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力仁,敬畏生命,仁者爱人

张于惠子

《金钢犀牛》闪耀国内外

施力仁1955年生于台湾省彰化县,艺术家暨策展人。2017年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大型景观雕塑《金钢犀牛》更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两個主展区入口处的玛莉雷瑞莎公园展出的首位华人艺术家作品,2018年主办单位特别邀请《金钢犀牛》继续出展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此举创下首位华人艺术家作品横跨艺术和建筑双领域大展,与当代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建筑雕塑比邻展出,成为威尼斯潟湖边上最闪耀的景观。施力仁的《金钢犀牛》以当代的语言来表现古老传统题材,造型富涵未来主义的思绪和后现代主义的奇想,创造出金属铆钉、硬边结构、工业铠甲、大拇指等造型元素的犀牛,实践对当代议题的思考与关注,内敛地诉说东方哲思与精神。2018年建筑双年展结束后,《金钢犀牛》获得意大利文艺复兴重要古城巴萨诺之城市博物馆邀请,与经典大师丢勒进行跨越五百年古今东西艺术对话。

在中华文化中,人类曾经信仰并饲养过犀牛,历史上犀牛作为文人墨客特别钟情的对象之一,多次出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如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提点出犀牛是最通灵性的动物。艺术家在这个重要艺术载体创作上,融入自身的文化底蕴,即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状态,传递着爱和正能量。《金钢犀牛》于2011年受上海世博会之邀,尔后作品由台北收藏,并安置于台湾第一间中国银行前,坐落于两岸文化交流最为密切的台北信义区克缇总部广场,它象征着正义和力量,沟通着两岸间的文化,并与国际艺术交流,成为台北文化景观地标。

在施力仁的创作中,写实样貌的犀牛披上铠甲是一种象征性的转换,使其拟人化、人格化、几何科技化,从自然、人文到机械化的动物形态,也像我们人类进化史的隐喻。配以现代金属铆钉和硬边结构,散发出与传统雕塑不同的坚韧不拔的气概。他将犀牛角雕塑成大拇指,指纹同心圆象征着生生不息与永恒─不仅代表着每一个人和每个物种的本质,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犀牛角的形状正好构成一种冲破桎梏的突出感,昂然向上指向天际,产生一种积极正面的精神力量,也反映艺术家生活的座右铭。

犀牛先生的环保倡导

犀牛,俗称独角兽,是力量与仁慈的表现,似乎人人皆知,却又知之甚少。它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在东方最久远的传说和记载中,它就作为神灵异兽被奉若神兽。它的顶角因贯通头骨而有通灵之美称,为珍贵药材;它的皮壳因刀枪不入而为冷兵器时代的护甲至尊。这个形象经常在古代青铜器、玉器、石器、画像中出现的古老物种,如今却只能在为数不多的动物园里略窥一斑─它逐渐远离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其濒临灭绝,以至于年轻人甚至怀疑这个物种的真实存在。

这种遥远、朦胧和模糊的存在意识因为艺术家施力仁的努力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北京、上海、山东、台湾、法国、德国、奥地利乃至意大利等国内外许多地方,体态硕大、雄健有力的金属犀牛出现在广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使过往的人群驻足观看,使喧闹的街道改变容颜。人们惊讶于这种庞然大物的入驻,繁华的城市和悠闲的公园因为它们的到来而增加了远古的气息和自然的味道。施力仁调动博大精深的艺术观,为世界塑造环保倡导,敬畏大自然,尊重生命。

