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不富心不安

郇岩

“头朝下,来一圈!”

“不行,必须三圈……”

车子在胡寺村的文化广场上还未停稳,就听到车窗外高一声低一声的起哄声。出于好奇,记者忙下车上前去凑个热闹。

“吃香的喝辣的,出门坐上冒烟的,实现没有?”

“实现了。”

“咋兑现?”

“趴地上学狗叫,头朝下走三圈。”

“这话可是你说的?”

“是我说的。”人群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愿赌服输地说道。

“好”!

……

半天,记者终于听出了门道。20年前,胡春峰刚刚上任,村里的这位村民对这个毛头小伙子心里不服气,竟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撂下开场的那句狠话。

“快,先走一圈!”一大帮上了年纪的村民仍记得当年胡三打的赌,于是便在村里举办腰鼓比赛的节骨眼上,让胡三兑现当年的承诺。一时间,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看笑话的、拍巴掌倒喝彩的村民都踮着脚尖,想看看这场咋收。其中,还有一位年轻人手里举着自拍杆,随着晃动的人群跑前跑后,像是在拍抖音。

估计谁都没想到,家乡的巨变竟让当年胡三的一句玩笑一语中的。旧事重提,胡三面有难色,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好事的村民不依不饶,非让他头朝下绕广场走一圈。拗不过,他只好硬着头皮当着老少爷们的面耍猴似的头朝下准备走三圈。就在这当口,准备讲话的胡春峰忙上前制止:“拿个棒槌你当针了,快穿上衣服,演出马上开始了。”

咚锵咚锵的锣鼓一阵紧似一阵,犹如出征的战鼓,看热闹的村民笑着闹着一哄而散,村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腰鼓比赛开始了。

村子的上空弥漫着一股花香的味道,成群的蜜蜂时不时扑打着行人的脸,落在游人的肩,追随着行人四处起舞。

眼前的胡寺村,犹如一幅多彩的画卷徐徐地展现在记者的面前:庭院、楼房、小桥流水人家;儿童、老人,个个笑靥如花。――

说起胡寺村发生的蝶变,广场上舞蹈的村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群众富不富,要看党支部。俺们的胡书记可是个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人儿。”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叹。20载岁月,胡春峰用青春与热血让当年一个出门无路的空壳村,摇身变成了十里八乡的小康村;用初心与情怀,让当年有名的“胡闹村”还原成真真正正的胡寺村。如今,胡寺村的一路一桥、一草一木、一村一民都见证了这里从笑话到神话的沧桑巨变。问到成功的秘诀,胡春峰笑而不语,许久,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一叹,不知几人能懂?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家乡不富,我心不安……”

“心不安”,一句话,三个字,瞬间让记者心生温暖。

在砥砺中前行,在前行中蝶变。我决定跟随胡春峰的脚步,去触摸胡寺村发展的脉络。

一、抉择

1988年,改革開放的进程虽已走了10年,但大背景下的中国农村仍是贫穷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没钱花的日子仍禁锢着人们的手脚,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人纷纷走出家门,去寻找一条致富的路。也就是在那一年,年仅16岁的胡春峰放弃学业跟随父兄登上了北去的绿皮火车,尽管不情愿,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在火车开动的一刹那,胡春峰望着车窗外立在寒风中送行的亲人,他的心像被什么撞击了一下,强忍着眼里的泪水朝亲人挥了挥手,并暗暗发誓,等哪天有钱了,他要让亲人们都过上好日子。

在山西,他们兄弟几人靠承包矿区简易工棚维持生计。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用胡春峰的话说,吃的苦、受的罪一般人想象不到。苍天不负,短短几年,他们凭着良好的口碑与诚信在他乡终于打拼出一番天地,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开了几家矿厂及洗煤厂。雪球越滚越大,挣钱的门路越来越广。1996年,正值胡家企业顶峰期的当儿,胡春峰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年赚百万的矿厂,要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重打鼓,另开张,开启他的转型之路。

