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范文(通用2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2篇

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篇1

论语第一章读后感

导读:  论语第一章读后感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论语第一章读后感二
  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场白。意思是:孔子说:“学习而且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好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我明白了孔子在学习中,很注重温习,也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巩固起来。我在学习中,不应该学过就忘记了,也要向孔子学习,注重温习,这样知识才能巩固起来。同学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也不和同学争吵,这样我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好学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事小心而诚实,对人要有爱心,亲近有道德的人,做完这些后如果还有空闲,就用来学习吧。”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要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在外面要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做任何事情要诚实守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还有空闲,不应该沉迷电脑游戏,就用来看书学习。
  《论语》不仅使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学习,做人。《论语》这本书,为我们打开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大门。
【论语第一章读后感】
1.论语 第一章 读后感
2.论语第一章原文和翻译
3.论语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4.论语读后感学医
5.有关论语读后感
6.《论语心得》读后感
7.关于论语读后感
8.《论语》读后感总结

上文是关于论语第一章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爱和自由第一章读后感篇2

活法第一章读后感

篇一:《活法》第一章读后感

《活法1》第一章实现理想

——读后感

当我第一遍看完《活法1》第一章《实现理想》后,发现里面的一些内容都很通俗,耳闻眼熟,并非发现有什么高招或金点子,让我有些疑惑,内心开始反问自已,这东西有用吗?有他人所说的那么好吗?真的能够帮助我吗?头脑通过反复斗争,我还是不想信自已的眼晴,所以我再翻了一遍及总结了稻盛和夫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失学、患病);

2、 经历了在最关键的人生转拆点徘徊时,在轻松快乐的工作(黑社会性质)前面选择了面临倒闭的京都陶资厂;

3、 经历了在工厂剩下其孤家寡人时,其全身心沉浸于陶瓷的研究;

4、 成功开发了电视机显像管用的新型陶瓷材料;

5、 创办京瓷公司(白手起家,当年才27岁);

6、 不断创新,成功挑战IBM第一张订单,强化了简陋的京瓷公司的实力;

7、 以“做人,何为正确”为指导,一步步变平凡为非凡,最后实现了远大理想。

在研究他经历的几个阶段时,我发现了惊喜,也就是说:“其实稻盛和夫也并非一开始就一帆风顺,而是在当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当他的哲学思想在起做用(指导他)之后,他的人生和他的事业才开始有了进展,从而成功的实现了他的每一个里程碑,直至他的远大理想变为现实”。

后来,我不得不赞叹他的哲学所具有的魔力,从而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确了往后做人做事的原则:

一、首先是做人要勤剑节约,善待他人,诚实守信

1、 勤检节约。“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要养成不浪费,文明节约的消费习惯,重视每一点一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导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风尚。

2、 善待他人。利他则久,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时刻注意反省自身,有偏差就要立即修正,做人要谦虚,多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之短,不做损人利已的事,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勇于奉献,构建和谐氛围。

3、 诚实守信。品行要端正,道德要优良,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不论有没人监督,不论当面还是背后,都一样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不欺骗他人,不欺骗公司,欺骗他人或欺骗公司就是在欺骗自已,捉弄自己,等于慢性自杀,不受任何败坏道德的影响,健康稳步地走好自已人生的道路。

二、其次是做事要用心做事,有理想,并付诸于实现及不断进取

1、用心做事。向稻盛和夫一样,对自已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要用心地做好选择,一担选择,就以正确的态度用心面对,坚持到底,再全心全意促使成功,不断创新,戒骄戒躁,不断攻克难关,随时准备协尽全力迎接困难与挑战,要让自己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遇自已不喜爱的工作要改变心态,通过各种方式设法让自已喜欢;对工作要求要循序渐进,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持之以恒。

2、要有理想。“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心不换物,物不至”,“心不想,事不成”,要成功必须先有远大的理想,从理想到成功的整个过程,在头脑中不停地构想,日想夜想,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想,透彻地思考;做事要先有明确的目标及清晰构思,大到战略规划,小到实施计划。

3、付诸实现。有理想后,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集中精力阶段性认真的进行落地,设计阶段性里程碑,设想及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仔细、慎重分析,制定周密的计划每一细节,精心准备,在实践中要多亲临现场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准改进的方法,坚定目标,锲而不舍干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4、牢记“人生方程式.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公式,人生的工作结果,是由这三个要素“相乘”的结果,而绝非“相加”。在工作中,要不断开发思维方式,不断保持充分的热情,不断开发自身的能力,从而令理想一步步实现。

以上是我读后所产生的一点浮浅的感悟,希望与位领导、同仁共勉;最后,预祝各位领导、同仁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平凡变非凡,在现有的饱经风霜的阅历之上再加上稻盛的哲学思想,如同猛虎添翼般跨越、飞翔,以平凡变非凡,实现各自远大的理想。

2020-3-15

篇二:活法第一章读后感(一)20200905

《活法》读后感(一)

近期,公司举行读书活动,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思想共鸣的地方很多,感觉书中很多地方能够验证自己以前很多想法和做法的正确性,现就书中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六点感悟。

