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守望者(连载)

陈全

测量抬升尺寸

1973年,对刚刚踏入不惑之年的师延龄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师延龄是土生土长的介休人,1933年出生,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平介灵师范,后来一直当教师。1973年调到了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四清”的时候,看到一车车的古书和文物毁于各种破坏中,师延龄很是难受。多年来的教育使他懂得,中华民族的很多珍贵留存就在这些所谓的“四旧”中,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力去保护,这让他痛心不已。如今身在文化馆的他,终于可以在工作中做一些有关文化和文物保护的事情了,师延龄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这年冬天,接到上级通知的介休县文教局的领导通知师延龄,让他陪同省里的两位同志在介休县进行文物普查,语气平淡不惊,但对于一心喜欢文物研究和考察的师延龄来说,如久旱逢甘霖般的爽心。

来自省里的两位同志,一位是山西省考古队的郭勇,另一位是山西省古建队的丁明夷。在随后的日子里,师延龄陪同他们考察了介休县里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绵山脚下的回銮寺和城里的后土庙建筑群。相同的工作性质和同龄人的交流,让师延龄和两位来自省里的同志很是投缘。从他们的口中,师延龄得知,文物界德高望重的王冶秋同志重新担任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并提出了“利用古建筑,作为阶级教育的课堂”的口号。

郭勇、丁明夷考察完没过几天,省里古建队的孟繁兴来到县里,经过几天的测绘,他完成了因“文革”而耽搁的祆神楼测绘工作。师延龄暗想:这么短时间就开展这么多工作,看来这文物工作的春天应该快要来了吧!

1980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和山西省文管会副主任李正荣在现场调研

看到了省里的态度,师延龄也开始抓紧在底下进行运作。1975年春季,他写了申请给省文工会。文工会是简称,全称叫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如今的山西博物院里办公。申请主要是争取资金支持,钱是用来维护介休县的后土庙。要知道,山西是古建筑大省,单单唐、宋、元代的古建筑就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特别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运动,需要修复的古建筑确实太多了,省里把能够立项的项目大部分给了宋元以前的古建筑,介休后土庙仅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然而师延龄心里有底:后土庙虽说建筑年代不如其他庙宇年代久远,但庙里的琉璃和建筑风格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独树一帜的!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师延龄所料,经过文工会研究决定,将后土庙的维修经费预算先列入其他项目的维修费中,然后单独给了后土庙建筑群3500元的经费。不要小看这区区3500元,这在当时足可以给后土庙解决很多的问题。拿到批款后,师延龄马不停蹄地找维修队伍。师延龄知道,只要把钱真正用到介休古建维修上,一定会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一定会将更多的维修款项划拨过来,这样介休文物工作状况可就大大改观了啊!

和师延龄亲历此事,当时年仅17岁的技术员高明山,如今回忆起来还唏嘘不已。他说不要小看这3500元,当时真的是很难,我们就到木材公司批了点木料,然后找来了义棠公社西堡大隊的农民维修队,就开始施工了。

后土庙的初步维修是换三清楼上面损毁的琉璃瓦,解决屋顶漏水问题,但是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工程队在揭开琉璃瓦时发现,三清楼屋顶天沟已经裂缝,雨水顺着裂缝流进了一体建筑戏楼的主体上方。支撑戏楼大梁的两根金柱上端已经完全腐蚀,大梁开始下沉,整座大楼危在旦夕。师延龄赶紧将此情况向省古建队汇报。时任古建队队长的郎凤起很是着急,赶紧派人下来查勘。经过现场查勘和研究后决定,先在承重戏楼的两根大梁下做好支护,防止戏楼坍塌,随后再进行修复。省文工会又增加拨款18000元,对此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理。

简单的维修工作却能够认真负责,并使维修质量有了极大保障,介休县文化局的工作态度给省文工会和古建队的领导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积极支持介休文物修复工作的时任省文管会副主任李正荣表示:对介休后土庙要实行“逐年投资、逐步恢复原貌”,在当时虽说后土庙没有资格单独立项,但维修的经费可以从其他立项工程中挤出来给后土庙。

李正荣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古建队同志们的赞同。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个方针是正确的。毕竟在“文革”后期,山西古建筑修复的任务大,经费紧缺,从事古建筑维修的专业队伍又少,所以这一方针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地方施工队伍的成长,积累了很多维修古建筑的经验,也避免了维修经费的浪费。