一时间,村民们不理解,云里雾罩,质疑的声音从东家传到西家。然而,不善言谈的胡春峰没有做任何解释,只是将在外打拼多年的资金用在家乡投资建厂上。短短时间内,粉丝厂机声隆隆,造纸厂开始运营。村子里那些打牌的、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散劳动力也纷纷去厂里打工挣钱。随着村民腰包一天天鼓起,胡春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渐渐地,他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能人。

1998年底,在村民的一片呼声中,作为村里的能人,胡春峰被潮庄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

“我虽然下过田、种过地,也做了很多年的生意,但村支书这个担子能挑起吗?”面对村民的期待,胡春峰犯了难。他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祖祖辈辈走的是黄土路、穿的是粗布衣,有的村民一辈子没见过火车、没到过县城。因为贫穷,胡寺村被村民改为“胡闹村”。

看到他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厂子里打工干活的村民私下找到他,掏心掏肺地拍着胸脯对他说:“下地种田,俺们比你强;做生意,你脑瓜儿活,有能耐让大家伙摆脱土里刨食,俺拥护你。”有了乡亲们的支持,胡春峰的心里踏实了。

改变贫穷乡村的密码,在于党建引领。只有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引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路。

为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潜在矛盾,胡春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街入户听民声,田间地头问民意,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摆出来并一一记录。

道通则人兴,路通则民富。

调研中,大伙儿说村路难行,他就用笔记下来。2005年春天,他多方筹措资金40余万元并自掏腰包30余万元,对全村街巷进行硬化,这一干,便一发不可收拾,卯足了劲,将村里的断头路全部打通,创造了当时全镇筹资修路的“胡寺模式”。

打通了与外面世界的路,老百姓的眼界高了,心也宽了,非要给他立个碑,胡春峰笑着当场拒绝。

饭一口一口地吃,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办。2008年,村里进行安全饮水改造,不少村民怕花钱不愿改。尽管好处多多,但有的村民还是无动于衷甚至观望。考虑到各家各户经济原因,胡春峰为了让大家伙吃上干净的水、放心的水,他当即拍板,决定自来水的初装费和水费由他自己掏。这一掏,竟是数年。

2008年3月,胡春峰提议申请新农村建设。规划之初,摆在面前的第一个考验就是拆迁安置。拆迁安置涉及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每天来询问、提出各类要求的人络绎不绝。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在村民的眼里,不合理的也合理。面对困难,胡春峰迅速与村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听意见、出方案,积极宣传,大力推进,并一次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第一时间将村里的安置情况表贴在墙上,公布于众,打消村民顾虑。一个多月下来,胡春峰人瘦了一圈。

为了满足村民意愿,他给在新区内的建房户每户协调3万元建房贷款,并给予利息补助,无需贷款的建房户则一次性補助4860元。新村建成后,230余户居民统一搬入新建的楼房,入住率达100%;同时完善了村幼儿园、小学、老年公寓、综合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性设施。随后,利用蒋河沿村而过的自然优势,建造了3公里长的沿河堤坝绿色滨河公园。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胡寺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一下子有了提高。

“群众信服是我们做事的最大底气,有了群众的信任,办什么事都顺利!”

然而,人心叵测,就在胡春峰甩开膀子带领村民一步一脚印奔小康时,因牵涉一些人的利益,动了某些人的奶酪,几个村民便在某网站上散布胡春峰一手遮天的帖子,将胡春峰刻画成一个欺压村民、十恶不赦的村霸,污蔑、诽谤,说他贪污公款,截留村民低保等。此帖一发,被多人转载,不知情的网民轻信谣言,跟风评论。

原本心底无私的人怎么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恶人?

