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版本考述

摘 要: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是记录岁时节俗的开山之作,对后世岁时记影响深远。此书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唐宋目录中皆有载录,然于卷数聚讼颇多,当是原书本为一卷,后杜公瞻注本与原书合刻,分为二卷,又经卷数的分散,有四卷、六卷之别。惜原书早佚,古本已不可见,现存的辑本可分为《汉魏丛书》和《宝颜堂秘笈》两大主系。《四库全书》收录的是《宝颜堂丛书》本,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依据的则是《汉魏丛书》本。

关键词:《荆楚岁时记》 版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 、引言

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目录所载,《荆楚岁时记》为宗懔所撰。宗懔在《梁书》《周书》《北史》皆有传,考史料记载可知,他生于荆楚之地,曾官至梁朝吏部尚书,后西魏军攻梁,被俘入长安。此书当于宗懔入北地后追念家乡风俗时所作。

《荆楚岁时记》多记录南朝时期荆楚之地的岁时节俗,是岁时书写的开山之作。宗懔在序中言:“傅玄之《朝会》,杜笃之《上巳》,安仁《秋兴》之叙,君道《娱蜡》之述,其属辞则已洽,其比事则未宏,率为小说,以录荆楚岁时风物故事。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余事。”a书中详细记录了从元日到除日的岁时风物故事,让人们得以了解当时真实的生活状态。就体例而言,此书上承汉魏晋时期专记时令的《月令》《四民月令》以及专记风俗的《风俗通义》《风土记》,并将两类书籍结合起来,以时令为线索来记风俗故事,开辟了书写普通民众岁时节俗的先河。同时,也影响深远,下启唐宋时期的岁时书写,唐代李绰的《秦中岁时记》、韩鄂的《岁华纪丽》、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等书多遵循宗书的体例。

可惜的是,此书全本已不得见,只有数种辑本可供参考。考目录书的著录情况,唐宋时期诸家对《荆楚岁时记》的卷数记载不尽相同,有十卷、六卷、四卷、二卷、一卷诸说,而到了明清时期,除焦竑《国史经籍志》之外,各家多取一卷之说,且祁承 《澹生堂藏书目录》明确标注其版本为《馀苑》本(即《淡生堂馀苑》本)、《广秘笈》本(即《宝颜堂秘笈》本),可知在明代辑本已经出现。考虑到焦竑《国史经籍志》中的记载并非全都经眼,且焦竑所在的明万历年间的版本皆是一卷,不能成为明代仍有二卷本行世的证据。同时,现存最早收录《荆楚岁时记》的丛书是元代陶宗仪的《说郛》,在这一丛书中,《荆楚岁时记》已非全秩。从其书不甚完整的形态来看,《荆楚岁时记》在元明时期已经亡佚。明初编修的《永乐大典》未引此书可作为另一佐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荆楚岁时记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荆楚岁时记》作者所处时代、卷数、内容和注者问题作了考证,能让人对此书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荆楚岁时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晋宗懔撰。《书录解题》作梁人。考《梁书·元帝本纪》载承圣三年秋七月甲辰,以都官尚书宗懔为吏部尚书。又《南史·元帝本纪》载武陵之平,议者欲因其舟舰迁都建邺,宗懔、黄罗汉皆楚人,不愿移。此书皆记楚俗,当即其人。旧本题晋人,误也。唐、宋志皆作一卷,与今本合,而《通考》乃作四卷。考《书录解题》载宗懔自序曰:“傅玄之《朝会》,杜笃之《上巳》,安仁《秋兴》之叙,君道《娱蜡》之述,其属辞则已洽,其比事则未宏,率为小说,以录荆楚岁时风物故事。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余事。”然则必无四卷,知《通考》为传写之讹。又检今本实有三十六事,并知陈振孙所记懔序,亦以三字讹为二字。然周密《癸辛杂识》引张骞乘槎至天河见织女得支机石事,云出《荆楚岁时记》,今本无之,则三十六事尚非完本也。其注相传为隋杜公瞻作,故多引开皇中杜台卿《玉烛宝典》。然《唐志》宗懔《荆楚岁时记》一卷下,又出杜公瞻《荆楚岁时记》二卷。岂原书一卷,公瞻所注分为二卷,后人又合之欤?b

