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事件后德语核文学创作概述

江山 梁爽

[摘 要]2021年3月11日是福岛核泄漏事件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德语作家对核问题进行了诸多深刻反思,创作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或将创作场景放置到现场,让主人公作现场调查,以揭露事件真相;或致力于对历史上所发生的核灾难进行深刻挖掘,以此告诫人类应遵循核科技伦理,防止核技术滥用;或对核污染背后企业主的谎言、政府的不作为等进行深刻批判;或着眼于青少年儿童环境教育,促进民众环境意识觉醒,鼓励与破坏环境、置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的恶劣行为作斗争。这些内容丰富的作品不仅倾注了作者对地球生命安全和人类美好未来的人文关怀,也为人类核文化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福岛核泄漏事件;德语文学;核文学;生态批评

一、引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强震曾一度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该事故共造成15790人死亡以及4056人失踪。①日本不仅经济由此遭受重创,而且海洋和土地遭受严重污染,核电站附近数以万计的居民不得不迁出,民众的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专家估测,废弃核电站后续清理工作需持续30—40年之久。这一事件发生后,欧盟对核安全隐患问题高度重视,要求27个成员国在2012年4月底之前须对本国所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欧盟有关部门调查报告显示,其成员国134个核电站所发生的检查费用高达250亿欧元。②2011年5月30日,德国宣布至2022年底将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以彻底弃核,确保德国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生命的安全。瑞士也宣布弃核,拟在2034年年底前关闭所有核发电站。③奥地利也随即宣布弃核,不再增建核项目设施。

灾难发生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日本。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个德语国家的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对事件经过、日本政府应急对策以及事件后果预测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瑞士《新苏黎世报》和奥地利《新皇冠报》连续数周跟踪报道福岛事件进展情况。德国《镜刊》杂志专门介绍了海啸引发的核泄漏经过;《明星》杂志更是推出一份题为《核能历史》的特别期刊,详细介绍了自1902年居里夫人提炼纯金属镭至福岛事件爆发的111年间人类核事业发展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这段历史在杂志主编奥斯特考恩(Thomas Osterkorn)看来可用“地狱之火”(Hllenfeuer)来形容。正如奥斯特考恩在编辑寄语中所表达的,对核技术的过度崇拜和不加伦理约束,是导致这段历史充满曲折、人类历经坎坷、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的罪魁祸首。①2016年一个德国电影拍摄组奔赴福岛核灾难现场,以黑白片形式讲述了当地两代人所经历的这场灾难,以及他们最终成功从灾难中走出来的过程,并发出“什么?要是我一切尽失,那我终将还有何所爱?”的感慨。这部电影在德国一度引起轰动,并最终荣获巴伐利亚电影大奖。

核能利用起源于美国。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度鼓吹“核能用于和平”(Atoms for Peace),其结果是引发美苏“冷战”,两个超级大国由此展开了持续长达30多年的核军备竞赛,整个世界一直为核战争阴影所笼罩。1959年,西德政府也在其核能发展计划中大力宣传核能发电带来的好处,认为“它是时代的希望所在,因为生活在核時代的人们可以活得更轻松,他们会无忧无虑,可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和幸福”。②一时间,西德民众沉浸在“核能改善生活”的美好愿景中,人们甚至在埃根施泰因-豹港(Eggenstein-Leopoldshafen)、贡德雷明根(Gundremmingen)、卡尔施泰因(Karlstein)和加尔兴(Garching)四座小城的徽盾图案中添加上原子能图案标志,以示对高科技的向往之情。③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环保运动兴起以及80年代初德国绿党诞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核技术滥用的危害,特别是核技术为霸权者掌控后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恐慌和灾难,核能发展随之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抵制。除此之外,重大核安全事故的屡次发生,更是加重了民众对核能利用的担忧。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直接导致30名工作人员被炸死,1650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遭受辐射。④爆炸后形成的大量高辐射物质散发进入大气层,再飘向北欧和西欧地区,当地民众和整个欧洲大陆深受其害。⑤25年后,核泄漏事故再度爆发于日本福岛,其背后隐藏的政治欺骗和阴谋诡计更是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人类最终可能会遭受更大的危害。正如德国社会风险理论创始人贝克(Ulrich Beck)所说的,福岛事件“已演变成一场世界性政治事件。从这场事件中,人们更清楚地看清了某些政治家和核工业寡头当初对广大民众的漫天许愿和允诺”。⑥福岛事件发生后数日内,德、瑞、奥三国很多地方民众自发组织示威抗议活动,特别是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州长马普斯(Stefan Mappus)雷岑施泰因官邸(Villa Reitzenstein)至内卡威斯特海姆(Neckarwestheim)核电站这段道路上,一支由6万人组成的游行队伍高举旗帜和标语,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部门关闭核电站,以确保民众的生命和环境安全。这是当时德国最大的一起游行示威活动。⑦