1977年,申请多日的报告终于批复下来,介休县委领导批准将县委第一招待所占用的后土庙(包括三清观等建筑)正式移交文化馆。县里的这个决定更加坚定了省文工会“逐步恢复后土庙原貌”的信心。于是至1979年,省文工会先后对后土庙投资近十万元。随后,介休县博物馆在1978年正式恢复,原介休县委副书记武文田担任馆长,师延龄任副馆长,办公场所在后土庙前面的几间偏殿里。作为负责日常事务的领导,师延龄深知自己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介休文物的复兴,干得不好,上级就不可能再给介休文物古建投资一分钱,只有努力干好,干得比其他地方更快,修旧如旧,恢复如初,才可能申请到更多的经费,才可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老百姓的满意。于是,他干劲越发足了。

师延龄先是带领工人拆除了解放前阎锡山统治时驻介三十四军在后土庙院内修建的“自省堂”,完成了后土庙大殿戏楼(三清楼)的维修,又对三清观东、西配殿及山门、护法殿屋顶和三清观、后土庙两个影壁进行了维修。利用拆除自省堂的木料,完成了后土庙九间大殿的木装修,在后土庙原招待所供三级干部会议使用的大厕所的废墟上建起了九间木结构的平房,这些工作说起来很容易,当时却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不仅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还要经常到有关单位跑手续要材料。两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截止到1979年,后土庙的修复工程已经初见规模,为介休县博物馆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1979年的后土庙建筑群维修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另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却使得师延龄坐卧不安起来。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来自于祆神楼。

祆神楼坐落于介休市城北顺城关街的东面。此楼原建年代相传是宋代,纯木结构,与秋风楼、飞云楼齐名,有着“三晋三大名楼”之美誉。楼平面呈“凸”字形,总深20米,前部面宽3间,街心部分面宽5间。周设回廊,下层为庙门,上层为乐楼,中心为神龛。楼高2层,高度达22米。四根通柱直承上层梁架,山门戏台上下叠构,楼顶十字歇山式,构造奇特,雄健稳定,瑰丽壮观,为我国建筑史上的精品。据清嘉庆重修《介休县志》卷三载:“三结义庙在东关文潞公祠之右,旧为元神庙,万历年间知县王宗正改建。”庙除乐楼外,还存有一座大殿和殿前的献亭。大殿、献亭、乐楼构成一条南北向的轴线。1957年5月,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将祆神楼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驻介炮旅51380部队的喀秋莎炮车,从过街楼下通过,撞折了楼东北侧檐柱,致和二重檐连在一起的抱厦下沉。而就在1979年,介休发生五级地震,祆神楼戏楼西侧二重檐塌毁,楼体向东南居民集中的方向倾斜,这对于年久失修的祆神楼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实在令人担忧!

山西省古建副所长孟繁兴(左一),技术员赵锡光(左二)、律鸿年在工地

得到报告后,师延龄马上查看了现场,他赶紧代表县博物馆及时向省古建所和县、地区领导作了汇报。时任省文物局李正荣副局长专程赶到介休,和县人民政府领导研究祆神楼的排险和修复,最后商定由介休县财政拨款20000元进行排险支顶。省文物局积极筹划维修经费。支顶工程于1981年10月上马,由县民房建筑公司承包。支顶其实就是制作一些木质的门形架,对快要倒塌的楼体进行支护。时至今日,师延龄回忆起来还感觉有些许幸运,毕竟当时用的工人是非专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差,只要是看到哪里即将倒塌就支护哪里,又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更不顾及安全因素,肩扛手推硬是用时一年,在1982年10月才结束了祆神楼的支护。

望着几乎折断的檐柱,望着楼顶杂草丛生的惨状,望着由于街面抬高而淤积楼下一尺多深的污水,师延龄的心情很沉重。虽说祆神楼的危险暂时得到了控制,但真正的隐患没有解除,如何才能彻底维修好祆神楼,将这名楼保存下去,成为压在师延龄心头的一件大事。