然则《提要》中仍有考证未详之处,有错漏疏忽之处,这多由此书亡佚既久、现存版本全是辑本、无法对原书有更深入的了解所致。鉴于此,笔者将在此文中梳理《荆楚岁时记》的版本源流及现存辑本的版本体系,力求还原此书的真实版本面貌,并具体探讨《四库全书》与《提要》所据版本的问题。

二 、《荆楚岁时记》的版本体系

《荆楚岁时记》的版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唐宋时期曾流传的全本,如今已亡佚,未可一睹原貌,另一部分是现存的辑本,其版本体系复杂,需要细致地梳理。

(一)唐宋时期流传的全本

后晋刘昫《旧唐书·经籍志》杂家类载:“《荆楚岁时记》十卷,宗懔撰。又二卷,杜公瞻撰。”c宋代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宗懔《荆楚岁时记》一卷。杜公瞻《荆楚岁时记》二卷。”d又袁本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农家类载“《荆楚岁时记》四卷”(衢本《群斋读书志》作一卷),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时令类则是:“《荆楚岁时记》六卷。梁吏部尚书宗懔撰。记荆楚风物故事。”e又有王尧臣、郑樵等人所述诸说(详见表1),其载录的卷数颇不相同。关于杜公瞻新撰《荆楚岁时记》二卷还是对原书作注而成注本二卷,诸家也有不一样的说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宗懔自序“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余事”所透露的篇幅信息推断此书当为一卷,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对于此处卷数的判断基本认同,且认为《旧唐书·经籍志》的“十卷”之说为形近而讹,“十字疑一字之误”。李裕民持相近的观点。f而另一位整理《荆楚岁时记》的学者姜彦稚则根据年代、宋人著錄以及一卷本的脱误程度推测《旧唐书》的“十卷”之说更接近古本。g考日本宽平年间成书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杂传家部载“《荆楚岁时记》一卷”可知,唐朝时传入日本的书即是一卷,“十卷”的说法不可信。

另外,《荆楚岁时记》的卷数还有六卷、四卷、二卷之说,其差异则需要结合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来理解。虽然新、旧《唐书》均言有杜公瞻撰《荆楚岁时记》二卷,但根据郑樵《通志略》的记载,当是杜公瞻在宗书基础上作注,成注本《荆楚岁时记》二卷,新旧《唐书》的记载所反映的是此书无注和有注两种版本形态。宋代有将原书与注本合刻的风气,《荆楚岁时记》的原书和注本又在这种风气下统合,四库馆臣所推测的“岂非原书一卷,公瞻所注分为二卷,后人又合之欤”基本符合常理。合刻之后部头变大,六卷、四卷极有可能是将原秩分散为数卷的结果。

(二)明清时期的辑本

《荆楚岁时记》的辑本都保存在各大丛书之中,没有单刻本流传。根据《中国丛书综录》的著录,收录《荆楚岁时记》的丛书有《广汉魏丛书》《宝颜堂秘笈》《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四库全书》《增订汉魏丛书》《湖北先正遗书》《四部备要》《旧小说》《麓山精舍丛书》等,各丛书又有不同的版本。h这些辑本可分为两个主系,即《汉魏丛书》系统和《宝颜堂秘笈》系统,以及若干旁系。

《汉魏丛书》系统包括《广汉魏丛书》明万历本、清嘉庆本、《说郛》宛委山堂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以及《增订汉魏丛书》清乾隆本、红杏山房本、三馀堂本、大通书局石印本、育文书局石印本、《四部备要》排印本、缩印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另外,《旧小说》民国本和1957年本未言所据何本,但文字与《汉魏丛书》本大致不差,亦属于这个体系。《汉魏丛书》系统的辑本文字错讹较少,且更为详尽,故影响较大,流传较广。

《宝颜堂秘笈》系统包括《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以及《四库全书》遗存的三个版本。此本辑录岁时风俗故事四十八条,某些内容为《汉魏丛书》系统辑本所无。例如“正月一日”条《宝颜堂秘笈》本、四库本有“岁旦绘二神披甲持钺,贴于户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汉魏丛书》系统无。又“庄周云:‘有挂鸡于户,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百鬼畏之”,《汉魏丛书》系统亦无。

除了这两个主系之外,还有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本、《淡生堂馀苑》本、日本抄本等旁系。《馀苑》本和日本抄本流传甚少,未能一见,对其情况不妄下断语。《麓山精舍丛书》本由清代陈运溶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三大丛书中辑录出来,共收录七十五条内容,以全新的体例出之。然囿于文献来源之狭,这一版本仍有许多遗漏处有待补充。