2011年7月,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专家的德国人库切拉(Bernhard Kuczera)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这起事件中,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究竟隐瞒了哪些事实真相,以借此逃脱事故责任、消除对外不利影响?可以说,这个问题为德语核文学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在二战以前,核文学创作多沉湎于核科技只会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幻想,在这些作品虚构的世界里,人类生活被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到二战时期,核文学创作多集中于核间谍战的主题,讲述窃取核技术的敌我双方展开殊死的较量搏斗。战后30多年的冷战时期,有可能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德语作家核文学的创作重点,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倾轧、不惜毁灭地球、让整个人类同归于尽的战争场面多见于这些作品中。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期,核能民用题材进入作家的视野。如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核泄露事件发生,如何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成为这一时期核文学创作的主题。特别是“3·11”福岛事件的发生,更是为德语核文学创作提供了契机。以德国女作家鲍瑟王(Gundrun Pausewang)、瑞士作家穆施克(Adolf Muschg)和海因策尔(Bruno Heinzer)以及奥地利女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为代表的一批德语作家随即将目光转向这场灾难。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将风险社会人类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写进作品,以此告诫人们:人类对核能利用应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的大意。下文拟以2011年以来这些作家的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核灾难文学的新特点及其思想内涵,以此揭示这些作品的精神主旨和作家的现实关怀。

二、置身核灾难现场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而灾难文学更需结合现实生活,否则难以刻画出真实细节,遑论直击人的心灵。在《回归福岛》这部长篇小说中,瑞士作家穆施克特意将主人公——建筑师诺伊豪斯教授放置到灾后重建现场,拟对被地震摧毁的“日本最美丽的乡村”——福岛市平田村重新设计规划,让不愿返乡的村民重归故土。甫抵小镇,邀请他前来参与重建工作的镇长田岛江带他观看了灾难发生前平田村风景如画的影像资料:村内农家院落边开满樱花,温室花房排列有序,远处是广阔的青草牧场和整齐堆放的青储饲料,连马群也对着游客频频点头,森林茂密山坡下的小溪正汩汩流淌,山坡下的村庄火车小站古旧别致,村民们正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度某个民间节日。这一切无不引发人们的思乡怀旧之感。这些影像资料皆为田岛收集和保存的呕心之作。面对核灾难留下的满目疮痍,他既没指责政府部门行动迟缓,也不迁怒于东京电力公司对事实真相的隐瞒和欺骗,他所做的只是默默地忍受这些痛苦,并将这些资料妥善留存。田岛唯一希望的是政府和企业能弥补过失,还迁出的村民一片净土,同时希望通过德国教授的规划设计,还家乡以崭新的面貌,吸引人们返回曾经的美丽家园。在作家看来,田岛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愿,不是想迎合政府的意愿,也不是让乡民冒险回乡后给自己拉选票,以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更不是借设计建造粉饰太平,让地下的核污染继续存在,他想做的不是表面工作,“而是从心灵上给村民们以抚慰和鼓励,让他们积极向前看,迎接更灿烂的未来”。①然而,当他们驾车路过核电站核心禁区时,见到的景象却令人毛骨悚然:裸露的建筑钢筋直冲云霄,没有被震塌的居民房黑洞洞僵立着,商场内只剩东倒西歪的货架,停车场也因荒废而显得更空荡,四周沟壑中堆满了被海水冲在一起的汽车残骸,到处是一片凄惨衰败的景象,只有无处不在的荒草是活的。在建筑师看来,平田村连带附近的很多村莊,俨然已是一片幽灵地带。但尽管辐射污染尚未清除,却似乎已成为动物的天堂乐园,还算不上是死亡地带。①这里虽不见人烟,但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出没,如野猪、狐狸、野猫、麋鹿和流浪狗等。不久之后,根据政府规划安排,整个福岛区的地表污染层都将被清理,他们会将已被污染的泥土装入黑塑料袋作安全保管,然后再在地表层培植新土,努力将核污染降低到安全阈值内。在村长、建筑师的不懈努力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下,一个崭新的平田村最终重现在人们面前,回归福岛已成为现实,人们的精神创伤正逐渐弥合,这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福岛指日可待。

