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视域下的涪陵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黄鑫 杨玉英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城市形象传播的学术视阈,从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路径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探讨如何进一步传播涪陵人文之美,增强地区文化自信,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关键词】涪陵文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城市形象传播

一、引言

涪陵是一座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城市,古称枳、涪州,春秋战国时期曾为巴国国都。巴文化是涪陵历史的文化源头。涪陵地处长江、乌江汇流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涪陵立足于乌江航道、川江航道,千百年来都是重要的商业重镇。在改革开放、重庆直辖及打造长江经济带等利好政策的引领下,涪陵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工业集群。如今,涪陵正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步发展自身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寻味重庆·涪陵创意绘本”为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文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笔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发掘涪陵的人文之美,运用双语绘本的形式展现当代涪陵的城市形象,研究涪陵在成渝双城经济视域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的可行性。

二、成渝经济圈

2020年1月,中央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发展定位,支持成渝地区从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成渝地区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成渝”由成都和重庆构成,就实质而言,目前还处于主要是两大行政区之间加强联合并谋求共同发展的态势。

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综合指标难以企及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但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立足于中国西部,与其他三个都市圈一起构成了中国的战略纵深布局。在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首次出现,明确提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更高定位,“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从“在西部形成”到“带动全国”。目前,外界普遍看好成渝双城经济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①

“第四极的政策”并不是兴之所致,而是因势利导、就势所趋、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而制定的。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指引下,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对成渝地区的战略定位不断调整,不断加大了对成渝地区的扶持,促进了该地区的转型升级,并加大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交通网络,先后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成渝地区发展势头总体良好,其经济地位已经上升到国际层次,也有望构建成为世界知名经济圈。

三、涪陵文化

涪陵并不是一座普通城市,而是一座有韵味、有人文内涵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都扮演过一定的重要角色。它是古代巴国的首都,是枳城,是一座拥有白鹤梁、孕育出易理文化的文化高地。改革开放、三峽水利枢纽工程都与这座城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涪陵文化的多样性,经过团队成员的田野调查与总结,本文将该区域的主要人文文化分为四大类。

(一)巴枳文化

涪陵是巴枳文化的重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巴人西迁枳地,积极进行政权建设、经济开发和文化创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巴枳文化。

巴人西迁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从湖北顺着长江到达巴枳;另一种则认为是通过清江、郁江,再沿着乌江而入。无论何种观点,巴枳文化的命运都是与水相连的。巴族先民顺着江、沿着河谷迁徙,这是毫无疑问的。巴枳文化的命运同样也是与山相连的。一则自东向西,先民们必定会穿过武陵山区和巫山山脉;二则在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多次造访涪陵江南城区及过去的巴枳所在地。团队发现本地的建筑物多是沿江分布,自江岸往山顶修建的。由此可推测出,巴民的城市发展模式也必定会采取此模式。本质上,“枳”是在大山怀抱中发展的。古代巴人选择这样的山水之城,环江为池,以山为城,有险可凭,更多的是考虑到这里军事上的易守难攻。此外,枳又有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白虎巴人来到此地,即把这里当作了理想的、事实上的国都。②

谈到了巴就必定会谈到枳。枳在笔者的心中是校园的食堂(长江师范学院的食堂即为“枳园记忆”),但是更多的时候会想到晏子使楚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千古名句。橘和枳相似,而味不同,强调的是水土、气候对作物的影响。既然叫作巴枳文化,必定有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气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的植物也能反映人的秉性。“枳性温、味苦、无毒”,在巴人、涪陵人身上则体现为其温和坦诚、吃苦耐劳、性格爽朗。

(二)石刻文化

上文谈到了涪陵城的命运是与水紧密相连的。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会发现涪陵的江面宽阔、平静、清澈。很难想象,在江面之下,有块石梁记录着百年来的长江故事。每年的冬春季节,这块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白鹤梁)就会露出其真面目。

