其特征研究现代情报(2017年3期)2017-04-07数字阅读替代纸本阅读的形态研究现代出版(2016年3期)2016-07-08

推荐访问:探析 用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