瑞士作家海因策尔则在其长篇小说《河豚》中展现了另一幅画面:主人公施奈德尔甫抵东京就感到福岛地震给日本带来的深刻影响。作为一名国际环境组织专家,他被派往日本专门调查转基因大豆的消费使用情况。他为生活在东京的日本人感到担忧:其一,东京距富士山火山口仅120公里,一旦火山爆发,东京将直接遭受火山灰的侵袭污染。其二,由于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东京作为拥有众多人口的超大城市,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就会有数以千百万计的民众面临生命危险。如1923年9月1日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地震,曾夺走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等地10多万人的生命,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其三,一年多前刚发生的福岛事件虽在350公里之外,但东京仍未能幸免,其基础设施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电力输送、电话通讯、近距离交通、饮水供应等都处于瘫痪状态,尤其是3800万人撤离福岛后的迁居安置问题一时成为整个日本社会的巨大包袱。②在和家住福岛的日本同事祐也相处的日子里,他对这场灾难有了更深的体会:祐也的儿子患上了核辐射病,妻子想带儿子去欧洲避难,而他自己却坚持要留下来,只身逃往日本西南边的某个地方,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身边所发生的各种尴尬事让祐也认为,这次偶然事件已引发一场危及整个日本的社会危机,很多人际关系被撕裂,亲情、友谊、关爱等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人们面临生死本就自身难保,再回想起身边亲人遭受的各种打击,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让人备受煎熬,而且这种痛苦别人无法分担,令受害者倍感人情冷漠和世态炎凉。此外,在死亡面前,人性的丑陋面也会暴露无遗:人们只想着自己,无法顾及他人,甚至还有人剥夺他者的生命以换得自己的生存。在祐也看来,这种事件还会让人变得很极端,就像他的妻子一样。虽然在他的劝说下,妻子最终没有带孩子去欧洲,但留下来之后她的性格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她毅然辞去广告策划工作,成为一名激进的政治活动人。她呼吁民众推翻政府,要将那些草菅人命的流氓政治家赶下台去;还呼吁革除种种社会弊端,让核污染永远不在日本国土上发生。然而实际上,一年多后福岛地区民众的生活并未见好转。正如祐也向施耐德尔所透露的,政府声称的“民众生活已恢复正常”只是可堪活着而已:自来水还是未接通,洗菜、做饭甚至洗脸都要用矿泉水替代,即便是购买的粮食也要在白天不断翻晒,晚上继续亮灯再进行多次翻抄,以让核辐射有害物质在光亮作用下尽早散发。身为日本人,祐也并不想探究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他只想用一块“裹尸布”将灾难、各种丑恶和悲痛紧裹起来,不示于外人,只希望自己还能一如从前那样无忧无虑、尽享此生。③这部小说自始至终没出现过与书名“河豚”有关的情节,海因策尔之所以将其取名为“河豚”,是因为河豚虽是一种美味,但如果厨师对毒素处理不当,就会给人带来致命危险。这就像核能技术利用一样,如能对其进行严格的操作管理和技术伦理规范,那它就可以造福人类,反之则遗患无穷,会成为毁灭人类和地球的杀手。①