崩溃,往往就在那一瞬间,如漫天飞舞的雪花扑面而来。精神受到极大伤害的胡春峰委屈、愤懑,想不通。他决定撂挑子一走了之,回到山西当他的“山大王”。可是,走也得走得明明白白……经过冷静思索,他拿起了法律武器,让事实昭然若揭,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最终,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正义战胜了邪恶。

二、蝶变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当下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都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只有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了,所规划的远大目标才会有强大的基础支撑。

民生就是民心,村民就是胡寺村的主人。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人居环境亮起来、产业强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生态优势,走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之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把胡寺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了胡春峰目标中的重中之重。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靠外界救济帮助,只能解决一时,不能长久维持。

针对经济收入受到了制约的原因,胡春峰作了认真梳理,归纳出因病、因学、缺劳力等因素。因病的,多为一人有病连累不能外出走远;因学的,多为了儿女父母不忍心远离家乡;缺劳力的,多为老弱病残需要有人照顾。只要在家门口给他们找到就业机会,这些家庭就能很快脱贫。

如何精准选择特色产业,科学谋划蓝图,合理设置路径,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当地种植养殖习惯、自然资源禀赋、交通地理区位等因素,大胆探索,引导和带领当地群众把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起来?

“抱着西瓜不放,捡了芝麻不丢。”2017年,胡春峰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他引导和动员群众流转土地500亩,种植白芷、药菊,并与惠民公司联营发展养殖大户4户;发展蘑菇种植50多亩,安排本村农民100余人,村集体年收入达17万元 。

在村“两委”的积极扶持下,村产业不断壮大,胡春峰多次与镇政府领导外出招商引资。最终与广硕集团河南嘉鸿鞋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一个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的鞋面生产线顺利投产,进一步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目前在岗就业员工390多人。

针对一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公司又增加了穿鞋带生产线,确保50~65岁年龄段的老人有活干、有钱挣,对于不适合到生产线上岗或腿脚不灵便的,则安置到保管、安保、保洁等特殊岗位。

2020年,胡春峰又投资2000万元在村里建成耐恒材料厂,发展一支由15辆车组成的运输车队,提供就业岗位达50余个。截至目前,村里已开办、引进奥燃能源、药材加工等企业7家,安置人员800余人,发展白芷、药菊等药材种植面积550亩,年总产值达2600万元。

用胡寺村村委主任张秀丽的话说,胡寺村里无闲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老年公寓,70多岁的胡兴堂老人与记者聊起了家常,说起他的晚年生活,竟兴奋地如同一个孩子,他拉着记者的手数家珍般将村里的变化说道一遍。说家里刚用上天燃气那会儿就闹了个笑话,老人一打开关,火“砰”的一下把胡子、眉毛烧没了,结果开关一拧,火苗没了,你说神不神?要搁从前,想都不敢想。老人说着燃气,又扯到厕所,还有大病医保、社保,他说胡书记的心胸真大,老百姓的每一件大小事他都操着心。“说实话,我都不想死了。”老人说着,他的声音竟有点哽咽。之后,便自顾自地哈哈大笑,那笑声,惊飞了花丛中的一群飞鸟。

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不一会儿的工夫,胡寺村文化广场上围满了来自该村和周边村的村民。鼓声阵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个个穿着粉红色衣服的队员手舞彩带,随着动感的音乐,欢快地敲打着腰鼓,跳动着优美的舞步。热情的观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文化广场上,记者与一位年龄相仿的村民聊起了家常。谈话间,她腰间的红绸带不时地随风飞扬,红红的嘴唇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很喜悦。她说,我们的腰鼓队成立5年了,说句大实话,我现在越活越有奔头。就拿我这身衣服,像咱们这个年纪,以前哪有钱打扮。别说穿了,能吃上一顿饺子都高兴地像过年一样。自前年加入腰鼓队,我每天敲啊、跳啊,敲的是鼓,敲出来的都是福音。这几年,我们每年都要举办拔河赛、飞龙滚动赛、夫妻默契捆绑赛、丈夫背媳妇温暖赛、心心相印欢乐赛,一个比赛比一个比赛热闹。正说着,听到同伴喊她,便一溜风似地踩着鼓点,扭着身子,融入到参赛队伍……