在施力仁的艺术创作中,犀牛不仅是一种动物,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化和传颂,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会因所在地的不同,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对话中形成一种宏大的气象,而呈现出新的意涵和耐人寻味的韵味,企图达到作品与环境的最佳关系。从造型、体积重量、材质和色彩等方面,与景观环境达到相辅相成而演绎出具有纪念碑性质的特殊意义,尽显艺术的魅力,意在使观赏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纪念碑性的庄严感。“如此来看,我所传达的犀牛雕塑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公共性和社会性,可以面对非设定的、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施力仁如此解读犀牛系列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施力仁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装置塑造万物中的精灵,塑造能够祈福人类的生命体,不仅在物种上,更要在历史积淀和文化象征上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施力仁为犀牛代言,国内外艺术界亲切地称他为“犀牛先生”。他创作的犀牛形象头顶中间砥柱,体态圆融憨厚,步履雍容自得的庞然之物,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版图中向他走来,彼此之间际会交融,惺惺相惜,成就了当今艺坛崭新的视觉形象。

艺术升华,创新重塑

从施力仁的角度看,之所以选择以犀牛为创作对象,不仅因其物种的久远性,也不仅在于千百年来围绕着它的种种神话、传说和图文记载的神奇与神秘,更在于犀牛身上集结的宇宙大化的丰富象征性……所有因素唤起了施力仁强烈的好奇心,并赋予他当代新视觉样式的冲动。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施力仁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创作,熔铸商周青铜古朴的形象和当代简约科技手法的金钢犀牛系列,克服短暂自然主义的写实模仿,带着极简、硬边、工业感,跃然于世,完美体现了当代观念对古老语汇的诠释。

施力仁對犀牛形象的转换与重塑具有艺术史的语义背景。动物与人类既是生存的天敌,又有着相似的生命活动轨迹。犀牛形象随着艺术样式不断纹样化、抽象化和象征化,进而构成艺术语言形态的基础。动物的肢体结构和形体特征,为艺术形象抽象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在施力仁的犀牛系列创作中,不同体态、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犀牛有其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就像施力仁的犀牛,有不同情态和表现形式,金钢犀牛、哈雷犀牛、铜墙铁壁、犀牛家族等系列。

施力仁的艺术创作,以当代科技的媒材,歌咏古老的物种与文明,特别是对不锈钢和铸造材料的应用,对几何、硬边、焊接和铆钉的语汇化使用,从更大文化视野来分析,犀牛作为神兽,通过施力仁的艺术创作,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人们的无限疑惑、感慨和好奇,不单单因为犀牛的神秘性,也不只因为犀牛生物本性的温顺、勇猛与从容,而是直观反衬出人类自身与大自然相处的问题,促使人们对话和关照,设身处地地反思自己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自己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自己家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才是施力仁艺术创作的诉求、理念和含义,也是犀牛形象出现的真正价值所在。

施力仁的创作警醒人类反思暴力对人类自身的伤害,“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人们以往只是一味地索取,现在恰恰是我们如何给予,学会与大自然和星球和平相处。“我创造的犀牛雕塑,在宏大的时空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既体现历史感,又显现宇宙观,让它具备当代艺术应有的环境性、社会性、公共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我认为一件卓越的作品,不能仅依恃其独特的外在形式与组成元素,更需要人文精神与内涵作为其支撑的灵魂。”施力仁如是说。

近年来北美与澳洲的野火、西欧的世纪洪灾、亚洲的旱灾与海啸等气候变迁所造成的灾害,都造成了地球难以复原的伤害。犀牛作为最古老的物种延续至今,见证着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也使我们反思科技积极发展的同时,是否也对地球带来生态的破坏与物种的灭绝。

犀牛在施力仁的创作中不只是一个动物化、人格化的象征,它成为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泛指,施力仁以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结合中华文明与东西文化艺术之精髓,演化出一件件熠熠动人的作品,触动人心,呼吁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探讨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忧虑,也构成了施力仁个人的艺术史。

猜你喜欢 犀牛物种艺术 丽水发现新物种学苑创造·A版(2021年5期)2021-06-28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科学大众(中学)(2019年3期)2019-05-17暴脾气的犀牛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7期)2018-09-12纸的艺术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犀牛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16年18期)2017-05-26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1期)2017-02-06因艺术而生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艺术之手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犀牛哥哥道歉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1期)2015-07-07

推荐访问:敬畏 爱人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