三、回顾核灾难历史场景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曾说过:“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②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迪,只有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如果说主人公亲临现场讲述的故事给人以真实感,那么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势必会给人带来某种厚重感。海因策尔在《河豚》中全方位展现日本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灾害、以转基因大豆为饲料的肉鸡养殖、核污染、塑料垃圾污染、大肆捕鲸等)的同时,还不忘穿插历史细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节是参观长崎原子弹爆炸图片展。

主人公施奈德尔夫妇利用闲暇时间,一起赴长崎参观了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图片展。1945年8月9日中午11点时分,一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落在人口密集的市区,长崎60%的建筑物被摧毁,8.6万人被炸死烧死。该随军记者拍摄的数百幅照片组成核破坏最全面的影像记录,这些照片展示的场景让这对夫妇不忍直视,但又不得不好奇地看了下去。他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人类如怪物一般有如此能力,让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死于非命?他们到死都不会明白,他们遭此劫难有多么无辜。那些幸存者又多么难以诉说心中的痛苦和仇恨。这种仇恨既是对原子弹制造者、投放者的仇恨,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仇恨。”③其中有一幅照片令施奈德尔印象深刻:一个幸存的看上去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背着奄奄一息的小弟弟站在那里,弟弟背上是一个个鲜血淋漓的伤口。主人公在内心不禁反问:“此时此刻,有谁能为这些无辜的平民伸张正义?有这些骇人的图片传世,为什么还有屠杀,还有杀人机器在不断被研发使用呢?我知道,尽管我的想法很幼稚,但至少可以有上千种理由可为这些可怜的人作辩护以伸张正义。”眼前照片上的的小弟弟正使尽最后一点力气,用他那瘦骨嶙峋的小手绝望地抓着哥哥右肩上破碎的衣服布片。他的双眼看上去已变成两个黑洞,那眼神似乎在问:“我为什么会遭此不幸?为什么让我成为战争的祭品?”④他们周围的人也是非死即伤,很多已成为焦炭土灰,即使活着也是缺胳膊少腿,或全身布满烧灼的伤痕,他们就这样痛苦不堪地惨叫哀号着。除照片之外,墙上还挂有当时幸存者的见闻记录:一位正在市郊行医的医生听到巨响后跑到市区,准备去营救那些幸存者。他说:“当我跑到市中心时,只见一个形状怪异的身影正朝我一步步挪了过来。”那似乎是个男人,全身赤裸肿胀,流淌的鲜血夹杂着泥污。远望过去,他的胸口和腰间好像垂挂着许多抹布碎片,他双臂张开、手心朝下,不少水滴正从抹布上流淌下来,“走近一看,才看清那些根本不是什么抹布片,而是被炸裂的伤皮垂挂在那里;那些水滴也根本不是什么水滴,而是鲜血在不住滴落。我看着眼前的那条大街,到处是浑身破布碎片的幸存者挡在了路中间,他们堆挤在一起,有的贴地爬行,有的则相互支撑,奄奄一息”。⑤还有一位医生讲述自家门前一夜間挤满了受难者,他们将诊所围得水泄不通,期待能得到救治。面对如此惨状,这对德国夫妇深感震惊。更可怕的是,他们知道美军占领这座城市后,美国医生对许多受害者进行了系统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但却没有进行任何救治,这实为毫无人性之举。当他们一声不吭地回到住处时,也没了晚餐的兴致,就这样一直沉浸在悲愤难过的情绪之中。①