祆神楼虽说有名,但产权问题却一直不明确。早在“文革”初年,此地曾经被政府划拨,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利用三结义庙大殿和庙东介子推庙及阉宦魏忠贤生祠的旧址,修建了十间库房,用作印《毛选》用纸的纸库。1978年初,省新华书店又将这处财产给了介休县新华书店。这年7月,介休县新华书店将十间库房、两间门房和三结义庙大殿、献亭、戏楼的地皮,以36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介休县拔丝厂。协议书上写得很具体,大殿、献殿、戏楼的所有权归文物管理部门,待其塌毁后,由县博物馆清理。这个协议,让时任介休博物馆副馆长的师延龄在得知后感到实在不可思议。虽说在1963年3月,山西省调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祆神楼被下放到县级保护。但根据《文物保护法》,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竟然被卖来卖去,沦落到如此程度,让师延龄感到啼笑皆非。看着县拔丝厂在庙院的西侧挖地基建办公楼,情况似乎已经成为定式无法挽回,但师延龄不想放弃最后的努力。他赶忙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与拔丝厂的管理部门、介休县经委交涉。但属于县级三级单位的博物馆,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眼看着拔丝厂的工程进度很快,祆神楼建筑群的保护危在旦夕,怎么办?

維修前的祆神楼(西侧)

忽然师延龄灵机一动!谁可能挽救祆神楼呢?张颔!

张颔和师延龄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好朋友。考古界享名中外的“大家”张颔和名不见经传的师延龄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友谊。1974年,张颔主持了侯马盟书的发掘和解读,轰动一时,荣任了山西文管会的副主任,主管山西考古队。而面对祆神楼的产权难题,远在太原的张颔怎么能解决问题?毕竟远水不解近渴呀。师延龄知道,此时的张颔恰恰正在介休。他应河北文物局张守中的邀请,给即将出版的《古代中山国文字》作序。为了躲清静,他借住在介休第一招待所的客房,专心研究,闭门写作。如何才能让张颔出面来制止买卖祆神楼建筑群,又不显山不露水不惹人地将此事办妥呢?

维修前的祆神楼(东侧)

这天下午,伏案疾书一天的张颔在师延龄的陪同下“上街散心”。沿着介休县顺城关街走到了祆神楼下。张颔看到忙碌的工地后,就问师延龄:“延龄,这是博物馆修什么建筑呢?”师延龄听后,赶忙将祆神楼被卖的经过一五一十向张颔做了详细汇报。

张颔听后非常生气。他说:“文物单位怎么能被卖来卖去?这样不负责任的做法是继五台县出卖文物保护单位的又一次严重事件呀。走,我们去找介休县的领导们!”

于是二人急匆匆赶到介休县政府。此时已经晚上7点多,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县委书记亦下乡不在。张颔给值班人员留下一张纸条,说明自己的身份,请县委办人员转达。

第二天一早,县委书记张怀仁、县长贾令闻、副书记任清海、常务副县长郭升恒到张颔先生住地——县委第一招待所回访。他们认真听完师延龄对祆神楼的情况汇报后,当即表示:马上终止新华书店和拔丝厂的买卖协议,由博物馆以36000元的价格从拔丝厂将库房购回,新华书店赔偿拔丝厂3000元施工损失。

张颔听后,满意地笑着说道:“多谢介休的领导对文物工作的重视。”

县委书记张怀仁笑着说道:“我们应该感谢张局长对家乡的热爱,家乡的人更欢迎你经常回家乡看看,为老家的建设贡献力量啊。”

张颔回到太原后,马上和分管古建的文物局副局长、古建研究所所长李正荣同志交换了意见。他们研究后决定,由省古建所向介休县博物馆拨款40000元,用来购买祆神樓的产权,以免以后再有纷争。这样祆神楼和新华书店的产权纠纷终于尘埃落定,祆神楼也真正由文物部门管理了。接到文件后的师延龄想:这下就好办了,我们博物馆接着就可以从容地考虑祆神楼的修复啦。

修复祆神楼其实师延龄早就开始谋划了。但在“文革”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行动,但根本问题还是经费。地方上的领导就是支持也不可能给多少经费,没钱就意味着纸上谈兵。而真正能够给足额经费的只能是省里有关部门的拨款。

1977年夏天,时任山西省文管会分管古建的副主任李正荣同志在后土庙复原工程稍见成效的时候,就提出修复祆神楼的设想。李正荣深知这座清代早期的纯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是其他古建筑不可比拟的。而修复祆神楼和维修后土庙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祆神楼在规模、跨度、难度上要胜出后土庙建筑群几十倍,在财力上单单靠省里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引起国家文物部门的重视,祆神楼才可能恢复如初。

1978年秋天,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南禅寺、洪洞广胜寺三大修复工程验收途中,李正荣专门安排专家组在介休做短暂停留。他的目的就是请专家验收组为祆神楼的修复开一剂良药。如果能够得到专家验收组的认可,那就为得到国家级政府财政支持埋下了伏笔。

专家验收组的成员有故宫博物院和省里的多位专家,其中有位叫祁英涛的先生,是全国古建的著名专家。祆神楼的艺术价值引起了专家验收组的关注,但濒临倒塌的现状却使得大家很是伤感。站在祆神楼下,国家文物局的一位姓余的工程师说道:“可惜呀,这么好的一座楼,只剩下一堆劈柴了!”