白鹤梁的产生有一定的神话色彩,相传唐朝时朱真人曾在此修炼,得道后,便乘白鹤仙去,故曰“白鹤梁”。白鹤梁始现于唐,兴于宋,这里的宋尤指南宋。在古时,由于涪州偏远,又处于长江三峡的上游,水势汹涌,多山地,不易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蛲岩险峻之中,其俗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模式,常常是作为中原王朝贬谪官员们的场所。

翻看历史会发现,唐宋时期的诗坛大家大都有贬谪巴蜀,特别是涪州的经历,他们往往因为贬谪而愈感郁郁不得志,沉醉于大江大河,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寄景抒怀。长江师范学院所在地为“李渡”,后校门不远处也有“长庚旧渡”(李渡)遗址,据传为“李白渡江之处”。诗圣杜甫曾经夜行忠州、夔州,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来描写巴蜀大江大河的恢宏气势。途径涪州时,他也作出了“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等名句。③据统计,白鹤梁上有名有姓的题诗者高达300余人,其中不乏地方知州和地方州牧。朱昂曾题诗描写白鹤梁,“欲识丰年兆,扬髻势渐浮。”又比如北宋崇宁年间的知州杨元永曾为白鹤梁留下了“邀客西津上,观鱼出水初”的诗句。

这一章一句之间,是一部活的古涪陵历史,石刻的记录是史书、地方县志的补充。随着时间的流逝、前人作品若未得到有效的刊载,则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因此,白鹤梁石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存涪陵古历史的作用。白鹤梁还承载着记录水文的作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白鹤梁的石刻同样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当枯水时,石鱼显露,人们会自然联想到“年年有余(鱼)”的好兆头。④除此之外,由于江水每年的枯盈不同,人们发现,石鱼“露面”的第二年往往是个丰年。这对于“穷山恶水”的古涪州来说是一个大事件,石鱼露面预示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加地充盈。关注自然水文、注重农事活动同样也是涪陵的一个显著城市形象。

(三)易理文化

白鹤梁的对岸是一片绵延的大山,也是本次田野调查的重点考察区域。目前长江师范学院的诸多建筑物名、涪陵的道路名均与此相关,钩深楼、钩深堂、点易路……来到北山坪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容易被此地的文化气韵所感染。

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程颐被贬谪到涪州,在北岩普净禅院辟堂(钩深堂)讲学,潜心“点易”,著《周易程氏传》,并强调“圣人作《易》,以准则天地之道。《易》之义,天地之道也。”涪陵学者谯定就是在其学术威名和政治声誉的影响下,决定弃佛从理,追随理学大家程颐学《易》,并深得程颐“伊川洛学”之精髓,后成为“涪学”或“谯学”的集大成者的。在程谯门人、地方学者、留寓涪陵的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易学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易学的盛名名冠两蜀,波及京城,钩深堂外甚至能够出现“环院门而观者”。朱熹受程颐思想感染,也入川求理。朱熹来到北岩的钩深堂,想到此地的文化气息浓郁,能够从师从理,惊叹方寸之地思想的碰撞和繁盛,并题词于北岩。⑤朱子受到涪陵学派易理思想的启发,发展了易理文化,形成了朱学。程朱两人的思想被后人尊为程朱理学,被广泛地认为是中国哲学史的巨大跨越,其认为主宰世界的不再是天地,而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理。易理文化塑造了今日涪陵城市的精神内核,并对本地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理,需要潜心探索;面对学生,需做到诲人不倦;行于天地间,需做到自强不息,敢于拼搏;正心诚意,钩深致远,敬业自强,保家卫国,这些精神内涵塑造了涪陵人的品格,并在新时代涪陵地方建设、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迸发出强劲的精神动力。

有人说,程颐的贬谪是他的不幸,不得不偏安涪陵,郁郁不得志。但是他的贬谪,却是涪陵的大幸。⑥程颐、尹焯、罗从彦、朱熹等理学大师均曾在涪陵讲学,易理文化在此高度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涪陵的城市形象,使涪陵成为一个相对偏远但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中心。