德国人对这段历史颇为熟悉,感受也颇为深刻。徳、日两国同为二战轴心国,他们都妄图称霸世界,结果是其发动的不义战争反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值得庆幸的是,德国人在挪威占领区的原子弹研制中心于二战结束前夕被英国人捣毁,否则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遭受原子弹袭击,而二战历史有可能会被改写,那会是历史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不幸。好在胜利女神最终站在了正义的一边,罪恶的战争发起者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只是普通的日本民众还要替日本军国主义受过,在原子弹打击下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战后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广岛札记》、原民喜的《夏之花》、林京子的《祭场》、井伏鳟二的《黑雨》以及佐多稻子的《树影》等文学作品都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这些作家不断从“受害情结”中进行自我救赎,认识到人类在原子弹爆炸的巨大能量前如此渺小,生命在核爆面前更是如此脆弱。是技术滥用让他们成为战争受害者,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让他们成为战争受害者。②此外,他们还强烈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并从内心发出呐喊,要彻底销毁核武器,不让人类再经历如此残酷的体验。正如大江健三郎在《广岛札记》中所表述的:“死于原爆的人成了我们的牺牲,他们的牺牲是宝贵的。我们有这些宝贵牺牲者的庇佑,应沿着追求和平的道路勇往直前!”③海因策尔虚构的历史情节也同样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他既同情日本受难者,同时也对军国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四、注重青少年环境教育启蒙

德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凯斯特纳(Erich K■stner)曾说过:“儿童是成人的灯塔。”④教育好下一代,是创建人类美好未来的关键所在。德国女作家鲍瑟王曾创作出大量儿童生态教育启蒙作品,特别是《舍温伯恩的孩子们》《云》《很长时间以后》三部核文学作品给她带来巨大声誉。在《云》这部作品中,儿童在经受命运打击后不放弃自己、进行自救和拯救他人的高尚行为,令广大德国青少年深受鼓舞,同时也因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部分章节被收入德国中学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经典范文。2011年3月11日福岛事件发生后不久,鲍瑟王创作了她最后一部核文学作品——《很长时间以后》。她之所以有此创作动机,是因为:“继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福岛事件又重新上演,我再次将这一主题写进小说,目的就是要告诉年轻人,历史教训不能忘记,这样的悲剧不应再重演。”⑤

小说开头的一首诗歌为全书奠定了基调:“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感到惊奇/这个世界还有我的存在/我来到这个人世间/也未曾被堕胎掉/人们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我居然没残缺的四肢/没肿胀的脑袋/也没心脏缺陷就平安降落到这个世界上/我在母亲的难产中劫后余生/我没有在出生后就夭折/今天的我已16岁/看上去也活得很健康/我真的很幸运/一切都幸福无比!”⑥在这里,女作家用“看上去”这样的字眼埋下伏笔,暗指遭受核辐射的人有的会很快出现症状,有的则很晚出现或终生无症状,这要视个人抵抗力和遭受辐射情况严重程度而定,而小主人公维达是否健康不得而知。小说通过情节虚构将不吸取灾难教训的德国核电站所经历的两次核泄漏事故糅合到一起,以此深刻批评德国政治家、核技术专家和企业主的不作为,以及国家奉行的“经济至上、环保应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错误方针,同时也批评了滥用核科技的非伦理行为。正如她在小说《云》中以诗歌形式所表达的:“我们的世界已失灵/已没有绝对安全/每一种技术都有其致命伤/失灵纯粹是人为后果/把失灵不当回事是没有责任心和非人道表现/难道就非得要将核能经济赌注押到‘不会失灵的技术奇迹上吗?”①小说中第一起核事故发生在1972年,地点是位于德国西南部靠近法瑞边界的威尔(Wyhl)核电站。尽管20世纪70年代抗议核项目建设的环保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但威尔核电站还是在抗议声中继续生产发电,最终由于操作失当,核泄漏事故不幸发生,维达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两代人都受到核泄漏的严重污染。爷爷在患核辐射病后不幸去世,母亲的孪生姐妹在出生不久后夭折,且母亲为辐射所伤,生育困难,他的哥哥和姐姐都因此夭折。而正如维达自己在诗歌中所庆幸的那样,他貌似没有任何残缺地长大了。由于害怕核辐射,背负着严重心理负担的父亲不得不和母亲离婚,只身逃亡到南美大陆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他要在那里继续从事核能技术研究,开发清洁卫生的新能源造福于世人。维达一家的不幸只是当时社会一个小小的缩影,威尔周边还有很多不幸的人在遭受核辐射后痛苦地死去,他们有的死于白血病、有的死于甲状腺癌。