李正荣和师延龄听后,心情相当沉重。临别时,李正荣握住师延龄的手说:“延龄呀,专家的话可听也可以不听,毕竟工程是人干的。修复祆神楼的初衷,我们绝不能放弃,这次专家组没有给予肯定,那么我们可以再想办法,但你一定要加强对祆神楼的保护和管理,特别是要防止人为的破坏呀!”师延龄听后一边点头,一边紧紧地握了握李正荣的手。

对于祆神楼的现状省里很快有了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提出将祆神楼整体搬迁,搬到太原迎泽公园里,原拆原盖保持原貌。楼上还是挂上介休祆神楼的匾额。而太原园林处的领导提出的条件更为苛刻:要将三结义庙大殿、献殿一并拆除,作搬迁祆神楼木材的补充,这样的提议很快就让介休县委的领导否决了。

1979年的地震,祆神楼戏楼西侧二重檐塌毁,岌岌可危的楼体造成的隐患非常大,不仅楼体面临塌毁,连附近的居民安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虽说历时一年的支顶已经暂时控制住了楼梯的倾斜,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祆神楼的修复问题,却始终萦绕在李正荣和师延龄心头。

机会终于来了!1982年8月,在祆神楼支顶排险工程进行中,李正荣局长又陪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专程来到介休,当看到后土庙建筑群在较低的价格内就办了这么多事情后,沈竹副局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在看到祆神楼支顶后岌岌可危的现状后,沈竹副局长当即表示,回去后一定认真研究,对祆神楼予以专项拨款,用来修复。

一直在旁陪同的师延龄大喜过望,马上拉着沈竹副局长要在祆神楼前留个影。沈竹副局长笑道:“延龄,我知道你是啥意思,你是怕我说过就算了,回北京就不给你拨款吧!来来来,李局长,你也过来,我们一起合个影,作个见证!”大家一听,会意地笑了起来。

1982年年底,在沈竹副局长的努力下,国家文物局下拨山西省文物局后土庙、祆神楼维修专款23万元。这里面祆神楼维修费15万元,后土庙建筑群维修费8万。相应的介休祆神楼维修工程领导组办公室也在1982年9月6日成立了,文化局的牛贵普局长总负责,师延龄负责工程施工。办公地址设在了介休博物馆内。师延龄估算半天,经费虽然距复原总额很远,但总算是可以上马了。

人常说:好事多磨。钱款到位后,随着介休文化局领导班子的调整,主要领导在研究工程班子的职能和分工时产生了意见分歧。正在积极筹备的工程只好暂时停下。看着急待修复的祆神楼,师延龄心里惆怅无奈。

1984年,山西省古建所看到维修经费存在账上迟迟没有动用,工程也没有丝毫进展,就下文通知介休文化局要冻结经费。这时候新任介休县的县委书记张松龄得知情况后,立刻组织召开了文化局分工会议,重新组建了介休祆神楼维修工程领导组:县委副书记王新义担任组长,副县长王融亮、宣传部部长赵海玉任副组长,师延龄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面维修工作。

维修工程台子搭起来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唱戏。面对庞大的维修工程,师延龄犯难了。施工就需要有图纸、技术、材料,更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在当时还是计划经济的时期,技术人员的匮乏更是眼前的首要问题。作为县一级的施工队,根本没有维修高大古建筑的技术人员和力量。经省古建所孟繁兴副所长介绍,河北省安平县古建筑营造公司承包了工程。祆神楼维修工程便于1984年10月初上马。安平公司随后派来了原北京古建所的技师律鸿年负责工程施工,还有一位叫计小林的负责绘图描图,同来的还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叫张春。张春是新中国成立后维修故宫的架子师傅,曾经在全国很多的古建维修中担任架子工指导,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过他。他们进入祆神楼工地后,就带领六个安平县工人和介休县的八个工人搭脚手架。这些本地的工人来自张兰镇东北里村,他们是由刘肇基和刘平组织的古建维修队。这支队伍虽说起点低,但是能吃苦肯钻研,特别是对于古建筑维修中遇到的复杂结构,他们总是能够在干中学、学中干,非常有敬业精神。这也是师延龄精心安排的一支伏兵:毕竟安平公司有着很强大的技术力量,安排本地人在里面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技术,介休假如再维修古建筑,就用不着高价格请外地人施工了啊。