(四)抗战文化与大后方文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涪陵驻军首领郭汝栋并没有在乱世中选择保存实力,而是领着部队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湖口战役,为国民政府战略转移和难民的逃离争取了时间。涪陵籍官兵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浴血奋战,也有以陈寿珉为代表的杰出共产党人在侧面战场上抗击日寇。

山河破碎,国民党军队连连溃败,国都由长江下游的南京迁往中国腹地的陪都重庆。涪陵作为抗战大后方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当时的三区——兵源供应区、税收大区和粮食主产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拯救民族危亡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沉重牺牲。仅1937-1940年期間,涪陵应征入伍人数就达86156人,其中出川抗战的人有近三分之一血洒疆场,牺牲在抗日前线。涪陵城乡受到了日军的轰炸,伤亡高达2万余人,⑦但这并没有摧毁涪陵居民的抗战意志。涪陵居民在防范空袭的同时,积极组织生产,安置难民,并积极为前线官兵捐款捐物,抗日反奸,节衣缩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党和政府对中国的工业体系进行调整,开展“三线建设”。位于涪陵白涛街道的816地下核工程遗址,目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线建设”的开展,使涪陵留下了一批优质的工业企业,川东造船厂就是这样的存在。川东造船厂后来由军用转为民用,为涪陵当地的内河运输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涪陵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想要实现涪陵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城市形象的打造与宣传。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⑧涪陵城市形象的建构,可以强化自身与周边地区,尤其是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主要聚落之间的互动,进行紧密的产业合作,从而助推涪陵自身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本项目组成员一致认为,涪陵可利用多种传播媒介方式和传播策略,以四大本土人文文化为基础,提升其知名度,助推城市形象的提升。

(一)以涪陵地方文化为基础

涪陵地方文化是涪陵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所在。如果想要走进大众的心中,涪陵就务必需要保护好本地区的文化,并深度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遗憾的是,涪陵地区的城市形象传播定位并不十分清晰,传播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传播积极性与圈内主要城市如重庆、成都、大足等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涪陵地方文化的传播。⑨

(二)宣扬本地区特色文化

在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中,本项目组成员发现涪陵的地区文化具有多样性。涪陵特色文化不仅包括以点易园为代表的易理文化,以白鹤梁为代表的石刻水文文化,还包括以816地下核工程遗址、刘伯承涪陵护国之役纪念馆、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爱国文化、大后方文化,以及以江城为代表的“现代人文文化”。涪陵需要抓住本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优势,进行有效地整理发掘,开展综合开发,力求使涪陵成为一个文化康养之地、绿色生态体验之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基地。

涪陵是一座江城,是一座具有极强人文气息的城市。本次田野调查,通过走访涪陵的田间地头以及主要聚落,发现涪陵的文化具有地域独特性,物产也较为丰富。目前,涪陵榨菜已经摆上全国百姓的餐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除此之外,涪陵还拥有胭脂萝卜、柑橘等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

(三)融入“名人效应”与新媒体技术

通过梳理其他地区的城市形象传播经验可以发现,“名人效应”、影视效应起到了传播、提升城市形象的突出作用。例如,成渝双城经济圈中,成都以一曲婉转悠扬的《成都》火速出圈;重庆以《少年的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风犬少年的天空》等影视剧作品火遍大江南北。两座城市频繁上镜,可见其城市形象塑造模式的成功。鉴于此,涪陵也可以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影视产业,邀请知名人士考察、举办演唱会、诗歌节、艺术展、见面会等活动助推城市的发展。也可制作《江城》纪录片,讲述涪陵的内外变化。涪陵的曝光度越大,其城市形象的传播规模与范围就会越广。

近年来,涪陵地区参与重庆双晒活动取得了成功。区政府班子高度重视,深入参与到涪陵文化的推介活动中。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新媒体在传播新时代涪陵形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增长途径和文化传播途径。