很遗憾的是,重建后的威尔核电站并未吸取教训,在2020年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造成很多人死亡,周边地区乃至整个欧洲都遭受严重的污染。维达所在的学校从此成为世界各地学生参观并接受教育的样板学校,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少,有的班级甚至只有几个学生来上课。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核辐射的威胁下,父母们纷纷选择带着孩子举家搬迁,还有很多夫妇甚至选择不生育孩子,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的孩子很有可能身体残缺或夭折,他们不想把孩子带到这个危险的世界上来。此外,为治疗残疾,每个家庭不但要付出高昂的医疗费,还要经受巨大的心理折磨。在讲解过程中,维达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孩子们了解核污染的严重性:被辐射的土地上长出的粮食蔬果含有毒素,人不能食用;即使长出青草,也不能给牛羊吃,因为毒素会进入牛羊的血肉和奶水中,人若食用也会危害生命健康;等等。通过维达的讲解,世界各地来参观的孩子们充分认识到核污染的危险,以及不负责任核技术的滥用所造成的严重危害。1972年威尔核电站的悲剧本可以避免,但还是发生了。过去不到10年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似乎也没有让人类吸取足够的教训。当2020年这场大难来临时,他们才有所醒悟和反悔。然而灾难一结束,他们又重蹈覆辙,再次陷入核科技、经济利益、生命代价、环境安全四者相互抵牾、难以协调的怪圈中。在作者看来,这是人类的悲剧,更是孩子们的悲剧。她不知究竟要到何时,才会有真正关心下一代的政治家、企业主站出来,切实为孩子们着想,给他们创造出一个幸福安全的新世界?②在此,作家借小主人公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表达了她对人类下一代命运的关切。

五、对福岛事件的时代批评和反思

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充满强烈的时代批评精神,引导读者深刻反思并努力践行。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在戏剧作品《无光》中,借助于古希腊神话,将核辐射与社会批评结合到一起,成功地将观众引领到一个充满批评反思的精神王国。她将最先拥有核技术的德、美等西方国家比喻为偷牛贼——乐神赫耳墨斯。在偷得其兄阿波罗的耕牛后,赫耳墨斯将牛杀死,用其肠胃制作出里拉琴。结果,琴声所到之处,狂风四起,大自然为之震颤,连听者也意乱神迷,直至毙命。在这里,作家将由牛的肠胃制成的里拉琴隐喻为核技术,而琴声则比喻为到处扩散的核辐射物。该剧创作于福岛事件发生后不久,正如耶利内克自己所说的,她写作的目的是要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核技术滥用行为。根据剧情安排,尽管日本也属“偷牛贼”,但其国民最终却遭受不幸,自然环境也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德、美等国对此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作家笔下悔过的“偷牛贼赫耳墨斯”(暗喻日、美、德等国)想把琴声(核放射物)收回,以让自然重新回到原始状态,同时也让人类重新还魂,但一切为时已晚,就像偷牛贼所哀叹的:“难道我们是最后一批非死不可的人吗?好吧,如真是这样,那就关掉这人世间的长明灯吧!”①人类不思悔改的愚蠢行为正如剧中人所说的:“一切发生过的事,人们跟我们不知说了多少遍,但我们就是不听,甚至都懒得去听。”美好的世界就这样毁在某些狂妄无知的“偷牛贼”手里。②

