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集合4篇

《六年》是由哈尔滨出版社于2014年6月出版发行的一部悬疑推理类小说,作者是[美]哈兰·科本,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4篇

第1篇: 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分数除法教学反思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快乐.

第2篇: 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

爽爽文库汇编之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1)用分子和整数相除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练习:

1.填空

(1)根据和分数除法意义可得:( ),( )。

(2)把m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m的( )。

(3)打字员打一份文件,打了20分钟后还剩,平均每分钟打这份文件的( )。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6倍是,这个数是多少?

(2)的是多少?

3.看图列式计算。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练习:1.算一算

2.填空。

(1)的是( ),它和÷( )得数相同。

(2)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 )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转变成乘( )的倒数。

4.判断。

(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大于被除数。

(2)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2.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找准已知数量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

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2)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3)列出方程。

算术法:(1)找出单位“1”;(2)找出已知量和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3)列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知识点二: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特点:题中有3个数量,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①方程解法:设所求单位“1”的量为x,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x××=已知量。②算术解法:用已知量连续除以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即已知量÷÷=另一个单位“1”的量。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求出中间量。

练习: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鸡的只数是鸭的。

(2)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妈妈给小林一些钱买衣服,小林买毛衣花了90元,买裤子花了60元,买这两样衣物花的钱是妈妈给小林钱数的,妈妈给小林多少钱?

3.赵老师的讲桌上有红粉笔16支,白粉笔的支数是红粉笔的,又是蓝粉笔的。蓝粉笔有多少支?

4.一袋面粉,用去它的,还剩20kg。剩下的面粉是这袋面粉的几分之几?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5.截止2009年12月22日,世博会门票已经售出1200万张,超出原定计划的,原定售出多少万张?

知识点三: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法

(1)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单位“1”是未知的,已知的比较量与所给的几分之几不对应。

(2)解题方法:①用方程解:找到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设未知量为x,列出方程。②算术法解:找到题中单位“1”,计算出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利用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标准量)列式解答。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弄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比谁多几分之几,计算出已知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练习: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杨树比柳树少。

(2)柳树比杨树多

2.六(2)班的人数是六(1)班的,六(2)班比六(1)班少5人,六(1)班有多少人?

二、基础练习:

(1)寻找单位“1”(先说出表示单位“1”的量,再说出另一个量所对应的分率)

1、男生是女生的 2、女生是男生的

3、男生比女生多 4、女生比男生少

5、一条路修了 6、今年比去年增产

7、一条路,修了50米,还剩 8、一件衣服降价

9、看了一本书的 10、一批青菜,其中是白菜

11、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 12、水结冰体积膨胀

(2)寻找分率对应量

例:看了一本书的。 全书的()和( )相对应。

全书的(1- )和( )相对应。

①育才小学全校共有学生1500人,五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六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求五、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②仓库里有若干吨化肥,第一天运出总数的,第二天运出总数的,还剩49吨,仓库里原有化肥多少吨?

(3)训练写等量关系式:

常用的等量关系的标志词有:“是、为、占、相当于、等于、得、比、共 ”

①桃树棵数是梨树的 ②一班的得分为二班的

③五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 ④甲相当于乙的

⑤a的2倍与b的的和等于5 ⑥a的2倍与b的的差得5

⑦今年比去年增产 ⑧美术小组和舞蹈小组共30人

(4)变换单位“1”

①梨树48棵,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又是苹果树的,苹果树有几棵?

②学校田径队有队员20人,是合唱队人数的,合唱队人数是舞蹈队的,舞蹈队有多少人?

③食堂有大米吨,第一天用掉,是第二天用掉的,第二天用掉多少吨?

三、解决问题

(一)量率对应直接解决问题:

1.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相当于去年产量的,去年生产多少台?

2.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比去年少生产,去年生产多少台?

3.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比去年多生产,去年生产多少台?

4.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去年产量是今年的,去年生产多少台?

5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去年产量比今年少,去年生产多少台?