三 、《四库全书》与《提要》所据《荆楚岁时记》版本考

《荆楚岁时记提要》在论及宗懔序言时提到:“又检今本实有三十六事,并知陈振孙所记懔序亦以三字伪为二字。”其中,“今本实有三十六事”透露出了与版本相关的重要信息。余嘉锡先生率先注意到这一点:

余尝假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观之,凡分四十八节,与《广秘笈》本始末全同,(间有一二字不同,乃传抄之误。又有《淡生堂馀苑》本,今未见。)不止三十六事。若以一令节为一事数之,则又实止二十余事,(其间有言某月者,有言某月某日者,合正月末日至晦日为一事,岁前岁暮为一事,凡得二十八事。)与提要之言皆不合,惟《汉魏丛书》本适为三十六条,(较《秘笈》本更删节不完)岂馆臣作提要时,据《汉魏丛书》本言之,后乃得《秘笈》本录入《四库》,而《提要》则未及改耶?抑自据所见之《汉魏丛书》本撰为《提要》,而不知《四库》所著录乃秘笈本耶?二者必居一于此矣。i

他根据纪事的数量推测《四库全书》所收《荆楚岁时记》与四库馆臣撰写《提要》所依據的版本不同,《四库全书》收录的是《广秘笈》本,而《提要》依据的是《汉魏丛书》本。

检文渊阁本《荆楚岁时记》,其文字内容与《宝颜堂秘笈》民国石印本全都相同,只个别字稍有差异,而与《汉魏丛书》本大不相同。例如在“如愿”故事中,对于如愿的消失,文渊阁本与宝颜堂本都作“后至正旦,如愿起晚,商人以仗打之。如愿以头钻入粪壤中,遂失所在”,而《汉魏丛书本》却作:“后至正旦,如愿起晚,乃打如愿。如愿走,入粪中。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可以看到,两种表述详略不一,具体细节颇不相同。

考《四库采进书目》,在浙江省第四次鲍士恭呈送书目中,有《眉公秘笈正集》二十卷、《续集》十五卷、《普集》四十八卷、《汇集》四十一卷、《广集》五十卷,明陈继儒辑,共一百二十六本,在武英殿第一次书目中有《宝颜堂广秘笈》十四本。其中未见《汉魏丛书》及此系统的其他书籍! 0,可推断《四库全书》收录了《宝颜堂丛书》本。从版本校勘和版本目录两个角度考察可以看到,《四库全书》与《提要》所据《荆楚岁时记》版本并不一致。对于所据版本相异的原因,根据《四库采进书目》著录的情况可以看到,四库馆臣并非依据朝廷采进的书来撰写《提要》,而是单独根据所见《汉魏丛书》本写出,不知《四库全书》收录的是《宝颜堂秘笈》本。

相比之下,《宝颜堂秘笈》本《荆楚岁时记》流传不广,总体质量也稍逊于《汉魏丛书》系统的版本,而《四库全书》收录《宝颜堂秘笈》本,并抄写七部分藏七阁,大大有利于此书传于后世,为读者保存了又一种可资借鉴的版本。《四库》所收书与《提要》所据书版本的差异,也间接说明《荆楚岁时记》版本情况的复杂程度。

a 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30页。

b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22页。

c 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34页。

d 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38页。

e 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0页。

f 参见李裕民:《宗懔及其〈荆楚岁时记〉考述》,《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g 参见宗檩著、姜彦稚辑校:《 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97页。

h 参见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6页。

i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42页。

! 0 参见吴慰祖校订:《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90页,192页。

作 者:
赵莹,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版本探析《佛像前的沉吟》的两个版本传媒论坛(2020年1期)2020-07-10民族管弦乐《丝路即景》的演奏版本比较当代音乐(2019年5期)2019-06-11《对床夜语》的版本与价值西部论丛(2019年8期)2019-03-08《新编四六宝苑群公妙语》考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期)2018-08-11《书目答问》之版本学贡献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3期)2018-05-14“青山”非“山青”速读·中旬(2017年6期)2017-07-29《古今图书集成》版本及其学术影响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6年4期)2016-10-20论《本草纲目》与《本草备要》版本体例之异同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6年4期)2016-10-20论古籍图录编纂出版的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6期)2016-03-02龚鼎孳《定山堂集》版本考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6期)2015-11-18

推荐访问:荆楚 版本 岁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