除此之外,人类的不作为和欺骗隐瞒等行为也是作家们的批判对象。如福岛核灾难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曾一度隐瞒事实真相,将核泄漏归咎于飓风和地震等不可抗力行为,而安倍政府的行动迟缓,更是招致日本国民的不满。正如海因策尔在《河豚》中所写的:“核事件发生后近两年来的每个星期五下班后,总有不少人会自发集会到东京首相府门前示威游行,他们抗议政府的无能和不作为行为,抗议同为国民罪人的东京电力公司拟在原址上重启核项目的计划。”更为可恶的是,本就焦头烂额的日本政客还嫌压力不够,还要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擂鼓助威,因为他们在国际奥委会面前已夸下海口:“我们要让福岛的孩子重在蓝天白云下踢球玩耍,要让他们忘掉过去,满怀信心,面向未来。”然而,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实际情况是:数百万人居无定所,很多装有核污水的储水罐仍堆放在爆炸现场四周的原野中。他们就这样任由核污水渗漏到地下,附近整个海域被彻底污染。在主人公施奈德尔看来,日本政客对这场核灾难已无能为力,因为日本绿党力量过于单薄,两个最大的政党——自民党和民主党早已腐败透顶,深陷各种丑闻之中,根本无力应对国民的不满与抗议。据报道,核事件爆发后的三周内,东京抗议人数约有1.5万。由于政府行动迟缓,抗议人数渐渐增至10万。他们先是去首相府前抗议示威,然后到东京电力公司前继续抗议。2012年4月政府宣布将重启福岛核項目,引发了更多国民抗议,仅东京抗议人数就达20万之多。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受政府控制的报刊媒体却三缄其口,对这些抗议活动鲜有报道。③对此行为,德国记者埃索(Hauke Esso)认为,这个“公民国家已彻底失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彻底失灵,如果说它能保证危机灾难时代资本运作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这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几十年来,日本一直为一个政治黑手党所掌控,其成员由一些自民党党魁和某些康采恩集团老板组成。在他们的把控下,自日本二战战败以来国民个人的生命价值保护已无从谈起。他们的生命在这些人眼里一钱不值,因为这些人心中只存在对经济效益的贪婪追求。福岛事件告诉我们,如果这些财阀和政客走到一起,他们最终将会从暴尸街头的民众尸体上走过。宪法权和个人权利均无法得到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人的尊严被践踏和自由被剥夺”。①

时代批评不仅强调人权尊严应受到保护,同时还强调广大民众的公平正义不容践踏。在德国福伦斯堡“自然精神”团队2011年编著的散文集《福岛警语》中,作者对日本这个国家正义观的丧失曾作过大量的批评分析。在耶利内克看来,福岛事件发生后,日本人的正义观已处在不停运转的磨盘碾压之下。碾碎正义的一爿磨盘是不听教诲、不思悔改的政客和企业主,他们自私自利,无止境滥用技术,戕害地球和人类,从此将日本引入一个死胡同;而另一爿磨盘则是渴求正义却健忘的民众,他们对这种杀鸡取卵、利益至上的无耻行径反应迟钝,对其危害性认识甚为肤浅。正是这两爿磨盘合转后的碾压绞杀了整个日本社会正义,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无辜的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自然环境也遭到破坏。这些政客和企业主就如同袄教(或拜火教)中的邪神阿里曼(Ahriman)一样,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坏事。但在作家看来,他们实际上作恶多端,因为一旦他们不顾科技伦理滥用技术,一味追逐高额利润,最终必然会带给人类黑暗和死亡。这不仅仅是日本一国之忧,推而广之,如何让正义战胜非正义,让利益攫取为公平正义让步,让民众的权利和尊严受到保护,是全人类一直在为之不懈奋斗的主题。虽然奋斗的过程曲折艰辛,但人类最终一定会战胜邪恶贪婪,让正义之光普照全球。②