6.电视机厂今年生产电视机36000台,去年产量比今年多,去年生产多少台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 识 技 能 (72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 ),平均每天修( )km。

2.( )的是27;60kg是( )kg的;300t比( )t少。

3.( )没有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

4.( )∶7==9÷( )=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 )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

7.在 里填上“>”“

第3篇: 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课题:倒数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总课时

9

第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计算、分类,初步感知倒数的特征

1.独立计算,回顾旧知。

(1)教师出示几道分数乘法式题(包括教材中的四道题与另外补充的四道结果不为1的算式)。

(2)学生独立完成上面几组题,小组内检查并订正。

(3)请个别学生说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突出分子与分母的约分。

2.算式分类,关注算式特点。

师:观察这些算式,如果将它们分成两类,怎样分?

学生的分类方法可能会有多种,在汇报交流时突出以乘积是否为1来分类。

3.观察发现,交流算式特点。

让学生说说乘积为1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发现: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二)逐层深入,认识倒数

1.了解概念。

出示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给出倒数的范例: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让学生说说上面算式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当学生说“5和互为倒数”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5的分子是几?分母是几?概括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2.理解概念。 ‘

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引导学生对定义中关键要素的理解: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除了两个数的积为1外,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了位置,如果一个数大于1,另一个数一定小于1。

3.练习巩固。

出示教科书第29页第1题;让学生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三)交流探讨,会求倒数

1.探讨方法。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在汇报时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板书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

6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 ×

2.思考特例。

小组讨论:l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3.运用方法。

师:用刚才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1)教科书第28页“做一做”。

(2)教科书第29页第3题。

4.概括方法。

通过对下列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概括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如何求整数的倒数?O有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多少?

(3)如何求分数的倒数?

(四)练习深化

1.出示教科书第29页第2题,判断这些说法对不对,并说说为什么。

2.独立完成教科书第29页第4题,说说有什么发现。

3.出示教科书第29页第5题。

师:小红和小亮谁说的对?为什么?

(五)回顾总结 ’

教师: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试题。

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总课时

9

第 2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课前预习

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2、改编条件和问题,用除法计算。

3、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问:如果将一盒重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4、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四、合作交流

1、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1.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师问: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列式计算。

师问:÷2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内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3)理清思路。

思路一: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也就是。

思路二: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的是多少。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拓展应用

1、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2、填空。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都是已知( )与( ),求( )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这个整数的( )。

(3)÷5=×( )=( )

六、总结评价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与技能

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线段图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课时

9

第 3 课时

教学准备

直尺、卡片

(一)阅读理解,分析问题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条件和问题。

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求出什么?如何列式?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如何计算2÷=?

估计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几种方法:

(1)模仿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2÷=2×=3

(2)利用除法商不变的规律:2÷= (2×)÷(×)

(3)2里面有3个

2.画示意图,探索算法。 、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画线段图来探索算法,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可以根据题目意思画

下图

如果学生独立画图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再思考如何表示÷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

(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时走的路程。)

(2)指着图启发:已知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板书计算思路:

先求丢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 km的去。再求3个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3)根据思路计算:2÷=2××3=2×

结合算式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3.观察思考,小结算法。

观察:除法转化成了什么运算?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是怎样变的?

强调:被除数没有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小结: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三)方法迁移,完善算法 、

1·让学生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2÷,现在请大家尝试计算÷。

2。汇报交流,方法迁移。

÷=×=2

3.思考与验证。

师:为什么写成×?怎样验证这种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可能回答

(1)求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km的,算式是要×。

(2)再求12个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是××12。

4.用乘法验算。

(四)解决问题,概括算法 ‘

1.回到例题情境,回答“谁走得快些”。

2.引导学生回顾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计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概括之后,根据情况补充“不为0的数"。

(五)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第32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科书第32页“做一做”第2题,要求写出过程,巩固计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32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对商和被除数关系的发现。

(六)师生互评,共同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书

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总课时

9

第 4 课时

教学准备

直尺、卡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展示:抢答,不计算,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203-135÷9   3×9÷6   75+360÷20+5 

