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发展模式构建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人类文化融合的程度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戏曲文化,其戏曲生存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对当前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生存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湖南戏曲的新媒体存在形式出发,研究新媒体时代其生存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生存的发展路径,为我国戏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生存模式

中图分类号:J8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0 引言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湖南少数民族戏曲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提供了大量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再加上地域、技术、受众等原因,湖南部分少数民族戏曲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新媒体时代下,如何促进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生存与发展,是当前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播效率,成为当前戏曲文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文化艺术作品正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快餐化的趋势。由于戏曲传统的展演方式,相对老套的故事情节以及距离化的表演形式,相当一部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会产生距离感[1]。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网络时代下成长的青少年对于外来文化存有相当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因此,如何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宣传、保护和传承我国戏曲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戏曲形成现代化的生存模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素有戏剧大省之称的湖南,现有傩戏、苗戏、阳戏、辰河高腔、荆河戏、巴陵戏、花灯戏、侗戏等少数民族戏曲,这些剧种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湘文化的瑰宝[2]。但湖南少数民族戏曲人才流失,戲剧传播手段落后,以及戏曲自身缺乏一定的时代创新,导致戏曲传承青黄不接,现代化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所以,为挽救湖南少数民族戏曲这一文化遗产的命运,我们应该怀着乐观主义的精神,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致力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2 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种类

湖南少数民族戏曲主要有傩戏、苗戏、阳戏、辰河高腔、荆河戏、巴陵戏、花灯戏、侗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方剧种,是中国戏曲界的艺术奇葩。其中阳戏、苗剧、侗戏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3]。

湖南少数民族戏曲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乏大量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例如:阳戏是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地区。常以县定名,如凤凰阳戏、吉首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等。苗剧是少数民族剧种,它是在苗族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其原形是苗族民间歌手坐在火塘边自拉自唱,并做些比拟动作,初创时叫苗语剧、苗剧或苗戏,1982年正名为苗剧。侗族剧种发源于贵州,1952年由广西三江县传入湖南通道侗族聚居区。由于侗戏以侗语侗调演出,通俗易懂,所以深受侗族群众欢迎。

3 新媒体时代湖南少数民族戏曲发展模式

新媒体设备加速了网络资源的融合,充分借助移动互联设备,对促进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播与现代化生存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当下社会中新媒体基本可以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电视新媒体三大类。

3.1 互联网新媒体

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名词,即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内容平台。也就是说,凡是在互联网上可以传播信息的渠道,都可以称为新媒体[4]。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科技的进步,更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体现,对我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图文媒体与视频媒体,按信息互动方式可以分为在线和离线状态。

3.2 手机新媒体传播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设备的更新迭代,4G、5G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报、手机电视、微信公众号等都成为我国新媒体的代表,从而出现了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新型传播模式。观众可以通过手机资讯了解与欣赏戏曲唱段;戏曲表演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戏曲文化的表演;戏曲传播者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对少数民族戏曲文化的传播,利用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让广大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到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交流中来。弘扬民族戏曲,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戏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阐述。

3.3 电视新媒体传播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新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的应用则更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智能化。湖南少数民族戏曲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对戏曲文化进行宣传,从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湖南的少数民族戏曲文化产生兴趣。户外新媒体的传播较之传统的戏曲展演方式,它不受地域的限制,传播范围较为广泛。公交、地铁、航空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都是电视新媒体的重要传播场域。它将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优势最大化,也实现了戏曲文化传播效率的最大化,成为实现戏曲现代化生存的一个重要途径。

4 新媒体时代下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生存困境

4.1 少数民族戏曲文化传播手段陈旧

虽然近几年人们使用新媒体设备的程度较高,但是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相关文化的传播效果仍旧不佳,主要是由于戏曲本身传播的手段相对陈旧。一门好的文化艺术是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快捷迅速的传播渠道来进行宣传。湖南的少数民族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其古老与传统的艺术形态难以激起当下年轻人的兴趣。局限于乡间地头与村舍屋前的古戏台,拘泥于舞台展演的方式,少数民族戏曲与受众存有距离感与间离感。即使是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偏离新媒体传播的形式、没有形成较为统一先进的传播体系,少数民族戏曲依然无法实现大范围传播,更难长远地发展下去。