六、结语

福岛事件为德语核灾难文学创作提供了新视域。近十年来,德语作家在这方面的创作成果颇丰、题材多样、风格独特,为生态批评提供了很多全新的思考角度。无论是现场调查还是历史回顾,抑或是青少年儿童环境启蒙教育,都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即对社会发展、技术利用、环境保护和伦理责任的深刻反思。同时,它们也倾注了作家们极大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经济衰退、疫病流行、地缘冲突不断的当今世界,纵使已达成“只有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如果偏离生命意识、忽视伦理责任,那么技术利用就会变成灾难”这样的共识,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研发并拥有核武器,有31个国家已建有447所核电站(尚有53所在建)。③一旦某个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体出现伦理丧失、安全责任缺失的行为,则核打击、核泄漏惨案将再次发生,这将是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灾难,所以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

福岛事件过去已整整10年,其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重大深远。2020年底,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置世界各国谴责于不顾,公然作出向太平洋倾倒福岛核电站生产的核污水的决定,试图减轻核电站排污压力。据报道,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放置的核污水罐数量已达1044个,重量创123万吨的新纪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年1月12日,日本静冈县滨冈核电站又发生重大漏水事故,所泄漏的110吨消防用水中,约有15吨流入核反应堆所在的建筑群中。也就是说,这15吨消防用水很有可能会变成核污水,另有约95吨则流入暂时用来储放核污水的水槽,这对于日本周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④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消息是:2021年4月,日本科学家协会、日本国家法律专家协会、日本新闻工作者协会、废止核能辩护团全国联络会和福岛核电受害辩护团等11个社会团体共同举办了第五届日本“核电与人权”大会。如果说前四届大会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那么福岛事件10周年后的本届大会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上,日本环境环境会议理事长、一桥大学名誉教授寺西俊一在大会上提出9项议案,其中前四项议案最为重要,即:第一,查明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现状真相;第二,对避难政策、避难指示的解除以及回迁政策进行多方面的论证评估;第三,对所有受灾者进行全面损害赔偿;第四,不断加强对避难者(包括境外避難者)的生活重建和生计援助。这次大会在日本引发强烈反响,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对于日本政府不顾环境安全、肆意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的不负责行为而言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抗议和警告。在寺西俊一看来,福岛当地居民遭受了堪比切尔诺贝利当地居民所经受的灾难。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福岛在“灾后复兴与重建”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仍异常严峻,各种问题堆积如山,需加以认真对待并逐步解决。他所提出的9项建议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其目的就是要让福岛民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些建议应和抗击疫情一样被视为头等大事,不可有任何的懈怠和耽搁。①

诚然,无论是核污水倾倒丑闻,还是积极正面的“核电与人权”大会,它们都将为世界核文学创作提供新的素材与视角,因为只要人类对核技术利用不止,核文学就永不会消亡。相信在未来的德语核文学创作领域,一定还会有崭新的作品问世,它们在促进世界生态文学繁荣的同时,一定会教育启迪更多的人热爱和平、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责任编辑:胡颖峰 王俊暐

猜你喜欢生态批评以诗歌的方式为现代人赎罪鄱阳湖学刊(2021年2期)2021-06-20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千与千寻》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6期)2020-07-04《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威尔逊形象的生态解读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4期)2020-01-11从生态批评视角解析《安德的游戏》中的“环境”北方文学(2019年12期)2019-05-13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断头台》与《狼图腾》北方文学(2018年33期)2018-11-20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荒野猎人》青年文学家(2018年12期)2018-06-23后殖民生态批评青年文学家(2017年26期)2017-09-20莫言与库切小说动物叙事的比较研究及其生态伦理意义北方文学·中旬(2017年3期)2017-04-10“言语由水而生”:生态批评视域下《一条奔腾而过的大河》中的水景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6期)2014-12-1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女性鄱阳湖学刊(2014年2期)2014-06-25

推荐访问:德语 概述 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