“咚、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鼓点,敲出农村新面貌。那一捶一捶的鼓音也敲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新农村的新,除了新在楼房环境,还新在思想,新在文化。”胡春峰对农村文化建设十分关注。为了树立现代文明新风貌,胡寺村每年都要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充分展示胡寺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就。也让群众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這些比赛不仅推进了农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更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群众的健身意识,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经济好了,村民富起来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放松。胡春峰不仅重塑村风村貌,带头搞移风易俗,而且还建起小康电子书屋,成立庄户剧团、秧歌队、戏曲艺术队、篮球队等多支文体队伍,还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和“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让好家风蔚然成风。每年还从自办企业中拿出1万元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开办农民趣味运动会和好公婆、好儿媳、孝子评选活动,以及广场舞、腰鼓队的器材购置。同时,还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居民医保;为8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和500元现金补助;重阳节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爱心物资或慰问金。随行的胡寺村村主任张秀丽说起胡春峰的事迹,她说,胡书记做的好事能写一部书……

三、归巢

一个个惠民政策,就像一把把打开宝藏的金钥匙, 带动了一片产业,带富了一片热土,筑牢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胡寺村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走进嘉泰鞋厂,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繁忙有序的景象。正在整理鞋帮的张可可一边熟练地操持着手中的模板,一边与记者唠起了家常里短。她说:“以前出去打工,就是想见见外面的世界。在外闯荡几年,长了见识,谈个心仪的男朋友。可少年不知愁滋味,结了婚,才知道居家过日子的不易,孩子上学,房贷,除了苦与累,到头来还是月光族。以前我俩在省会上班,村里人都羡慕,看着光鲜,可谁知道我们的压力。这不,今年过年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变化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几经对比,真是应了那句话,钱多,活轻,离家近。我们就卖掉郑州的房子回来了。目前,孩子去了村办幼儿园,我在这里也不少挣钱,丈夫在村里拍视频搞直播,做抖音成了网红,目前粉丝上万。五一放假,我们全家还能出去自驾游。”说着,张可可朝记者莞尔一笑,那一脸的幸福让我心生羡慕。

村民胡锦亮的塑料厂里,机声隆隆,业务繁忙,董事长胡锦亮一边指挥着来来去去的车辆,一边云淡风轻地与记者聊着以往的经历。他说,以前因为穷,他们的父辈跟随胡家父子去山西闯天下,如今还是因为胡书记,他这个游子又回到了家乡。“这不,一年多的时间,塑料厂发展的风生水起。以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听着都是神话,现在再说顿顿大鱼大肉都是笑话。如今,像我这样在外打拼的基本上都卖掉城里的房子打道回府了。”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种导向。如今的胡寺村,在以胡春峰为代表的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村容村貌更加宜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他们不仅鼓了口袋,富了脑袋,而且“面子”靓了,“里子”更美了。胡寺村曾先后荣获省精神文明村、 省民主法治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胡春峰本人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商丘市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好干部”等荣誉称号。

“村庄美,产业丰,农民乐,可以说,我们村已经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前列。下一步,我将与村民共同努力,让胡寺村的村民们日子再好一点,产业发展再兴旺一点,家乡美了,百姓富了,我的心也更安了。”

做事靠谱,成事有道,在村民眼里,这位能干事、干成事的胡书记,正作为“头雁”领飞,在变与不变间,探索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孙燕丽

猜你喜欢 村民 陕西一村给村民每人发千元疫情补贴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21期)2020-06-03非暴力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13期)2020-04-07收费听课金山(2019年8期)2019-09-03地球村民们的笑容环球人文地理(2019年5期)2019-06-18奇怪村子的女人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19年2期)2019-02-26目的金山(2017年12期)2018-01-08“自埋”环球时报(2017-10-31)2017-10-31征地款纠结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36期)2016-09-02挖玉故事会(2015年14期)2015-05-1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主任(2010年11期)2010-12-02

推荐访问:不安 百姓 不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