 (75+360)÷(20-5) 75+360÷(20-5) 720÷30+420÷30

2.师:引导思考: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汇报,归纳出两种解题思路。

  A、可以从问题入手想,要求12片可以吃多少天,应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每次吃半片也就是片,1天吃3次,每天就吃×3=(片),那么12片就可以吃12÷=12×=8(天)

B:从条件出发思考:一共12片,每次吃半片,可以先求出这盒药可以吃几次?再求可以吃多少天。 12÷=12×=24次 24÷3=8(天)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12÷(×3) 12÷÷3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总结算法

(1)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在进行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整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师生共同小结。

 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只有乘、除法的分数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P33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练习七第9题:巩固混合运算顺序。

3、练习七的第10题.鼓励多样的解决方案,可以先求出跑1圈的时间,再求出跑6圈的时间:也可以求出6圈里有多少个半圈,再乘上跑半圈用的时间

4、能力提升:练习七的第10题、可以先求出一层楼的高度,再求出7楼地板离地有多高:也可以先通过观察看到7楼的地板到地面的高度是6层楼的高度,算出6层是15层的几分之几,再归结求50m的是多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解决问题(一)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课时

9

第 5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铺垫

1.读一读下面的关键句,说说你的理解。

(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

(2)新购图书数量的是童话书。

学生先列式作答,再集体交流。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要学习简单的用分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

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你准备选取哪些已知条件?你的理由是什么?

引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发现“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是多余的条件。

3.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理清关系。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出“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并在线段图上标明哪一部分是“小明体内的水分”,即28 kg;哪一部分是要求的“小明的体重”,然后写出等量关系式。

师:在画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想的?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先画儿童的体重,把它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份,水分的质量约占5份中的4份。画图时,要先画单位“l”的量,然后再画它的几分之几;还要标上各部分表示什么,数量是多少。

师:根据线段图所示,儿童体重和儿童体内的水分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

生: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因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

(2)集体交流,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列式计算,求出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可能有列方程解答的,也有用算术方法解答的。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生1: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生2:我是算术方法做的。列式为:28÷=28×=35(kg)。

生3:我也是用算术的方法做的:28÷4×5=35(kg)。

(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4.回顾与反思。

(1)反思1:我们的结果是否合理?

师:如果小明的体重是35kg,那么他体重的就是水分了,是不是28 kg呢?

生:35×=28(kg),答案是正确的。

(2)反思2:题目中还有一条信息“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与要求的问题有关吗?题目为什么要列出这一条多余的信息?

生:这一条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用来迷惑我们的。

(3)反思3:这道题与课前复习时所做的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生1:区别是课前的两道题是都知道单位“l”的量,求单位“l”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今天学的是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生2:它们的联系是都用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只是前面的两道题是这个数知道了,求它的几分之几,直接算;今天的问题是知道了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个数未知,就可以列方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解决问题(二)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熟练地解答这类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画图分析数量关系,验证,讨论等过程,掌握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进行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课时

9

第 6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分数乘法问题。

妈妈的体重是50千克,小红的体重比妈妈轻,小红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集体交流,思考的步骤。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

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和问题。

条件: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问题:爸爸的体重是多少?

3.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理清关系。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在两个人的体重中“谁”是单位“1”?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出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并在线段图上标明爸爸的体重比小明的体重轻的,然后写出等量关系式

师:在画图的时候,我们要先怎样画 ?先画那个数量?为什么?

生:要先画表示爸爸的线段,因为它是比较的标准。把爸爸的体重分成15段,画小明的线段的时候,比表示爸爸的体重的短,短的线段相当于这样的8段。

(2)集体交流,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列式计算,求出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可能有列方程解答的,也有用算术方法解答的。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生1: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解:设小明爸爸体重是x kg。

爸爸的体重×(1-)=小明的体重

x×(1-)=35

生2:我是这样列数量关系式的

爸爸的体重-爸爸比小明重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x- x=35

生3:用算术方法解答: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关系式为:小明的体重÷(1-)=爸爸的体重 35÷(1-)=75(kg)

(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请大家分析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4.回顾与反思。

(1)反思1:验证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也可引导学生思考“比75kg轻是多少千克?学会用乘法验证。

(2)反思2:课前的题和例5有什么不同?