五、文化传播建议

成渝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它并非闭塞的,而是开放的。为了更好地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寻味重庆·涪陵创意绘本”项目力求让涪陵的特色文化在成渝经济圈内深度传播,在圈外广泛传播。

圈内传播需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据涪陵区统计局数据,涪陵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2150.04万人次,当地实现旅游总收入161.25亿元。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境外游客入境人数锐减,国内旅游方面蓬勃发展,圈内游客成为本地区旅游的主要客源。为了顺应这个趋势,涪陵可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度挖掘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形成有特色的文化集群,创立自己的品牌

正如前文提到的,应善用城市文化传播媒介,发掘自己的突出优势,结合名人效应、科学技术,从而加大涪陵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曝光度。除此之外,涪陵还应努力征集自己的、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宣传标语或在原有标语上进行改进。城市形象标语是城市形象品牌展示的重要窗口。重庆以“行千里,致广大”将“重庆”两字拆分的形式提高辨识度,成都都江堰市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对联形式吸引到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而涪陵的“榨菜之乡,神奇涪陵”的社会辨识度和社会认同度相对较差,建议予以一定的改进。

(二)加快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本地区的交通通达度

只有加强重庆城区至涪陵市域铁路、涪陵至黔江、垫江的高速公路以及渝武高铁、广涪柳货运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谋划和对接,加快渝万高铁涪陵段和涪陵绕城高速建设,建成通车梓白高速、南两高速和渝怀铁路二线,一个便捷的涪陵形象才能更好地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站稳脚跟,人们才能方便地到达。而且,这也是取得良好的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本地区服务水平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高价餐饮、违规收费的行为破坏了部分城市形象,涪陵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服务业的规范与建设。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使更多的游客感受到新时代涪陵的包容性和涪陵地方人文的独特性。

圈外传播需要在方式上谋求创新。本项目对涪陵的人文风光进行了田野调查,并结合地方历史人文,以30张一套的中英双语绘本的形式展现了涪陵的新时代风貌,是一种城市形象传播方式的创新。涪陵也可以深度挖掘其地区文化,发展其特色产业,并以报刊、绘本、视频等形式进行域外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跨境旅游在一定时期会受到限制。在传播方式上谋求创新,对于涪陵的城市形象品牌传播尤为重要。

涪陵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将会助推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样也会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影响力。作为地方高校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宣扬涪陵的特色文化,使其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将其传播到域外的广大地区。

六、结语

通过为期半年的田野实地考察,“寻味重庆·涪陵创意绘本”这一项目选择以创意绘本为载体,是符合大众审美期待且具有有效传播的尝试。通过双语的形式,既结合了自身的专业特色,锻炼了自身的专业能力、探索能力,又能向大家直观地介绍新时代涪陵的突出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寻味重庆·涪陵创意绘本”以涪陵地方文化为起点和突破口,结合现代传播媒介,传播涪陵文化,并试图将其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进入新时代,地区间的产业合作、城市形象的传播变得越发重要。涪陵作为一个巴渝人文城市,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深度融入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涪陵特色名片,从而实现地区的转型升级。

注释:

①成都科技顾问团:《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决策咨询》2020年第5期。

②曾超:《巴枳文化研究综述》,《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③刘兴亮:《略论白鹤梁题刻的文学内涵与价值》,《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④刘兴亮、朱利:《白鹤梁题刻与峡江古史研究》,《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7年第4期。

⑤李良品:《论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周易研究》2003年第4期。

⑥蔡方鹿:《程颐易学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⑦廖存强:《不能忘却的纪念——涪陵人民抗战纪略》,巴渝传媒网,http://www.fulingwx.com/show-73-40718.html,2017年7月7日。

⑧李琼:《新媒体创意发展与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析》,《美与时代》(上) 2021年第1期。

⑨胡志超:《全媒体时代中小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⑩重庆市涪陵区统计局办公室:《重庆市涪陵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涪陵政府网,http://www.fl.gov.cn/zwxx_206/gsgg/202007/t20200701_7629571.html,2020年7月1日。

推荐访问:双城 涪陵 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