一、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这个方程式中,“能力”、“热情”的取值范围都是从0分到100分,而思维方式的取值范围是从负100分到正100分。这个乘积是正、是负,思维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哪怕只有一点消极的想法,结果全部变成负值。因为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所以“思维方式”哪怕只是负的1分,结果都变成负值。并且越是热情足、能力强,就越会造成大的负面结果。如果是带领众多下属的领导人或经营者,那么造成的负面结果,就不仅把自己,也把周围的人带入不幸。

既然思维方式如此重要,那么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呢?《活法》书中列举了:总是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爱心、感恩之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等等。这些词汇似乎都是老生常谈,甚至是小学教室里贴的标语,是简单的伦理观、道德律。但正是这些,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真理,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理解,而且要让它们占据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的血肉,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这就是知行合一。有些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停留嘴上的多,行动落实的少,我断言,这些人过去没有取得成功,现在也不会,将来更不会。这么多年,我的体会是:只要自己认为正确的就去做,就去实践和行动,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别人在观望的时候,自己已经走出很远,永远快人一步,做到这些,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时刻不忘上述正面的“思维方式”,发挥天赋的能力,倾注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获得巨大成果的秘诀,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

二、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前几天,家人无意间问我,你这么辛苦是为谁?我的回答是:我这么辛苦不是为我,而是为他人,一是为后代,二是为社会(公司)。

刚走出大学校门,我就在想,将来我拿什么影响、教导我的后代?如果我做领导了,我拿什么影响、教导我的下属?如果我没做到的,我怎么要求他人做到?于是我就开始了一项马拉松工程,这项工程就是:早日积累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方法体系,并且这套“体系”要经过时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甚至要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辛苦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么多年,说实话,工作确实很辛苦,付出了很多,但是看到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有收获、有提高、在成长,我无怨无悔。最值得庆幸

的是,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和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文档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架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并且初步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方法体系。这套体系是我十几年实践、总结、感悟、体会得来的,是经过检验的,至少目前我认为是实用的、有效的。

“体系”是为谁?一是为后代,二是为社会(公司)。

“体系”是为后代。拿这套体系,教导我的后代做一个正值、无私、善良、诚实、守信,有思想、有理想、有孝心、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礼貌、有主见的人,为他们以后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比如:如何思考(比如换位思考、跳出来思考、极限思考等);如何工作(要敬业、认真、负责、用心,要勤思考、勤钻研、多留意、多观察、多总结,要锲而不舍、不怕困难、不怕吃亏、不怕吃苦、谦虚谨慎、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等);如何学习(早日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学习再学习,虚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向周围的同事、客户学习等);需要具备的重点能力(说、写、做、判断是非等),如何待人接物(诚实、守信、忠厚等)。

“体系”是为社会(公司的同事、朋友),一方面为推动社会发展尽微薄之力,另一方面,将自己的做事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体悟、人生感悟和为人处世原则,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自己周围的同事和朋友。

三、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雪城政务产品中的图形化工作流,从2002年开始关注和研究,当时没有解决,后来的6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跟踪、研究,最终在2020年得到解决并成功引入公司产品,使公司的产品增加了卖点和亮点,上了一个台阶。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困难,在没有突破它之前,就是要持续关注,以一种持之一恒、不服输、坚忍不拔精神去面对它,困难就纸老虎,否则,困难就是拦路虎。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很感谢我遇到的困难,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四、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个人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一个大的目标(项目/工作),看似错综复杂,难度很大,但是如果能深入分析、梳理、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思考,考虑到每个细节,实现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035页,事先能够清晰看到的事物,最后一定能“完美无缺”的状态出现。相反,事先形象模糊的事物,即使做出来,也达不到“完美无缺”。

如何能够清晰看到事物?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深入、再深入,钻研、钻研、再钻研,用

心、用心、再用心,关注每个细节,想不成功都很难。

五、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之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实现远大目标,只能靠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持续不断的努力,别无他法。

有一个“2.8”理论,可能大家都听说过,现实中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这个套,比如:80%的财富控制在20%的人手中(原因是这20%的人付出了80%的人付出的总和,这20%的人吃的苦是80%的人吃的苦的总和);80%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做,20%的人明天的事今天做;80%的人总想这事我不可能做到,20%的人总想我如何才能做到;80%的人总喜欢改变别人,20%的人总喜欢改变自己;80%的人爱放弃,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说“知识就是力量”,20%的人说“行动就有结果”;80%的人在做事情,20%的人在做事业;80%的人想到、说到但未做到,20%的人想到、说到并且做到了等等,现实中的这些2.8现象实在太多了。要想成为20%的人,难吗?关键在自己能否改变自己。

原来为解决市场销售人员不熟悉公司产品的问题,我提出了:市场销售人员一周熟悉一个产品,一个月就能熟悉4个产品,2个月就能熟悉8个产品,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六、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才能接收到最原始、最真实、最完整的信息,这样将大大降低决策的失误率,相反,靠别人带话、传话,只会增加决策失误率。

篇三:活法第一章读后感(一)20200905 (2000字)

《活法》读后感(一)