生1:区别是课前的题是知道单位“l”的量,求比单位“l”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今天学的是知道比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7题和第8题。

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八第9题。要求平均每车运走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就是把平均分成4份,求其中的1份,用除法计算:要求剩下的大米还要几车才能运完,应先求出剩下的大米占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再用它除以平均每车运走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即可。÷4=×= (1-)÷=×14=10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习了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单位“l”未知的实际问题。

师:看来大家都很会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遇到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课题:解决问题(三)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分数和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合作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分数和倍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总课时

9

第 7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我们一起看看六三班的得分情况吧!

(二)探索交流

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下半场的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我们班全场的得分是42分。

生2: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都是未知数。

3.分析与解答。

(1)同伴交流,理清关系。

(2)学生汇报

汇报1:上半场+下半场=全场得分 上半场×=下半场

我们可以设上半场为x.

X+ x=42

(1+)x=42

x=42

x=42÷

x=42×

x=28

28×=14(分)

汇报2:我们可以设下半场的得分x分。那么上半场的得分是2x.

2x+x=42

3x=42

X=42÷3

X=14

2x=2×14=28

汇报3、用算术方法解答: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关系式为:小明的体重÷(1-)=爸爸的体重 35÷(1-)=75(kg)

(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请大家分析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第三种方法其实是第一种方法的逆运算,即根据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去理解,而第二种方法是用分数的意义一步一步进行推理计算。第一、二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这样的数量关系和思考方法与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4、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从检验方程的解、检验是否符合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验证。。

28+14=42,全场得分的确是42,14÷28=,下半场的得分确实是上半场得分的,符合题意,解答结果正确。

(三)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

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九1、2题。

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集体交流。

加强练习2、完成练习九3-5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学会了如何求两个未知量的分数应用题

生2::应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再设其中的一个量为x,找x和另一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师:看来大家都很会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遇到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课题:解决问题(三)

知识与技能

通过情境创设,理解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找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画线段图等方式等多种方法,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知识的迁移、变换,通过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体会事物的灵活性,多样性。

教学重点

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总课时

9

第 8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复习旧知,做铺垫

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

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那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课件出示)

生: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2)阅读理解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帮助学生理解单独修和合修,鼓励学生估算合修的天数。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

(3)分析与解答

师:这条路有多长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思维引导:这条道路的总长是未知的,要解答此题我们可以用假设法。

方法一:假设这条道路的总长是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即36km,先分别求出一队和二队求出一队和二队每天各修多少千米,再求出两队每天共修了多少千米,最后再用36km除以两队每天共修的千米数,就是我们要求的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36÷(36÷12+36÷18)

=36÷(3+2)

=36÷5

=7.2

方法二:可以假设这条路的长度是1,用路程“1”除以时间12和18,分别求出一队和二队的速度,再求出他们的速度和,然后用1除以速度和,就是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1÷(+)

=1÷(+)

=

=7

(4)回顾与反思:先让学生将想法写下来,再进行交流。让学生掌握检验的方法,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三、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1、P43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集体交流。

2、练习九6-8题

3、练习九9题

(此题有多种解法,既可以按整数工程问题的方法来解,即把工作总量看做300:也可以按分数工程问题的方法来解,即把工作总量看作1)

教师小结:既可以把“一项工程”“一条水渠”看成单位1,也可以把。“一池水”“一段路程”。,再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单位时间的工作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整理和复习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概念,灵活掌握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总课时

9

第 9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小组交流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全班汇报:倒数、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分数除法的计算。

1.说说下面各题的意义,再口算出结果。

÷9= 4÷= ÷ ÷

2.系统整理相关知识

A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B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C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解决问题:

1.推理训练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2)一堆煤,用去了,还剩下( )。

  (3)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相当于去年的( )。

2.解决问题

(1)一步分数应用题

  ①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500只鸭,鹅的只数与鸭的只数的几分之几?