4.2 少数民族戏曲传播内容缺乏创新和过度包装

创新是文化艺术发展的推动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新技术进行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由于戏曲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传统戏曲当中的故事情节以及距离化的表演形式使得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产生距离感,所以创新戏曲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传播手段是提升少数民族戏曲传播效果的关键。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0多个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人口为657.53万,约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0.21%。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要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就要从内容上进行创新,更应该保持戏曲文化传播的先进性。创新,并不是从根本上去改变少数民族戏曲,而是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更新其文化展现形式。然而目前,大多湖南少数民族的戏曲文化依托于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戏曲文化被过度消费娱乐化,甚至奇观化,背离了少数民族戏曲的基本文化内涵。所以对于少数民族的戏曲文化要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传播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

4.3 少数民族戏曲相关人才缺失

戏曲市场的不景气,戏曲演员的成才艰难和综合全面的素质要求,导致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弘扬戏曲文化本身就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戏曲的学习需要从小就付出诸多的努力,但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戏曲事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相当一部分有抱负和高素质的戏曲人才离开了戏曲舞台。人才的断层与流失已经成为戏曲行业里不争的事实。专业戏曲表演人才的缺失、戏曲创作人才队伍的逐渐萎缩,使得地方戏曲发展面临瓶颈,更制约了少数民族戏曲等优秀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5 新媒体时代下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现代化生存策略

5.1 统一思想、强化少数民族戏曲文化传播意识

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戏曲的改革和创新,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年轻人深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反而不深,而对于中华民族发展而言,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才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基。因此统一文化思想,强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意识是少数民族戏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通过各种新媒体形式,强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是尤为重要的。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作为重点内容融入专业课讲授中,并带领学生来到湖南湘西地区,拍摄濒临灭绝的大庸阳戏、瑶族高腔等少数民族戏曲。作品《辰河遗韵》就讲述了怀化辰河高腔起源、发展、文化传承与当下逐渐消亡的困境。该作品获得了湖南省第一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微电影银奖,在优酷的播出点击率排名中名列前茅,同年入选法国巴黎短片电影节开幕单元。该作品的创作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讨论与关注,更是文化出海讲述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的故事,传播了中国多民族文化。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體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与交流就会陷入困境,民族认同感将会弱化,这对社会的稳定性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5.2 搭建新媒体文化平台,促进少数民族戏曲生存与发展

少数民族戏曲的传播一定要充分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设备来进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对网上购物,网上资料查询,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加快了网络资源的融合性,对于少数民族的戏曲现代化生存模式而言,充分借助移动互联设备加强戏曲的传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戏曲表演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戏曲文化的传播,利用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让广大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到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交流中来,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戏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5.3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戏曲人才,加强戏曲创新

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是曾经的“流行文化”。地方戏因为浸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折射出民族和地域的文化风采,成为滋养一代又一代湖湘人的精神家园。对于湖南少数民族的戏曲文化而言,它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文化的传承本身就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学习戏曲需要从小就付出诸多的努力,所以国家首先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戏曲表演人才的扶持与培育,加大戏曲传承的政策性支持力度,例如提升少数民族戏曲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帮助其实现更多的合法权益等来鼓励人才的输入。其次,加强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少数民族戏曲编剧人才的培养为抓手,鼓励戏曲编剧人员创作与时俱进的戏曲作品,融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风貌。

6 结语

湖南少数民族戏曲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了大量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资讯更加快捷和方便。对于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的传播而言,增强文化传播的意识的同时还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实现传播途径的有效优化,加大对戏曲文化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湖南少数民族戏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学恭.湘剧研究的奠基之作——范正明先生湘剧系列书籍读评[J].理论与创作,2011(03):89-90.

[2] 表雪飞.用艺术浇灌人生——记湘剧表演艺术家蒋天祥[J].艺海,2010(08):11-12.

[3] 晁永兰.新媒体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4(16):95-96.

[4] 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9:47-51.

作者简介:杨莉(1977—),女,湖南冷水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速读·上旬(2021年3期)2021-07-28探究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锦绣·中旬刊(2021年7期)2021-07-17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探析海外文摘·学术(2021年3期)2021-07-11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优化策略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3期)2021-05-20新媒体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化及对策探析课外语文·下(2021年1期)2021-04-25新媒体时代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72期)2020-06-22关于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多样化研究海外文摘·学术(2020年24期)2020-06-10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传播力研究(2018年24期)2018-10-21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中国传媒科技(2018年8期)2018-10-21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4期)2018-10-21

推荐访问:湖南 戏曲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