维修前祆神楼一体戏台

工程进行还未到一周,安平县古建营造公司发生内讧:律鸿年是营造公司经理和法人代表,他从北京带来个出纳,要掌握财务大权。但安平县的刘会计不干,带着同来的六个工人,携10000元预付款撤回安平。律鸿年进退维谷,连青春旅社的店钱也无法支付。当律鸿年一脸忧郁匆忙找到师延龄后,师延龄与其商定,干脆就请律鸿年和张春师傅留下当作古建队的技师,工资按照日工计算,请他们带领工人继续将脚手架做起,以备下一步维修用。毕竟在古建筑维修中,脚手架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大型古建筑中采用的双排脚手架,具有着集支撑、拆分、行人和施工于一体的作用,在当时大多采用杉木桿、铁丝做脚手架基本材料的情况下,既可以拆装方便,又能有力地保障安全。安装此种脚手架,介休本地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甚至都没有见过。而张春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正好可以弥补本地施工人员的缺陷。

虽说经历了安平公司撤走的事件,但祆神楼修复工程还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1985年1月,脚手架搭好了。律鸿年和张春对师延龄说要回北京过春节,师延龄爽快地答应了。结果待到第二年春节过后,这两位师傅如同黄鹤一般,始终没有飞回介休。

工程又无法进行,陷入停顿状态。师延龄很着急,跑到太原找古建所的孟繁兴说:“怎么办?律鸿年将绘好的一张图也带走了。”孟繁兴说:“不要急,律鸿年绘的是立面图,对施工没有用,我们可以再找施工单位。”因为孟繁兴“文革”前负责过祆神楼的测绘,1973年,师延龄又陪他做了补测,他对祆神楼最熟悉。听他这样讲,师延龄心里踏实了一些。

1985年3月,由古建所副所长孟繁兴介绍,河北省曲阳县的冉青占带了五六个工人来到祆神楼。冉青占曾承包过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的维修工程,在技术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孟繁兴说,祆神楼维修对冉青占是小菜一碟。冉青占也和师延龄谈了他的施工想法,和律鸿年带领的安平公司基本一致:先将楼体摘开,将构件绑到脚手架上,待基础升高后,再将木构件用倒链提升,过街楼的四根金柱再用千斤顶上升,然后组装。简而言之,这种施工方案就是提升楼体。这样既可以保证楼的整体性不受破坏,又可以将楼整体升高免受由于街面上升造成的楼下积水的困扰。冉青占住了几天后,留下来几个工人,走后没有再来。但他这次用千斤顶顶升金柱的想法,给师延龄后来过街楼整体顶升以很大启示。

两队人马的到来又撤离,虽说在经济上对祆神楼工程没有什么损失,但对于工程的负责人师延龄来说,却是很大的打击。如何将祆神楼维修工程进行下去?如何才能将楼体整体提升?师延龄心里万分着急。他想,如果这样折腾下去,十五万的工程经费非打水漂不可。祆神楼的这十五万元工程费,是国家文物局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次性补助,而并不是立项于省县的工程项目,更不是由省县财政负责筹划。如果这十五万元花不出名堂,这座三晋名楼也就该寿终正寝了啊!(上)

猜你喜欢 古建古建筑工程 扎个“小样”领略古建之美科学之友(2021年5期)2021-06-04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时代人物(2020年22期)2020-11-18浅谈古建类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与利用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24期)2020-03-08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智富时代(2019年7期)2019-08-16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智富时代(2019年7期)2019-08-16古建筑的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今日财富(2019年9期)2019-06-11中国古建筑视野(2018年18期)2018-09-26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知识文库(2018年1期)2018-05-14不殊图画倪黄境 真是楼台烟雨中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23期)2018-01-07泛滥的“工程”杂文选刊(2007年23期)2007-05-14

推荐访问:文物 守望者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