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小先生制”教学智慧的实践研究

丘燕飞

摘要:“小先生制”是基于提高特殊班级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实现教学、管理和教育三个领域的整合。结合学校的教育现状、学生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点,对陶行知的“小先生制”进行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形成一种生态、高效的教学方式,构建一种学习成长共同体的和谐关系,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小先生制”;教学智慧;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一、开展“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

“小先生制”是基于提高特殊班级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实现三个领域整合:一是教学功能即知即传,兵教兵,兵练兵;二是管理功能即觉即管,自我管理,相互管理;三是教育功能即悟即理,互相提升,和谐发展。笔者多次任教于成绩落后的特殊班级,从而有机会对特殊班级造成原因进行深入思考。经过实践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生态、高效的教学方式,构建了一种学习成长共同体的和谐关系,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对学困生的思考

学困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赞扬,真心实意的表扬。哪个学困生不想把书读好,不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呢?班级中最痛苦的是他们,因为上课听不懂的是他们,受到同学嘲笑的是他们,受到批评最多的还是他们。只有当班级里的学困生都觉得学习是有意思的事情时,整个班级才会更和谐。

(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角,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这种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思考,成为没有主见的个体,进而很难适应知识更新的时代,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殊班级形成的原因

(一)教学方面

特殊班级的成因有: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自主”,教学研究“重教、轻学”,课堂模式以“单项灌输”为主;讲练结合的课堂直接指向应试,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缺乏自主发现和自主构建的深度学习,学习方式被动。久而久之,还容易产生较多学困生和问题学生,这种现象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及心理负担,也容易导致师生关系对立紧张。

(二)教师方面

多数教师的研究重心放在“如何教”上,很少研究“如何学”,课堂一讲到底,课后大量留作业。大部分教师认定拼时间、拼课后练习量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致使教师因长期超工作量、压力大而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职业幸福感等问题。

(三)家长方面

现在的家长普遍工作繁忙,加之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孩子成绩不佳,家长也是干着急,甚至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家庭氛围。

三、在特殊班级实施“小先生制”教学的构思

重拾“小先生制”课堂教育智慧应运而生。本研究是对陶行知“小先生制”的传承与发展,经过实施研究,形成了一种生态、高效的教学方式,构建了一种学习成长共同体的和谐关系,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小先生制”课堂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小先生制”是把讲台变成孩子的舞台,课桌变成讲桌,本子变成黑板,学生变成“先生”,根据这样的教学思想创立一种比较稳定的教与学的流程(见图1)。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形成“小先生制”的一整套实施措施,以便于教师教学时的具体操作。“小先生制”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的应用,从教师、学生、教与学策略组织、课堂管理等角度来全面剖析此教学形式如何能在课堂上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先生制”形成的和谐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一体的,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因此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其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这既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容易出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相互脱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还能够更了解学情,这样民主、平等的课堂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关系理顺,成绩自然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小先生制”模式中,同学关系变成师徒关系,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亲子关系变成伙伴关系。在民主、和谐、积极的氛围中,学生学习效率高,成绩好,心情好。孩子的心情决定了家庭的氛圍,家庭的氛围决定了社会的和谐。“小先生制”教育智慧就是通过提升成绩,达到构建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目的。《意见》中指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构建和谐课堂。“小先生制”就是构建一种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见图2),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小先生制”的课堂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好课堂的教学氛围需要规矩保证,良好的课堂规则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小先生制”课堂教学需要一定规矩,学生要在开学第一周每天上课前诵读上课要求:上课举手发言是思考的标志;倾听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学习是会出错的,变错为对就是真正的学习;自己也能讲课了,才是真正的学懂;听课、作业需要安静思考。

(四)“小先生制”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需要外在激励和约束。实践中,笔者曾用过小组长评价,也用过自我评价,有时是两者结合起来,并配合奖励制度,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见表1)。

四、“小先生制”的创新与突破

(一)新内涵

实现了三大功能的融合:从教学功能即知即传,兵教兵,兵练兵;发展到管理功能即觉即管,自我管理,相互管理;再到教育功能即悟即理,互相提升、和谐发展。形成了学习规律:学了,一定要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二)新方法

陶行知先生开展的“小先生制”受时代及经费限制,无法采用现代媒体技术记录当时的场景。而随着时代发展,研究的手段、方法更加科学,现在可以利用手机记录课堂,用微课记录知识难点,用存盘存储资料,用自媒体传播思想,方便快捷。例如,母亲节前,每个孩子录制一段感恩的话作为家长会的内容,有利于紧密亲子关系;在班级群中每天安排“小先生”播报新闻,这种研究方法是全新又时尚的。笔者曾将魔术元素融入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神秘感,课间与学生一起玩魔术,促进生生、师生交流,增进了生生、师生关系。在难点课型中制作导学单,让学生课前思考,课中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小先生制”交流的深度。在班级建立表彰制度,即表彰“小先生”,又表彰“小先生”的爸爸妈妈,提高了亲子自主参与的热情。

(三)新高度

教育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教,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小先生制”在相互交流、辩论中,培养了学生能言善辩的现代公民的素质。

在学生自学、自悟、自评、自辨中,实现从知识、能力、情感的全方位融通,发展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见图3)。

“小先生制”构建了一个学习成长共同体的和谐人际关系,教师、学生、家长目标一致,方向一致,三者相互支撑,相互成就,成为教育的促进者、合作者。

五、“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初步成效

“小先生制”主要解决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潜力不足,尤其是学生缺乏思考力和表达力的问题;解决教师因长期超工作量、压力大,产生职业倦怠、找不到职业幸福感的问题;解决家长因孩子成績不佳,产生家庭矛盾的问题。

(一)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在实践这三个层面,许多教育人做出了积极地尝试和探索,“小先生制”是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能被教师选为“小老师”带读是很多学生感到荣幸的事情。自己成为老师后,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小老师”,大家都学懂了,才是真的懂,让全员开口讲,这样的课堂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从独享智慧到共享课堂智慧转变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立德树人。课堂教学中,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每个学生都分享自己的智慧,就构成了班级的大智慧。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团队成长的需要,生生互学的“小先生制”,让智慧从独享走向共享,让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四)从单一知识传授向深度学习转变

核心素养就是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一门学科就是通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来实现。单一传授课堂很难实现学校核心素养的实现,只有通过学生自学和同伴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自我评价以及同伴激励,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实现从知识、能力、情感的全方位融通,进而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教学方法的优与劣,关键在于教师对它的理解和运用的程度。在小学低、中、高阶段实施“小先生制”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和坚持。班级管理制度是实现“小先生制”的基础,正所谓课堂要求学生“行止有章”,才能实现学生“思想无疆”。如何通过“小先生制”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全面落实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教学中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还需教育人潜心研究、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程振理.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Z4).

[2]撒兰应.新“小先生制”课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3).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教学智慧实践研究 “小先生制”课外语文·下(2019年9期)2019-11-11高中英语课“小先生制”教学模式探究广西教育·B版(2018年11期)2018-03-18小先生:让整本书阅读更有效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年2期)2018-03-14品德课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年7期)2017-10-21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7期)2017-07-27浅议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28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3期)2016-09-21巧借绘本,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48期)2016-06-29在情感的洗礼中生成智慧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年7期)2015-08-26

推荐访问:小先生 重拾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