 ②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养了多少只鹅?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①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每开往汉口,已经行了,离汉口还有多少千米?

  ②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离汉口还有45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A 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B 对比:两题有什么异同?你是怎样分析的,如何区别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基础练习:练习十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判断正误的理由)

提高练习:2、做练习十的第2题.

拓展练习:

3.做练习十的第3、4、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察看学生所用算法是否简便)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

(1)(2 +)×÷=×1= 2 (2)1千克苹果的价钱比1千克梨贵,那么1千克梨就比1千克苹果便宜。

(3)两根相等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4)求比1.6米多米的数是多少?列式为16 ×(1+)。

(5)甲队独做每天完成全工程的,乙队独做8天完成。乙队的工作效率比甲队高。

2、实践运用

(1)植树节到了,园林公园分了270棵的植树任务,第一天栽了,第二天再植多少棵.就能完成任务?

(2)一条绳子,剪去3米后,还剩全长的,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3)红光幼儿园这学期有学生450人,比上学期增加,上学期有学生多少人?

(4)桃源超市最近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占这批水果总数的,梨占这批水果的,运来的苹果比梨多36千克,运来的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第4篇: 六年级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

第十一册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活力组、四海、华农附小

一、教学内容简析及教学总目标

1、教学内容简析

本单元第二、三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及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的应用六部分。

2、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正确解答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

3、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求比值。

4、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画图,分析观察,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发散学生思维。

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

(三)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问题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子目标

课题一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掌握检验方法。

2、理解掌握用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

3、通过画图、分析、理解、正确写出两种解法的数量关系式。

课题二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三种基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

2、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数量关系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课题三 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

2、掌握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

3、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发展思维。

课题四 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能用两种形式表示比。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正确求比值。

课题五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它化简比。

2、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正确求比的未知项。

课题六 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3、能沟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与已学应用题解题方法的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方法,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2、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基本性质。

3、学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难点:

1、根据分率句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

2、根据分率句正确写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正确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

4、理解比的意义,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第一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方程解和算术解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已知一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和算术解两种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及两种方法的比较与沟通。

教学策略:

1.复习铺垫:通过找分率句中的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式以及复习题练习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2.教学例1

1学生审题并说出题中的单位“1”,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在线段图上标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例题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叙述的事情相同,“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这个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不同点:已知条件和问题互换。

3分析数量关系

A、教师提示: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根据哪个已知条件可以写出什么样的关系式?

B、 学生先自己分析再指名分析:根据“水分占体重的”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写出以下的数量关系:儿童的体重×=水分的重量.儿童体重是所要求的,所以用方程解答。

C、 列方程解答、检验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板演整个过程

D、 教师评讲后再让学生讲分析过程。

3.教学例2(小组合作)

①教师提示:题中是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画几条线段表示数量关系?

②分小组合作: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式,用方程解答。

③交流,显示整个过程,教师评。

④思考、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引导观察上面数量关系,根据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再学生口述算式(元)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⑤概括算术解的方法,学生记住:对应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数量。

6比较与沟通方程解和算术解。

第二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沟通三种简单的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2、使学生能熟练地解答三种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培养学生先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再选择解答方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沟通三种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策略:

1.教学例3

1合作学习,先分组合作完成三道题画图、分析、写数量关系解答。

2完成后展示,教师评讲。

第(1)题

分析:求鹅是鸭的几分之几,是把鸭当作单位“1”,用鹅的只数除以鸭的只数。

数量关系式:鹅的只数鸭的只数=鹅是鸭几分之几

解答:412=

答:鹅只数是鸭的

第(2)题:

分析:鸭的只数是单位“1”,12只是已知,求鹅有多少只,就是求12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数量关系式:鸭的只数=鹅的只数

解答:

答:池塘里有4只鹅。

第(3)题:

分析: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是未知的,它的正好是鹅的只数(4只)求鸭的只数就是求单位“1”的量,可以直接用除法算。

数量关系:鹅的只数=鸭的只数

解答:

答:池塘里有12只鸭。

2.比较、沟通:上面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区别。

推荐访问:除法 教案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