近期,公司举行读书活动,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思想共鸣的地方很多,感觉书中很多地方能够验证自己以前很多想法和做法的正确性,现就书中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六点感悟。

一、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这个方程式中,“能力”、“热情”的取值范围都是从0分到100分,而思维方式的取值范围是从负100分到正100分。这个乘积是正、是负,思维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哪怕只有一点消极的想法,结果全部变成负值。因为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所以“思维方式”哪怕只是负的1分,结果都变成负值。并且越是热情足、能力强,就越会造成大的负面结果。如果是带领众多下属的领导人或经营者,那么造成的负面结果,就不仅把自己,也把周围的人带入不幸。

既然思维方式如此重要,那么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呢?《活法》书中列举了:总是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爱心、感恩之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等等。这些词汇似乎都是老生常谈,甚至是小学教室里贴的标语,是简单的伦理观、道德律。但正是这些,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真理,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理解,而且要让它们占据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的血肉,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这就是知行合一。有些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停留嘴上的多,行动落实的少,我断言,这些人过去没有取得成功,现在也不会,将来更不会。这么多年,我的体会是:只要自己认为正确的就去做,就去实践和行动,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别人在观望的时候,自己已经走出很远,永远快人一步,做到这些,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时刻不忘上述正面的“思维方式”,发挥天赋的能力,倾注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获得巨大成果的秘诀,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

二、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前几天,家人无意间问我,你这么辛苦是为谁?我的回答是:我这么辛苦不是为我,而是为他人,一是为后代,二是为社会(公司)。

刚走出大学校门,我就在想,将来我拿什么影响、教导我的后代?如果我做领导了,我拿什么影响、教导我的下属?如果我没做到的,我怎么要求他人做到?于是我就开始了一项马拉松工程,这项工程就是:早日积累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方法体系,并且这套“体系”要经过时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甚至要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辛苦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么多年,说实话,工作确实很辛苦,付出了很多,但是看到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有收获、有提高、在成长,我无怨无悔。最值得庆幸

的是,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和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文档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架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并且初步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方法体系。这套体系是我十几年实践、总结、感悟、体会得来的,是经过检验的,至少目前我认为是实用的、有效的。

“体系”是为谁?一是为后代,二是为社会(公司)。

“体系”是为后代。拿这套体系,教导我的后代做一个正值、无私、善良、诚实、守信,有思想、有理想、有孝心、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礼貌、有主见的人,为他们以后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比如:如何思考(比如换位思考、跳出来思考、极限思考等);如何工作(要敬业、认真、负责、用心,要勤思考、勤钻研、多留意、多观察、多总结,要锲而不舍、不怕困难、不怕吃亏、不怕吃苦、谦虚谨慎、追求完

美、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等);如何学习(早日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学习再学习,虚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向周围的同事、客户学习等);需要具备的重点能力(说、写、做、判断是非等),如何待人接物(诚实、守信、忠厚等)。

“体系”是为社会(公司的同事、朋友),一方面为推动社会发展尽微薄之力,另一方面,将自己的做事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体悟、人生感悟和为人处世原则,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自己周围的同事和朋友。

三、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雪城政务产品中的图形化工作流,从2002年开始关注和研究,当时没有解决,后来的6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跟踪、研究,最终在2020年得到解决并成功引入公司产品,使公司的产品增加了卖点和亮点,上了一个台阶。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困难,在没有突破它之前,就是要持续关注,以一种持之一恒、不服输、坚忍不拔精神去面对它,困难就纸老虎,否则,困难就是拦路虎。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很感谢我遇到的困难,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四、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个人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一个大的目标(项目/工作),看似错综复杂,难度很大,但是如果能深入分析、梳理、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思考,考虑到每个细节,实现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035页,事先能够清晰看到的事物,最后一定能“完美无缺”的状态出现。相反,事先形象模糊的事物,即使做出来,也达不到“完美无缺”。

如何能够清晰看到事物?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深入、再深入,钻研、钻研、再钻研,用

心、用心、再用心,关注每个细节,想不成功都很难。

五、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之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实现远大目标,只能靠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持续不断的努力,别无他法。

有一个“2.8”理论,可能大家都听说过,现实中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这个套,比如:80%的财富控制在20%的人手中(原因是这20%的人付出了80%的人付出的总和,这20%的人吃的苦是80%的人吃的苦的总和);80%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做,20%的人明天的事今天做;80%的人总想这事我不可能做到,20%的人总想我如何才能做到;80%的人总喜欢改变别人,20%的人总喜欢改变自己;80%的人爱放弃,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说“知识就是力量”,20%的人说“行动就有结果”;80%的人在做事情,20%的人在做事业;80%的人想到、说到但未做到,20%的人想到、说到并且做到了等等,现实中的这些2.8现象实在太多了。要想成为20%的人,难吗?关键在自己能否改变自己。

原来为解决市场销售人员不熟悉公司产品的问题,我提出了:市场销售人员一周熟悉一个产品,一个月就能熟悉4个产品,2个月就能熟悉8个产品,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六、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才能接收到最原始、最真实、最完整的信息,这样将大大降低决策的失误率,相反,靠别人带话、传话,只会增加决策失误率。

推荐访问:读后感 通用 自由